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件(共8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件(共8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30 11:4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3张PPT)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
·


“鹦鹉螺”号航行路线
读图:1. 思考“鹦鹉螺”号在海上航行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天气现象、洋流现象或自然景观?
2. 用红笔描出“鹦鹉螺”号的航行路线,说出“鹦鹉螺”号所经过的海洋、海峡的名称,
与同学探讨《海底两万里》书中的情节并互相交流。
《海底两万里》
·


1. 思考“鹦鹉螺”号在海上航行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天气现象、洋流现象或自然景观?
天气现象:
台风、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海雾、海冰、极光
主要洋流:
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之间的密度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主要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热带荒漠景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热带荒漠景观--热带草原景观--温带荒漠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一热带草原景观--热带雨林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温带荒漠景观--苔原带景观等
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PART
01
PART
02
PART
03
目录
向海图强
习大大的海洋强国梦
面对这一汪湛蓝海水,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从“让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改观”,到“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再到“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习近平总书记为深耕蓝色国土指明方向,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人类为什么越来越关注海洋空间?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有怎样的关系?
海洋面积巨大,超过2/3的地球表面,
资源丰富,空间资源立体
海洋空间资源
01
分组
讨论
海洋空间包括哪些部分?怎样表述?
海洋空间资源类型开发利用的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
在笔记本上用手绘图的方式表达海洋空间资源类型和利用方式。
海洋空间
包括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
垂直方向上包括海洋上空和平均3800米深的水体空间
海岸
海上
海中
海底
海洋空间资源指可供利用的海洋空间
类型及利用案例
海岸带与海岛空间资源——运输、工农业、城镇、旅游、科技、体育等
海面空间资源——国际、国内运输通道,海上旅游和体育运动等。
海中与海底空间资源——潜艇运行空间、海水中观光、海底通信光缆、人工渔场等
海洋空间资源
海岸带城镇
海上体育运动
海洋渔场
海底通信光缆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02
空间饱和
环境恶化
资源枯竭
人口爆炸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原因
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有哪些优点?利用过程中面临哪些困难?(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回答)
人类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现状如何?(从空间及其利用方式两方面回答)
你还能列举出更多的海洋开发利用方式吗?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阅读教科书第57页,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海洋空间特点
缺点:
① 海上:
② 深海:
多变的海洋天气和海水运动
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海洋开发具有高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高风险的特点
优点:
海洋空间广阔,立体利用
节约土地资源,无须移民搬迁,交通运输便利
③ 海水腐蚀性强、海洋生物具有附着
性、海冰破坏性大
水下自然环境相对稳定、安全、隐蔽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
海洋运输、海底隧道、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等
海上电站、海上石油开发、海上牧场(海水养殖)等
海底仓库、海洋废弃物处理场等
海洋公园、海滨浴场等
交通运输:
生产空间:
储存空间:
文化娱乐设施:
通信空间:
海底电缆
海洋空间开发的意义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02
01
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拓展生存空间。
意义
需要注意的问题
保护海洋环境,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保护海洋空间资源,保障海洋安全,做好避灾、防灾工作。
海岸带与海岛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读图思考:
什么是海岸带?
海岸带由哪几部分组成?
每部分的环境特点如何?什么是潮间带?
海岸带的组成(沙砾质海岸)
海岸带
海岸带: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
包括海岸、潮间带和水下岸坡三部分。
特 点:港湾、海陆交通连接地
人类活动频繁
人类开发海洋空间的基地
守卫国家安全的前哨
海岸带的组成(沙砾质海岸)
我国海岸带调查范围为:由海岸线向陆方向延伸10千米左右,向海至水深10—15米等深线处。
海岸带的组成(沙砾质海岸)
海岸:海岸线以上狭长的陆地部分,指平均高潮位以上至波浪作用所达的上限。
潮间带:介于平均高潮位和平均低潮位之间的地带。在高潮时被淹没,低潮时出露于水面之上。坡度越平缓,宽度越大。
水下岸坡:平均低潮位以下至波浪对海底有效作用的下限地带,坡度较大。
读上图,了解中国海岸类型及其分布。
海岸对人类活动和海洋开发有什么意义?
沿海城市对海洋综合开发有什么意义?
