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5.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5.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30 16:48:1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5.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朗布隆岛位于菲律宾群岛中部,当地土壤肥沃,种植业与渔业发达。该岛所在海域也是世界上珊瑚礁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朗布隆岛与塔布拉斯岛两岛之间水道呈漏斗状,海水自南向北流动。下图示意朗布隆岛所在区域。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与朗布隆岛的形成有关的是( )
A.流水沉积 B.海面下降 C.岩浆活动 D.地壳抬升
2.图中两岛之间水道北部海域富集了大量来自深海的养分,说明水道南、北部特点是( )
①南宽北窄②南窄北宽③南深北浅④南浅北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虾类天敌众多,而该海域虾类众多的原因是( )
A.鱼类资源丰富 B.海水盐度较大 C.地质条件活跃 D.隐蔽条件较好
【答案】1.C 2.A 3.D
【解析】1.朗布隆岛位于菲律宾群岛中部,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区域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活动,火山喷发,岩浆凝结,形成朗布隆岛,C正确。该岛属于火山岛,其形成与流水沉积、海面下降、地壳抬升等关系不大。故选C。
2.结合图示信息直接可以看出,水道南宽北窄,①正确,②错。注意材料“海水自南向北流动”,同时,题干说明水道北部海域富集了大量来自深海的养分,该养分注意来自南部水道的深海处,表明水道南深北浅,③正确,④错。故选A。
3.鱼类以虾为食,鱼类资源丰富不会导致该海域虾类众多,A错。海水盐度较大以及地质条件活跃等导致生存环境较为恶劣,不会导致该海域虾类众多,BC错。该海域是世界上珊瑚礁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隐蔽条件较好,虾类众多,D正确。故选D。
【点睛】由于板块运动,海底各板块碰撞的消亡边界和板块之间附近溢出熔岩流,以后逐渐向上增高,形成了海底火山,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会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火山岛是由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的,在环太平洋地区分布较广,火山岛的面积一般都不大,即有单个的火山岛,也有群岛式的火山岛。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是大自然给埃及的馈赠,但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会定期泛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图乙中尼罗河泛滥与农业生产的时间判断,正确的是( )
A.①6-10月 B.②9-11月 C.②4-5月 D.③7-8月
5.尼罗河泛滥给埃及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定期泛滥,带来肥沃土壤②便于航运,船可顺流而下
③催生历法,便于农业耕作④稀释盐分,缓解土壤盐碱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4.A 5.B
【解析】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流域上游地区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每年当雨季来临时,尼罗河河水暴涨,中下游河水泛滥,一般在每年6-10月,此时期不能进行农业生产活动。11月—次年5月为枯水期,淤泥裸露,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
5.尼罗河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提高了埃及尼罗河下游地区两岸的土壤肥力,①正确;尼罗河在埃及境内,由于地表平缓,水流平稳,利于航运,因此尼罗河便利的航运条件不是由尼罗河泛滥造成的,②错误;③古埃及人为了掌握尼罗河水泛滥的确切日期,制定了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并将一年分为三季,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便于农业耕作,③正确;尼罗河的泛滥稀释了土壤盐分,缓解了土壤的盐碱化问题,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③④组合正确,故选B。
【点睛】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其中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河水和营养的主要来源,尼罗河的全部水量中,60%来自青尼罗河。青尼罗河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因此,每年的6—10月气压带风带北移,此时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降水丰富,河流水量丰富,河流进入汛期。正是由于青尼罗河水量的季节变化,导致下游尼罗河定期泛滥。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冻融侵蚀是造成季节性冻土区河流堤岸坍塌的重要原因。下图示意2020年2月1日~15日黄河内蒙古段某处河岸不同深度土体的湿度变化。该地2020年1月底曾出现多次降雪,之后半个月内无降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月4日出现的天气变化最可能是( )
A.气温回升 B.气压升高 C.降水量增大 D.日温差变小
7.与上、下土层相比,80cm深的土层( )
A.土体颗粒大 B.保水能力强 C.温度波动大 D.冻结速度快
【答案】6.A 7.B
【解析】6.读图,该地2月4日之后不同深度的土体的湿度均增加,到2月6日时基本达到平稳状态。再由材料“该地2020年1月底曾出现多次降雪,之后半个月内无降水”可知,2月4日应是出现气温回升的天气现象,而导致了积雪大量融化,并下渗到土体中,因此导致不同深度土体中湿度增加,A正确;材料不能看出气压的变化,B错误;由材料中可知,2月中旬前没有降水,C错误;不能由材料中得出日温差变化,D错误。故选A。
