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1 20:4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讲述了海伦凯勒在七岁时得到莎莉文老师爱的教育而重获“光明”的故事。课文展现的人文内涵丰富,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让人记忆深刻。而且这篇课文的语言清新朴实,表达上将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在能力的培养方面和情感的提升方面,都能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理清文章思路。
2.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4.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教学难点∶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态度。
四、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习惯处于养成阶段,而且对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已经有所了解,对于课文内容能够理清思路。他们在小学接触过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但他们对盲聋孩子的世界没有切身体会,也很难理解他们处于黑暗中的心情。另外,他们对于文本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五、说教法学法
针对这个情况,在教学中,我注意从研讨课文和激发学生兴趣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查找资料,在课外材料中发掘兴趣点,充实课堂内容,并利用多媒体设计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注意采用合作学习探究的方式,引入讨论式、启发式教学,结合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能欣赏到红花绿草,能够聆听鸟兽虫鸣。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去见证这个奇迹,去认识创造这个奇迹的人——海伦·凯勒,学习她写的文章《再塑生命的人》。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各种困难,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等5种语言。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3-4段,读后思考:在见到莎莉文老师以前的六年时间里,我的生命状态是怎样的?请用一个词加以概括。
以前的生命状态:黑暗、迷茫、愤怒苦恼、疲惫不堪、渴望光明
2、思考:写这些文字有何作用?
层层铺垫,烘托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与后文我现在的生命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影响。
3、学生朗读11-13段,读后思考: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帮助下,我现在的生命状态又是怎样的?请用一个词加以概括。
现在的生命:拥有光明、希望、快乐、自由和幸福。
4、思考:文题“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
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让“我”认识了文字,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再塑生命的人” 就是与海伦·凯勒伟大成就紧密相连的安妮·莎莉老师,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4、语文活动:
同学们,海伦·凯勒是不幸的,她生活在一个黑暗的无声的世界里,但海伦·凯勒又是幸运的,她遇到了莎莉文老师。请我们拿起笔来,结合1-5段的叙写,发挥想象,描写她们相识的那一瞬间的心理活动。
要求:全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描写莎莉文老师的心理活动,一部分描写海伦·凯勒的心理活动。在个人写作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
5、阅读6-10段,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请两名学生朗读这几个段落。然后思考:
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我认识具体事物的?请简要概括其方法。
例:手指游戏、体验式教育
(三)再读课文,探究问题
1、读了本文,你认为莎莉文是怎样的一个老师?
请以“我认为莎莉文是一个 的人,我是从______读出来的”为句式,仔细品味课文语言,概括人物形象。
莎莉文老师: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做到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充满爱心,耐心。是一位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教师总结:文中语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写出了莎莉文老师在海伦 凯勒生命成长中的重要地位。海伦 凯勒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希望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莎莉文老师。”
2、海伦是怎样的一个学生?
请以“我认为海伦·凯勒是一个____ 的人,我是从______读出来的”为句式,仔细品味课文语言,概括人物形象。
海伦·凯勒:求知欲极强、悟性极高、善思好学、感情丰富、自强不息。
3、一个人再塑生命的成功,需要具备哪些因素呢?
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充满爱心,耐心,富有教育智慧。
自身因素:求知欲强、善思好学、坚强的毅力、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
4、语文活动:这篇文章写了两个人,体现了两种精神,创造了两种奇迹:海伦·凯勒创造了聋哑人的生命奇迹,莎莉文老师创造了教育的奇迹。请同学们拿起笔为莎莉文老师或为海伦·凯勒写一则颁奖词。
学生在背景音乐中,自由写作。
学生交流展示。
例:颁奖词: (给海伦·凯勒)
从黑暗到光明,你用你的一生奏响生命的绝唱,你感激每一个牵引你前行的人,爱的光明照在你身上,你又把它折射给社会,无声、无光、无言,不能阻挡你的心。爱,不需要语言。
(四)联系实际,述说心志
同学们,我们是幸运的,父母给了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我们的生命同样需要塑造,我们在塑造自己生命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一所好的学校、好的老师以外,更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请问你怎样塑造你的生命,让生命绽放精彩?
