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5.1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5.1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30 16:46:1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5.1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近年来,中国在境外建设的第—个大型综合性科教机构——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对肯尼亚山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肯尼亚山是一座死火山,海披5199米,高耸在东非大裂谷东侧,1月盛行东北风,7月盛行东南风。下图为肯尼亚山的位置、山体植被平面图和垂直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地低海拔森林呈现图示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受到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B.受到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
C.山脉东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 D.肯尼亚山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2.影响该地高海拨森林"北坡宽、南坡窄"的因素主要是( )
①风力大小②光照条件③坡度陡缓④土壤肥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随高度增加,植被带在肯尼亚山不同坡向分布差异减小的根本原因是( )
A.水热条件随高度增加发生变化 B.光照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强
C.山体表面积随高度增加而减少 D.不同植被的生长习性存在差异
【答案】1.C 2.B 3.C
【解析】1.读图可知,该地1月盛行东北风,7月盛行东南风,低海拔东部为潮湿森林、低海拔西部为干旱森林,造成该地低海拔森林呈现图示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山脉东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发育为潮湿森林,山脉西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发育为干旱森林,C正确;东部距海近,若沿岸受到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东部应干旱,A错误;受到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不会导致东西部低海拔森林呈现图示分布特点,B错误;肯尼亚山距海较近,D错误。故选C。
2.读肯尼亚山的位置、山体植被平面图和垂直剖面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东南坡降水多,西北坡降水少,且纬度存在差异,导致南北坡水热条件、光照条件存在差异,水热影响森林的生长,南坡水热条件较好,降水较多,光照条件较差,因此土壤中水分条件较好,所以竹林带生长高度高,挤占了高海拔森林带的分布,南坡高海拔森林带分布的较窄。北坡降水较少,光照条件好,蒸发旺盛,土壤中水分条件较差,因此需要水分较多的竹林带没有分布,使高海拔森林带分布的较宽,②正确;南北坡坡度存在差异,影响森林的生长空间,③正确;导致高海拔森林“北坡宽、南坡窄”,②③正确,与风力大小、土壤肥力无关,①④错误。故选B。
3.随高度增加,坡度更陡峭,山体表面积随高度增加而减少,导致植被分布减少,植被带在肯尼亚山不同坡向分布差异也减小,C正确;海拔增加到一定高度,水热条件、光照强度差异不大,AB错误;植被对环境有适应性,植被的生长习性不是根本原因,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表面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属于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如海陆分布、地质构造、地形起伏、洋流等,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的因素,叫做非地带性因素,它干扰或破坏了地带性分布规律,造成地域分异的地方性差异,这种变化叫做非地带性,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喜马拉雅山垂直带谱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 )
A.热带雨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
5.高山草甸在南北两坡分布的海拔存在明显差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分布海拔高
B.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分布海拔高
C.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高
D.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低
【答案】4.C 5.A
【解析】4.喜马拉雅山的南坡纬度较北坡低,夏季时,其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常绿阔叶林带,C正确。山体南坡山麓地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带是热带雨林气候所对应,A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的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B错误;热带草原带对应热带草原气候,D错误。故选C。
5.从图中可以看出,高山草甸在南坡分布海拔较高,主要是因为南坡是阳坡、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北坡分布海拔较低,因为北坡是阴坡、背风坡,水热条件差,A正确,B错误。相对高度大,自然带带谱丰富,不会直接导致高山草甸分布的海拔高,C错误;从图中可看出南坡相对高度大,D错误。故选A。
【点睛】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谱相似。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马达加斯加岛沿20°S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与甲地的自然带相同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东非高原
C.美国中央大平原 D.刚果盆地
