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期末考试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下图示意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其中MN为晨线,N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点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
A.M>E>P>N B.N>P>E>M C.M=E>P>N D.N>P>E=M
2.下图为几位同学绘制的E到P方向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实线是其偏转方向,虚线是初始运动方向(N表示方向北),正确的图示是( )
A. B.
C. D.
【答案】1.C 2.B
【解析】1.据所学可知,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线速度为0,即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该地区ME处于赤道,纬度相同,线速度相等,且线速度最大;N的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P位于中纬度地区,线速度居中。故M=E>P>N,故选C。
2.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为向右偏,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为向左偏,从E到P方向为向南(根据大陆轮廓以及中心为南极点可以看出),排除CD;再根据南半球左偏,图中显示顺着运动方向,A向右偏,B向左偏,A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分布规律:①角速度:南极点北极点的角速度为0,其他地区的角速度都相等,为15°/h;②线速度:南极点北极点的线速度为0,从赤道向两极,线速度逐渐降低,赤道为1670km/h,南北纬30°为1447km/h,南北纬60°为837km/h。
3.(2022·陕西·长安一中高二期末)东京(36°N,140°E)奥运会于北京时间2021年7月23日19:00开幕,2021年8月8日闭幕。东京奥运会开幕时,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为( )
A.7月23日10:00 B.7月23日11:00 C.7月24日3:00 D.7月24日4:00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国际标准时间为中时区(零时区)的区时,中时区与东八区间隔8个时区,且中时区位于东八区西部,时间晚8个小时,东京奥运会开幕时北京时间是7月23日19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东京奥运会开幕时,国际标准时间=2021年7月23日19:00-8小时=2021年7月23日11:00,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2·甘肃·华池县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下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左图中能正确表示岩石圈的是( )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5.右图中B对应的界面、C对应的地震波分别是( )
A.莫霍界面、横波 B.古登堡界面、纵波 C.莫霍界面、纵波 D.古登堡界面、横波
【答案】4.C 5.B
【解析】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地壳,图中②为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顶部,因此左图中能正确表示岩石圈的是①+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震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右图中C波传播速度快于D波,则C为纵波,D为横波;右图中,纵波和横波通过B界面时,纵波突然减速,横波完全消失,应为古登堡面,而地震波通过A界面时,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应为莫霍界面,B正确,ACD。故选B。
【点睛】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两种,纵波在固、液、气体中都能畅通无阻,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且密度大,传播快,密度小,传播慢,在莫霍界面处,横波和纵波都明显加快,据此分地壳和地幔;在古登堡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突然减慢,据此划分地幔和地核。
6.(2022·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高一期末)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土层之上、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读图,下列地貌中与“蘑菇沙漠”成因相同的是( )
A.雅丹地貌 B.V形谷地 C.牛轭湖 D.黄河三角洲
【答案】A
【详解】“蘑菇沙漠”位于沙漠之中,上部大,下部小,是风力携带砂石侵蚀而成,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A对;V形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B错;牛轭湖是流水作用形成的,C错;黄河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D错。故选A。
(2022·江西·丰城九中高二期末)下图为某地天气形势图,根据预报,未来12小时该天气系统将向东北移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7.未来12小时内,M地( )
A.风向不变,风速增大 B.风向改变,风速减小
C.风向改变,风速增大 D.风向不变,风速减小
8.据图判断,该天气系统( )
A.处于北半球 B.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合
C.气压为高压 D.垂直气流为下沉运动
【答案】7.C 8.A
【解析】7.读图可知,此时M地为偏南风,等压线稀疏,风速较小;未来12小时M地风向变为偏西风,等压线稠密,风速较大,所以未来12小时内,M地风向改变,风速增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据图可知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气压为低压,垂直气流为上升运动,C、D错误;由于未来12小时该天气系统将向东北移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所以水平气流为逆时针辐合,位于北半球,A正确、B错误。故选A。
