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土地资源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2019八上·吉林月考) 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 的空间。
【答案】土地;生产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解:土地是我们人类的生存之本,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为人类的衣、食、住等提供了条件。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①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有耕地约20亿亩,居世界第4位;林地18.7亿亩,居第世界第8位;草地43亿亩,居世界第2位。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我国为0.35公顷。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②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我国北方优质土地资源多,但降水不足,南方优质土地资源少,但水资源充足。
③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后备耕地严重不足。
2.(2018八上·柘城月考)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 公顷,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时,我国耕地总体质量较差全国60%多的耕地分布在 、 和 地区。
【答案】0.1;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解: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公顷,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时,我国耕地总体质量较差全国60%多的耕地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点评】我国有耕地约20亿亩,居世界第4位;林地18.7亿亩,居第世界第8位;草地43亿亩,居世界第2位。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我国为0.35公顷。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3.(2017八上·江津月考)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其中北方耕地以 为主,南方耕地以 为主。
【答案】旱地;水田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其中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
故答案为:旱地;水田。
【点评】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主要考查耕地的分布,要理解记忆。
4.(2019八上·牡丹江期末)将下列地形区与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华北平原 A.水田
珠江三角洲 B.旱地
横断山脉 C.林地
内蒙古高原东部 D.草地
【答案】B;A;C;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解:华北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是旱地;珠江三角洲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是水田;横断山脉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内蒙古高原东部有广大的草地。
【点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如下:
1、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所占面积较少。
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
3、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在全国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面积最大。
4、难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区域,面积大。
5.(2018八上·柘城月考)在土地资源利用的诸多问题中, 减少最为严重。
【答案】优质耕地资源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解:在土地资源利用的诸多问题中,优质耕地资源减少最为严重。
【点评】土壤退化又称土壤衰弱,是指土壤肥力衰退导致生产力下降的过程。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减少,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侵蚀,土层变浅,土体板结;土壤盐化、酸化、沙化等都属于土壤退化。土壤退化的主要标志就是有机质下降。土壤退化在我国比较普片,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严重,东部地区水土流失,土壤酸化较为严重。同时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壤也在不同程度的受到破坏。
6.(2018八上·钦州月考)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 。
【答案】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解: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保护土地的一项基本国策。
【点评】土地资源保护对策:
1.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其他对策:依照政策法令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二、单选题
7.(2021八上·昆明期末)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2016年),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利用类型不够齐全 B.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C.土地资源构成比较合理 D.耕地比重较小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从图中看,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A错误;但我国耕地比重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土地资源构成不合理,D正确、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021八上·昆明期末)我国地城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发,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约20%的人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18亿亩耕地。下表为我国2012-2018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表,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耕地面积(亿亩) 20.27 20.27 20.26 20.25 20.24 20.23 20.22
粮食产量(万吨) 58957 60194 60710 62144 61624 61791 65789
8.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①毁林开荒②城市建设③围湖造田④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9.我国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但粮食产量稳中有升,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减少 B.气候条件优越
C.走科技兴农之路 D.耕地面积广大
【答案】8.D
9.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转变。
8.毁林开荒和围湖造田会增加耕地面积,①③错误;城市建设会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②正确;退耕还林还草,耕地变为林地和草地,耕地面积减少,④正确。②④正确,故答案为:D。
9.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但粮食产量稳中有升,C正确;自然灾害和气候条件没有变化,AB错误;耕地面积广大,不是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的原因,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八上·阳东期末)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完成下列小题。
10. 由上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 B.草地比重最大
C.林地比重大,属多林国 D.耕地比重偏小
11. 耕地资源中,我国东部旱地和水田之间的界线是( )
A.1600 毫米的等降水量线 B.长江
C.秦岭~淮河一线 D.黄河
【答案】10.C
11.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种类齐全,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与我国气候条件优越的东部,十分有利发展种植业.山地面积广大,一方面存在交通不便、基础建设不宜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山区多矿产、旅游资源,同时有利于发展林业。
10.由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林地和耕地占比重小,故答案为:C。