7.读图可知,与上、下层土层相比,80cm深的土层土体湿度大,且土体湿度变化较小,说明土体颗粒较小,保水能力强,A错误,B正确;土体湿度大,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温度波动较小,冻结速度较慢,CD错误。故选B。
【点睛】冻土气象观测资料对建筑、工程施工、交通运输和农田水利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埋设输油管道和自来水管等地下管道时,需在冬季采取加热或绝热措施,或者深埋至最大冻土层以下,以免有冻裂的危险,但过深则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房屋地基也要在最大冻土深度以下,以保证坚固安全;春季冻土融化使道路返浆,不便行走和运输、并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约旦河(图中甲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在过去的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死海是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且上空多浓雾。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等降水量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死海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时空变化特点是( )
A.北部盐度低于南部 B.西部盐度高于东部
C.表层盐度夏季低于冬季 D.表层盐度高于底部
9.造成死海南北分裂,南部出现盐滩的主要原因有( )
①围湖造田 ②入湖河水减少 ③降水少,蒸发旺盛 ④湖底地势北高南低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0.死海上空多浓雾,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冬季温暖湖水不结冰,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
B.地势低且常年受副热带髙气压带控制,空气流动性差,水汽不易扩散
C.属于地中海气候区,且临近地中海,降水多,空气湿润
D.沿岸化学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多
【答案】8.A 9.D 10.A
【解析】8.读图分析,死海北部有约旦河注入,淡水对湖泊起到稀释作用,所以盐度低于南部,A正确;死海降水量东西差别较小,影响作用小,B错误;夏季死海附近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蒸发旺盛,盐度高,而冬季受西风影响,区域内降水多,盐度低,所以表层盐度夏季高于冬季,C错误;由于盐类物质密度较大,下沉明显,所以深层盐度高于表层,D错误。故选A。
9.结合材料分析,死海所处地区降水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人类活动影响,注入死海的河水不断减少,②③正确;死海盐度高,作物无法生长,不适合围湖造田,①错误;死海南部地势较高,湖面下降导致南部湖底部分裸露,形成盐滩,④错误。故选D。
10.结合材料分析,该地纬度较低,冬季温暖,湖水不结冰,而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导致水汽蒸发旺盛,凝结形成浓雾,A正确;该地附近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B错误;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C错误;该地周边主要为农业灌溉区,工业并不发达,D错误。故选A。
【点睛】死海所处地区的气候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无冰冻期,气温较高,平均为14~17℃;夏季炎热,平均气温为34℃,最高气温可达摄氏51℃。湖面表层(40米以上)水温19~37℃;深层(40~100米)水温22℃。年平均降雨量约50毫米,而年蒸发量约为140毫米。由于死海没有出水口,流入死海的约旦河水量每年约5亿立方米,但因为这里太干燥,又太炎热,流入湖中的河水大都变成了蒸汽,故而死海的进水量和蒸发量几乎相等。 由于死海的水蒸发量大,在阳光照耀下,水面有时也可见到腾起的阵阵雾气。湖水蒸发了,而湖水所带来的盐分却留在死海中,经过千年万年,越积越多,使湖水中含盐度高达23~25%,使死海成了一个天然的大盐库。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伊塞克湖是中亚天山上的高山湖泊,时常发生地震。湖泊面积620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0多米,水量大。因湖水常年不结冰而有“热湖”之称,湖泊东西两侧多大风。下图示意伊塞克湖位置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伊塞克湖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川向下运动,侵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 B.风力强大,吹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
C.火山口被堵塞,降温收缩下凹,积水而成 D.板块挤压,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
12.下列关于伊塞克湖成为“热湖”的影响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
A.湖区常吹大风,湖水运动强 B.湖泊水位深,水量大
C.湖泊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 D.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
【答案】11.D 12.C
【分析】11.据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是中亚天山上的高山湖泊,时常发生地震,说明地壳活跃,受板块挤压,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封闭的断陷盆地,积水成湖,故D正确,和冰蚀、风蚀等外力作用关系不大,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故ABC错。故选D。