中国的海岸类型及其分布
基岩海岸
珊瑚礁海岸
沙砾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我国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杭州湾以南的浙、闽、台、粤、桂、琼等省,基岩海岸广为分布。
我国的珊瑚礁海岸主要分布在南海诸岛、海南岛、澎湖列岛和台湾岛沿岸。
我国沙砾质海岸分布较少,以台湾岛西部最为典型。
淤泥质海岸是我国大陆海岸的重要组成部分,长4 000多千米,约占我国大陆海岸的22%,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北。
海岸带的作用(特点)、对人类活动和海洋开发的意义?
港湾、海陆交通连接地,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带
奇特的地貌特征,可辟为旅游地
人类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基地
守卫国家安全的前哨地带
类型 成因 特点 利用
红树林海岸
珊瑚礁海岸
海浪侵蚀和
岩石崩塌
地势险峻、海岸曲折,水深湾大,多天然港湾
建港口、旅游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杭州湾以南
河流的堆积和海水的冲刷和搬运
南沙群岛、海南岛、澎湖列岛、台湾岛沿岸
海滨浴场
台湾西侧海岸
平原河流携带的细颗粒泥沙沉积而成
堆积物颗粒较细,海岸宽度大,岸线平直,地势平坦
滩涂
养殖
杭州湾以北,珠三角海岸
红树林与沼泽相伴组合的海岸
热带、亚热带较低纬度的海岸低洼地带
抵抗风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保护
热带、亚热带南部沿岸
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堆积而成
热带基岩
海岸边缘
保护海岸。抵抗海浪
侵袭
堆积物颗粒较粗,海滩宽阔平坦,多海滩沙嘴
基岩海岸
沙砾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典型
主要组
成物质
坚硬的
岩石
沙和
砾石
黏土、
粉沙
红树林植物与淤泥
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
海岸类型及特点
海岸带与海岛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早期以渔业、盐业为主。
现在则是综合开发利用, 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
沿海海城市是海岸带地区人口、产业较集中的地区,往往也是重要的港口。
发展港口、工业旅游和海水养殖等。我国现有港口200多个,总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
青岛港位置示意
青岛港位置示意
想一想:分析青岛港建设的条件和作用。
条件
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南岸的胶州湾内,面向黄海,港阔水深,四季通航,有利于船只航行、停泊
沿岸地势起伏小,筑港条件好
青岛市经济发达,进出口物质多,联系世界众多国家,对港口需求较大
背靠经济发达的山东省,依托陆地交通连接华北和西北等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地区,腹地广阔
依托青岛市,为港口提供人才、资金和技术支持;
作用
青岛港的建设促进了青岛经济的发展
带动了山东经济的发展。
自然条件:
①地理位置: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入海口/印度洋沿
岸,属基岩海岸;
②水域条件→位于×海湾,港阔水深、背风避浪、不淤不冻、
利于船只航行和停泊。
③陆域条件→陆域宽阔、地形平坦、地质稳定、利于港口设备、
建筑物的平面布局。
社会经济条件:
④经济腹地条件→区域内农矿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城镇
稠密,经济腹地范围广阔,客货运输需求量大;
⑤城市依托条件→靠近××城市,经济实力雄厚,为港口建设提
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⑥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河流/机场与港口相连,交通便利,
便于海陆联运。利于客货物集散和中转。
⑦国家政策支持→辟为自由贸易港。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高潮线
低潮线
滩涂
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
沿海滩涂指海洋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陆亦海的特殊地带。
滩涂与潮间带示意图
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
中国沿海滩涂分布
长芦盐场:天津、河北境内,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春季),是我国最大盐场。
布袋盐场: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加之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莺歌海盐场:热带、气温高;地势平坦、背风坡,降水少
沿海滩涂盐场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气象条件:气温高,降水少, 晴天多、光照强烈、风力
大,蒸发旺盛、有利于海水浓缩。
地形条件:海滩广阔平坦、利于海盐晒制;
地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
有利于海水蒸发;
海水条件(海水盐度高低)→海水盐度高、含盐量大
④ 海岸类型:淤泥质海岸,利于提高产量
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
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
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
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沿海滩涂特点
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
沿海滩涂向陆地方向发展形成农牧渔业畜产用地
沿海滩涂向海洋方向发展可成为海洋开发的前沿阵地
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
发展盐业和轻工业
围滩造地,发展农林牧业
发展滩涂养殖业
发展滩涂花卉草坪业
发展滩涂旅游业
开辟海洋自然保护区
滩 涂 开 发
海洋自然保护区
海洋自然保护区是针对海岸带范围内的特有动植物品种或资源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等实行保护和进行特殊管理的区域。
有明确的保护对象,通过立法进行管理。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广西合浦儒艮自然保护区
辽宁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
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滩涂可作为水产养殖基地。
盐沼湿地等风光可进行旅游开发。
海岸带与海岛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分析海岛的主要环境特点和可以开发的领域。
海岛在国家海洋权益中具有什么作用
思考
海岛环境特点
面积狭小
地域结构简单
环境相对封闭
生态系统构成独特
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海岛景观
阳光、海滩、波浪、海鸟
空气新鲜,是巨大的潜在旅游资源
海岛的价值
海岛是人类开发海洋的远涉基地和前进支点,是划分内水、领海等不同海域和决定海域归属的重要标志,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
2011—2016年中国批准确权的17个无居民海岛
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经过房地产申报、权属调查、地籍勘丈、审核批准、 登记注册、发放证书等登记规定程序,确认某一房地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
确 权
分组讨论:
“如果给你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你如何开发?”制定海岛开发计划。
马尔代夫的海岛开发规划对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有何借鉴意义?
