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初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世界气候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初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世界气候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2 16:18:1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初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世界气候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陇县期末)“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反映气候受到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
A.地形因素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2021七上·岚皋期末)西安某地理兴趣小组在网上搜集到某区域甲、乙两个地点的气候数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甲 乙
平均气温 1月 19℃ 1月 20℃
7月 1℃ 7月 -3℃
年降水量 1030mm 350mm
2.根据甲、乙两地年降水量数据,可以判定(  )
A.甲地的降水多于乙地,甲为迎风坡
B.甲地的降水少于乙地,乙为迎风坡
C.甲地的降水多于乙地,甲为背风坡
D.甲地的降水少于乙地,乙为背风坡
3.图示影响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4.根据甲乙两地的气温可以判定,该区域(  )
A.1月气温低于7月,位于北半球 B.1月气温高于7月,位于南半球
C.7月气温低于1月,位于北半球 D.7月气温高于1月,位于南半球
5.(2021七上·双辽期末)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是(  )
A.亚洲中部和西部 B.亚洲东部和南部
C.北美洲东部 D.北美洲西部
(2021七上·济宁期末)如图示意小明同学为验证影响气温的因素所做的实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此实验验证了下列哪种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季风影响
7.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C.海洋的气温始终高于陆地 D.陆地气温始终高于海洋
(2021七上·营口期末)读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8.某地处于温带,降水季节差异大,夏季多雨。图中符合这一气候特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甲地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0.(2021七上·顺城期末)下列北半球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正确的是(  )
A.A地全年高温 B.B地全年降水均匀
C.C地夏季高温少雨 D.D地冬季高温少雨
(2021七上·顺城期末) 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协定》气候雄心峰会上,强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达成《巴黎协定》,主要针对的问题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植被
12.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二氧化硫 D.氮气
13.巴黎协定》,日常生活中应提倡(  )
A.野外烧烤 B.绿色出行 C.互赠贺卡 D.单面打印
14.(2021七上·伊通期末)关于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是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B.降水不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只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在低纬度地区,降水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比较明显
D.同一纬度地区,接受太阳光热相同,气温完全一致
(2021七上·伊通期末)读我国四个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的四个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图中的四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图中③城市所属气候类型是(  )
A.高原山地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8.(2021七上·依安期末)下列人类行为能够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
A.研发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 B.私家车大量上路
C.煤、石油等大量开采 D.大量砍伐森林
二、综合题
19.(2021七上·鲁甸期末)读世界某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种气候类型,降水年变化最大的是   (填数码)。
(2)据图分析,①为   (寒或温或热)带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   (沿海或内陆)地区。
(3)根据图中气候资料图判断,③为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
(4)据图分析,下列三幅景观图,能反映④气候特征的是________。
A.
B.
C.
20.(2021七上·陇县期末)读“世界地区气候分布图”和“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气候类型是   气候,该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与   图(填序号)相吻合,据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2)B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与①、②、③中相吻合的图是   (填序号),据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3)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除了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外,还受   因素和   因素影响。
(4)导致①、③气候类型分布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21.(2021七上·顺城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A、B、C三种气候类型:A   、B   、C   。
(2)A,B,C三种气候类型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3)与D图中④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与②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填字母)
(4)A气候类型降水的特点是   ,主要分布在   。B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5)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主要受   、   、   等因素的影响。
22.(2021七上·依安期末)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
(1)图中的等温线基本是沿着   (填“东西”或“南北”)方向延伸。
(2)B地气温低于A地,是因为B地纬度比A地纬度   ;C地气温低于B地,主要是因为C地海拔高度比B地   。
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
(3)A,D,B三地,   降水量最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4)C、E两地都位于中纬度地区,其中降水较少的是   地。
(5)M、N降水较多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会受到地形、海陆和纬度位置三个因素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意思是农历的四月,春去夏来,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谢了,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开。受地形影响,山上和山下出现不同的气温,山顶的气温比山下的气温更低。故选A。
【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2.A
3.C
4.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读甲、乙两个地点的气候数据可知,甲地的降水多于乙地,因为甲位于山地迎风坡。乙地降水少,位于山地背风坡。故A正确,BCD不正确。故选A。
3.读图可知,甲地降水多,是因为暖湿气流受到了山地的阻挡,被迫抬升,气温降低形成的地形雨。所以影响该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甲乙纬度、海陆位置差异不大,降水量差异和人类活动关系不大。故选C。
4.读表格数据可知,该地1月份气温高,7月份气温低,由此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故根据题意选B。
5.【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亚洲东部和南部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背靠最大的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显著。