7.乙地自然景观的分布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6.B 7.D
【解析】6.马达加斯加岛的中部为山地,东部(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选项中只有东非高原地区的陆地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与甲地相同,B符合题意。青藏高原与美国中央大平原没有热带植被,AC错误;刚果盆地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D错误。故选B。
7.理论上该岛的自然带应为热带草原带,但乙地因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同时受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而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这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地方性分异是在自然地带内部,在地方地形和地面组成物质以及地方气候的影响下,自然环境的组成成分及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局部分异现象。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无分异规律
9.与丙山相比,甲山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距海较远 C.降水较多 D.纬度较低
【答案】8.A 9.D
【解析】8.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这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排除BCD。故选A。
9.甲山与丙山海拔相当,但与丙山相比,甲山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其原因是甲山的纬度更低,热量条件更好,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垂直带谱完整性的影响因素有山体所处的纬度、山体的海拔和相对高度等。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冰川物质平衡是单位时间内冰川以固态降水为主的物质收入和以消融为主的物质支出的代数和,天山和阿尔卑斯山都是世界上典型的山岳冰川分布区,前者冰温(℃)恒为负,后者接近0℃,下表为两山区代表性冰川物质平衡情况,下图表示两山区冰川累积物质平衡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 冰川代号 朝向 物质平衡毫米/年
天山 T1 N -423
T2 NE -116
T3 W 261
阿尔卑斯山 H1 N -455
H2 NE -381
H3 NW 56
H4 SE 27
10.导致两山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到海距离 B.主导风向 C.冰川覆盖 D.山地坡度
11.1990年以后,两山区冰川的变化指示出( )
A.天山冰川消融量较大 B.天山冰川扩张更明显
C.二者的平均雪线高度都在上升 D.阿尔卑斯山冰川积累速度较快
12.影响两山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关键是( )
A.所处山体隆起 B.臭氧空洞扩大 C.全球气候变暖 D.山地林线上升
【答案】10.B 11.C 12.C
【分析】10.如表中信息所示,天山西坡冰川物质平衡值为正值,说明冰川增加,其主要与西风带来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较多降水有关,阿尔卑斯山西北坡和东南坡物质平衡值为正值,冰川增加,应该是受西风带影响所致,因此导致其冰川物质平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主导风向,故B项正确;与到海距离、冰川覆盖、山地坡度关系较小,故A,C,D项错误。故选B。
11.由图可知,1990年以后,两山冰川平衡物质均呈负值,两山区冰川都呈减少趋势,也就是二者的平均雪线高度都在上升,故C项正确;天山冰川消融量较阿尔卑斯山小,故A项错误;读图可知,天山冰川在退缩,故B项错误;阿尔卑斯山冰川消融速度较快,故D项错误。故选C。
12.由图可知,.两山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呈下降趋势,应该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减少,故C项正确;图示时段时间跨度较小,山体隆起不明显,故A项错误;臭氧空洞扩大对冰川变化影响较小,故B项错误;山地林线上升,是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结果,不是导致其变化的原因,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第一小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坡向冰川的物质平衡值的高低判断与降水的关系,进而进行分析;第二小题根据图示信息读图冰川的变化趋势;第三小题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安第斯山脉目前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隆升对南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巨大。下图示意南美洲的局部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甲地( )
A.1月受高压控制,降水较少 B.7月受西南风控制,降水较多
C.1月受低压控制,降水较多 D.7月受东南风控制,降水较少
14.安第斯山脉的隆升导致乙地( )
A.降水增多、气温降低 B.降水减少、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气温升高 D.降水减少、气温升高
15.安第斯山脉40°S以南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可能是( )
①常绿阔叶林 ②落叶阔叶林 ③常绿硬叶林 ④山地针叶林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3.A 14.D 15.B
