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备考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生物总复习(北师大版 )专题讲练:专题二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含规律总结)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备考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生物总复习(北师大版 )专题讲练:专题二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含规律总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10-29 13:5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二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热点一 被子植物的一生
本部分内容各种题型都有体现,种子、根尖、芽、花的结构和功能一般以识图形式考查,种子的萌发条件及过程以探究为多,开花、传粉和受精及子房的发育往往联系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出现在综合分析题中。
【例1】桃是常见的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下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桃花和桃都属于________。
(2)该图除了表示桃花的结构外还可表示桃花的________过程。花谢以后要结桃子,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
(3)图中序号3、4、5所示结构共组成________。
(4)我们平时所吃的桃子,其食用部分是由图中的[ ]________发育而来的。
(5)桃树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16,那么图中[1]结构内的花粉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
(6)假设该桃树控制花色的基因组成为Rr(R为红色,r为白色),请你判断图中[7]所携带的基因是________,该花经过发育后所形成的种子长成的植株,再开出花的颜色可能是________。
(7)如果一棵桃树上能结出不同品种的桃,则采用的处理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桃属于果实,花和果实都属于器官;图中表示了生殖过程中的传粉;桃子的食用部分属于果皮;花粉中有2个精子;7是卵细胞,如果体细胞基因型是Rr,那么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有两种:R或r;图中表示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即亲代的基因组成是:Rr×Rr,子代的基因型有3种:RR(25%)、Rr(50%)、rr(25%)。
答案:(1)器官 (2)传粉 受精 (3)雌蕊 (4)3 子房壁 (5)8 (6)R或r 有红有白 (7)嫁接
本部分内容的考查热点:①花的结构,②传粉的方式,③子房的发育,④种子的结构及萌发,⑤根尖和茎的功能。
热点二 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
本部分内容是中考的重点和热点及难点所在,尤其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往往结合相关实验或农业生产实际,出现在探究和综合分析题中,所占分值较大,灵活性强,备考中要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例2】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一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处,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图推测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________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____点。
(3)乙图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因为________。
A.光照过强,蒸腾作用过强,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关闭
B.温度较高,提高了呼吸作用酶的活性,消耗了较多的有机物
C.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影响了CO2原料的供应
D.光照过强,气温过高,植物缺水严重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4)乙图曲线AB表示植物在进行____________。
(5)乙图曲线FG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________呼吸作用(填“>”“<”或“=”)。
(6)由甲图整段曲线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开始于________点。
解析:由甲图中CO2吸收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开始于B点,结束于F点;A~B段和F~G段CO2释放量没有变化,说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C、E点,植物既不吸收也不释放CO2,说明光合、呼吸的速度相同;C~E段,植物表现为吸收CO2,说明光合作用速度大于呼吸作用速度;B~C、E~F段,虽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但速度小于呼吸作用;图乙中,E点是由中午温度太高,蒸腾作用过于旺盛,导致气孔出现暂时性关闭影响CO2的进入造成的。
答案:(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度相同 (2)D E (3)C (4)呼吸作用 (5)> (6)B
一昼夜中植物光合、呼吸作用进行情况分析:(以一个含叶绿体的细胞为例)
图示 分析 进行时间 与例题中甲图对应位置
无光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表现为吸收O2,释放CO2 夜间 A~B、F~G段
弱光条件下,两种生命活动都进行,但光合作用速度小于呼吸作用,表现为吸收O2,释放CO2 清晨或傍晚 B~C、E~F段
光照较弱条件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速度相等,表现为与外界无气体交换 清晨或傍晚的某一时刻 C、E点
光照较强条件下,光合作用速度大于呼吸作用,表现为吸收CO2,释放O2 白天 C~E段
(说明:图示中,大圈表示细胞,小圈表示叶绿体,方框表示线粒体,虚线表示O2,实线表示CO2)
1.豌豆荚中有多枚豌豆粒,它们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成的?(  )
A.许多花朵   B.多个受精卵
C.多枚胚珠 D.多枚雄蕊
2.俗话说:“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春天,作物播种前要松土,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  )。
A.一定的水分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适度的光照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植物体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
A.根 B.芽
C.叶 D.茎
4.把萌发的种子放入暖水瓶中,几小时后,水瓶中温度的变化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高低不定
5.贮藏蔬菜或水果时,将空气抽掉一部分并增加二氧化碳的量,会延长贮存时间,原因是(  )
A.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
B.控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C.加快了物质的转化