12.据材料可知,湖泊面积620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0多米,水量大。因湖水常年不结冰而有“热湖”之称,湖泊东西两侧多大风,导致湖水运动强,湖泊水位深,水量大,地形封闭,形成内流湖,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故ABD不符合题意,地形封闭、群山环绕,湖泊受冷空气影响小,而不是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故C符合题意,本题选C。
【点睛】伊塞克湖州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东部,东北和东部与哈萨克斯坦交界,东南与中国接壤。湖水终年不结冰,对气候起着调节作用。盆地为高山环抱,冷空气入侵受阻。滨湖地区夏季不热,7月平均气温在18℃上下;冬季不太冷,南、北两岸1月平均气温-2℃,西部-4℃,东部-10℃。盆地东西部降水量相差悬殊,西部的巴雷克奇年降水量115毫米,东部的季提尤普年降水量达569毫米。高原地区完全是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夏季短暂凉爽。高原年降水量200---300毫米,主要是降雪,甚至夏季也飘雪花,几乎没有无霜冻的日子。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大通水文站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长江下游地区水情监测的重要测站,是东海海洋潮汐所能达到的河流上界。图为大通站自1997年逐月累积径流量和输沙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与2000年相比,2012年大通站( )
A.径流量显著增加 B.径流量显著减少 C.输沙量显著增加 D.输沙量显著减少
14.导致大通站1997~2015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峡大坝的拦蓄 B.上游湖泊的调蓄 C.流域植被的破坏 D.海洋潮汐的影响
15.大通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对长江入海口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
A.水体污染加重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旱涝灾害减少 D.三角洲增长减缓
【答案】13.D 14.A 15.D
【分析】本题组以安徽大通站自1997年逐月累积径流量和输沙量统计图为背景,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年际变化特点、原因及影响,考查学生解读和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
13.由图可知,2000年至2012年河流径流量每年累积增长量虽有波动,但相差不大,但输沙量累积增长量逐年减少,表明2012年河流输沙量比2000年显著减少,故D项正确。故选D。
14.依据图文信息可知,该水文站的泥沙主要来自河流上游地区,1997年之后输沙量减少与三峡大坝的拦蓄作用有关,故A项正确。上游湖泊的调蓄一直都有影响,不会只在1997年-2015年这一时期发挥作用,故B项错误;流域植被的破坏会使输沙量增加,故排除C项;该水文站是是东海海洋潮汐所能达到的河流上界,没有海洋潮汐的影响,故排除D项。故选A。
15.结合上题分析,大通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主要是长江年输沙量的减少。长江输沙量的减少,造成入海口处泥沙沉积作用减弱,所以三角洲增长速度减缓,故D项正确。水体污染加重与输沙量减少关系不大,年输沙量的减少,入海口海域矿物养分减少,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旱涝灾害减少与径流量的变化有关与输沙量关系不大。所以,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
【点睛】输沙量与含沙量的关系:河流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称为该时段的输沙量,单位为千克或吨。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和含沙量大小。含沙量一般是单位体积的浑水中所含的干沙的质量,而输沙量一般更强调总量。单位是kg/m3 或 g/m3。含沙量大的河流输沙量不一定大;含沙量小的河流输沙量不一定小。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小尺度视角看,祁连山区是由一道道平行的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如图)。这些平行的山岭、山谷多呈西北一东南走向,部分河流切开山岭址口,流入河西走廊。祁连山区最大的河流——黑河源于八一冰川,八一冰川规模大,冰川表面较平坦。
(1)分析祁连山区山河相间地形格局的形成过程。
(2)说明山河相间的地形对祁连山区气候的影响。
(3)与我国常见的山谷冰川不同,黑河源头的八一冰川规模大,冰川表面较平坦,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1)在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挤压的作用下,青藏高原隆升,(随着应力向高原边缘的传导)多道褶皱山脉形成;岩层所受压力超过耐受限度,多断层发育,这些断层大致平行分布;冰川融水和降水沿着薄弱的断层地带侵蚀,形成(平行于山脉的)河谷。
(2)地形较为封闭,形成多样化的局地小气候,空间差异大;山谷向东南开口,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带来较多的降水;山脉重重阻隔,该地受冷空气、风沙影响较小。
(3)海洋水汽沿山谷深入,在黑河源头遇地形抬升,降水较为充沛,冰川规模较大;所处谷地较宽,地势起伏较小,冰川表面较平坦。
【分析】本题以祁连山区小尺度的山谷和山岭分布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以及陆地各种水体的相互关系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和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1)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呈西北—东南走向。整体是在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挤压的作用下,青藏高原隆升时,随着应力向高原边缘的传导,形成了多道褶皱山脉形成;岩层在受挤压抬升时,所受压力超过耐受限度,多断层发育,这些断层大致平行分布;由材料“这些平行的山岭、山谷多呈西北一东南走向,部分河流切开山岭址口,流入河西走廊。祁连山区最大的河流——黑河源于八一冰川,八一冰川规模大,冰川表面较平坦。”可知,冰川融水和降水沿着薄弱的断层地带侵蚀,形成(平行于山脉的)河谷。