【分析】13.图中,该地区位于南美洲的南部,甲地根据经纬度推断,属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1月是当地的夏季,受副高影响,炎热干燥,7月是当地的冬季,受南半球的盛行西北风影响,温和多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地形不断的隆升,导致乙地受西侧海洋的西北风影响更小,焚风效应更加明显,降水更稀少,气温更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安第斯山脉40°S以南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植被类型可能是落叶阔叶林和山地针叶林,②④正确。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属于亚热带的植被,①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南美洲南部的气候类型的有关知识。南美洲安第斯不断抬升,使东岸的乙地温带大陆性气候更加干燥,降水更少,形成非地带型的气候类型。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大尺度上看,澳大利亚西北部为大范国的热带草原。从小尺度来看,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狭窄地带分布有热带落叶混交林。研究表明,该地热带落叶混交林是在末次冰期时从东南亚迁移扩散至此的。下图示意澳大利亚西北部热带落叶混交林的分布。
(1)描述图示区域的降水特征。
(2)说明澳大利亚西北部的热带落叶混交林仅分布在沿海狭窄地带的原因。
(3)比较该地森林与我国北方森林落叶时间和原因的差异。
【答案】(1)降水总量较大;降水空间差异大,年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递减;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半年(湿季)。
(2)自沿海向内陆,降水量锐减,气候趋于干旱,蒸发加剧;(末次冰期时,海平面降低,来自东南亚的林种扩散至此,)沿海地区距离扩散源地最近。
(3)该地森林3~5月(或干季初期)落叶,原因是进入干季,降水减少,落叶以减少蒸腾耗水;我国北方森林9~11月(或秋季)落叶,原因是气温降低,落叶以减少养分消耗。
【分析】本大题以澳大利亚气候和植被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降水特征、植被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1)
由图可知,图示地区降水量大多在800毫米或以上,降水总量较大。降水量从沿海地区的1200毫米以上递减至内陆地区的800毫米左右,空间差异较大。图示地区大多为热带草原气候,故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2)
根据题干分析,影响热带落叶混交林分布的因素是水分,所以应从水分角度进行分析。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盛行西北风,从海上带来湿润水汽,使沿海地区降水多,适合森林生长;内陆地区多受信风影响,降水少蒸发强,不适合植被生长。同时应考虑末次冰期时海平面降低,易于物种的传播扩散,该地热带落叶混交林的位于靠近东南亚地区的沿海。故热带落叶混交林分布范围狭窄。
(3)
该地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3~5月南半球开始进入干季,由于降水减少,气候逐渐干旱,植被为了减少蒸腾流失水分开始落叶,故该地森林落叶时间是3~5月。我国北方处于北半球,在9~11月进入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故森林落叶时间是9~11月。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受该气候类型影响形成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
(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________,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是建立在________条件变化的基础上。
(4)①地和⑤相同海拔高度的山体,垂直带谱更丰富的是________。
(5)图中有一种气候对应两个自然带,该气候是________(填名称)
【答案】(1)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
(2)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 热带雨林 热量
(4)①
(5)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析】本题以图为载体,考查气候类型分布,自然带分布规律,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1)
依据图中气压带的位置和④(地中海气候)的位置,推断出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地中海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为北半球的夏季。
(2)
根据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可知①③④⑤⑥分别是热带雨林、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图中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结合模式图知:该气候类型的一般规律为南北纬40 -60 大陆西岸;受该气候类型影响形成的自然带名称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
①为热带雨林气候,所对应的植被为热带雨林带;①→②→③→④→⑤变化体现的是南北更替,自然带随纬度发生改变,反映了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变化以热量为基础。
(4)
相同海拔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山体垂直带谱越丰富。①地和⑤相同海拔高度的山体,垂直带谱更丰富的是①。
(5)
图中两种气候对应同一自然带,这两种气候是⑤⑥,即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有一种气候对应两个自然带,该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点睛】
1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瓜达尔港地处巴基斯坦西南边陲荒漠,为天然深水港。港区所在区域以渔业、游牧业为主,经济落后。2014年以前,该港每年只有极少量货物进港,出口量几近为零。
材料二:2015年4月,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提出了共建“中巴经济走廊”的构想。中国将打开一条始自海湾地区、途经巴基斯坦、抵达中国西部的能源和贸易走廊。下图为中巴经济走廊(中巴铁路)位置示意图。
(1)印度河流域曾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现被沙漠所蚕食,其周边区域主要为年降水量丰富的热带季风气候。分析印度河流域沙漠景观的出现符合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并从大气环流、地形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简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需要克服的恶劣自然条件。
(3)根据材料一,简述瓜达尔港长期以来货物量极少的主要原因。
(4)中巴铁路(瓜达尔港—喀什)的建设,对两国有何地理意义?
