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30 12:26:27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卷
手在世界技能大表中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亚要。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料中国制进、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
语文试题
川。”“娶在全社会弘杨新益求粉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育年定技能成才、技能报闾之路。”这
考生注意:
就要求我们侣孚尊常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杨工匠精种营造良好社会筑阖。弘扬工匠新神,
还要形成相应体制机制。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注意捉高劳核和技能人才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遥、社会待逼,为劳模和技能人才发辉作用塔建宽广舞台,使他们在经济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管案标号涂黑:
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
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
(摘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20日09版,有剧欧)
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A.我国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开始重视工匠躺神,对推动经济的高质最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实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B.工匠楠神就是严递认真、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精神,它和劳模精神、科学褙神的内通是完
工匠精神爱一种严谨认真、精益京精、追求完美、野于创新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一致的
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物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挺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党的十
C.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表阴我们
九屈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弘扬科学粉种和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雅
己进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
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日标具有重要意义。
D,我国古代就非常注重工匠特神,但是,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种的优使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的现象。
瓷器、生網、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注观的工程遮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诗经》中的“如切如碰,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制、打磨、雕刻玉器等时州龚
A,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加快品牌建设,提升我国品牌形象,是我国
求淋、反。球磨的工作态度。可以说,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折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
当前重要工作之一。
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杨工匠
B。我国自古就有“尚巧工”的传统,技能人才从古至今一直都能够得到足够的跑祝,因此才会
精神。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缺、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
有瓷器、丝绸等精美制品。
帮离不开工匠新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能承乌发杨。
C,我们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散畏职业、追求完美、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实
现突破创新。
弘柄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加快进设制这强国。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世
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总体而言,我国
D.重视技能人才培养,构建相应体制机制,注意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通、社会待调,
使他们在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
制造业大而不强,制造业转型升额迫在眉睫。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在
于捉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种是助拉创新的重要动力。工匠精神不是因绣守旧、拘泥一格的“匠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攻:实现创新。把工匠精神触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敞受职业、
A.弘扬工匠精神,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一定会成为世
界制造业强国。
适求完关,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创新,我们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劳动者敬畏积业、追求完关、
勇于创新的新神,为实施创新驱动发辰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纵菜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制造强
B.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随若社会的发展,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会
逐渐降低。
同,菲动经济高质量发晨。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祝升中国品牌图际形象。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竞争
C.号称“航空手艺人”的胡双钱,35年时间里,加工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
这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形募的亮丽名片。近年来,我国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国际上真正叫
D.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紫养的国家,必将是一个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因家,会酒现出
得响的品牌还不多。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提升品
牌形象,委求把工匠精种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做到蜥雕细琢、追求完关,实现
许多技能人才。
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授升。通过弘扬工匠精神,让每个劳动者恪尽积业操守,荣尚精益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求精,进而培有众多大国工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打造更多享潜世界的中国品牌,遮设品牌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国。
材料一
弘杨工匠精神,需要培养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凤尚、构建相应体制机制。一个国家、一个民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育篇素正足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蓠素的研
族的发辰,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推动。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劳动者努力进
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一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
取的方向。我国虽然有“尚巧工”的传统,但技能人才在传统社会一左得不到应有重视。当前,
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捉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蒟从神农
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救有、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选
尝而苹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巴经有所整理归
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英。
高一语文月考联考卷第」页共8页
高一语文月考联考卷第2页共8页高一语文月考参考答案
1. D 2. B 3. C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我国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开始重视工匠精神”理解错误。原文是“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传统”;
B.“它和劳模精神、科学精神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理解错误。由原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可知,它们的内涵不完全一致。
C.“我们已进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理解错误。由原文“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可知。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技能人才从古至今一直都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理解错误。依据原文“技能人才在传统社会一直得不到应有重视”可知,技能人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因果关系错,“因此才会有瓷器、丝绸等精美制品”与技能人才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必然的因果。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
A.“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一定会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分析错误。原文“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只是有助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B.“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会逐渐降低”分析错误。原文“使他们在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是说,弘扬工匠精神,能够保障他们的社会地位,有利于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
D.“必将”分析错误。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只能为崇尚工匠精神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故选C。
4. 【答案】 B
5. 【答案】 C
6. 【答案】 ①医药学研究者努力开发新药,造福人类。②加大宣传力度,打开国外市场。③从国家层面上统一规划、部署,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每条2分)
【答案】7. B
8. ①对自己受尽酷刑后的悲观与绝望。②对“那个女人”的好奇与敬重。③对自己和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9. ①积极乐观,无惧苦难。“那个女人”虽遭酷刑,身体虚弱,但依旧对生命充满希望,无视身体和精神的苦难,并带领道静和小女学生一起对抗这些苦难。②美丽善良,坚毅智慧。年轻而美丽的生命,虽遭囚禁,却依旧对自己的同胞充满关切,即使在狱中依旧坚持去战斗,去唤醒更多的人。③热爱祖国,信仰坚定。她和道静一样,都热爱祖国,为了自由而投身革命,使深陷牢狱,依旧坚信共产主义终会来到,胜利属于人民。
10.B 正确断句为: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故不如毋知也。且不问之何损?”