(2)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示可知,山河相间的地形,使山谷间地形较为封闭,形成多样化的局地小气候,并且垂直分异显著,空间差异大;祁连山地呈西北—东南走向,且山谷向东南开口,利于东南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深入,并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带来较多的降水;当地冬季盛行偏北风,山脉重重阻隔偏北风对该地的侵袭,该地受冷空气、风沙影响较小。
(3)
根据材料“这些平行的山岭、山谷多呈西北一东南走向,部分河流切开山岭址口,流入河西走廊”可知,山谷向东南开口,海洋水汽沿山谷深入,在黑河源头遇地形抬升,降水较为充沛,冰川规模较大;读图可知,黑河源头处于走廊南山和托来山之间,两山之间间距较大,所处谷地较宽,地势起伏较小,因此冰川表面较平坦。
1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极周边区域图(图甲)及冰岛图(图乙)。
材料二:北冰洋航线是连接北半球中高纬度国家的捷径,但由于北极地区的严寒与冰冻,加之城市、港口稀少,一些重要航线不得不避开北冰洋海域“绕道”而行。如今,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北极航线”逐渐显露真容。
材料三: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周边地区地形图(图丙)及奥伊米亚康气候资料(图丁)
(1)A港能成为北极圈内唯一的终年不冻港,主要是因为受____影响;若从A城乘坐飞机去B城,最短航线的航向是先向____再向____方向飞行。
(2)冰岛岛内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4)北冰洋航线开通后,船舶在航行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答案】(1) A港能成为北极圈内唯一的终年不冻港,主要是因为受北大西洋暖流(暖流)影响 北(正北) 向南(正南)
(2) 热能 风能 水能
(3)原因:纬度高,冬季太阳辐射弱;日照(白昼)时间短;地势较高,气温低;深居内陆,冬季受大陆冷气团影响(大陆冷高压控制);受地形影响,极地寒冷气流易从北部侵入,造成极端寒冷天气。
(4)困难:低温严寒,易造成航道封冻;浮冰多,给船舶航行带来安全隐患;大风天气多,风浪大;航线沿途港口稀少,补给困难。
【分析】本题以北极周边区域图、冰岛区域示意图、北冰洋航线及北半球寒极周边地区地形图为情境,设置四道小题,考查最短航线的飞行路径、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清洁能源类型、气候影响因素、交通区位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
读图甲,A港位于极圈内,北极圈内气候较为严寒,但该地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效应显著,使得该地成为终年不冻港。图中A、B两城市位于相对的两条经线上,若从A城乘坐飞机去B城,最短航线的航向是先向北或正北,到北极点后,再向南或正南飞。
(2)
根据图乙图例可知,冰岛岛内有火山活动,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地热能。受盛行西风及极地东风影响,该地风力资源充足,可开发风能。河流众多,且落差较大,可开发水能。
(3)
从图中可以看到奥伊米亚康位于北纬60度至北极圈之间,其纬度相对较高,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地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辐射较弱。冬半年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短,该地纬度高,日照时间短。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到奥伊米亚康其海拔相对较高,地势高,气温随海拔升高不断降低。同时奥伊米亚康位于大陆内部,冬季受冷高压影响较为显著,受冷气团影响,冬季气温明显偏低。从地形可以看到奥伊米亚康北部地势相对较低,使得极地的寒冷气流容易从北部流入至此,受极地强冷气团影响,易造成极端寒冷天气。
(4)
北冰洋航线开通后,因航线纬度高,船舶在航行中可能遇到低温严寒天气,由于气温偏低,表层海水易结冰,易造成航道封冻,使航线受阻。同时由于航线靠近极地,夏半年时随着极地附近的冰川融化,航线上浮冰多,浮冰漂泊不定,给来往的船舶航行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受极地东风影响,该地大风日数多,受大风影响,航线附近风浪较大,易使船只出现翻覆风险。极地航线沿途靠近极圈的北部地区,该地由于终年气候严寒,人口和城市分布较少,航线上沿途的港口数量较为稀少,对于来往船只补给相对较为困难。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帕拉伊巴河(ParaibadoSul)是巴西东南部最重要水道,该国工业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多的两个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都坐落于河畔;这条河,为沿途184个城市、1500多万人提供水源。原本,该河从位于圣保罗州的源头流出,由西向东,直截了当,全程仅1100多公里,从位于阿塔福纳(Atafona)小镇的河口注入大西洋。20世纪50年代末,南帕拉伊巴河的流向不再“直截了当”,它有多达70%的流量被改道南下,为里约热内卢等都市供水;加之水坝、工农业分流工程等方面的掺和,原本“直截了当”且强大的南帕拉伊巴河入海径流被缩水再缩水;河流无法再携带足量泥沙赶往阿塔福纳小镇,于是入不敷出,小镇持续被大西洋吞没。
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帕拉伊巴河的流向不再“直截了当”后可能对下游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答案】下游径流量减少,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下降;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湿地减少;下游沉积的泥沙减少,河流沿岸土壤肥力下降;河口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入海径流带来的营养盐减少,河口附近渔业资源减少;入海泥沙减少,海岸线侵蚀加剧,陆地退缩。