1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丘陵和盆地,耕地又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水田和旱地两种,故答案为:C。
12.(2021八上·昆明期末)下图阴影中表示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①正确,②③④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021八上·陇县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就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土地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B.土地资源总量很少
C.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D.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
14.下列不属于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
A.退耕还林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严重 D.浪费和滥占耕地
【答案】13.D
14.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①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有耕地约20亿亩,居世界第4位;林地18.7亿亩,居第世界第8位;草地43亿亩,居世界第2位。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我国为0.35公顷。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②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我国北方优质土地资源多,但降水不足,南方优质土地资源少,但水资源充足。
③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后备耕地严重不足。
13.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多、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但是人口数量大,所以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这也是要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土地基本国策的原因,D符合题意、BC错误;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错误。故答案为:D。
14.我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居第三位的国家,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乱占耕地和草场退化等问题;退耕还林是解决耕地问题的措施之一。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15.(2021八上·上饶期末)下列不属于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
A.退耕还林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严重 D.浪费和滥占耕地
【答案】A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不足的国家,尤其是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土地多,而且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还存在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浪费和滥占耕地等问题,使得我国土地资源更加紧张,退耕还林属于有效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不是问题,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6.(2021八上·上饶期末)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A.林地面积增加 B.草地面积增加
C.矿区面积增加 D.城市面积增加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的国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的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建设用地越来越多,人均占有量越来越少,林地、草地和矿区面积的增加不是主要原因,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17.(2021八上·上饶期末)下列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中,合理的是( )
A.围湖造田
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C.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D.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答案】D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围湖造田会破坏湖泊的蓄洪能力,不可取,故A错误。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会导致草场退化,出现土地荒漠化等,故B错误。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不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故C错误。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持水土,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021八上·深圳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8.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其中林地的图例是( )
A.A B.B C.C D.D
19.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均衡
B.荒漠、石山较多,后备耕地充足
C.草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区
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
【答案】18.B
19.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例如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18.读图分析可知,A代表草地,B代表林地,C代表旱地,D代表水田。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读图分析可知:
A.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均衡,A不符合题意;
B.荒漠、石山较多,后备耕地不充足,B不符合题意;
C.草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D不符合题意;
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021八上·覃塘期末)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沙漠
(2) 类型④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A.滥伐森林 B.围湖造田
C.乱占耕地建房屋 D.过度放牧
(3) 如果“乱砍滥伐”现象发生在③类型的西南山区,首先导致( )
A.寒潮 B.沙尘暴 C.水土流失 D.土地沙化
【答案】(1)A
(2)D
(3)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②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①位于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②位于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所以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A正确。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B错误。草地分布在半干旱区的非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地区,C错误。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D错误。故答案为:A。
(2)读图可知,④土地类型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内蒙古高原东部,为草地,草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过度放牧,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3)读图可知,③属于横断山区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该区位于长江上游,降水丰富,如果乱砍滥伐就容易产生水土流失,C正确。沙尘暴、土地沙化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寒潮是一种自然灾害,是自然形成的,与乱砍滥伐无关。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种类齐全,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与我国气候条件优越的东部,十分有利发展种植业.山地面积广大,一方面存在交通不便、基础建设不宜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山区多矿产、旅游资源,同时有利于发展林业。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1.(2021八上·朝阳期末)我国耕地与草地的分界线大体上相当于下列哪一条等降水量线( )