【点睛】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北半球的气旋是一个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它同样也带着已生成的锋面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南半球的气旋是一个按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它同样也带着已生成的锋面随气流呈顺时针方向移动。
9.(2022·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末)图为某中学学生制作的三圈环流模型实物照片,关于此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
A.极地东风带的箭头从极点画起 B.风带的箭头应该统一偏向东侧
C.中低纬环流的高度应相对更高 D.可表示北半球全年的大气环流
【答案】C
【详解】通过读图可以看出,极地东风带的箭头没有从极点画起,A错误;风带的箭头应该统一偏向右侧,B错误;由于中低纬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所以中低纬环流的高度应相对更高,C正确;由于太阳直射点全年的位置不同,所以全年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图是不一样的,D错误。故选C。
【点睛】三圈环流是指受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受热不均和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所形成的环流圈,称为三圈环流。它是大气环流的理想模式。分为第一环流圈,第二环流圈和第三环流圈。第一环流圈为哈德来环流,又称信风环流圈或低纬环流圈;第二环流圈为费雷尔环流,又称中纬环流圈;第三环流圈为极地环流圈,又称高纬环流圈。
(2022·浙江丽水·高二期末)当暖湿空气遇到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图所示甲区域(阴影部分)每年的夏季都会出现大范围海雾,图为开普敦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与甲区域海雾形成有关的洋流是( )
A.向南流的暖流 B.向南流的寒流
C.向北流的暖流 D.向北流的寒流
11.在甲区域海雾多发季节,影响开普敦的大气环流是( )
A.东南信风 B.盛行西风 C.副热带高压 D.东北季风
【答案】10.D 11.C
【分析】10.观察图中信息可知,纬度向南增加,证明是南半球,且开普敦位于非洲最南区域,甲区域位于非洲西部,可推测甲区域海雾形成有关的洋流是本格拉寒流,流向是由高纬流向低纬,也就是由南向北流的寒流,故ABC错误,D正确。答案选择D。
11.观察开普敦气候资料统计图,气温低的季节出现在七月份,也就是南半球的冬季,降雨量较大,而1月份气温高降水量少,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根据材料当暖湿空气遇到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因此海雾多的季节应该是在气温较高的季节1月份(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开普敦气温较高,降水量稀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择C。
【点睛】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温升高,气流下沉,降水量稀少;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气温较低,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导致降水量较多。
洋流分暖流和寒流,暖流是由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故由纬度低的海域流向纬度高的海域;反之寒流由高纬度海域流向低纬度海域。
12.(2021·重庆·高一期末)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3000mm。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1261mm。如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苏木吉林湖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 )
A.降水 B.地下水 C.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湖泊的补给形式。
【详解】据文字材料可知,苏木吉林湖和其他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一样,常年有水,但湖区的降水量远少于蒸发量,可见其主要水源并不是降水,故A错;结合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总补给量全年较为稳定,夏秋多于冬春,因此也不会是积雪融水,故C错;巴丹吉林沙漠海拔只有1000多米,也不会存在永久性的冰川,故D错;综合判断,苏木吉林湖的主要水源补给只能是地下水,故B对。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知识,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本题难度较大,通过苏木吉林湖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调动、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2022·安徽阜阳·高一期末)福建省福州巿又称“榕城”,榕树在福州种植普遍,然而每年都有很多榕树被大风吹倒。下图为榕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福建的榕树属于(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季雨林
14.榕树树冠和树根的特点是( )
A.树冠扁窄,树根浅 B.树冠扁窄,树根深
C.树冠广展,树根深 D.树冠广展,树根浅
【答案】13.A 14.D
【解析】13.我国福建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榕树在福州普遍种植,榕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选项正确;热带雨林是热带雨林气候区对应的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对应的地带性植被;热带季雨林是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的地带性植被。故正确答案选A。
14.据材料可知,福建省福州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榕树生长茂盛,树冠广展;每年都有很多榕树被大风吹倒,说明榕树树根较浅。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外貌是由革质、单叶、小型和中型叶为主的常绿大高位芽植物构成的阔叶林,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林相整齐,树冠浑圆。由于树叶表面光泽,被蜡层,且常与光线照射方向垂直,又称照叶林。在典型的情况下,常绿阔叶林的成层现象显著,可划分为乔木层(又可划分为 3个亚层)、灌木层和草本地被层3层植物,郁闭度0.9以上。层外植物虽不及热带森林那样繁茂,但也很普遍。