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最著名的气候是季风气候,有三种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地区。
①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日本北部、朝鲜半岛;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和日本南部;
③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利于发展农业,但夏季风的强弱变化,易造成洪涝、干旱等灾害。不同点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从气温上看,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从年降水量上看,热带季风气候最多,亚热带季风气候次之,温带季风气候最少。
【答案】6.C
7.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6.图中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形象地演示了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所以(如图)陆地气温日较差比较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与纬度位置、地形因素和季风影响无关,故C正确。故选C。
7.图中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形象地演示了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所以(如图)陆地气温日较差比较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是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海洋的气温在夏季时低于同纬度陆地,冬季则高于同纬度陆地,故选B。
【答案】8.D
9.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点评】(1)在气温曲线图中,若气温最高月在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呈凸状,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而降水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来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读图的方式通常从总量,极值和差值几方面来入手进行判断。
(2)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8.读气温曲线可知,图中乙和丙各月气温都在20℃以上,属于热带,BC错误;甲和丁两地,最高气温20℃以上,最低气温0℃左右,属于温带气候,读降水柱状图可知,甲地降水集中在冬季,丁地降水集中在夏季,D正确,A错误。故答案为:D。
9.甲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B正确,乙为热带雨林气候,丙地不热带季风气候,丁为温带季风气候,ACD错误。故答案为:B。
10.【答案】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地是夏季凉爽、冬季温和、降水均匀且湿润;B地是降水不均匀、集中在夏季;C地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D地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故答案为:C
【点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步骤如下:首先判断半球,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第二步,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 —15℃,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 —0℃者,为温带气候类型;最热月气温在5℃以下者,为寒带气候类型。第三步,以水定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性: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1.B
12.A
13.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11.由题目可知,世界各国达成《巴黎协定》目的是为了在全球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全球大气环境,减缓全球变暖;不是针对地形、河流和植被,故答案为:B。
12.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相当于给地球盖上了一层棉被,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我们判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增多。故答案为:A。
13.为践行《巴黎协定》,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节能减排,如绿色出行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野外烧烤、互赠贺卡和单面打印是浪费资源、污染空气的做法,不能践行《巴黎协定》,故答案为:B。
14.【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因素等,一般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相同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降水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在中纬度比较明显;同一纬度地带,也会受到海陆、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温不可能完全一致。
故答案为:A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因素,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的变化,地形对气温和降水都有影响。
【答案】15.B
16.D
17.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点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步骤如下:首先判断半球,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第二步,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 —15℃,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 —0℃者,为温带气候类型;最热月气温在5℃以下者,为寒带气候类型。第三步,以水定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性: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15.我国冬季南暖北寒,纬度越低,冬季气温越高。据图可知,冬季气温最高的是②,因此可知,②纬度最低,故答案为:B。
16.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均温和最冷月均温的温度差。读图可知,四个地点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④,故答案为:D。
17.③地冬寒夏凉,降水少,是高原山地气候,A正确。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都是高温,不符合题意,BCD错误。故答案为:A。
18.【答案】A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研发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A正确;私家车大量上路,煤、石油等大量开采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气候变暖,BC错误;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也会加剧气候变暖,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19.【答案】(1)②
(2)温;内陆
(3)地中海;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①图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各月降水量均在50毫米以下,降水年变化不大;②图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雨季降水较多,月平均降水量接近甚至超过500毫米,旱季降水稀少,月平均降水量少于10毫米甚至接近于0,降水年变化大;③图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少雨,冬季多雨,但最大月降水量不超过70毫米;④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年变化小。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四种气候类型,降水年变化最大的是②图表示的热带季风气候。
(2)根据图①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夏热冬寒,降水稀少,属于温带气候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受海陆位置影响,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
(3)根据图③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
(4)根据图④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的主要植被是热带雨林,图中的三个选项中,只有C图是热带雨林景观,C正确,AB错误。故选C。