无居民海岛在中国岛屿中占绝对多数,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对我国维护主权,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海面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哥德堡”号曾经从瑞典到过我国广州,于1745年沉没。
“哥德堡”号仿古船
大多数油轮可以装载十万吨以上货物,但其航行速度较慢。
大型油轮
分组讨论:1. 分析海洋运输的优势和不足;
2. 简述世界海洋运输发展情况;
3. 当前世界海洋运输的地位。
海面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运输概念
指在海洋空间范围内,使用船舶进行运输。海洋运输一直是人类进行远程运输和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海洋运输的特点
优点:①运量大、能耗低、费用低、劳动与经济效益高,
②适合各种笨重、大宗货物远距离运输
缺点:①运速较慢,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大,风险较大;
②运输易腐烂变质食品需要辅助设备。
海面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运输的地位
海洋航运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海洋运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其货物周转量在世界各种贸易运输方式中居首位。
世界大洋航线非常密集,承担着繁忙的远洋运输任务。
中国主要远洋航线
海上运输
海面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填海造陆概念
是把海域通过人工技术手段转变为陆地。
填海造陆对于山多地少而且人口众多的沿海城市而言,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
日本神户建造的人工岛
思考:
结合教科书第62页的阅读材料“日本神户的填海造陆”,探讨填海造陆的意义、价值和潜在的风险。
填海造陆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海面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填海造陆的意义、价值和潜在的风险。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新增了一块土地资源;
缓解用地紧张的状况
填海造陆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沿海滩涂、浅海等湿地面积减少,湿地功能丧失;
红树林逐渐消失,抵御风暴潮和固堤作用减弱,海岸侵蚀加剧;
填海造陆发展农业的地区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地退化严重;
堵塞河流入海口,排水不畅,洪涝风险增加;
港口和重化工业的发展,加重沿海水体污染(赤潮);
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是由人工建造的岛屿,通过在海中填砂石、泥土、废料等建成,将岛屿与海岸用堤坝或栈桥相连。
人工岛
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岛——阿联酋迪拜朱美拉棕榈岛
香港国际机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机场。新机场占地1 275公顷,四分之三是填海而成。
海面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旅游概念
海洋旅游是以海洋为旅游场所,以探险、观光、娱乐、运动等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形式。
热带和亚热带海洋旅游在世界海洋旅游中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一批世界级海洋旅游目的地。
海边海鲜午餐
在海上航行的游艇
海面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旅游过程中,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有规划地开发利用海洋旅游资源,任何海洋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都应充分考虑海洋生态环境,珍爱每一处可用于海洋旅游的海滩、海水浴场、珊瑚礁等资源;
坚决杜绝过度挥霍与浪费资源的行为,为海洋生态腾出足够“休养生息”的时间;
在不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有序而高效地开发。
旅游者在旅游时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不要乱扔垃圾。
印度尼西亚一个被污染的海滩上的垃圾
海中与海底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渔场概念
海洋渔场是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聚集成群、可供捕捞的特定水域。
分布
全世界的渔场大部分集中于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补偿流处
世界著名渔场与洋流
海中与海底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渔场形成条件
寒暖流交汇或冷海水上泛(后者从海底带来营养盐类)。
沿海大陆架地区(光照足,营养丰富,光合作用强)。
河流入海口地区(河流从陆地上带来了营养盐类)。
岛屿众多,为鱼类提供栖息地。
丰富的海水营养盐类→
浮游生物繁盛,饵料丰富→
鱼群密集,形成渔场
海中与海底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底隧道概念
海底隧道是修建于海峡、海湾和河流入海口等处的海底之下,用于沟通陆地之间的交通管道。
优点
与轮渡相比,海底隧道具有运输速度快、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
港珠澳大桥集桥梁、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于一体
港珠澳跨海大桥
思考回答:
库斯托建造的海底村落与陆地上的村落有何不同?
