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同单元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2021年11月3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介绍,这次寒潮活动时间从11月4日持续到7日,范围从西北扩散到华中、华东、华南、东北地区,全国超过三分之二的面积都受到寒潮影响。此次寒潮普遍降温8℃~10℃,局部地区降温达到2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地区中,受此次寒潮影响降温幅度最大的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华南地区
2.寒潮除了带来降温之外,还可能会带来( )
①雨雪②大风③干旱④沙尘暴⑤风暴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3.关于寒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对我国的影响范围比台风的要小 B.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冬季
C.退耕还林还草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措施 D.寒潮会影响农牧业、交通和电力系统
(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2018年9月2日凌晨,云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遭受强降雨袭击,发生洪涝灾害,并诱发该地位于山谷地区的某乡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此次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
A.洪水 B.地震 C.泥石流 D.暴雨
5.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A.对人类心理、生理的伤害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
(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地震活动等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2018年10月11日,西藏昌都(图乙)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导致金沙江主河道被堵,形成堰塞湖。2017年11月18日,昌都附近的林芝地区曾发生过地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此次金沙江堰塞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高原河谷,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C.该地地震活动多发,地质结构不稳定
D.该地气温较高,积雪融化
7.关于堰塞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堰塞湖抬高水位,可大力开发水电
B.堰塞湖可以改善河道航运条件
C.堰塞湖不会引发次生灾害
D.堰塞湖对其下游居民有较大威胁
(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2020年8月,受持续降雨影响,四川雅西高速公路一侧山体发生崩塌,导致交通中断。下图示意该处山体崩塌之后的无人机航拍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此次山体崩塌导致南桠河( )
A.上游流速加快 B.上游含沙量增大 C.下游水质改善 D.下游水量减少
9.此次崩塌前期变形未被准确发现,主要由于当地( )
A.山坡陡峭 B.天气阴郁 C.植被茂密 D.交通不便
10.对交通安全仍然构成直接威胁的是( )
A.崩塌源区 B.潜在变形区 C.堆积区 D.残留体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长宁县(28.34°N,104.90°E)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km。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本次地震。他们在2011年首次发出地震预警信息,填补了国内地震预警领域的空白,使中国成为第三个具备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下图示意本次地震预警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地震的成因,本次地震属于(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12.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具备地震预警能力的是( )
A.蒙古 B.英国 C.澳大利亚 D.墨西哥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2018年10月,西藏林芝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左岸发生山体滑坡,滑坡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下图)。经估算,堰塞湖滞蓄水量约1.5亿立方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直接激发此次滑坡的因素,最可能是( )
A.冰川 B.地形 C.河流 D.植被
14.图中( )
A.甲位于河流阶地 B.乙形成堰塞湖 C.丙发生山体滑坡 D.丁河水位上涨
15.堰塞体垮塌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实时监测和预报堰塞体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与数字地球
C.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D.北斗导航系统与遥感技术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中国暴雨日数和暴雨洪水分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分布在____和____地区。
(2)我国洪涝灾害产生的气候原因是什么?
(3)针对我国暴雨洪涝灾害所发生的原因,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什么?