【分析】本题以巴西南帕拉伊巴河为图文材料,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自然地理环境由水文、大气、土壤、生物、地貌等因素组成。帕拉伊巴河的流向不再“直截了当”后可能对下游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从这几方面来回答。对水文的影响:“南帕拉伊巴河的流向不再“直截了当”,它有多达70%的流量被改道南下,为里约热内卢等都市供水;加之水坝、工农业分流工程等方面的掺和,原本“直截了当”且强大的南帕拉伊巴河入海径流被缩水再缩水”,可知会使河流下游径流量减少,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下降;对气候的影响:河流下游水量减少,可供蒸发水量减少,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湿地面积减少;对土壤的影响:由于河流水量减少,搬运能力减弱,下游沉积的泥沙减少,河流沿岸土壤肥力下降;河口地区,由于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加剧;对生物的影响:入海径流带来的营养盐减少,河口附近渔业资源减少;湿地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地貌的影响:入海泥沙减少,海岸线侵蚀加剧,使陆地退缩。
19.(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该国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薄弱,铁矿业和渔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该国铁矿资源丰富、品位高、埋藏浅,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扎迪特周围地区(如下图所示)。2014年与我国合作在塔扎迪特附近(即甲处)投资建设铁矿冶炼工业基地,使其成为集开采、冶炼、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国内和国际工业基地。
(1)简述毛里塔尼亚沿海地区渔业资源相对丰富的原因。
(2)从整体性角度分析,该地铁矿开采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答案】(1)纬度低,水温较高,鱼类生长快;上升补偿流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泛,营养物质丰富;大陆架宽而浅,光合作用强。
(2)该地气候干旱;采矿破坏植被,加剧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耗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分析】本题以毛里塔尼亚的矿产分布图为载体,主要涉及渔业资源相对丰富的原因,铁矿开采的负面影响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
(1)
根据图中信息,毛里塔尼亚沿海地区,地处非洲北部的西部沿海,纬度低,水温较高,鱼类生长快;受离岸的东北信风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深层海水上泛,将底层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促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沿海大陆架宽而浅,光照充足,促使浮游植物、藻类能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2)
根据图例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地沙漠面积广大,气候干旱;开采铁矿会破坏原生植被,破坏生态环境,加剧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动物失去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铁矿的开采和加工会消耗大量的水,由于当地气候干旱,加剧水资源短缺;铁矿的加工过程会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使当地环境污染加剧。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脉南部,上游冰川广布。监测流域内降水量整体增加,冰川总面积减少,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的居延海,居延海后期因湖面缩小被分裂成两个湖泊,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图1为黑河流域图,图2为黑河流域冰川条数不同海拔区间变化。
(1)指出黑河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补给类型。简要分析黑河流量在上、中、下游河段及季节变化特征。
(2)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居延海面积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以海拔4500米为界,归纳20世纪60年代至2010年黑河流域不同海拔区域冰川面积的变化规律。并分析黑河流域由于气候变暖冰川条数与面积的变化对河西走廊绿洲带来的影响。
【答案】(1)补给类型:春季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以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秋冬季节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变化规律:从上游到下游流量先变大后变小(上游到中游流量变大,中游到下游流量变小);夏季流量大(季节变化大)。
(2)气候更加干旱,温差加大,风沙天气增多;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物理风化加剧,风力侵蚀加入;湖水盐度升高,水质恶化,湿地减少,水生生物减少,造成植被大面积死亡;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3)变化规律:以海拔4500米为界,高于海拔4500米的区域冰川条数增加,低于海拔4500米的区域冰川条数减少。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先是冰川融化量增加,补给绿洲大量水资源,利于绿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但随着气候的持续变暖,冰川条数减少,面积缩小,提供给绿洲的水资源渐少,最终绿洲会因水资源的短缺甚至枯竭而变为沙漠,威胁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生存。