【答案】(1)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原因:大气环流: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夏季西南风到达该地区时已成强弩之末,影响极小。
地形:北侧为山地,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南下,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
人为:人类对土地的过度开发,植被遭到破坏,引起土地沙化。
(2)地势起伏大,多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气候干旱造成水资源匮乏;部分地段多风沙、春季积雪融水或夏季暴雨造成洪水气象灾害。
(3)瓜达尔港经济落后,鱼、农畜产品为主;地处边陲荒漠地区,人口极少,对物品需求量较少;陆上交通不便,港口的经济腹地小。
(4)有利于充分发挥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加强中巴两国的经贸往来,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我国能源进口渠道的多样化,保障能源运输安全。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影响因素、影响及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1)
印度河流域周边区域主要为年降水量丰富的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河流域曾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说明古代自然环境较好,适合人类居住。现被沙漠所蚕食,应该是后期自然环境改变、人类活动影响导致沙漠景观出现。印度河流域沙漠景观的出现符合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原因是:从大气环流方面分析,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候干旱;夏季西南风虽然影响该地区,但是西南季风到达该地区时已成强弩之末,影响极小,降水少。从地形方面看:印度河流域北侧为山地,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南下,导致印度河流域比同纬度地区冬季温度高。从人为因素分析: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人类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导致植被遭到破坏,引起土地沙化,环境恶化。
(2)
中巴经济走廊(中巴铁路)连接喀什和瓜达尔港,沿线地势起伏大,靠近板块边界,多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造成水资源匮乏,影响经济发展;部分地段多风沙、春季积雪融水或夏季暴雨造成洪水气象灾害,破坏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发展。
(3)
经济腹地影响港口发展,瓜达尔港所处地区经济落后,农业以鱼、农畜产品为主;该地区地处边陲荒漠地区,人口极少,市场需求量小,对物品需求量较少;原来陆上交通不便,港口的经济腹地小,货运量小。
(4)
中巴铁路(瓜达尔港—喀什)的建设,连接了喀什河瓜达尔港,有利于充分发挥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利于资源开发,发挥中国经济优势,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巴铁路(瓜达尔港—喀什)的建设加强了中巴两国的经贸往来,加强了经济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巴铁路(瓜达尔港—喀什)的建设利于我国原油进口,促进我国能源进口渠道的多样化,保障能源运输安全。
【点睛】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东西走向山脉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南/北)坡,D表示____(南/北)坡。
(2)简析乙山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
(3)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较低,试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4)简析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的主要原因。
【答案】(1) 北 南
(2)纬度较低;相对高度较大
(3)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
(4)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腹地;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量小。
【分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现象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图示信息的获取与解读,抓住山脉走向、山脉所处纬度、山体海拔、基带自然带类型等相关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分析作答。
(1)
左图中,同一自然带A坡分布的海拔上限更高,热量条件更好,A为阳坡,B为阴坡,山脉呈东西走向,结合山脉的纬度位置可知,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所以B表示北坡。右图中,山脉海拔大于8000m,结合山脉纬度位置可知,该山地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附近,南坡为阳坡和迎风坡,其自然带更丰富,D坡应表示南坡。
(2)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山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附近,南坡为阳坡和迎风坡,纬度较低,相对高差大,自然带数目多,而北坡为阴坡,纬度相对较高,加之北坡相对高度小,所以自然带数目少。
(3)
从图中看甲山纬度比乙山高,气温低,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低。
(4)
结合甲山的纬度、东西走向、山麓为山麓草原带等信息可知,该山脉应为天山。A坡为天山南坡,由于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腹地,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量小,同时,南坡为阳坡,太阳辐射更强,土壤蒸发更大,土壤水分相对较少,不适合森林植被的生长。B坡位于北坡,可以接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是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A坡没有云杉林的分布。