【点评】(1)在气温曲线图中,若气温最高月在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呈凸状,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而降水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来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读图的方式通常从总量,极值和差值几方面来入手进行判断。
(2)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20.【答案】(1)热带雨林;①;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沙漠;②;全年炎热干燥
(3)海陆;地形
(4)纬度因素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A地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该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与①图相吻合,据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多雨。
(2)B地位于北回线附近的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类型,与①、②、③中相吻合的图是②,据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全年炎热干燥。
(3)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除了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外,还受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4)图中①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③是极地气候分布在高纬度的极地地区,故影响①、③两种类型分布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
【点评】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21.【答案】(1)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度季风气候
(2)C;B
(3)C;A
(4)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地中海沿岸;赤道附近
(5)纬度;海陆;地形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判断A、B、C三种气候类型:A是冬雨夏干型的地中海气候;B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C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
(2)判断气温年较差是通过该地的气温曲线来判断,可以看出,A、B、C三地气温较差最大的是C;通过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全年多雨的B。
(3)与D图中亚欧大陆东部的④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C温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沿岸的②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A地中海气候。
(4) A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的交替控制,降水特点是冬季多雨、夏季少雨;B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5)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点评】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22.【答案】(1)东西
(2)高;高
(3)B;纬度
(4)E
(5)N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的等温线基本是沿着东西方向延伸。
(2)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为B地纬度比A地纬度高,所以B地气温低于A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为C地海拔高度比B地高,因此C地气温低于B地。
(3)读图可知,A、D、B三地,A地降水最多,B降水量最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A纬度较低,蒸发强,水汽较多,B纬度较高,蒸发弱,水汽含量较少。
(4)C、E两地都位于中纬度地区,降水较少的是E地,这是二者距海远近不同导致的。
(5)据图可知,M、N两地,降水较多的是位于大陆东侧的N。
【点评】(1)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2)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海陆因素影响,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初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世界气候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陇县期末)“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反映气候受到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
A.地形因素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会受到地形、海陆和纬度位置三个因素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意思是农历的四月,春去夏来,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谢了,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开。受地形影响,山上和山下出现不同的气温,山顶的气温比山下的气温更低。故选A。
【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021七上·岚皋期末)西安某地理兴趣小组在网上搜集到某区域甲、乙两个地点的气候数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甲 乙
平均气温 1月 19℃ 1月 20℃
7月 1℃ 7月 -3℃
年降水量 1030mm 350mm
2.根据甲、乙两地年降水量数据,可以判定(  )
A.甲地的降水多于乙地,甲为迎风坡
B.甲地的降水少于乙地,乙为迎风坡
C.甲地的降水多于乙地,甲为背风坡
D.甲地的降水少于乙地,乙为背风坡
3.图示影响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4.根据甲乙两地的气温可以判定,该区域(  )
A.1月气温低于7月,位于北半球 B.1月气温高于7月,位于南半球
C.7月气温低于1月,位于北半球 D.7月气温高于1月,位于南半球
【答案】2.A
3.C
4.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读甲、乙两个地点的气候数据可知,甲地的降水多于乙地,因为甲位于山地迎风坡。乙地降水少,位于山地背风坡。故A正确,BCD不正确。故选A。
3.读图可知,甲地降水多,是因为暖湿气流受到了山地的阻挡,被迫抬升,气温降低形成的地形雨。所以影响该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甲乙纬度、海陆位置差异不大,降水量差异和人类活动关系不大。故选C。
4.读表格数据可知,该地1月份气温高,7月份气温低,由此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故根据题意选B。
5.(2021七上·双辽期末)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是(  )
A.亚洲中部和西部 B.亚洲东部和南部
C.北美洲东部 D.北美洲西部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亚洲东部和南部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背靠最大的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显著。
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最著名的气候是季风气候,有三种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地区。
①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日本北部、朝鲜半岛;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和日本南部;
③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利于发展农业,但夏季风的强弱变化,易造成洪涝、干旱等灾害。不同点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从气温上看,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从年降水量上看,热带季风气候最多,亚热带季风气候次之,温带季风气候最少。
(2021七上·济宁期末)如图示意小明同学为验证影响气温的因素所做的实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此实验验证了下列哪种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季风影响
7.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C.海洋的气温始终高于陆地 D.陆地气温始终高于海洋
【答案】6.C
7.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6.图中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形象地演示了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所以(如图)陆地气温日较差比较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与纬度位置、地形因素和季风影响无关,故C正确。故选C。