A.1600毫米 B.800毫米 C.400毫米 D.200毫米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受降水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其中耕地与草地的分界线大体与年降水量400毫米分界线基本吻合,分界线以东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以西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2.(2021八上·凤山期末)图中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图中景观为树林,可判断出为林地,B正确、ACD错。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种类齐全,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与我国气候条件优越的东部,十分有利发展种植业.山地面积广大,一方面存在交通不便、基础建设不宜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山区多矿产、旅游资源,同时有利于发展林业。
(2021八上·阳东期末) 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城乡收入差距大
C.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4. “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可能会带来(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25. 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的总量少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多地少
【答案】23.B
24.A
25.D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3.城市污染严重,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故A错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收入差异大,近年来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经商,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B正确;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C错误;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D错误。故答案为:B。
24.“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荒芜、浪费,A符合题意;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B不符合题意。造成城乡差距进一 步扩大,C不符合题意。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5.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D正确。故答案为:D。
26.(2021八上·阳东期末) 农业部部长唐仁健表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而种子和耕地就是“两藏”战略的两个要害。为了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结合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基于土地资源的哪个特点( )
A.利用类型不全 B.地区分布不均
C.耕地比重小 D.后备耕地充分
(2) 针对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A.坚持农田农用 B.扩大城市规模
C.加快生态建设 D.发展现代农业
【答案】(1)C
(2)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比重不同的,其中草地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后备耕地不足,为保护耕地资源,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故答案为:C。
(2)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针对土地资源的乱占现象,我们要坚持农田农用。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三、综合题
27.(2021八上·陇县期末)读图甲和图乙,回答问题。
(1)山脉B走向是 ,高原D的地表特征是 。
(2)甲区域的耕地类型是 ,图乙的气候类型是 。
(3)图丙中我国工业基地多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其中,京津唐工业基地还有丰富的 。(至少填两种资源)
【答案】(1)东西走向;沟壑纵横
(2)水田;温带季风气候
(3)三;煤、铁、石油、海盐(或矿产、原料、燃料等)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B是东西走向的天山,位于新疆中部,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D是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长期的水土流失导致该高原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特征。
(2)由图可知,图中甲区域是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以湿润区为主,耕地类型主要是水田;图乙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
(3)从图丙可以看出,我国的工业基地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这些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它们共同的优势;其中,京津唐工业基地还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矿产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点评】(1)南方地区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该区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主要河流有长江、西江、淮河、钱塘江等,其主要特点为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能资源丰富,航运价值高。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湿润区。主要农作物有甘蔗、油菜、棉花、茶叶、水稻等。长江沿岸工业带,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
(2)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珠三角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基地中辽中南和京津唐在北方,其余两个在南方,它们都是分布在沿海地区。
28.(2021八上·丹东期末)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及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四幅图表示我国四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①代表的是 ,图②代表的是 ,图③代表的是 ,图④代表的是 。
(2)我国土地资源中,耕地的比重低,主要原因是____。
A.人口众多 B.气候复杂
C.土地面积小 D.山地多,平地少
(3)造成我国①和③土地利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
A.地形地势的差异 B.科技水平的高低
C.气候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的不同
(4)④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的 业地位重要。分布有我国 大牧区。
(5)我国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把“十分珍惜、 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1)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水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旱地);草地
(2)D
(3)C
(4)畜牧;四
(5)合理利用;耕地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及利用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土地政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由图可知,图①中阴影部分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我国的湿润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图②中阴影部分位于我国的东北、西南、东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图③中阴影部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800毫米之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图④所示区域年降水量在200毫米——400毫米之间,属于半干旱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草地。