15.(2021·云南·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高一期末)读气候与植被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亚寒带针叶林对应的气候特点是( )
A.夏季温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长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答案】A
【详解】亚寒带针叶林所处地区纬度较高,气候特点为夏季温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
16.(2021·甘肃·武威第八中学高二期末)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太阳光直射在_______;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②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_(节气),太阳光直射在_________。
(2)地球从位置②→③→④的运动过程中,太阳光直射点的移动是从北回归线到_______到_______;地球从位置④→①→②的运动过程中,郑州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郑州在_____位置昼长最长。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时,太阳光直射点( )(双选题)
A.正向南移B.正向北移C.在南半球D.在北半球
(4)某日下午5点多钟,郑州市第53中学生放学回家的小明感觉到寒风袭人、夜色也比前些天更快的降临了,此日地球运行的时段在____________。
【答案】 春分 赤道 夏至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 ② BD 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其应用。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判断,①②③④分别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再结合具体的地球运动规律判定即可。
【详解】(1)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②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
(2)地球从位置②→③→④的运动过程,即从夏至→秋分→冬至,太阳光直射点的移动是从北回归线到赤道再到南回归线;地球从位置④→①→②的运动过程,即从冬至→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到赤道到北回归线,郑州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在夏至日即②位置时昼长最长。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 点时,也即从春分到夏至时,太阳光直射点从赤道向北移到北回归线,选BD。
(4)放学回家的小磊感觉到寒风袭人,夜色也比以前更快地降临了……,说明冬季快要来临了,此日地球运行的时段在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即③—④。
【点睛】
17.(2022·河南开封·高一期末)下面甲图为世界七大洲面积和平均海拔示意图,乙图为世界四大洋面积和平均深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世界海陆面积状况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影响。
(2)亚洲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的大洲,说明原因。
(3)地球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分析该海沟成因。
【答案】(1)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使得气温变化和缓,有利于工农业生产;有利于水体更新;海洋面积大,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海洋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2)亚洲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
(3)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后,太平洋板块俯冲下陷形成马里亚纳海沟。
【分析】本题涉及知识点为世界海陆分布及其影响、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1)
依据图中数据,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相加后可知,地球表面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砂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吸收相同的热量情况下,升温较慢,而陆地的砂石比热容小,升温就比较快。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使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小,气温变化和缓,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相对于陆地,海洋上空水汽更多,海洋面积大使水循环更活跃,有利于水体更新;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潮汐能等能源资源,海洋面积大,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海洋资源。
(2)
亚洲所在的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侧的太平洋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洋。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与最大的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3)
海沟是陆壳和洋壳相撞,洋壳俯冲形成的。马里亚纳海沟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后,太平洋板块俯冲下陷形成海沟。
18.(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高一期末)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___,原因是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