【点睛】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地峡谷地形会影响植物生长的水热因素。一般来说,山坡的土层较薄、受阳光照射时间长,通常是灌丛、稀树草原等低矮的旱生植物生长的环境,反之则有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从山谷到山顶,依次分布着乔木—灌木—草甸,这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情况,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反倒是谷底生长着低伏灌丛,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如下图所示)。在横断山区,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是地区代表性植被。这些地带性类型没能成功霸占横断山的谷底,而是被挤到半山腰,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
金沙江(北纬28°15′)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性
(1)指出图中横断山区遭受影响而反常的部位,以及该部位植被的坡向差异。
(2)分析在未受影响的部位,东岸和西岸的植被差异,并说明原因。
(3)说明科学家把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作为此区域地带性基带的依据。
(4)分析东西岸河谷自然带主要为干旱小叶灌丛的可能原因。
【答案】(1)寒温带暗针叶林以下部位(或3100m以下部位);东西两坡几乎没有差异。
(2)西岸同类植被比东岸生长要好;西岸为阴坡,光照弱;未受影响条件下的寒温带暗针叶林带和高寒灌丛草甸带生长的海拔高。
(3)周边区域海拔高,该自然带和周边地区植被地带一样,属于典型基带发育起点;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以上植被,发育满足垂直自然带谱发育标准;而以下自然带不符合山体垂直自然带谱的发育要求,而是发育了灌丛和草地。
(4)山体高大,水汽难以到达,东西坡降水量差异小;但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微观区域白天和夜晚的山谷风加剧了谷底的干燥程度。
【分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以及影响植被带分布的因素分,要求学生结合山地垂直地带性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同时应结合影响区域气候的因素进行分析,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
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依题意,正常状态的垂直自然带是由山谷向上依次分布着乔木—灌丛—草甸,而图示3100m以下与此分布相反,则反常部位位于3100m以下。图示3100m以下东西坡植被基本没有差异。
(2)
比较3100m以上东、西岸植被及其分布,即可看出差异;注意图中告知西岸为阴坡、东岸为阳坡,则两岸最大差异是光照不同,导致土壤中水分差异,从而影响植被。据图可知,3100米以上西岸的寒温带暗针叶林带和高寒灌丛草甸带生长的海拔较东岸高。这是由于西岸为阴坡,光照弱,蒸发小,水分条件较东岸充足,因此该两种植被长得好。
(3)
基带要满足两个特征:首先要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同时是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最下部植被带;注意材料中“是地区代表性植被”一词的含义。据此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周边海拔较高,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与周边同海拔地区的植被带一样,与周边地区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其次根据图中垂直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可知,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以上植被,发育满足垂直自然带谱发育标准;而以下自然带不符合山体垂直自然带谱的发育要求,而是发育了灌丛和草地。
(4)
考查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结合区域的气候特征进分析,据图可知,该山体海拔高,且位于横断山区,对东西两侧的水汽阻挡作用强,使得水汽难以到达,东西坡降水量差异小,且水量很小;同时由于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使得谷底非常炎热;由于处于山谷底部,会受到山谷风环流的影响,根据山谷风原理可知,白天和夜晚的山谷风加剧了谷底的干燥程度。因此在这样干旱的气候环境下, 则发育了干旱小叶灌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5.1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近年来,中国在境外建设的第—个大型综合性科教机构——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对肯尼亚山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肯尼亚山是一座死火山,海披5199米,高耸在东非大裂谷东侧,1月盛行东北风,7月盛行东南风。下图为肯尼亚山的位置、山体植被平面图和垂直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地低海拔森林呈现图示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受到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B.受到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
C.山脉东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 D.肯尼亚山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2.影响该地高海拨森林"北坡宽、南坡窄"的因素主要是( )
①风力大小②光照条件③坡度陡缓④土壤肥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随高度增加,植被带在肯尼亚山不同坡向分布差异减小的根本原因是( )
A.水热条件随高度增加发生变化 B.光照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强
C.山体表面积随高度增加而减少 D.不同植被的生长习性存在差异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喜马拉雅山垂直带谱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 )
A.热带雨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
5.高山草甸在南北两坡分布的海拔存在明显差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分布海拔高
B.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分布海拔高
C.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高
D.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低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马达加斯加岛沿20°S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与甲地的自然带相同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东非高原