(2)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而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平原只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多一点,山地多,平地少,造成耕地比重低,D正确;我国耕地比重低与人口多少无关,A错误;气候类型不是我国耕地比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我国领土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幅员辽阔,C错误。故选D。
(3)由图可知,图①中阴影部分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我国的湿润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图③中阴影部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800毫米之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造成我国①和③土地利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不同,C正确;图①和图③地形、地势差异不大,土地利用类型与科技水平、耕作制度无关,ABD错误。故选C。
(4)图④所示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年降水量在200毫米——400毫米之间,属于半干旱区,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的畜牧业地位重要,分布着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四大牧区。
(5)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四、图文分析题
29.(2021八上·襄汾月考)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①是耕地中的 (“旱地”或“水田”),②是耕地中的 (“旱地”或“水田”),这两种不同耕地的分界线通过了 (山脉)-淮河一线,这是我国一条最重要的南北地理事物分界线,与我国东部一月 等温线大体一致,与我国东部 毫米年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发展林业的是 ;②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4)内蒙古高原东部是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地之一,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牧,超载放牧,草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合理的生产方式有( )
①弃畜毁草开荒 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③划区轮牧 ④植树造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我国林地集中分布在季风区的山区,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 、 、的边远山区,东南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答案】(1)水田;旱地;秦岭;0℃;800
(2)B
(3)④;③;水稻
(4)B
(5)东北;西南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1)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①是耕地中的以旱地为主的耕地;②是耕地中的以水田为主的耕地;这两种不同耕地的分界线通过了秦岭-淮河一线,这是我国一条最重要的南北地理事物分界线,与我国东部一月0℃等温线大体一致,与我国东部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再生或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短时间内不能更新或再生的资源;故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故答案为:B。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④以草地为主;发展林业的是③多分在山地地区;②类型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4)内蒙古高原东部由于过度放牧,草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应该通过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等合理的方式来保护内蒙古高原的草地,②③做法正确;弃畜毁草开荒会造成土地沙漠化,①做法错误;内蒙古高原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不适合植树造林,④做法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故答案为:B。
(5)我国林地集中分布在季风区的山区,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山区,东南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点评】(1)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五、问答题
30.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由于人口众多,特别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时间长,各种不合理的占用、开垦和不合理的灌溉,我国土地资源出现问题。请你写出我国土地资源都出现哪些问题。
【答案】水土流失 ; 沙化 ; 盐碱化 ; 土壤污染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由于乱砍滥伐出现了水土流失;由于乱垦草地、超载放牧出现了土地沙化现象;由于引用地下水灌溉出现了土壤盐碱化;由于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出现了土壤污染。
故答案为: 水土流失 ; 沙化 ; 盐碱化 ; 土壤污染 。
【点评】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其解决措施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我国林地存在的问题:我国对林地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其解决措施是大力植树造林。我国草地存在问题: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1/3的草地退化等;解决的措施是建设人工草场,加大宣传、划区轮牧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土地资源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2019八上·吉林月考) 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 的空间。
2.(2018八上·柘城月考)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 公顷,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时,我国耕地总体质量较差全国60%多的耕地分布在 、 和 地区。
3.(2017八上·江津月考)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其中北方耕地以 为主,南方耕地以 为主。
4.(2019八上·牡丹江期末)将下列地形区与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华北平原 A.水田
珠江三角洲 B.旱地
横断山脉 C.林地
内蒙古高原东部 D.草地
5.(2018八上·柘城月考)在土地资源利用的诸多问题中, 减少最为严重。
6.(2018八上·钦州月考)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 。
二、单选题
7.(2021八上·昆明期末)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2016年),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利用类型不够齐全 B.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C.土地资源构成比较合理 D.耕地比重较小
(2021八上·昆明期末)我国地城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发,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约20%的人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18亿亩耕地。下表为我国2012-2018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表,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耕地面积(亿亩) 20.27 20.27 20.26 20.25 20.24 20.23 20.22
粮食产量(万吨) 58957 60194 60710 62144 61624 61791 65789
8.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①毁林开荒②城市建设③围湖造田④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9.我国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但粮食产量稳中有升,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减少 B.气候条件优越
C.走科技兴农之路 D.耕地面积广大
(2021八上·阳东期末)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完成下列小题。
10. 由上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 B.草地比重最大
C.林地比重大,属多林国 D.耕地比重偏小
11. 耕地资源中,我国东部旱地和水田之间的界线是( )