17.(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地震形成堰塞湖示意图。
(1)说明地震发生后该地区形成堰塞湖的原因。
(2)简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针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18.(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下图为“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发布的2019年第19号台风“海贝思”移动路径。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台风“海贝思”的移动路径。
(2)受台风“海贝思”影响,指出日本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3)从个人角度,简述预防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
19.(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20年加州山火再起。截至9月15日,加州山火燃烧面积已超209万英亩(约84.7万公顷),比10个纽约市还大。美国国家气象局连续发布闪电警告和龙卷风预报,称近期加州将有超万次以上闪电天气发生,并且加利福尼亚州的山火“有能力产生超过每小时90公里的火龙卷风” 。龙卷风是一种少见的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
材料2 数据表明在此次山火大爆发前,北加州刚刚经历了极其干燥的冬天和打破炎热纪录的夏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气候学家丹尼尔·斯温的研究证实在过去40年中,每10年的平均气温提高了 0.3℃,平均降水量减少了12.03毫米。
材料3 火龙卷示意图和加利福尼亚州位置图。
(1)分析导致加州山火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2)描述“火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3)请你为加州政府减轻森林火灾损失提出合理的对策。
20.(2021·陕西咸阳·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基于GIS的供水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一文中写道针对供水管网GIS的特点和应用现状,提出建立基于GIS的供水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整个系统通过GIS平台上的信息共享与集成,能够实现各类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决策,从而深化GIS在供水行业中的应周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1)在该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如果让你来对现有的相关纸质地图进行数字化,你将如何进行 请完成下列操作流程简图。
(2)在相关数据的存储过程中,可采用“____”技术,在确定交通线路时一般涉及哪些不同的图层____
(3)若让你来向公众演示该系统中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你可以为公众提供哪几种表现形式____ 这些形式可以通过哪几种输出形式输出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同单元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2021年11月3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介绍,这次寒潮活动时间从11月4日持续到7日,范围从西北扩散到华中、华东、华南、东北地区,全国超过三分之二的面积都受到寒潮影响。此次寒潮普遍降温8℃~10℃,局部地区降温达到2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地区中,受此次寒潮影响降温幅度最大的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华南地区
2.寒潮除了带来降温之外,还可能会带来( )
①雨雪②大风③干旱④沙尘暴⑤风暴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3.关于寒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对我国的影响范围比台风的要小 B.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冬季
C.退耕还林还草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措施 D.寒潮会影响农牧业、交通和电力系统
【答案】1.B 2.B 3.D
【解析】1.这次寒潮活动时间从11月4日持续到7日,范围从西北扩散到华中、华东、华南、东北地区,此次寒潮普遍降温8℃~10℃,局部地区降温达到20℃。从西北扩散到其他地区,说明西北受灾最严重,西北靠近冬季风源地,降温幅度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寒潮除了带来剧烈的降温之外,还伴有大风、霜冻和雨雪天气,若水汽少会形成沙尘暴,①②④ 正确,B正确;干旱一般出现在春季和夏季降水少的时间段,冬季干旱较少;风暴潮是海水异常升降,③⑤错误。故选B。
3.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受到寒潮的影响,因此寒潮对我国影响的范围比台风更大,A错误;冬季田地里很少有农作物生长,寒潮危害不大,秋末农作物还未成熟,春初农作物开始生长,所以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B错误;植树造林是防风固沙、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但对于寒潮的防御作用较小,C错误;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交通、电力、航海及人类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D正确。故选D。
【点睛】寒潮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2018年9月2日凌晨,云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遭受强降雨袭击,发生洪涝灾害,并诱发该地位于山谷地区的某乡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此次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
A.洪水 B.地震 C.泥石流 D.暴雨
5.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A.对人类心理、生理的伤害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
【答案】4.C 5.A
【解析】4.由材料可知,此次地质灾害是由暴雨洪水在山谷中引发的,根据发生条件判断,可能是暴雨引发山洪,然后山洪携带大量固体碎屑物(大量泥沙以及石块、泥土、植物等)流出沟谷形成破坏力极大的特殊洪流。因此推断最可能是泥石流,C正确;洪水和暴雨不属于地质灾害,AD错误;暴雨洪水不会诱发地震,B错误。故选C。
5.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环境破坏等.其中,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短时间无法恢复,A正确;财产损失、资源与环境破坏及停工停产均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危害有限,排除BCD。故选A。
【点睛】在流水侵蚀强烈的山区,尤其是峡谷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遭遇暴雨时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地震活动等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2018年10月11日,西藏昌都(图乙)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导致金沙江主河道被堵,形成堰塞湖。2017年11月18日,昌都附近的林芝地区曾发生过地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此次金沙江堰塞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高原河谷,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C.该地地震活动多发,地质结构不稳定
