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曹冲称象(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读课文,读懂人物对话,了解曹冲和其他官员称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1.教师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猜一动物)学生讨论谜语,教师揭示谜底:大象。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曹冲称象》。(板书:曹冲称象),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读课题,认识“曹、称”2个生字。师:为什么曹冲要称大象?他是怎么称的?2.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学生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标出生字。(2)教师展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学生“开火车”读,齐读,教师及时正音。3.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识记生字。(1)加一加识字:旦+里=量 石+欠=砍 禾+平=秤 木+干=杆 讠+义=议 口+贝=员禾+尔=称 立+占=站 木+主=柱(2)左右结构:线(与丝有关,带“纟”)、根(与树木有关,带“木”)、论(与语言有关,带“讠”)。(3)提醒学生注意“称”“秤”和“沉”在读音上的区别。4.小组合作。再次读生字。5.识字扩展(组词识字)。称重官员柱子议论砍树树根画线一杆大秤6.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着录音,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7.指导写字。(1)教师用课件展示“称、柱、底、杆”等10个生字。(2)学生先观察字的位置和特点再描红,教师指出写字要点。(3)教师讲解生字,强调“底、岁、站、然”的书写。底:着重注意“氐”的书写。岁:上下结构,由“山”和“夕”组成。站:注意左边“立”的书写,“立”的最后一笔是提。然:左上方不是“夕”,不要忘记“犬”字上方的那一点。(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5)小组进行评议。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6分钟)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认识了哪些生字呢?2.你能说一说田字格中的生字的书写特点吗?3.在田字格本上抄写本课生字,每个字写3遍。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我先让学生猜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这样的话语导入,既让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明显提高了,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又与所学内容紧密相连,继而导出课题。在字词教学上,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识记生字,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让学生积累了识字的方法,为以后识字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2.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学习曹冲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借助课后习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尝试自己思考其他称象的办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复习旧知巩固字词(5分钟) 1.认读生字新词。2.听写:一同、柱子、一边、到底、秤杆、力气、出来、船身、石头、地方、果然。3.说说曹冲是怎样称大象的。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在文中找答案:曹冲为什么称象?学生甲:曹操想知道这头大象的重量。(读第1、2自然段)学生乙:别人称象的办法曹操都不满意。(读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1)老师投影:①曹操听了摇摇头。②曹操听了直摇头。比较体会:①不满意。②非常不满意。(2)别人提出了什么办法,为什么让曹操这么不满意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砍树造大秤,但没有人提得起。)2.曹冲是怎么称象的?(1)自读第4自然段,把称象的过程按顺序画出来。(2)记一记称象的过程。①赶象上船;②在船舷上做记号;③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④称石头的重量。3.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吗?结果如何?(1)小组探究。(2)全班交流。4.把曹冲称象的办法和那些官员的办法比较,你有什么想法?学生甲:曹冲真聪明,想出了别人想不出的办法。学生乙:曹冲真了不起,因为他当时才七岁。(1)老师投影,学生比较:①曹冲七岁。②曹冲才七岁。(2)可以把“才”换成哪些词理解?(刚刚;只有)说明曹冲年龄还很小。5.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例:造天平,一边放石头,一边放大象……6.观赏《曹冲称象》的光盘(动画片),和同桌交流你观看后的感受。
提取信息叙述故事(6分钟) 1.回顾课文内容,边读边画出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2.将曹冲称象的故事用画的形式表示出来。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4分钟) 1.总结:同学们,我们以前听过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今天又学了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平时要多观察,遇事多动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2.拓展: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想出了什么办法解决呢 还有什么难题,现在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说出来吧,大家帮你一起想办法,好吗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曹冲称象的步骤,我在课堂上播放了动画片,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曹冲是如何称象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我在结尾处提出问题“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烈地讨论。经过讨论之后,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方法,虽然不一定可行,但是贵在这些方法都是学生们动脑筋的结果,我都及时地给予了评价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