学生自由发言。
七、说板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
之前:痛苦、黑暗 之后:光明、幸福
光明的使者、优秀的教育家 自强不息、知恩图报
八、说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的亮点是通过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拓展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对待生命要有积极态度。课后布置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本文是一篇记叙性散文,选自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说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安妮·莎莉文开启了海伦·凯勒的智慧,也陪伴着她走过了生命的大半旅程。本文讲述的是安妮·莎莉文刚刚走进海伦·凯勒生活时的故事。课文展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让人记忆深刻。本文语言清新朴实,表达上将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在能力的培养方面和情感的提升方面,都能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
2. 从文中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并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在探究作者成功的原因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与困难做斗争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通过海伦·凯勒的前后变化,体会“被塑者”——海伦·凯勒的蜕变。
教学难点:1.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陶冶情操,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2.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深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身为体格健全的孩子,要体验海伦·凯勒的心理感受,从盲聋哑人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生活世界。
四、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大都读过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对文中人物、故事有基本的了解,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安妮·莎莉文老师的耐心、爱心与慧心,从而感受一个教育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不能忽视作为学生的海伦·凯勒在老师的指引下,努力学习,勤奋上进,取得成就后将爱传递给社会的美好品德,这也是本节课的学习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默读法、情境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做游戏
游戏规则:全班都不要发出声音,1、3、5、7排同学闭上眼睛,2、4、6、8排在其手上书写,让其辨认,并书写到纸上。请学生回答。
要写的字是: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我们很幸福
(做游戏的目的:让学生们切身体会一下海伦凯勒的生活和学习境况。因为写的字比较多,所以学生们需要闭眼的时间很长,体会黑暗的时间也就很长。这样就使得他们切身体会到了黑暗对于一个孩子是多么可怕。猜字同学们基本上就能猜出一两个字,所以同学们能够切身体会到学习对于海伦凯勒来说是多么艰难。)
2、语言导入:同学们,你们感受到的盲人的世界是美好的吗?如果让你们这样生活,你们会感觉到幸福吗?如果我们是一个聋盲哑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今天我们也来看看这么一位,虽然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可仍挡不住对健康人格和生命的热爱追求的女性──海伦·凯勒,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她一开始对生活是积极的吗?(带着一系列疑问,我带着学生们走进海伦凯勒)
(二)问题引领
走进“被塑者”——海伦·凯勒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3、4、6、9、10、11、12、13自然段,找到描写海伦·凯勒动作和心理的句子或词语,把这些句子或词语勾画出来,并做分析。(10分钟)
提示:通过海伦·凯勒的前后变化,体会“被塑者”——海伦·凯勒的蜕变。所以,我们要先找到蜕变之前海伦的状态,然后再找到蜕变之后海伦的状态。
小组讨论10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
【一】蜕变之前的海伦的生命的状态:
1、“搓捻花叶”,“抚弄花朵”——急于想走出黑暗、沉寂世界的“我”的焦躁不安的心理反应。
2、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六岁的孩子,正是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但生理缺陷却关闭了她接触外部世界的大门。生活对于这个六岁的孩子而言,真的是一种煎熬啊!她有这样的表现也不为过啊!)
3、(1)“茫茫大雾中航行”——迷茫;
(2)“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紧张、脆弱、恐惧;
(3)“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无助
(4)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急于摆脱困境的绝望心情和对光明的渴望。
4、“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破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没有耐心、脾气暴躁无常、认识不到自己做的是错事、没有爱心。
5、“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听不到声音,看不到光明,对这个世界绝望了。
【二】蜕变之后的海伦的生命的状态
1、“当我最后能正确的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有了成就感。
2、“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通过触觉理解了水,懂得了每个字都有它具体的含义,悟性极高,有了求知欲望。
3、“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我”的心灵被莎莉文老师唤醒了,虽然“我”听不见,看不见,也无法用语言表达,但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用“我”的心去感知宇宙万物!“我”的生命中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智慧、思维被开启。
5、“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那个被我摔碎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有了悔恨之情,“悔恨”是因为“我”认识到自己摧毁了布娃娃这个“生命”,此时的“我”心中已有了歉意、有了悔恨,有了爱、有了丰富的情感。
6、“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心中的世界已变得美好。
7、“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心中满是喜悦,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三)对“再塑生命”的理解:
字面意思:
是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我的灵魂被唤醒,莎莉文老师让“我”认识了文字;对学习产生兴趣、有了求知欲望;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心中有了爱,有了幸福感。”所以,莎莉文老师重塑了“我”的生命,就是我的“重生父母”。
(四)海伦凯勒的成功
她19个月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但是她凭着自己的坚毅和努力,不但活了下来,甚至成为一个对整个世界都有影响的人。
她,精通英语、德语、法语!
她,曾经就读哈佛大学!
她,先后完成十四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五)后人对海伦凯勒的评价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值得关注的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她留给人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只要你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战,就能够赢得生命中的光明。
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发行的一部教育片最后总结说:"海伦·凯勒和安妮·沙利文带给整个世界的礼物就是不断地告诫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多么奇妙,有那么多人在教我们认识它;没有哪个人是不值得帮助或无法帮助的,一个人对我们的最大益处就在于帮助他人发挥其真正的潜能。"
(六)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有什么样的情感?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是 1887 年 3 月 3 日(清楚地记得老师来我家的日子,足以体现老师在海伦心中的重要地位。),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对老师怀有深深的感恩之情)。
首先,我想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 莎莉文 麦西夫人的脸,当我还在孩稚时.她就来到我家,是她给我打开了外部世界。我不仅要看她的脸部的轮廓,为了将她牢牢地放进我的记忆,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并从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的形迹,她就是靠温柔与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任务。我要从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她那经常向我显示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七)送给学生们的话
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最美好的思想情操“爱”,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并以无与伦比的毅力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大放异彩。希望同学们也能关爱他人,同时学习海伦的坚强与努力,让生命得到升华。
(八)课后作业
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七、说板书设计
富有爱心、耐心、包容
莎莉文老师 教育艺术高超
传授知识、激发爱
再塑生命的人
求知欲强
海伦·凯勒 悟性极高
情感丰富
八、说教学反思
本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并通过合作探究深入理解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崇敬之情。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理解欠缺,
如∶没有很好的启发学生对海伦·凯勒成功的自身因素进行探究,从而忽视了个体成功的主观性,失去了对学生进行“人要获得成功,自身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教育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