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30 22:5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二单元 · 第6课
狼牙山五壮士
导入课文:
6.狼牙山五壮士
1937年,卢沟桥事变引发
抗日战争。八年里,日寇在中
国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英勇
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最终取
得胜利。在那段艰苦卓绝的日
子里,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
英雄人物。
导入课文:
简介狼牙山
狼牙山位于河北省保定易县县城西南40公里处。属于太行山系,海拔1105米,远远望去,这座山的形状特别像尖利的狼牙,直指云天,因此得名狼牙山。沿着崎岖的山道攀登而上,山势渐渐陡峭,尤其快到山顶时,脚下的路依山傍崖,笔直无底的崖壁令人目眩。狼牙山上共有五个险峰:大联陀、小鬼脸、阎王鼻子、天梯、棋盘陀。
思考:题目中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五壮士“壮”在哪里?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抡 砸 日寇 仇恨 晋察冀 手榴弹
全神贯注 横七竖八 悬崖绝壁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昂首挺胸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
第三部分(3)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顶峰歼敌
第五部分(7-9)跳下悬崖
研读第一部分:
思考:哪些词语突出了日寇的猖狂?说说对这些词语
的理解。
“集中兵力”, “大举进犯”,这两个词是和六班
英勇歼敌对比写的,敌人的人数非常多,六班只有
五个人,更能突出五壮士的勇敢不怕死。
研读第二部分:
思考:第二部分,一共可以分几层?哪几层是直接描写五壮士的?
第一层: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
第二层:五壮士痛击敌人。
第三层:写五壮士消灭了很多敌人。
第一层和第二层直接描写五壮士。
一共分三层。
研读第二部分: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
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
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
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思考:分别写五壮士的四个句子,都描写了五壮士的什么?用什么方法写的?
研读第三部分: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形容说话时态度特别果断。
战士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向绝路,他们为什么还“紧跟”在班长后面呢?
他们和班长一样勇敢不怕死,毫不犹豫地把敌人引向绝路。“紧跟”就是一步也不落地跟着班长。
研读第四部分: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再朗读一遍,然后告诉同学
们,你读到哪些地方最感动,可以把最受感动的句子划
出来好好地品读品读,体会体会感情。 
研读第五部分: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好好地读一读前面这句话。
说一说:
五位壮士英勇地跳下了山崖,同学们你们想对五位壮士说些心里话吗?想说些什么?
总结全文:
五壮士的身影消失在悬崖之下,他们的豪言壮举却永驻中华
大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让我们记
住这五位英雄的名字,他们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
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跳下悬崖”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