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 习题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 习题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30 22:0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一部分 章 节 复 习
第四章 光 现 象
目录
01
02
易错点剖析
思维导图
03
重点突破
思维导图
【例1】(2021广元)下图所描绘的情景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易错点剖析
易错点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区别
C
易错点拨:
1.下列有关光现象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B.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光的镜面反射
C.“海市蜃楼”——光的漫反射
D.驾驶员看到后视镜中的景物——光的折射
A
【例2】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只在液体中才沿直线传播
D.光只在气体中才沿直线传播
易错点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B
易错点拨:光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它沿直线传播的前提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对于不均匀的介质,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其传播方向也会发生改变。
2. 有些物质不是均匀的,如整个大气层,光在这些不均匀的物质中是否沿直线传播呢 让一束光在不均匀的红糖溶液中传播, 光束发生偏折;然后用木棒在该溶液中不断搅拌,使其成为均匀溶液,待溶液静止后,用同一束光照射到该溶液中,观察到光束变直,由此可以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例3】(2021资阳)图M4-1甲是某位游客去青海茶卡盐湖游玩时,摄影师为她拍摄的一张照片。图M4-1乙是摄影师看到游客及其倒影的成像简图,其中AB代表游客, C点代表摄影师的眼睛。请在图乙中画出摄影师的眼睛通过水面看到游客头部A点在水中像点A′的光路图。
易错点3: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如答图M4-1所示。
易错点拨:作图时要注意发光点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经过像点,平面镜后面的所有线都是用虚线,光线用实线。
3.如图M4-2所示,S为光源,它的一条入射光线射到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进入水中又发生折射。请作出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以及该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如答图M4-2所示。
【例4】如图M4-3所示,上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图M4-3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易错点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和现象
B
易错点拨:(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并且光路可逆。(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反射面不同,漫反射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如纸张、墙壁等;镜面反射的表面是光滑的,如镜子、玻璃等。(3)当平行光照射时,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的,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是杂乱无章的,向各个方向的都有。
4.皮鞋擦过鞋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皮鞋表面的光滑程度,增加其镜面反射效果
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
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的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B
5. 为了节能减排,许多地下车库采用光导照明系统,如图M4-4所示,采光罩采集的阳光进入内壁镀有高反射膜的光导管,经多次__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后,传导到漫射器,光经过它的漫反射传播到车库的各个方向,漫射器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凹凸不平”或“厚度均匀”)的透
明材料制成。
反射
凹凸不平
重点1:光的反射定律
重点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可简单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2)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指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3)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都有方向,用字母表示时应沿光线的方向叙述。
重点突破
1.某同学利用如图M4-5所示的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可以通过光屏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当激光笔发出的光沿法线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角与入射角都为90°
C.当光屏与镜面不垂直时,入射光
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仍在同一平面上
D.探究“光路是否可逆”时,必须
用两支激光笔
C
2. 如图M4-6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射角是60°
B. 入射角是30°
C.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D. 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变
A
3.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M4-7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的高度(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B
4.如图M4-8所示,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桌面右端用力向上提桌面,使桌面绕点O转动到与水平面成5°夹角,则此时(  )
A. 入射角增大了5°,反射角增大了5°
B. 标尺上的光斑向右移动
C.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小10°
D.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小5°
C
5. 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梦设计了如图M4-9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白纸板,F可绕两块白纸板的接缝ON转动。
(1)组装器材时,应让纸板与
平面镜之间保持__________。
(2)为了显示光路,应选择
__________(填“粗糙”或
“光滑”)的白纸板,并使一束
光紧贴着__________射向平面镜。
垂直
粗糙
纸板
(3)请你为小梦设计一个在纸板上记录光的传播径迹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光路用铅笔相隔一定距离时在纸板上各描两个点,再过两点用直尺、铅笔将光的路径画在纸板上
重点2: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重点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成的像是虚像。
6. (2021大连)演员站在平面镜前,在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   )
A. 逐渐变大,逐渐面镜
B. 逐渐变大,逐渐远离平面镜
C. 大小不变,逐渐面镜
D. 大小不变,逐渐远离平面镜
C
7.一个人坐在离平面镜1.5 m处的椅子上,如果人离开椅子后退了0.5 m,则此人的像到椅子的距离是(   )
A.1.5 m B.2 m
C.3 m D.3.5 m
D
8. (2021益阳)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的像的距离是5 m。图M4-10所示是小明同学在一次测量视力时的情景,关于这次视力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
A. 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向下
B. 视力表中开口指向纸外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指向纸内
C. 小明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
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6 m
D. 小明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
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3 m
C
9. 如图M4-11所示,十字路口东北角楼房上镶着面对正西南方向的平面大玻璃,一辆小车向东行驶到十字路口并向南转弯,则小车在平面镜中的行驶方向是(   )
A. 向东行驶向北转弯
B. 向南行驶向西转弯
C. 向北行驶向东转弯
D. 向南行驶向东转弯
D
10.如图M4-12所示,请作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C′。(保留作图痕迹)
如答图M4-3所示。
1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M4-13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
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3)实验时,小红应在蜡烛____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实验中,小红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填“较明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大小
A
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
较暗
重点3:光的折射
重点分析:(1)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2)三线共面,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3)发生折射时,空气一侧中的角,不管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都比另一侧的角要大。
12. (2021杭州)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平行板玻璃砖并穿过,其光路如图M4-14所示。关于图中4个角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α1>γ1
B. α2>γ2
C. α1=α2
D. γ1=γ2
A
13.一只小羊过河时差点被淹死,小马站在河边,看着清澈的河水想:“怎么会这样呢?河水看起来也就到小羊的下巴呀!”其实,小马看见的“河水”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了__________(填“折射”或“反射”),使河水看起来变__________(填“深”或“浅”)了。
折射

14.如图M4-15所示,一束光从玻璃砖的AB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玻璃砖AC面射出, 请画出这束光在的AC面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如答图M4-4所示。
15.某同学在做“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的实验,图M4-16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入射角 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 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 γ 0° 11° 22.1° 35.4° 40.9°
(1)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
折射
反射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2)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将偏向法线。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的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__________(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该做其
他多种透明介质之间的折射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重点4:光的色散
重点分析:(1)光的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
(2)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多种色光混合成的复色光。(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
16.下列关于光的色散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的色散实验是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多种色光的实验
B.后来人们用眼睛在光谱外面看见了红外线
C.红、绿、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D.光的色散实验运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B
17.每年农忙过后,一些地区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某省气象局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是(  )
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
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
C.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
D.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
D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呈“无色”是因为它能透过一切色光
B.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能发出白光
C.衣服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
D.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
A
19.如图M4-17所示,C为蓝色玻璃,D为白屏。一束太阳光从三棱镜的一边入射,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出射光线再经过C射到D上。则射到D上的光的颜色是(   )
A.红光 B.白光
C.黄光 D.蓝光
D
20.如图M4-18所示,条形码是通过黑白相间的条纹来记录信息的。超市利用商品上的条形码来进行结算,对于条形码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条形码的黑色区域反光比较强
B.条形码的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
C.当红光照射到条形码上时,白色区域看起来是红色的
D.扫描仪获取条形码信息,是利用
了条形码对光的折射
C
21.2019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14时30分许,检阅舰抵达阅兵海域,我们看见舰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红旗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光源,红旗__________(填“反射”或“吸收”)红光。
不是
反射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