D.该地气温较高,积雪融化
7.关于堰塞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堰塞湖抬高水位,可大力开发水电
B.堰塞湖可以改善河道航运条件
C.堰塞湖不会引发次生灾害
D.堰塞湖对其下游居民有较大威胁
【答案】6.C 7.D
【解析】6.堰塞湖的形成主要是山体崩塌的碎石泥沙堵塞河道形成,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不是其主要成因,A错误;此次堰塞湖形成时为 10 月份,该地主要雨季已过,降水量不大,B错误;该地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板块运动活跃,昌都附近的林芝地区近期发生过地震,导致山体不稳定,该地更容易发生滑坡,从而形成堰塞湖,C正确;该地10月份已到秋季,气温已经有所下降,故气温较高说法错误,D错误。本题选C。
7.堰塞湖地质条件不稳定,有可能发生溃坝,不适合水电的开发,A错误;堰塞湖堰塞体堆积物疏松容易溃坝,且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落差大,不适宜发展航运,对航运条件改善不大,B错误;堰塞湖会引发溃坝、洪水等多种次生灾害,C错误。堰塞湖水位较高,堰塞体堆积物疏松,一旦溃坝易形成洪水,对下游地区造成严重危害,D正确;本题选D。
【点睛】堰塞湖的形成有四个过程:一是原有的水系;二是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三是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四是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
(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2020年8月,受持续降雨影响,四川雅西高速公路一侧山体发生崩塌,导致交通中断。下图示意该处山体崩塌之后的无人机航拍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此次山体崩塌导致南桠河( )
A.上游流速加快 B.上游含沙量增大 C.下游水质改善 D.下游水量减少
9.此次崩塌前期变形未被准确发现,主要由于当地( )
A.山坡陡峭 B.天气阴郁 C.植被茂密 D.交通不便
10.对交通安全仍然构成直接威胁的是( )
A.崩塌源区 B.潜在变形区 C.堆积区 D.残留体
【答案】8.D 9.C 10.D
【解析】8.由图可知,崩塌堆积体入河阻塞河道,导致河流上游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减小,A、B错误。由于堆积体阻塞河道,下游水量减少,河流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C错误,D正确。故选D。
9.由图可知,该地附近山坡植被茂盛,影响了裂隙等崩塌前兆的发现,C正确。山坡陡峭可以通过航拍等手段监测,A错误。对崩塌的监测一般采用地表变形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地下水动态监测、相关因素监测,受天气影响小,B错误。当地邻近公路,交通便利,D错误。故选C。
10.由图可知,山体崩塌残留体前缘出现陡峭的凌空面,极易崩塌,再次造成灾害,对交通安全构成直接威胁,D正确。崩塌源区大部分物质已经向下运移,继续发生崩塌的可能性不大,A错误。潜在变形区移动将导致前方的残留体崩塌,间接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B错误。堆积区物质移动缓慢,对交通安全威胁小,C错误。故选D。
【点睛】山体崩塌又称之为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引发山体崩塌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种是地理因素,另一种是诱发因素,还有一种就是人为因素。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长宁县(28.34°N,104.90°E)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km。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本次地震。他们在2011年首次发出地震预警信息,填补了国内地震预警领域的空白,使中国成为第三个具备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下图示意本次地震预警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地震的成因,本次地震属于(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12.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具备地震预警能力的是( )
A.蒙古 B.英国 C.澳大利亚 D.墨西哥
【答案】11.A 12.D
【分析】11.构造地震由地壳发生断层而引起,长宁位于华蓥山断裂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km,属于构造地震,A正确;火山地震是由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材料中并没有火山活动的相关信息,B错误;因岩层崩塌陷落而形成的地震称塌陷地震,材料中并没有岩层崩塌的相关信息,C错误;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材料中没有信息表明该次地震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D错误。故选A。
12.能够提供地震预警的国家应具备的条件是位于地震带上,常发生破坏性地震。蒙古、英国、澳大利亚都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不易发生地震,ABC错误;墨西哥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D正确。故选D。
【点睛】地震带是指地震集中分布,且呈有规律的带状的地区。地球上主要有三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洋脊地震带。地震带基本上在板块交界处,在地震带内震中密集,在带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带常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
(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2018年10月,西藏林芝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左岸发生山体滑坡,滑坡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下图)。经估算,堰塞湖滞蓄水量约1.5亿立方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直接激发此次滑坡的因素,最可能是( )
A.冰川 B.地形 C.河流 D.植被
14.图中( )
A.甲位于河流阶地 B.乙形成堰塞湖 C.丙发生山体滑坡 D.丁河水位上涨
15.堰塞体垮塌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实时监测和预报堰塞体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与数字地球
C.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D.北斗导航系统与遥感技术
【答案】13.A 14.B 15.C
【解析】13.根据材料“西藏林芝”“雅鲁藏布江左岸”可知,该地冰川广布且地势陡峻,所以冰川活动最可能是导致本次滑坡的原因,正确答案为A。
14.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左岸”,再结合图中滑坡体,综合判断甲为山体滑坡处,乙为堰塞湖,水位上涨,正确答案为B。
15.堰塞湖中堰塞体的垮塌可能冲毁下游沿岸的居民点,实时监测和预报其状况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工作。实时监测和预报堰塞体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正确答案为C。
【点睛】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堰塞湖的形成有四个过程,一是原有的水系;二是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三是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四是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中国暴雨日数和暴雨洪水分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分布在____和____地区。
(2)我国洪涝灾害产生的气候原因是什么?