C.美国中央大平原 D.刚果盆地
7.乙地自然景观的分布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无分异规律
9.与丙山相比,甲山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距海较远 C.降水较多 D.纬度较低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冰川物质平衡是单位时间内冰川以固态降水为主的物质收入和以消融为主的物质支出的代数和,天山和阿尔卑斯山都是世界上典型的山岳冰川分布区,前者冰温(℃)恒为负,后者接近0℃,下表为两山区代表性冰川物质平衡情况,下图表示两山区冰川累积物质平衡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 冰川代号 朝向 物质平衡毫米/年
天山 T1 N -423
T2 NE -116
T3 W 261
阿尔卑斯山 H1 N -455
H2 NE -381
H3 NW 56
H4 SE 27
10.导致两山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到海距离 B.主导风向 C.冰川覆盖 D.山地坡度
11.1990年以后,两山区冰川的变化指示出( )
A.天山冰川消融量较大 B.天山冰川扩张更明显
C.二者的平均雪线高度都在上升 D.阿尔卑斯山冰川积累速度较快
12.影响两山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关键是( )
A.所处山体隆起 B.臭氧空洞扩大 C.全球气候变暖 D.山地林线上升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安第斯山脉目前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隆升对南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巨大。下图示意南美洲的局部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甲地( )
A.1月受高压控制,降水较少 B.7月受西南风控制,降水较多
C.1月受低压控制,降水较多 D.7月受东南风控制,降水较少
14.安第斯山脉的隆升导致乙地( )
A.降水增多、气温降低 B.降水减少、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气温升高 D.降水减少、气温升高
15.安第斯山脉40°S以南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可能是( )
①常绿阔叶林 ②落叶阔叶林 ③常绿硬叶林 ④山地针叶林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大尺度上看,澳大利亚西北部为大范国的热带草原。从小尺度来看,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狭窄地带分布有热带落叶混交林。研究表明,该地热带落叶混交林是在末次冰期时从东南亚迁移扩散至此的。下图示意澳大利亚西北部热带落叶混交林的分布。
(1)描述图示区域的降水特征。
(2)说明澳大利亚西北部的热带落叶混交林仅分布在沿海狭窄地带的原因。
(3)比较该地森林与我国北方森林落叶时间和原因的差异。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受该气候类型影响形成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
(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________,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是建立在________条件变化的基础上。
(4)①地和⑤相同海拔高度的山体,垂直带谱更丰富的是________。
(5)图中有一种气候对应两个自然带,该气候是________(填名称)
1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瓜达尔港地处巴基斯坦西南边陲荒漠,为天然深水港。港区所在区域以渔业、游牧业为主,经济落后。2014年以前,该港每年只有极少量货物进港,出口量几近为零。
材料二:2015年4月,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提出了共建“中巴经济走廊”的构想。中国将打开一条始自海湾地区、途经巴基斯坦、抵达中国西部的能源和贸易走廊。下图为中巴经济走廊(中巴铁路)位置示意图。
(1)印度河流域曾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现被沙漠所蚕食,其周边区域主要为年降水量丰富的热带季风气候。分析印度河流域沙漠景观的出现符合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并从大气环流、地形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简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需要克服的恶劣自然条件。
(3)根据材料一,简述瓜达尔港长期以来货物量极少的主要原因。
(4)中巴铁路(瓜达尔港—喀什)的建设,对两国有何地理意义?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东西走向山脉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南/北)坡,D表示____(南/北)坡。
(2)简析乙山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
(3)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较低,试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4)简析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的主要原因。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地峡谷地形会影响植物生长的水热因素。一般来说,山坡的土层较薄、受阳光照射时间长,通常是灌丛、稀树草原等低矮的旱生植物生长的环境,反之则有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从山谷到山顶,依次分布着乔木—灌木—草甸,这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情况,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反倒是谷底生长着低伏灌丛,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如下图所示)。在横断山区,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是地区代表性植被。这些地带性类型没能成功霸占横断山的谷底,而是被挤到半山腰,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
金沙江(北纬28°15′)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性
(1)指出图中横断山区遭受影响而反常的部位,以及该部位植被的坡向差异。
(2)分析在未受影响的部位,东岸和西岸的植被差异,并说明原因。
(3)说明科学家把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作为此区域地带性基带的依据。
(4)分析东西岸河谷自然带主要为干旱小叶灌丛的可能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