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二单元
本单元所选课文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论语〉十二章》 本课所选的《论语》章节,聚焦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探讨了“君子”之德和如何修身养性的观点。文章通过人物对话,栩栩如生地展现了老师和弟子的形象;比喻说理,形象生动,表现了孔子非凡的智慧。
《大学之道》 文章围绕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强调“修身为本”。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量凝练而意蕴深刻的语句,使文章呈现出深邃隽永的审美特征;顶真手法的使用,则使文章逻辑推理性强,论证条理清晰,表达准确周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善端,把它们发扬光大,我们就会成为尧舜这样的圣人;任其泯灭,我们就会堕落为禽兽,这就是他的“性善论”。“王道论”是“性善论”在政治学上的运用。本章是最能体现孟子“性善论”的篇章。本文开篇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前提,推导出“不忍人之政”,继而推导出以“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如同“运之掌上”那样容易;接着以“孺子将入于井”举例论证,说明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乃是人的本能;然后指出了“四心”与“四端”的关系;最后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扩充“四端”的重要性。
《〈老子〉四章》 本课所选四章节内容,辩证分析了“有”“无”的关系;告诫我们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不可急躁冒进;提醒我们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重在修身;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道理,要慎终如始。文章表现了老子的思想主张,涉及修身养性、治国理政等方面。全文说理形象,语言凝练,结构严谨,层层推进,气势如虹。
《五石之瓠》 文章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文章说明了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
《兼爱》 墨子认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因此他提出“兼相爱”的思想,认为“兼相爱”是治理天下混乱的良方。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爱人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如此,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杀的现实意义。
5 《论语》十二章
课程目标 学法指导
1.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论语》《礼记》《孟子》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实践的意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1.反复诵读,勤于归纳。借助相关工具书,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把握其规律,活学活用。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论语》《孟子》的知识,了解孔子、孟子思想的精髓。
3.结合儒家思想的基本要义,加深对本文的理解,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课前 自主学习
[资料助读]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教育方面,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仁政、德治。孔子总结了前人的教学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开私人讲学的先例。
写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纷乱。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的出路,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他们的想法与立场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互相辩争,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理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知识链接
语录体
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其中《论语》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往往在一两句话里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警句和格言。
[基础梳理]
字音识记
(1)八佾( ) (2)文质彬彬( )
(3)譬如( ) (4)一篑( )
(5)迩( )
通假字
知者不惑( )
yì
bīn
pì
kuì
ěr
同“智”,明智,聪明
连词,表示进一步,而且
连词,表示假设,如果
连词,表示顺承,就
动词,接近,靠近
动词,成就
形容词,重大,重要
动词,重视,看重
动词,重叠
量词,层
副词,再次,重新
动词,归复
动词,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副词,再,又
形容词,重复
古今异义
1.文胜质则史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2.一日克己复礼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虚饰,浮夸。
历史。
一旦。
一天。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朝闻道,夕死可矣( )
(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2.名词作形容词
质胜文则野( )
3.形容词作名词
见贤思齐焉( )
4.形容词作动词
见贤思齐焉( )
在早上 在晚上
在内心
粗野,鄙俗
贤能的人
向……看齐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2.倒装句
敏于事而慎于言( )
3.固定句式
(1)如礼何( )
(2)小子何莫学夫《诗》
( )
“……也”,表判断
状语后置句,“于事敏而于言慎”
如……何,译为“把……怎么样”
何莫……,表反问的句式,译为“为什么不……呢”
课堂 思考探究
[整体感知]
结构图解
《论语》
十二章
主旨探微
《〈论语〉十二章》主要阐述了孔子关于贫富、义利、自我要求等方面的观点,以及孔子重视《诗》的教育作用,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任务探究]
任务一 理解
1.如何理解“克己复礼”?“仁”和“礼”是什么关系?
【答案】(1)“克己复礼”是指要约束自我,使自己的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这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
(2)在孔子看来,“仁”和“礼”是一体的,“仁”是“礼”的精神支柱,“礼”是“仁”的具体体现;“仁”是目的,“礼”是手段,是为实现“仁”服务的。
2.阅读《阳货》,说一说《诗》究竟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请概括归纳。
【答案】《诗》有三大功能: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二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
任务二 赏析
3.阅读《子罕》“譬如……吾往也”,说一说这几句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答案】比喻论证。这几句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孔子认为自己和学生们无论是在学问方面还是在道德方面,都应该坚持不懈,自觉自愿。
任务三 探究
4.在《雍也》篇中,孔子论及了“文”与“质”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答案】①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即“礼”与“仁”的关系。②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
③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不迷失本性,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
5.孔子“仁”的思想蕴含着哪些值得现代人弘扬的思想精华?
【答案】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对方对我们友好的前提下才对对方友好;我们对对方好,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以自己的心来体贴对方的心。这凸显了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②“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人是社会性动物,必须考虑他人的存在、社群的秩序,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规范。孔子宣扬的“礼”中蕴含的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在今天仍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文白对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