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五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01 07:32:02

文档简介

襄阳五中 2022-2023 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 9 月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20*2=40)
1、以下对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条神经纤维就是一条神经 B. 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的髓鞘合称为神经
C. 神经系统中长的链状结构叫神经 D. 由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
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 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3、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关于基因的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①DNA 中碱基对数目等于其中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目 ②基因可以控制生物一定的性状
③真核生物的基因均在染色体上 ④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为脱氧核苷酸
⑤DNA 具有多样性 ⑥基因中碱基对的数目与其多样性有关
A. ①②B. ②③④C. ④⑤⑥D. ①③④
4、已知某病毒的核酸共有 90 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的 A:G:T:C=1:3:2:4,如图
是病毒该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4 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 病毒的核酸片段中,每个磷酸之间都通过磷酸酯键相连接
C. 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中,A+T 所占的比例为 30%
D. 若构建这条单链的互补链,需加上 243 个氢键
5、图 1为真核细胞 DNA 复制的电镜照片,其中泡状结构为复制泡,是 DNA 上正在复制的
部分。滚环复制为某些环状 DNA 分子的一种复制方式,新合成的链可沿环状模板链滚动
而延伸,其过程如图 2 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每个复制泡中含有 2 条 DNA 母链和 2条子链
B. 复制泡中,形成两条子链过程中,一条子链是完全连续的,另一条子链是不连续的
C. 滚环复制起始时需要特异的酶在起始点切开一条链的磷酸酯键
D. 滚环复制中 DNA 聚合酶在 3′-OH 端开始以该链为模板向前延伸
6、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属于交叉互换
B. 经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之间可能存在碱基数目不同
C. 猫叫综合征和 21 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数量异常遗传病
D. 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增加而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7、下图是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的图解,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过程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B. 同一生物的同一细胞中 M1、M2 可同时发生
C. 白化病的成因是酪氨酸不足导致黑色素不能合成
D. ③④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是核糖体结构不同
8、高等植物细胞中的某种 R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 IV)与其他类型的 RNA 聚合酶的作用不
同,可在 RDR2 蛋白复合物的参与下完成如图所示的过程:
DNA 单链 RNA 双链 RNA(向导 RNA 前体) 向导 RNA
基因沉默
结合图示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过程均存在氢键、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和断裂
B. 在被某些病毒侵入的细胞中,可发生类似①或②过程
C. 该机制中基因的表达调控属于转录水平的调控
D. 若体外合成一段针对某基因的向导 RNA 导入细胞,可用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
9、TGF-β1-Smads 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经。研究表明,胞外蛋白 TGF-β1 与靶
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 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
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
B. 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 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间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 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
10、人类脆性 X综合征(FX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该病是由于 X 染色体上的 F 基
因中特定的序列重复导致的,女性携带者 50%患病。下图为甲病(单基因遗传病)和 FXS 的
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III-13 携带 FXS 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1/4
C. 只考虑甲病,Ⅱ-8 和Ⅱ-9 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1/3
D. 可通过羊水检查和基因检测等手段对 FXS 进行检测和预防
11、香蕉的原始种是尖苞野蕉和长梗蕉两个野生芭蕉属品种,尖苞野蕉味甜但多籽,长
梗蕉软糯但酸涩。科研人员利用这两个品种培育出五个新品种。(图中 A、B 分别表示不
同的染色体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FHIA-02 蕉只能通过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尖苞野蕉的种子获得
B. 大麦克香蕉品种无子的原因是其原始生殖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 尖苞野蕉和长梗蕉不具有生殖隔离,属于同一种生物
D. 五个新品种香蕉的糖类和蛋白质等物质含量可能增多
12、下列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B. 自主神经系统有脑神经也有脊神经
C. 自主神经系统都是传出神经 D. 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收缩