A.1600 毫米的等降水量线 B.长江
C.秦岭~淮河一线 D.黄河
12.(2021八上·昆明期末)下图阴影中表示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
A. B.
C. D.
(2021八上·陇县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就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土地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B.土地资源总量很少
C.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D.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
14.下列不属于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
A.退耕还林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严重 D.浪费和滥占耕地
15.(2021八上·上饶期末)下列不属于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
A.退耕还林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严重 D.浪费和滥占耕地
16.(2021八上·上饶期末)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A.林地面积增加 B.草地面积增加
C.矿区面积增加 D.城市面积增加
17.(2021八上·上饶期末)下列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中,合理的是( )
A.围湖造田
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C.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D.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2021八上·深圳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8.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其中林地的图例是( )
A.A B.B C.C D.D
19.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均衡
B.荒漠、石山较多,后备耕地充足
C.草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区
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
20.(2021八上·覃塘期末)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沙漠
(2) 类型④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A.滥伐森林 B.围湖造田
C.乱占耕地建房屋 D.过度放牧
(3) 如果“乱砍滥伐”现象发生在③类型的西南山区,首先导致( )
A.寒潮 B.沙尘暴 C.水土流失 D.土地沙化
21.(2021八上·朝阳期末)我国耕地与草地的分界线大体上相当于下列哪一条等降水量线( )
A.1600毫米 B.800毫米 C.400毫米 D.200毫米
22.(2021八上·凤山期末)图中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2021八上·阳东期末) 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城乡收入差距大
C.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4. “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可能会带来(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25. 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的总量少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多地少
26.(2021八上·阳东期末) 农业部部长唐仁健表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而种子和耕地就是“两藏”战略的两个要害。为了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结合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基于土地资源的哪个特点( )
A.利用类型不全 B.地区分布不均
C.耕地比重小 D.后备耕地充分
(2) 针对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A.坚持农田农用 B.扩大城市规模
C.加快生态建设 D.发展现代农业
三、综合题
27.(2021八上·陇县期末)读图甲和图乙,回答问题。
(1)山脉B走向是 ,高原D的地表特征是 。
(2)甲区域的耕地类型是 ,图乙的气候类型是 。
(3)图丙中我国工业基地多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其中,京津唐工业基地还有丰富的 。(至少填两种资源)
28.(2021八上·丹东期末)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及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四幅图表示我国四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①代表的是 ,图②代表的是 ,图③代表的是 ,图④代表的是 。
(2)我国土地资源中,耕地的比重低,主要原因是____。
A.人口众多 B.气候复杂
C.土地面积小 D.山地多,平地少
(3)造成我国①和③土地利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
A.地形地势的差异 B.科技水平的高低
C.气候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的不同
(4)④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的 业地位重要。分布有我国 大牧区。
(5)我国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把“十分珍惜、 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四、图文分析题
29.(2021八上·襄汾月考)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①是耕地中的 (“旱地”或“水田”),②是耕地中的 (“旱地”或“水田”),这两种不同耕地的分界线通过了 (山脉)-淮河一线,这是我国一条最重要的南北地理事物分界线,与我国东部一月 等温线大体一致,与我国东部 毫米年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发展林业的是 ;②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4)内蒙古高原东部是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地之一,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牧,超载放牧,草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合理的生产方式有( )
①弃畜毁草开荒 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③划区轮牧 ④植树造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我国林地集中分布在季风区的山区,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 、 、的边远山区,东南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五、问答题
30.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由于人口众多,特别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时间长,各种不合理的占用、开垦和不合理的灌溉,我国土地资源出现问题。请你写出我国土地资源都出现哪些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土地;生产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解:土地是我们人类的生存之本,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为人类的衣、食、住等提供了条件。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①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有耕地约20亿亩,居世界第4位;林地18.7亿亩,居第世界第8位;草地43亿亩,居世界第2位。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我国为0.35公顷。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②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我国北方优质土地资源多,但降水不足,南方优质土地资源少,但水资源充足。
③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后备耕地严重不足。
2.【答案】0.1;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解: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公顷,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时,我国耕地总体质量较差全国60%多的耕地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点评】我国有耕地约20亿亩,居世界第4位;林地18.7亿亩,居第世界第8位;草地43亿亩,居世界第2位。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我国为0.35公顷。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3.【答案】旱地;水田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其中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
故答案为:旱地;水田。
【点评】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主要考查耕地的分布,要理解记忆。
4.【答案】B;A;C;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解:华北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是旱地;珠江三角洲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是水田;横断山脉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内蒙古高原东部有广大的草地。
【点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如下:
1、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所占面积较少。
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