7.图中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形象地演示了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所以(如图)陆地气温日较差比较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是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海洋的气温在夏季时低于同纬度陆地,冬季则高于同纬度陆地,故选B。
(2021七上·营口期末)读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8.某地处于温带,降水季节差异大,夏季多雨。图中符合这一气候特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甲地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8.D
9.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点评】(1)在气温曲线图中,若气温最高月在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呈凸状,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而降水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来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读图的方式通常从总量,极值和差值几方面来入手进行判断。
(2)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8.读气温曲线可知,图中乙和丙各月气温都在20℃以上,属于热带,BC错误;甲和丁两地,最高气温20℃以上,最低气温0℃左右,属于温带气候,读降水柱状图可知,甲地降水集中在冬季,丁地降水集中在夏季,D正确,A错误。故答案为:D。
9.甲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B正确,乙为热带雨林气候,丙地不热带季风气候,丁为温带季风气候,ACD错误。故答案为:B。
10.(2021七上·顺城期末)下列北半球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正确的是(  )
A.A地全年高温 B.B地全年降水均匀
C.C地夏季高温少雨 D.D地冬季高温少雨
【答案】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地是夏季凉爽、冬季温和、降水均匀且湿润;B地是降水不均匀、集中在夏季;C地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D地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故答案为:C
【点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步骤如下:首先判断半球,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第二步,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 —15℃,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 —0℃者,为温带气候类型;最热月气温在5℃以下者,为寒带气候类型。第三步,以水定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性: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2021七上·顺城期末) 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协定》气候雄心峰会上,强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达成《巴黎协定》,主要针对的问题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植被
12.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二氧化硫 D.氮气
13.巴黎协定》,日常生活中应提倡(  )
A.野外烧烤 B.绿色出行 C.互赠贺卡 D.单面打印
【答案】11.B
12.A
13.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11.由题目可知,世界各国达成《巴黎协定》目的是为了在全球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全球大气环境,减缓全球变暖;不是针对地形、河流和植被,故答案为:B。
12.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相当于给地球盖上了一层棉被,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我们判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增多。故答案为:A。
13.为践行《巴黎协定》,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节能减排,如绿色出行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野外烧烤、互赠贺卡和单面打印是浪费资源、污染空气的做法,不能践行《巴黎协定》,故答案为:B。
14.(2021七上·伊通期末)关于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是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B.降水不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只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在低纬度地区,降水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比较明显
D.同一纬度地区,接受太阳光热相同,气温完全一致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因素等,一般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相同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降水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在中纬度比较明显;同一纬度地带,也会受到海陆、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温不可能完全一致。
故答案为:A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因素,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的变化,地形对气温和降水都有影响。
(2021七上·伊通期末)读我国四个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的四个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图中的四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图中③城市所属气候类型是(  )
A.高原山地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15.B
16.D
17.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点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步骤如下:首先判断半球,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第二步,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 —15℃,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 —0℃者,为温带气候类型;最热月气温在5℃以下者,为寒带气候类型。第三步,以水定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性: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15.我国冬季南暖北寒,纬度越低,冬季气温越高。据图可知,冬季气温最高的是②,因此可知,②纬度最低,故答案为:B。
16.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均温和最冷月均温的温度差。读图可知,四个地点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④,故答案为:D。
17.③地冬寒夏凉,降水少,是高原山地气候,A正确。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都是高温,不符合题意,BCD错误。故答案为:A。
18.(2021七上·依安期末)下列人类行为能够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
A.研发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 B.私家车大量上路
C.煤、石油等大量开采 D.大量砍伐森林
【答案】A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研发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A正确;私家车大量上路,煤、石油等大量开采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气候变暖,BC错误;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也会加剧气候变暖,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二、综合题
19.(2021七上·鲁甸期末)读世界某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种气候类型,降水年变化最大的是   (填数码)。
(2)据图分析,①为   (寒或温或热)带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   (沿海或内陆)地区。
(3)根据图中气候资料图判断,③为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
(4)据图分析,下列三幅景观图,能反映④气候特征的是________。
A.