13、下列有关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生物体,一定是单倍体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④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⑤基因型是 Abcd 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⑥基因型为 aaaBBBCcc 的植株一定是三倍体
⑦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A. 一项B. 两项C. 三项D. 四项
14、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 H 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
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 F1.各 F1 中基因型频
率与 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B. 只有 p=b 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
A. 0
D. p=c 时,F1 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子比例
C. p=a时,显性纯合子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5/9
为 7/9
15、姐妹种是指在外部形态上极为相似,但相互间又有完善的生殖隔离机制的生物。我
国西北部的欧洲玉米螟与东部的亚洲玉米螟在外貌上几乎无法辨认,但它们吸引异性交
配的信息素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欧洲玉米螟和亚洲玉米螟是姐妹种,属于同一个物种
B. 两种玉米螟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C. 仅凭外部形态、生活习性等无法辨认两种生物是否为姐妹种
D. 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姐妹种个体所含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16、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 a、
b、c 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成分(其中 b为血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 a 为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 正常情况下,a 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 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 c
C. 静脉点滴的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到达组织细胞内至少需穿过 5 层细胞膜
D. 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
17、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经肝脏代谢转变为尿素,此过程发生障碍时,大量进入脑组织的
氨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患者会出
现昏迷、膝跳反射明显增强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患者能进食时,应增加蛋白质类食品的摄入
B. 静脉输入有利于尿液产生的药物,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水肿
C. 患者膝跳反射增强的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增强
D. 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的神经元比经过缩手反射的神经元多
18、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
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脑神经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内脏、血管、腺体的
活动
B.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小脑和 31 对脊神经组成的
C. 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对身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并都完全受意识支配
D. 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其对呼吸的调节离不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神经
19、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
AB 段和 BC 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AB 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 BC 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
红细胞数量增多
C. AB 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 AB 段产生的乳酸,在 BC 段与 Na2CO3 反应
20、图 1 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 2 所示为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内的作用机理,甲状腺激
素在体内可以促进机体产热,其中 PB 表示甲状腺激素的血浆运输蛋白、P 表示 RNA 聚合酶、
TH 表示甲状腺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 1 中,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血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CO2
B. 图 1 中,B 液中含有 Na+、K+、CO2、抗体、葡萄糖、尿素、酶等物质
C. 图 2 中,pre-mRNA 加工后穿过核膜才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此过程跨膜层数为 2 层
D. 结合图 2 分析,TH 作用于人成熟红细胞后,功能蛋白表达量增加,生物效应是代谢增强
二、非选择题(16+14+16+14=60 分)
21、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
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
(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因此在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
中无完整的 。
(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 S 的花粉给普通玉米传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
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