3、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在全国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面积最大。
4、难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区域,面积大。
5.【答案】优质耕地资源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解:在土地资源利用的诸多问题中,优质耕地资源减少最为严重。
【点评】土壤退化又称土壤衰弱,是指土壤肥力衰退导致生产力下降的过程。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减少,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侵蚀,土层变浅,土体板结;土壤盐化、酸化、沙化等都属于土壤退化。土壤退化的主要标志就是有机质下降。土壤退化在我国比较普片,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严重,东部地区水土流失,土壤酸化较为严重。同时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壤也在不同程度的受到破坏。
6.【答案】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解: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保护土地的一项基本国策。
【点评】土地资源保护对策:
1.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其他对策:依照政策法令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7.【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从图中看,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A错误;但我国耕地比重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土地资源构成不合理,D正确、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答案】8.D
9.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转变。
8.毁林开荒和围湖造田会增加耕地面积,①③错误;城市建设会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②正确;退耕还林还草,耕地变为林地和草地,耕地面积减少,④正确。②④正确,故答案为:D。
9.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但粮食产量稳中有升,C正确;自然灾害和气候条件没有变化,AB错误;耕地面积广大,不是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的原因,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0.C
11.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种类齐全,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与我国气候条件优越的东部,十分有利发展种植业.山地面积广大,一方面存在交通不便、基础建设不宜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山区多矿产、旅游资源,同时有利于发展林业。
10.由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林地和耕地占比重小,故答案为:C。
1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丘陵和盆地,耕地又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水田和旱地两种,故答案为:C。
12.【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①正确,②③④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答案】13.D
14.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①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有耕地约20亿亩,居世界第4位;林地18.7亿亩,居第世界第8位;草地43亿亩,居世界第2位。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我国为0.35公顷。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②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我国北方优质土地资源多,但降水不足,南方优质土地资源少,但水资源充足。
③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后备耕地严重不足。
13.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多、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但是人口数量大,所以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这也是要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土地基本国策的原因,D符合题意、BC错误;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错误。故答案为:D。
14.我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居第三位的国家,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乱占耕地和草场退化等问题;退耕还林是解决耕地问题的措施之一。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15.【答案】A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不足的国家,尤其是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土地多,而且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还存在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浪费和滥占耕地等问题,使得我国土地资源更加紧张,退耕还林属于有效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不是问题,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6.【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的国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的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建设用地越来越多,人均占有量越来越少,林地、草地和矿区面积的增加不是主要原因,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17.【答案】D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围湖造田会破坏湖泊的蓄洪能力,不可取,故A错误。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会导致草场退化,出现土地荒漠化等,故B错误。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不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故C错误。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持水土,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答案】18.B
19.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例如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18.读图分析可知,A代表草地,B代表林地,C代表旱地,D代表水田。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读图分析可知:
A.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均衡,A不符合题意;
B.荒漠、石山较多,后备耕地不充足,B不符合题意;
C.草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D不符合题意;
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答案】(1)A
(2)D
(3)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②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①位于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②位于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所以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A正确。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B错误。草地分布在半干旱区的非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地区,C错误。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D错误。故答案为:A。
(2)读图可知,④土地类型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内蒙古高原东部,为草地,草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过度放牧,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3)读图可知,③属于横断山区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该区位于长江上游,降水丰富,如果乱砍滥伐就容易产生水土流失,C正确。沙尘暴、土地沙化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寒潮是一种自然灾害,是自然形成的,与乱砍滥伐无关。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种类齐全,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与我国气候条件优越的东部,十分有利发展种植业.山地面积广大,一方面存在交通不便、基础建设不宜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山区多矿产、旅游资源,同时有利于发展林业。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1.【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受降水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其中耕地与草地的分界线大体与年降水量400毫米分界线基本吻合,分界线以东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以西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2.【答案】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图中景观为树林,可判断出为林地,B正确、ACD错。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种类齐全,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与我国气候条件优越的东部,十分有利发展种植业.山地面积广大,一方面存在交通不便、基础建设不宜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山区多矿产、旅游资源,同时有利于发展林业。