B.
C.
【答案】(1)②
(2)温;内陆
(3)地中海;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①图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各月降水量均在50毫米以下,降水年变化不大;②图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雨季降水较多,月平均降水量接近甚至超过500毫米,旱季降水稀少,月平均降水量少于10毫米甚至接近于0,降水年变化大;③图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少雨,冬季多雨,但最大月降水量不超过70毫米;④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年变化小。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四种气候类型,降水年变化最大的是②图表示的热带季风气候。
(2)根据图①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夏热冬寒,降水稀少,属于温带气候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受海陆位置影响,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
(3)根据图③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
(4)根据图④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的主要植被是热带雨林,图中的三个选项中,只有C图是热带雨林景观,C正确,AB错误。故选C。
【点评】(1)在气温曲线图中,若气温最高月在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呈凸状,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而降水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来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读图的方式通常从总量,极值和差值几方面来入手进行判断。
(2)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20.(2021七上·陇县期末)读“世界地区气候分布图”和“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气候类型是   气候,该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与   图(填序号)相吻合,据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2)B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与①、②、③中相吻合的图是   (填序号),据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3)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除了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外,还受   因素和   因素影响。
(4)导致①、③气候类型分布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答案】(1)热带雨林;①;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沙漠;②;全年炎热干燥
(3)海陆;地形
(4)纬度因素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A地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该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与①图相吻合,据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多雨。
(2)B地位于北回线附近的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类型,与①、②、③中相吻合的图是②,据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全年炎热干燥。
(3)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除了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外,还受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4)图中①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③是极地气候分布在高纬度的极地地区,故影响①、③两种类型分布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
【点评】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21.(2021七上·顺城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A、B、C三种气候类型:A   、B   、C   。
(2)A,B,C三种气候类型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3)与D图中④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与②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填字母)
(4)A气候类型降水的特点是   ,主要分布在   。B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5)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主要受   、   、   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1)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度季风气候
(2)C;B
(3)C;A
(4)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地中海沿岸;赤道附近
(5)纬度;海陆;地形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判断A、B、C三种气候类型:A是冬雨夏干型的地中海气候;B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C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
(2)判断气温年较差是通过该地的气温曲线来判断,可以看出,A、B、C三地气温较差最大的是C;通过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全年多雨的B。
(3)与D图中亚欧大陆东部的④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C温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沿岸的②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A地中海气候。
(4) A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的交替控制,降水特点是冬季多雨、夏季少雨;B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5)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点评】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22.(2021七上·依安期末)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
(1)图中的等温线基本是沿着   (填“东西”或“南北”)方向延伸。
(2)B地气温低于A地,是因为B地纬度比A地纬度   ;C地气温低于B地,主要是因为C地海拔高度比B地   。
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
(3)A,D,B三地,   降水量最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4)C、E两地都位于中纬度地区,其中降水较少的是   地。
(5)M、N降水较多的是   。
【答案】(1)东西
(2)高;高
(3)B;纬度
(4)E
(5)N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的等温线基本是沿着东西方向延伸。
(2)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为B地纬度比A地纬度高,所以B地气温低于A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为C地海拔高度比B地高,因此C地气温低于B地。
(3)读图可知,A、D、B三地,A地降水最多,B降水量最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A纬度较低,蒸发强,水汽较多,B纬度较高,蒸发弱,水汽含量较少。
(4)C、E两地都位于中纬度地区,降水较少的是E地,这是二者距海远近不同导致的。
(5)据图可知,M、N两地,降水较多的是位于大陆东侧的N。
【点评】(1)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2)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海陆因素影响,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