下图 1)
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 PCR 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下图 2。
从图 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 发育而来。
②玉米籽粒颜色由 A、a 与 R、r 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
缺少 A或 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
状分离的紫粒基因型为 ,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 。
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 S 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
请根据 F1 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与表型相应的基因型
(3) 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
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③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 ﹔将得
到的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22、心肌细胞不能增殖,基因 ARC 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抑制其凋亡,以维持正常
数量。细胞中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前体 RNA 经过加工过程会产生许多非编码 RNA,如
miR-223(链状),HRCR(环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启动过程①时, 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部位结合。进行过程②的场所是 ,
该过程最终合成的 T1、T2、T3 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 (填“相同”或“不同”)。
(2)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会引起基因 miR-223 过度表达,所产生的 miR-223 可与 ARC
的 mRNA 特定序列通过 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 1,使过程②因缺少 而被抑
制,ARC 蛋白无法合成。
(3)HRCR 可以吸附 miR-223 等链状的 miRNA,以达到清除它们的目的。与基因 ARC 相比,
核酸杂交分子 2 中特有的碱基对是 。HRCR (促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4)根据所学的知识及题中信息,判断下列关于 RNA 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字
母序号)。
a.有的 RNA 可作为遗传物质 b.有的 RNA 是构成某些细胞器的成分
c.有的 RNA 具有催化功能 d.有的 RNA 可调控基因表达 e.有的 RNA 可运输氨基酸
23、斑马、驴和马都为马属动物。化石证据发现,马属动物起源于 5800 万年前北美洲的始
马。大约在 200 万年前,非马的祖先,首先穿过白令海峡来到欧亚大陆,再先后两次从欧亚
大陆抵达非洲,分别进化成斑马和驴。马在北美持续进化,直到 70 万年前才扩散到欧亚大
陆。
(1)要确定斑马、驴和马亲缘关系的远近,除了最直接的 证据,还可以通过 证据、胚
胎学证据以及 证据进行分析比对。
(2)马的染色体有 32 对,驴有 31 对,二者可产生后代骡,但骡不可育,请从减数分裂解释
其原因: 。
(3)请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马和驴两个物种产生的主要过程:①驴的祖先离开北美
洲,与马的祖先产生地理隔离后,不能再进行 ;②由于 的不定向,且在不同生存环境
导致自然选择方向不同,这些因素导致两者的基因库产生的差异不断变大,最终导致 ,
形成马和驴两个物种。
24、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
退等。研究表明自噬异常是导致 AD 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图表示神经细胞部分结构及其
细胞内自噬囊泡的产生和运输模式图。
(1)神经元的功能是_ 。
(2)细胞自噬可清除细胞内不需要的大分子物质,脑细胞轴突末端形成的自噬囊泡沿微管运
输至胞体并与 融合而被降解。AD 患者脑神经元的轴突内积累了大量含淀粉样蛋白(Aβ)
的自噬囊泡,科研人员推测 AD 患者脑中自噬囊泡的运输发生了障碍。
(3)Tau 蛋白是一种微管结合蛋白,脱磷酸化的 Tau 蛋白可促进微管的装配,调节驱动蛋白
沿微管的移动速度。AD 患者脑中磷酸化的 Tau 蛋白增加了 4~8 倍。这一事实 (“是”
或“否”)支持上述推测?理由是脱磷酸化 Tau 蛋白促进微管的装配,调节驱动蛋白沿微管
的移动速度;磷酸化 Tau 蛋白无此功能,所以 (“促进”或“阻碍”)了自噬囊泡沿微
管的运输。
(4)研究发现 H2S 也可促进细胞自噬,ATG5 蛋白与细胞自噬有关。脑中 H2S 主要在胱硫醚β
合成酶(CBS)的催化下产生。为进一步探究 H2S 的作用,科研人员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将 CBS
基因转移到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 1 和图 2。
①请依据上述结果,完善实验方案并预测小鼠行为的变化(从 a~g 选项中选择)
小鼠迷宮实验正确率(实验鼠/正常鼠)
实验小鼠 侧脑室注射载体
前测 后测
对照组 ① ③ 60% ⑤
实验组 ② ④ 60% ⑥
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为 。
a.正常小鼠 b.患 AD 小鼠 c.携带 CBS 基因的载体
d.空载体 e.小于 60% f.约等于 60% g.大于 60%
②由此得到 H2S 的作用机理:
H2S (“促进”或“抑制”)ATG5 的巯基化→促进 Aβ被溶酶体中的酶分解→缓解 AD 症
状。
③大量实验数据发现,当 ATG5 基因中编码 ATG5 蛋白的第 19 位半胱氨酸的位置发生基因突
变时,上述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无明显差异,由此可推测 H2S 对于 ATG5 蛋白巯基化
作用位点为此蛋白的 ,这可能也是阿尔兹海默症的原因之一。生物考试参考答案
单选1-20
DADBB
BAADB
DDBCC
CBDBB
21.(1)10;减数:
染色体组
(2)①卵细胞
②AaRr:
Aarr或aaRr
③单倍体籽粒胚的表型为白色,基因型为r:二倍体籽粒胚的表型为紫色,基因型为
AaRr;二者胚乳的表型均为紫色,基因型为AaaRrr
(3)G和H杂交,将所得F1为母本与S杂交:根据籽粒颜色挑出单倍体
22.(1)RNA聚合;核糖体:相同
(2)碱基互补配对:模板
(3)A-U:抑制
(4)abcde
23.(1)化石:比较解剖学:细胞和分子水平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无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导致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3)基因交流
突变和基因重组
生殖隔离
24.(1)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2)溶酶体
(3)是:阻碍
(4)①bbdcfg;②促进;③第19位半胱氨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