(4)常年受C气流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一年中,受气流C和30°N附近气压带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
(5)图示季节,示意北半球的____气压带会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亚欧大陆形成____(气压中心)。
【答案】(1) 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南
(2) 丰富 A地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而B地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4) 全年温和湿润 全年高温少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 副极地低 亚洲高压
【分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
根据图中信息,图示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因此,其表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冬季。
(2)
A地气流由纬度较低的地区流向纬度较高的地区,温暖湿润,且流向纬度较高地区,气温下降,空气冷却,便于水汽凝结产生降水,降水多;B地气流由纬度较高的地区流向纬度较低的地区,炎热干燥,且越往低纬度,气温越高,不利于水汽凝结,降水少,因此A地比B地降水丰富。
(3)
C气流来自30°S附近的气压带,应该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4)
C气流为盛行西风,受其影响的地区温和湿润,因此常年受其影响的地区气候特点为全年温和湿润。B气流为东北信风带,炎热干燥,受其影响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干燥。C气流为盛行西风,30°N附近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两者交替控制的地区,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暖湿润;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因此其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
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亚欧大陆气温低,气流下沉,在亚欧大陆内部形成亚洲高压,该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点睛】
19.(2022·黑龙江·宾县第二中学高二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大西洋洋流分布图”
材料二、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一座石油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发生爆炸,每天近5万桶石油排放到海里,漏油时间长达3个月,酿成史上最大的原油泄漏事故。
(1)图中①洋流的名称是____,使其形成的盛行风是____。
(2)图中②洋流按性质属于____,其对沿岸的气候有____的作用。
(3)图中P为世界著名的____渔场,其形成原因是____。
【答案】(1) 北赤道暖流 东北信风
(2) 寒流 降温减湿
(3) 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
【分析】本题目以大西洋洋流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洋流成因、分类、对气候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图中①洋流位于南美洲赤道以北,是北赤道暖流,是在东北信风影响下形成的,是风海流。
(2)
图中②洋流位于非洲西海岸,由南向北流动是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3)
图中P位于北美洲加拿大沿海,为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渔场,纽芬兰渔场是由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交汇而形成的或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20.(2022·安徽·涡阳县第九中学高一期末)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图中A、B两处的地形类型。
(2)假设①②③④地的地质条件均稳定,现需选择一个地方修建水坝,应选哪个地方?请阐明理由。
(3)与乙地相比,甲地的植被生长得更茂盛,分析其原因。
【答案】(1) A:山脊 B:鞍部
(2)②处②河段上游为盆地(或“口袋形”洼地),库容量大(或有较大的集水区);②位于盆地(或洼地)的出口处,比较狭窄(或峡谷地形),便于筑坝,且工程量较小。
(3)甲地位于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分充沛;甲地等高线较乙地稀疏,坡度更缓,土层更厚(或土壤肥沃);甲地光照更丰富。
【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区域地形特征、水坝建设、植被的生态特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1)
根据等高线知识可知,A处的等高线向低值弯曲,为山脊地形;B处位于两座山峰之间的低洼处,为鞍部。
(2)
根据等高线知识可知,水库一般选择在口袋状的地形处,且集水面积大的区域,图中②处上游为口袋状地形,且集水面积大;②地上游位于盆地处,出口狭窄,便于建坝,工程量小。
(3)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山脉的东南侧,处于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水分条件好,植被茂密;乙地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植被长势不及甲地;甲处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土壤发育较好,土层较厚;甲地位于阳坡,光照条件更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期末考试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下图示意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其中MN为晨线,N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点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
A.M>E>P>N B.N>P>E>M C.M=E>P>N D.N>P>E=M
2.下图为几位同学绘制的E到P方向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实线是其偏转方向,虚线是初始运动方向(N表示方向北),正确的图示是( )