【答案】23.B
24.A
25.D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3.城市污染严重,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故A错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收入差异大,近年来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经商,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B正确;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C错误;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D错误。故答案为:B。
24.“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荒芜、浪费,A符合题意;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B不符合题意。造成城乡差距进一 步扩大,C不符合题意。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5.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D正确。故答案为:D。
26.【答案】(1)C
(2)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比重不同的,其中草地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后备耕地不足,为保护耕地资源,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故答案为:C。
(2)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针对土地资源的乱占现象,我们要坚持农田农用。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7.【答案】(1)东西走向;沟壑纵横
(2)水田;温带季风气候
(3)三;煤、铁、石油、海盐(或矿产、原料、燃料等)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B是东西走向的天山,位于新疆中部,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D是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长期的水土流失导致该高原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特征。
(2)由图可知,图中甲区域是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以湿润区为主,耕地类型主要是水田;图乙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
(3)从图丙可以看出,我国的工业基地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这些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它们共同的优势;其中,京津唐工业基地还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矿产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点评】(1)南方地区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该区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主要河流有长江、西江、淮河、钱塘江等,其主要特点为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能资源丰富,航运价值高。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湿润区。主要农作物有甘蔗、油菜、棉花、茶叶、水稻等。长江沿岸工业带,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
(2)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珠三角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基地中辽中南和京津唐在北方,其余两个在南方,它们都是分布在沿海地区。
28.【答案】(1)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水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旱地);草地
(2)D
(3)C
(4)畜牧;四
(5)合理利用;耕地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及利用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土地政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由图可知,图①中阴影部分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我国的湿润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图②中阴影部分位于我国的东北、西南、东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图③中阴影部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800毫米之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图④所示区域年降水量在200毫米——400毫米之间,属于半干旱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草地。
(2)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而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平原只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多一点,山地多,平地少,造成耕地比重低,D正确;我国耕地比重低与人口多少无关,A错误;气候类型不是我国耕地比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我国领土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幅员辽阔,C错误。故选D。
(3)由图可知,图①中阴影部分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我国的湿润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图③中阴影部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800毫米之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造成我国①和③土地利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不同,C正确;图①和图③地形、地势差异不大,土地利用类型与科技水平、耕作制度无关,ABD错误。故选C。
(4)图④所示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年降水量在200毫米——400毫米之间,属于半干旱区,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的畜牧业地位重要,分布着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四大牧区。
(5)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9.【答案】(1)水田;旱地;秦岭;0℃;800
(2)B
(3)④;③;水稻
(4)B
(5)东北;西南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1)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①是耕地中的以旱地为主的耕地;②是耕地中的以水田为主的耕地;这两种不同耕地的分界线通过了秦岭-淮河一线,这是我国一条最重要的南北地理事物分界线,与我国东部一月0℃等温线大体一致,与我国东部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再生或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短时间内不能更新或再生的资源;故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故答案为:B。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④以草地为主;发展林业的是③多分在山地地区;②类型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4)内蒙古高原东部由于过度放牧,草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应该通过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等合理的方式来保护内蒙古高原的草地,②③做法正确;弃畜毁草开荒会造成土地沙漠化,①做法错误;内蒙古高原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不适合植树造林,④做法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故答案为:B。
(5)我国林地集中分布在季风区的山区,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山区,东南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点评】(1)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30.【答案】水土流失 ; 沙化 ; 盐碱化 ; 土壤污染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由于乱砍滥伐出现了水土流失;由于乱垦草地、超载放牧出现了土地沙化现象;由于引用地下水灌溉出现了土壤盐碱化;由于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出现了土壤污染。
故答案为: 水土流失 ; 沙化 ; 盐碱化 ; 土壤污染 。
【点评】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其解决措施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我国林地存在的问题:我国对林地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其解决措施是大力植树造林。我国草地存在问题: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1/3的草地退化等;解决的措施是建设人工草场,加大宣传、划区轮牧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