【分析】本题以黑河流域为背景考查了内流河的水文特点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从纬度位置看该地纬度较高,冬季有积雪,春季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夏季降水集中,祁连山冰川融化,所以夏季以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秋冬季节降水和冰川融水少,以山麓地下水补给为主。黑河上游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补给来源,从上游到中游流量变大;从中游往下游由于农业灌溉、蒸发旺盛、下渗严重,流量变小;夏季温度高,融水量大且有降水补充,所以夏季流量大。
(2)居延海面积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居延海面积萎缩,湖泊面积及蓄水量减小,对周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温差加大,裸露的湖滩增多,风沙天气增多;湖面变小,蒸发量减小,气候更加干旱;湖水盐度升高,水的净化能力弱,水质恶化,湿地减少,水生生物减少;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加剧。
(3)依据图示信息可知,以4500米为界,高于海拔4500米的区域冰川条数增加,低于海拔4500米的区域冰川条数减少。其影响可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即前期径流量增多的影响和后期径流量减少的影响。干旱地区水资源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前期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量增加,补给绿洲大量水资源,利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后期随着气候的持续变暖,冰川融化后,冰川面积缩小,绿洲水资源补给渐少,最终绿洲会因水资源的短缺甚至枯竭而变为沙漠,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威胁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生存。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5.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朗布隆岛位于菲律宾群岛中部,当地土壤肥沃,种植业与渔业发达。该岛所在海域也是世界上珊瑚礁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朗布隆岛与塔布拉斯岛两岛之间水道呈漏斗状,海水自南向北流动。下图示意朗布隆岛所在区域。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与朗布隆岛的形成有关的是( )
A.流水沉积 B.海面下降 C.岩浆活动 D.地壳抬升
2.图中两岛之间水道北部海域富集了大量来自深海的养分,说明水道南、北部特点是( )
①南宽北窄②南窄北宽③南深北浅④南浅北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虾类天敌众多,而该海域虾类众多的原因是( )
A.鱼类资源丰富 B.海水盐度较大 C.地质条件活跃 D.隐蔽条件较好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是大自然给埃及的馈赠,但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会定期泛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图乙中尼罗河泛滥与农业生产的时间判断,正确的是( )
A.①6-10月 B.②9-11月 C.②4-5月 D.③7-8月
5.尼罗河泛滥给埃及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定期泛滥,带来肥沃土壤②便于航运,船可顺流而下
③催生历法,便于农业耕作④稀释盐分,缓解土壤盐碱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冻融侵蚀是造成季节性冻土区河流堤岸坍塌的重要原因。下图示意2020年2月1日~15日黄河内蒙古段某处河岸不同深度土体的湿度变化。该地2020年1月底曾出现多次降雪,之后半个月内无降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月4日出现的天气变化最可能是( )
A.气温回升 B.气压升高 C.降水量增大 D.日温差变小
7.与上、下土层相比,80cm深的土层( )
A.土体颗粒大 B.保水能力强 C.温度波动大 D.冻结速度快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约旦河(图中甲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在过去的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死海是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且上空多浓雾。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等降水量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死海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时空变化特点是( )
A.北部盐度低于南部 B.西部盐度高于东部
C.表层盐度夏季低于冬季 D.表层盐度高于底部
9.造成死海南北分裂,南部出现盐滩的主要原因有( )
①围湖造田 ②入湖河水减少 ③降水少,蒸发旺盛 ④湖底地势北高南低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0.死海上空多浓雾,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冬季温暖湖水不结冰,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
B.地势低且常年受副热带髙气压带控制,空气流动性差,水汽不易扩散
C.属于地中海气候区,且临近地中海,降水多,空气湿润
D.沿岸化学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多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伊塞克湖是中亚天山上的高山湖泊,时常发生地震。湖泊面积620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0多米,水量大。因湖水常年不结冰而有“热湖”之称,湖泊东西两侧多大风。下图示意伊塞克湖位置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伊塞克湖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川向下运动,侵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 B.风力强大,吹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
