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秋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30 22:5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秋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
满分:100分 完卷:9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训练营。(44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10分)
páo xiào shā yǎ xiōnɡ yǒnɡ zāo ɡāo zhòu méi
liú tǎnɡ pénɡ pài shēn yín lín yǔ xiān kāi
(二)选字填空组成词。(8分)
[嗓 躁]( )子 急( ) [熄 息] 休( ) ( )灭
[揪 锹]( )住 铁( ) [废 费] 浪( ) ( )物
(三)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6分)
“熬”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熬”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久煮;②忍受,耐苦支撑。
“熬”在“熬夜”中应选第 种解释,在“熬药”中应选第 种解释。
(四)写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4分)
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 )
2.老班长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 )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 )
4.“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 )
(五)按要求选择。(将正确答案对应的番号涂黑)(8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吞没 没有 [B]缝补 缝合 [C]起哄 乱哄哄 [D]作坊 自作自受
2.下面关于“即兴发言”,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即兴发言前,可以先打腹稿。 [B]即行发言时,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C]即行发言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不冷场即可。
[D]即兴发言时,语气要自然,态度要大方。
3.下列不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的是:
[A]长坂桥张飞退曹军 [B]诸葛亮草船借箭 [C]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D]曹操煮酒论英雄
4.不同作家笔下有不同的童年,下面关于几部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童年》以成人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幽默的色彩。
[B]《小英雄雨来》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形象。
[C]《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小说,写的是平凡的人,表现的是深厚而真挚的爱。
[D]《凡卡》是以凡卡写信告诉爷爷自己学徒生活的痛苦,请求爷爷带他回家,反映了旧俄时期沙皇统治下穷孩子的悲惨命运。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句子赏析。(4分)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2)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2.描写一段你给老人让座时的心理活动。(4分)
二、快乐积累屋。(10分)
1.《回乡偶书》中,诗句“ , ”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句“ , ”虽写了诗人的老迈衰颓,却从儿童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
2.小说三要素: 是小说的核心, 是小说的骨架, 是小说的背景。
3.《桥》的篇末写一个老太太来这里祭奠“她丈夫和她儿子”。“丈夫”在文中指
“儿子”在文中指 。课文最后才交代这两个人的关系,这种 的写法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三、阅读检阅台。(16分) 窗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过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被扶起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
每天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了。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能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护士就会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
稍过几天,剩下的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地探头朝窗口望去。
……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不靠窗的那个病人心态变化的过程。(3分)
享受→( )→( )→愈加嫉妒→( )→满意
2.文中两次提到不靠窗病人“盯着天花板”,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 (4分)
A.同伴需要救助时无动于衷、冷酷无情的心态。
B.被“为什么自已不能得到这种机会呢?”的念头折磨得很痛苦的心态。
C.听同伴描述窗外景象时满足、享受的心态。
3.本文用很多笔墨描写靠窗的那个病人临死前的情景。读到那里,你能感受到什么? 3分)
4.给这篇小说选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并说明理由。 (4分)
A.他看到了之前病友所描述的一切。 B.他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
C.他看到了一条河和一座桥。 D.窗外的世界很精彩
我选择( ),理由是:
5.下面对小说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将正确答案对应的番号涂黑)(2分)
[A]小说以“窗”为焦点,以两位重病人相互之间所持的态度为线索展开情节,在对比中表现人物心灵的美与丑、善与恶。
[B]小说表现了近窗病人热爱生活的态度和善良无私的心灵。
[C]“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这句话,突出强调了两位病重者的需要,暗示出靠窗病人应该注意保持病房的安静。
四、开心习作园。(30分)编写故事。(环境:月光下的村庄 人物:流浪狗朵朵、少年天天)
附参考答:第四单元
一、(一)咆哮 沙哑 汹涌 糟糕 皱眉
流淌 澎湃 呻吟 淋雨 掀开
(二)嗓 躁 息 熄 揪 锹 费 废
(三)A áo 灬 10 ② ①
(四)1.神态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 4.心理活动描写
(五)1.涂黑[B] 2.涂黑[C] 3.涂黑[C] 4.涂黑[A]
(六)1.(1)拟人 形象地写出了当时水势很大,情况十分危急
(2)略。
2.略。
二、1.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2.人物 情节 环境
3.老汉 小伙子 设置悬念
三、1.嫉妒 惭愧 怨恨不平
2.B A
3.示例:不靠窗的人早已忘记了病友每日带给他的快乐,他的嫉妒心理让他变得狭隘、冷酷。
4.B 示例:因为小说一般都有一定的主题,通过安排一些令人意外的结局来带给读者一定的震撼。
5.涂黑[C]
四、略。
2022年秋六年级单元检测 语文 [第 4 页 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