(3)针对我国暴雨洪涝灾害所发生的原因,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什么?
【答案】(1) 东部 南部
(2)季风气候显著,夏秋季受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的影响,夏秋季节降水较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3)①加强气象监测,提高预报的准确率;②加强防洪工程措施(兴建水库、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等); ③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建立防灾减灾管理体制等)。
【分析】本题主要涉及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的分布、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1)
读图结合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区的分布可知,我国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分布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
(2)
注意关键词“气候原因”。我国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夏秋季受锋面雨带的影响,降水多且集中。加之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还会受台风的影响,台风也会带来丰富的台风雨,加剧了洪涝灾害。
(3)
针对洪涝灾害所采取的措施,可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等角度分析作答。工程措施如兴建水库,加大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加固堤坝,借助堤坝提高抗洪能力。疏浚河道,增强河流的泄洪能力,或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的威胁。非工程措施如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政府建立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应急预案,提高抗洪的应急能力。还可以加强对暴雨天气的监测预报,提高监测能力等。
【点睛】
17.(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地震形成堰塞湖示意图。
(1)说明地震发生后该地区形成堰塞湖的原因。
(2)简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针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1)该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较多;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堵塞河道积水形成堰塞湖。
(2)容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湖坝崩溃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3)加强堰塞体的监测;及时疏通河道(在堰塞湖堤坝上开挖泄洪槽);及时疏散和撤离居民。
【分析】本题以堰塞湖为背景,考查堰塞湖的成因、危害、措施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海拔较高,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有河流;地震后岩石破碎,碎屑物沿山体下滑,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2)堰塞体会阻断河水下泄,堰塞湖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周围山体也会受冲刷、侵蚀等;同时,一旦决口后果严重,随时可能引发重大洪灾。
(3)地震灾区堰塞湖应急处理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减少或排除堰塞体以内拦蓄的大量洪水,保证堰塞湖的稳定和附近村庄的安全。对于危险性大的堰塞湖,必须以人工挖掘、爆破、拦截等方式来引流,逐渐降低水位,以免造成严重洪灾,为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必要时要组织村民有序撤离。
【点睛】
18.(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下图为“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发布的2019年第19号台风“海贝思”移动路径。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台风“海贝思”的移动路径。
(2)受台风“海贝思”影响,指出日本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3)从个人角度,简述预防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
【答案】(1)10月12日08时以前,主要由东南向西北移动;10月12日08时以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
(2)风暴潮、洪涝灾害、泥石流。
(3)收看天气预报、减少外出、加固门窗。
【分析】本题以台风“海贝思”移动路径为背景,考查台风的移动方向、危害、措施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详解】(1)根据图上信息,以10月12日08时为关键点,分两个时间段进行描述,该时间点以前,台风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以后向东北方向移动。
(2)设问台风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训练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素养。日本是群岛国家,狂风可能带来风暴潮;暴雨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