C.火山口被堵塞,降温收缩下凹,积水而成 D.板块挤压,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
12.下列关于伊塞克湖成为“热湖”的影响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
A.湖区常吹大风,湖水运动强 B.湖泊水位深,水量大
C.湖泊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 D.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大通水文站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长江下游地区水情监测的重要测站,是东海海洋潮汐所能达到的河流上界。图为大通站自1997年逐月累积径流量和输沙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与2000年相比,2012年大通站( )
A.径流量显著增加 B.径流量显著减少 C.输沙量显著增加 D.输沙量显著减少
14.导致大通站1997~2015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峡大坝的拦蓄 B.上游湖泊的调蓄 C.流域植被的破坏 D.海洋潮汐的影响
15.大通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对长江入海口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
A.水体污染加重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旱涝灾害减少 D.三角洲增长减缓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小尺度视角看,祁连山区是由一道道平行的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如图)。这些平行的山岭、山谷多呈西北一东南走向,部分河流切开山岭址口,流入河西走廊。祁连山区最大的河流——黑河源于八一冰川,八一冰川规模大,冰川表面较平坦。
(1)分析祁连山区山河相间地形格局的形成过程。
(2)说明山河相间的地形对祁连山区气候的影响。
(3)与我国常见的山谷冰川不同,黑河源头的八一冰川规模大,冰川表面较平坦,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1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极周边区域图(图甲)及冰岛图(图乙)。
材料二:北冰洋航线是连接北半球中高纬度国家的捷径,但由于北极地区的严寒与冰冻,加之城市、港口稀少,一些重要航线不得不避开北冰洋海域“绕道”而行。如今,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北极航线”逐渐显露真容。
材料三: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周边地区地形图(图丙)及奥伊米亚康气候资料(图丁)
(1)A港能成为北极圈内唯一的终年不冻港,主要是因为受____影响;若从A城乘坐飞机去B城,最短航线的航向是先向____再向____方向飞行。
(2)冰岛岛内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4)北冰洋航线开通后,船舶在航行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帕拉伊巴河(ParaibadoSul)是巴西东南部最重要水道,该国工业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多的两个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都坐落于河畔;这条河,为沿途184个城市、1500多万人提供水源。原本,该河从位于圣保罗州的源头流出,由西向东,直截了当,全程仅1100多公里,从位于阿塔福纳(Atafona)小镇的河口注入大西洋。20世纪50年代末,南帕拉伊巴河的流向不再“直截了当”,它有多达70%的流量被改道南下,为里约热内卢等都市供水;加之水坝、工农业分流工程等方面的掺和,原本“直截了当”且强大的南帕拉伊巴河入海径流被缩水再缩水;河流无法再携带足量泥沙赶往阿塔福纳小镇,于是入不敷出,小镇持续被大西洋吞没。
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帕拉伊巴河的流向不再“直截了当”后可能对下游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19.(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该国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薄弱,铁矿业和渔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该国铁矿资源丰富、品位高、埋藏浅,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扎迪特周围地区(如下图所示)。2014年与我国合作在塔扎迪特附近(即甲处)投资建设铁矿冶炼工业基地,使其成为集开采、冶炼、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国内和国际工业基地。
(1)简述毛里塔尼亚沿海地区渔业资源相对丰富的原因。
(2)从整体性角度分析,该地铁矿开采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脉南部,上游冰川广布。监测流域内降水量整体增加,冰川总面积减少,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的居延海,居延海后期因湖面缩小被分裂成两个湖泊,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图1为黑河流域图,图2为黑河流域冰川条数不同海拔区间变化。
(1)指出黑河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补给类型。简要分析黑河流量在上、中、下游河段及季节变化特征。
(2)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居延海面积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以海拔4500米为界,归纳20世纪60年代至2010年黑河流域不同海拔区域冰川面积的变化规律。并分析黑河流域由于气候变暖冰川条数与面积的变化对河西走廊绿洲带来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