D.促进了光合作用
6.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过程的公式是(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
B.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
C.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
D.水+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
7.炎热的夏天,树荫下比房屋的阴影下更加凉爽,这主要是由于植物能够进行(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吸水作用 D.蒸腾作用
8.合欢树(芙蓉树)是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它的茎能够逐年加粗的原因是(  )。
A.生长点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B.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C.形成层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D.韧皮部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9.下图是黄瓜枝条上的花,请据图回答问题:
(1)A是黄瓜的________花,B是黄瓜的________花,A、B花的结构的重要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精作用完成后,[ ]________将发育成果实,而[ ]等部分都会逐渐凋落。若4成熟后,剖开会发现和桃不一样,里面有许多种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瓜花属于虫媒花,为提高大棚黄瓜的结果率,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天气晴朗、温度适宜,肥料和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为提高大棚黄瓜的产量,常采取的简易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是为黄瓜的________提供原料。在黄瓜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________。
10.若下图是被子植物番茄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番茄一般用种子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生殖。
(2)①②③合称________,它属于花的主要部分。
(3)受精作用完成后,④所示的________继续发育成种子。
(4)将某基因导入普通番茄体内,培育出耐贮存的番茄,这项技术称为________技术。
11.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水蕴草来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1)水蕴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________,同时产生氧气。
(2)本实验采用________法收集氧气。
(3)叶绿体位于植物细胞的哪一基本结构中?________。
12.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由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知: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请据图回答:
(1)图中[A]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13.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回答:
装置 甲 乙 丙 丁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 23 ℃ 23 ℃ 23 ℃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种子萌发数量 23 0 24 0
(1)根据杨明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是否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____________,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甲和________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设计中,实验甲和________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________个变量。
(5)空气充足,甲实验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温度和空气中不同氧含量的条件下,测定了一定量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用相对值表示)。请根据下表所示测量结果分析回答问题。
(1)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示呼吸强度,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越多,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氧含量升高,二氧化碳释放量会随之__________,这是因为氧气是呼吸作用的________。
(3)在表中给出的温度范围内,最适于蔬菜长期贮藏的温度是________。
(4)为了真实反映氧含量对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这组实验都必须在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避免________作用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参考答案
专题提升演练
1.C 因为豌豆粒属于种子。
2.B
3.B 因为茎、叶都是芽发育成的。
4.A 5.A 6.C
7.D 因为蒸腾作用可以吸收热量。
8.C
9.答案:(1)雄 雌 花蕊不同
(2)4 子房 1、2、3 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3)人工辅助授粉或放养蜜蜂。
(4)适当增加CO2(或通风)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解析:大棚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昆虫少,与外界空气流通差;植物生活需要的水,90%以上用于蒸腾作用。
10.答案:(1)有性 (2)雌蕊 (3)胚珠 (4)转基因
11.答案:(1)有机物 (2)排水 (3)细胞质
解析: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属于能量转化器,都是位于细胞质中的细胞器。
12.答案:(1)叶绿体 (2)水 CO2 (3)有机物 O2 (4)叶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③通过叶脉运输,④和②通过气孔进出。
13.答案:(1)水分,光照 (2)水分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3)丙 甲、丙两组只有光照一个条件不同,但两组装置中的种子都萌发了 (4)丁 两个 (5)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解析:一组对照只能有一个变量,种子萌发不仅需外界条件,还需要自身条件。
14.答案:(1)呼吸作用的强度越大 (2)增多 原料 (3)3 ℃ (4)无光(或黑暗) 光合
解析:因为在3 ℃的条件下,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所以最适于蔬菜的长期贮存。实验必须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否则光合作用会消耗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