11.C 两句中“所以”的意思都是“……的原因”,含义相同。
12.B 前去查看的不是袁安,而是袁安派去的人。
13.(1)我久留只会打扰贤者。我将快速返回,把情况报告袁安。(徒、反、白各1分,大意2分)
(2)正是春天,百姓都在耕种养蚕,惟独我没事做,可以担负那劳役。(方、令、任各1分,大意2分)
14. A “昔年八月十五夜”中的“昔年”并非“去年”,而是“往昔、往年”之意。
15.①以眼前之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②以眼前之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之苦;③将昔年赏中秋之月的愉悦与今年赏中秋之月的孤苦对比,进一步突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16.(1)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3)同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17【答案】.晶莹剔透 惟妙惟肖 黯然失色 (意思相似相近即可,但必须是成语)
18.①原句为问句,语气强烈,强调冰灯的神奇世所罕见;②原句为对偶句,句式工稳整齐,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每点各2分)
19.①反复:“冰灯,冰灯!”强调作者呼告的语气;②比喻:连用三个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冰灯的优美神奇;③排比:句式铿锵有力,节奏感强。(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语境,是把哈尔滨的冰灯比喻成宫殿,用来形容冰灯的,可用“晶莹剔透”。“晶莹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通明,结构细巧。第二空,根据语境“怎能怀疑它没有热烘烘的心脏”,是用来形容冰雕小鹿的逼真的,可用“惟妙惟肖”。“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第三空,根据语境,是把水晶和白玉与冰灯相比,形容水晶和白玉都没有冰灯美丽,可用“黯然失色”。“黯然失色”,本指心情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不同点一,原句是问句,改句是一般陈述句。原句“谁看见过……?谁听说过……?”连用两个问句,强调冰灯的神奇世所罕见,语气强烈,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而改句就是一般陈述句,没有突出强调的意思。不同点二,原句是对偶句,改句没有句式特点。原句“谁看见过水晶砌成的九级玲珑塔?谁听说过白玉堆出的插云仙女峰?”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上下句句式整齐,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而改句就是一般句式,没有特殊的效果。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冰灯,冰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强调了作者呼告的语气。“你就是一首冬天的芭蕾,一朵开在心上的昙花,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浪漫曲!”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冰灯”比喻成“冬天的芭蕾”,“开在心上的昙花”和“回旋在脑海里的浪漫曲”,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冰灯优美神奇的特点。“一首冬天的芭蕾,一朵开在心上的昙花,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浪漫曲”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三个“一首……”“一朵……”“一支……”句式相同整齐的句子,突出冰灯优美神奇的特点,起到强调的作用。
20.①只要再加点糖就可缓解咸味②就会让甜味变得很明显③食盐浓度要比感觉到的更高 (往往含有较多的盐))
解析:①处前边交代了“盐放多了”,后边提到“使咸味变得柔合”等,中间应填入“加 点糖就可以使咸味降低、缓解”之类的句子。②处前边说“当糖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味觉就开始麻痹,尝不出太浓的甜味了。这时只要稍微加点盐”,接下来应该填入和“只要”能够搭配的关联词“就”等词语。加点盐就会使糖味变得明显。③处前边提到了“糖成了咸味的“减弱剂”,在 1%~2%的食盐溶液中添加 10%的糖,几乎可以抵消咸味”,所以应填入“食盐浓度很高”之类的词语。
21.市面上有很多糖和盐含量都很高的食品,因此,大家选择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标签,尽量选择糖和盐都较少的产品。
解析:本段第一句话是“市面上还有很多糖和盐含量都很高的食品,大家要格外注意。像果脯蜜饯”,可以概括为“市面上有很多糖和盐含量都很高的食品”。根据最后一句话可以概括建议为“大家选择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标签,尽量选择糖和盐都较少的产品”。
22.作文
可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立意:
1.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2.青春汗水讲述中国故事。
3.用青春撑起中国大厦。
4.忠于职守,撑起时代风帆。
5.奋斗的青春是时代最好的注脚。
6.用青春汗水丈量中国复兴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