库斯托的预言能够实现吗?与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①海底黑暗、高压、低温和缺氧;
②.海洋开发技术复杂,造价昂贵,风险大。
海中与海底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底电缆概念
海底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铺设在海底,用于通信传输。
海底电缆分为海底通信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海底电缆作为当代国际通信的重要手段,是世界信息传输的主要载体。
正在检修的海底电缆
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
使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深海空间
世界海底电缆分布示意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03
1.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为何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
小组讨论
1. 阅读教科书,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为何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
2. 分析讨论海洋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为什么说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为国家安全提供了条件,也给国家安全提出了更多要求?
人口分布趋海;
陆地资源环境压力大;
海洋经济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石油工业、滨海旅游业、现代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支柱产业。
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经济的重要性、海洋作为运输通道的重要性、海洋开发技术的复杂性决定了海洋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
阅读教科书“中国维护海洋权益形势严峻”。思考,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严峻形势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该怎么做?
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南海地区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岛礁名称和数量。
查找资料,分析钓鱼岛问题的前因后果。
分析南海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情况。
查找资料,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规定以及我国的主张。
中国维护海洋权益形势严峻
“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海岸带与岛屿的安全
TWO
ONE
THREE
FOUR
维护海洋权益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海洋资源开发的安全
海洋通道的
安全
遏制管控海上军事危机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海岸带与岛屿的安全
我国海岸带和岛屿是我国的领土,也是海域划界重要的依据,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直接的影响。
东海防空识别区划设示意
思考:
阅读教科书,举例说明我国海岸带和海岛面临的安全威胁。
阅读教科书第66页阅读材料“海上防空识别区”,结合右图,说明其作用。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 海洋资源开发的安全
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约300万平方千米,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财产,我国与其他国家一样共同对其资源享有权利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
思考:
查找材料,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管辖的海域有哪些?
阅读下图,讨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海域权属,并依法解释、分析海洋资源权益归属。
领土示意图
大洋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藏资源,锰结核就是其中的一种。
锰结锰结核是沉淀在大洋底的一种矿石,它表面呈黑色或棕褐色,形状如球状或块状
它含有30多种金属元素,其中最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锰、铜、钴、镍等。
海底资源 锰结核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3. 海洋通道的安全
世界上有上千个海峡,适合航行的有130多个。
世界重要的海洋通道的安全状况,不仅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走势,也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海洋安全。
目前,我国海洋安全利益范围已经延伸至公海及对外贸易和海外资源供应主要航线所经海区,这些区域需要我们重点保护。
世界主要海上通道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4. 遏制管控海上军事危机
海洋是武装冲突高发区
我国来自南洋方向的安全突出
管控危机、遏制战争,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和管控措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查找资料并分组讨论:为什么我国对有争议的海域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航空母舰
本课总结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的特殊交接地带。在经济快速发展,各类用地压力陡增的情况下,人类的各种经济开发利用活动使海岸带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下表为1990~2014年我国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数据统计。据此完成10~11题。
10.数据显示泉州港海岸线的变化特征是(  )
A.海岸线长度基本稳定 B.海岸线长度增加
C.海岸线长度先增后缩 D.海岸线长度缩短
11.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海岸带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A.扩大滨海湿地面积 B.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C.加剧生态的脆弱性 D.减缓海岸侵蚀
类型 淤积 蚀退 建设用地 农业用地 港口用地 未利用土地 围海养殖 待利用水面
面积/km2 0.25 1.51 20.94 1.34 3.89 7.30 4.00 28.79
比例/% 0.36 2.23 30.78 1.97 5.72 10.74 5.88 42.32
B
C
课时训练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下图为海底地形剖面图。完成3~4题。
3.不同海底地形中富集着多样的矿产资源,其中(  )
A.①-砂矿 B.②-可燃冰
C.③-锰结核 D.④-油气资源
4.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最大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砂矿、油气资源
可燃冰、锰结核
A
可燃冰分布:南海、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原永冻土
A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PROTECTING THE MARINE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