(3)个人视角下预防台风的主要措施有收听天气预报(因台风可预报,且属于气象灾害,属于天气预报的内容)、减少外出、加固门窗等,可以基于不同的角色,提出预防措施,合理即可。
【点睛】
19.(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20年加州山火再起。截至9月15日,加州山火燃烧面积已超209万英亩(约84.7万公顷),比10个纽约市还大。美国国家气象局连续发布闪电警告和龙卷风预报,称近期加州将有超万次以上闪电天气发生,并且加利福尼亚州的山火“有能力产生超过每小时90公里的火龙卷风” 。龙卷风是一种少见的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
材料2 数据表明在此次山火大爆发前,北加州刚刚经历了极其干燥的冬天和打破炎热纪录的夏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气候学家丹尼尔·斯温的研究证实在过去40年中,每10年的平均气温提高了 0.3℃,平均降水量减少了12.03毫米。
材料3 火龙卷示意图和加利福尼亚州位置图。
(1)分析导致加州山火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2)描述“火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3)请你为加州政府减轻森林火灾损失提出合理的对策。
【答案】(1)①闪电频次高,易引燃山区林木;②入秋以来林区积累了大量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③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植被易燃;④长期以来,温度上升,降水较少,气候暖干化。
(2)由于大面积山火,近地面温度急剧升高,气流裹挟燃烧物迅速上升,造成近地面物质高速辐合旋转。
(3)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监测,建设天气预报和森林监控系统;加强森林火灾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降低人为火灾的发生概率;增设消防设备,把火灾消灭于初始阶段;建设防火隔离带和防火性隔离道路,隔绝火灾蔓延;做好森林火灾应急疏散预案;推出森林火灾保险产品等。
【分析】本题组以火龙卷示意图和加利福尼亚州位置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美国国家气象局连续发布闪电警告和龙卷风预报,称近期加州将有超万次以上闪电天气发生,闪电频次高,易引燃山区林木;数据表明在此次山火大爆发前,北加州刚刚经历了极其干燥的冬天和打破炎热纪录的夏天,入秋以来林区积累了大量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加上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植被易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气候学家丹尼尔·斯温的研究证实在过去40年中,每10年的平均气温提高了 0.3℃,平均降水量减少了12.03毫米,长期以来,温度上升,降水较少,气候暖干化,导致加州山火形成。
(2)龙卷风是一种少见的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由于大面积山火,近地面温度急剧升高,大气对流运动强烈,气流裹挟燃烧物迅速上升,造成近地面物质高速辐合旋转,形成“火龙卷风”。
(3)结合所学知识,减轻森林火灾损失从气象遥感技术、森林防火意识、增设消防设备、建设防火隔离带、火灾应急预案、推广火灾保险等方面回答。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监测,建设天气预报和森林监控系统,为预防火灾的发生提供支持;加强森林火灾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降低人为火灾的发生概率;增设消防设备,方便人们灭火,把火灾消灭于初始阶段;建设防火隔离带和防火性隔离道路,隔绝火灾蔓延,减少火灾影响的范围;做好森林火灾应急疏散预案,提高人们防灾能力;推出森林火灾保险产品,减轻人们群众的火灾风险等。
【点睛】
20.(2021·陕西咸阳·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基于GIS的供水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一文中写道针对供水管网GIS的特点和应用现状,提出建立基于GIS的供水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整个系统通过GIS平台上的信息共享与集成,能够实现各类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决策,从而深化GIS在供水行业中的应周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1)在该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如果让你来对现有的相关纸质地图进行数字化,你将如何进行 请完成下列操作流程简图。
(2)在相关数据的存储过程中,可采用“____”技术,在确定交通线路时一般涉及哪些不同的图层____
(3)若让你来向公众演示该系统中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你可以为公众提供哪几种表现形式____ 这些形式可以通过哪几种输出形式输出____
【答案】(1)
(2) 分层 地形地质、土地利用类型、聚落、交通线路等。
(3) 形式:图形、地图或表格。 输出形式:计算机的显示器屏幕、绘图仪、打印机。
【分析】本题目以GIS为背景材料,考查GIS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对现有的相关纸质地图进行数字化,首先对纸质地图进行扫描,纸质图太大,需要先矢量化,分部分扫描。将扫描的图例拼接,要进行图像处理,图像配准。图像配准后,才算完成对图像的编辑、修改。
(2)
在相关数据的存储过程中,可采用“分层”技术,在确定交通线路时一般涉及地形地质、土地利用、聚落、交通线路等不同的图层,都是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因素。
(3)
向公众演示该系统中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公众提供的表现形式是图形、地图、表格等。应用形式有计算机的显示器屏幕、绘图仪、打印机等几种输出形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