A. B.
C. D.
3.(2022·陕西·长安一中高二期末)东京(36°N,140°E)奥运会于北京时间2021年7月23日19:00开幕,2021年8月8日闭幕。东京奥运会开幕时,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为( )
A.7月23日10:00 B.7月23日11:00 C.7月24日3:00 D.7月24日4:00
(2022·甘肃·华池县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下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左图中能正确表示岩石圈的是( )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5.右图中B对应的界面、C对应的地震波分别是( )
A.莫霍界面、横波 B.古登堡界面、纵波 C.莫霍界面、纵波 D.古登堡界面、横波
6.(2022·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高一期末)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土层之上、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读图,下列地貌中与“蘑菇沙漠”成因相同的是( )
A.雅丹地貌 B.V形谷地 C.牛轭湖 D.黄河三角洲
(2022·江西·丰城九中高二期末)下图为某地天气形势图,根据预报,未来12小时该天气系统将向东北移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7.未来12小时内,M地( )
A.风向不变,风速增大 B.风向改变,风速减小
C.风向改变,风速增大 D.风向不变,风速减小
8.据图判断,该天气系统( )
A.处于北半球 B.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合
C.气压为高压 D.垂直气流为下沉运动
9.(2022·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末)图为某中学学生制作的三圈环流模型实物照片,关于此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
A.极地东风带的箭头从极点画起 B.风带的箭头应该统一偏向东侧
C.中低纬环流的高度应相对更高 D.可表示北半球全年的大气环流
(2022·浙江丽水·高二期末)当暖湿空气遇到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图所示甲区域(阴影部分)每年的夏季都会出现大范围海雾,图为开普敦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与甲区域海雾形成有关的洋流是( )
A.向南流的暖流 B.向南流的寒流
C.向北流的暖流 D.向北流的寒流
11.在甲区域海雾多发季节,影响开普敦的大气环流是( )
A.东南信风 B.盛行西风 C.副热带高压 D.东北季风
12.(2021·重庆·高一期末)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3000mm。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1261mm。如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苏木吉林湖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 )
A.降水 B.地下水 C.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
(2022·安徽阜阳·高一期末)福建省福州巿又称“榕城”,榕树在福州种植普遍,然而每年都有很多榕树被大风吹倒。下图为榕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福建的榕树属于(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季雨林
14.榕树树冠和树根的特点是( )
A.树冠扁窄,树根浅 B.树冠扁窄,树根深
C.树冠广展,树根深 D.树冠广展,树根浅
15.(2021·云南·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高一期末)读气候与植被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亚寒带针叶林对应的气候特点是( )
A.夏季温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长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二、综合题
16.(2021·甘肃·武威第八中学高二期末)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太阳光直射在_______;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②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_(节气),太阳光直射在_________。
(2)地球从位置②→③→④的运动过程中,太阳光直射点的移动是从北回归线到_______到_______;地球从位置④→①→②的运动过程中,郑州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郑州在_____位置昼长最长。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时,太阳光直射点( )(双选题)
A.正向南移B.正向北移C.在南半球D.在北半球
(4)某日下午5点多钟,郑州市第53中学生放学回家的小明感觉到寒风袭人、夜色也比前些天更快的降临了,此日地球运行的时段在____________。
17.(2022·河南开封·高一期末)下面甲图为世界七大洲面积和平均海拔示意图,乙图为世界四大洋面积和平均深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世界海陆面积状况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影响。
(2)亚洲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的大洲,说明原因。
(3)地球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分析该海沟成因。
18.(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高一期末)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___,原因是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
(4)常年受C气流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一年中,受气流C和30°N附近气压带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
(5)图示季节,示意北半球的____气压带会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亚欧大陆形成____(气压中心)。
19.(2022·黑龙江·宾县第二中学高二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大西洋洋流分布图”
材料二、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一座石油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发生爆炸,每天近5万桶石油排放到海里,漏油时间长达3个月,酿成史上最大的原油泄漏事故。
(1)图中①洋流的名称是____,使其形成的盛行风是____。
(2)图中②洋流按性质属于____,其对沿岸的气候有____的作用。
(3)图中P为世界著名的____渔场,其形成原因是____。
20.(2022·安徽·涡阳县第九中学高一期末)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图中A、B两处的地形类型。
(2)假设①②③④地的地质条件均稳定,现需选择一个地方修建水坝,应选哪个地方?请阐明理由。
(3)与乙地相比,甲地的植被生长得更茂盛,分析其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