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备考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生物总复习(北师大版 )基础讲练(锁定考试目标+导学必备知识+探究重难方法)第12讲 人体的营养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备考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生物总复习(北师大版 )基础讲练(锁定考试目标+导学必备知识+探究重难方法)第12讲 人体的营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10-28 17:4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时 人体的营养
考纲要求
备考指津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5.尝试解读食物金字塔,根据需要设计合理的营养食谱。
6.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合理膳食并关注食品安全和卫生。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多以选择题、简答题形式考查。
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消化腺和消化液的作用、小肠的结构特点往往以曲线图、柱状图或结构图为依托综合考查,一般与循环系统联系在一起,复习时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
3.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一般出现在探究实验中,注重能力的考查。
一、人类的食物
1.三大产热营养素
种类
主要作用
食物来源
共同点
糖类
主要的供能物质
食糖、谷类等
构建细胞
提供能量
脂肪
备用能源物质
肉类、油类、硬果等
蛋白质
构建细胞的基本物质
瘦肉、鱼、蛋、奶等
2.水: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的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3.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不多,作用很大。如: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缺铁易患贫血。
4.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细胞的成分,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对它的需求量很小,但很重要。如:缺乏维生素A会患皮肤干燥、夜盲症等;缺乏维生素B1会患神经炎、脚气病等;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维生素D,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儿童易患佝偻病。
二、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1.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
(1)消化道可分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2)消化腺
2.消化的概念:在消化道内,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将大分子的不能吸收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的、能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3.消化过程
淀粉(部分)麦芽糖葡萄糖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初步消化氨基酸
4.营养物质的吸收
5.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特点
①小肠非常长,内壁有许多皱襞和大量的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②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容易吸收。
三、合理膳食
1.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进食五类食物。
2.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3.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
1.教育部号召大力开展“豆奶工程”。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这项工程的主要意义是为人体补充(  )。
A.蛋白质和铁    B.蛋白质和钙
C.糖类和铁 D.糖类和钙
2.营养学家建议我国儿童、青少年以及术后病人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3.下列哪类营养物质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又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4.长期以精米、精面为主食而又少吃水果、蔬菜的人,唇和口腔易溃疡(俗称“烂嘴”),原因是人体内缺乏(  )。
A.蛋白质 B.脂肪 C.无机盐 D.维生素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提倡用铁锅而不用铝锅。因为常用铝锅炒菜容易患的疾病是(  )。
A.坏血病 B.脚气病 C.贫血病 D.佝偻病
6.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  )。
A.咽 B.食管 C.胃 D.大肠
7.小肠的开始部分是(  )。
A.十二指肠 B.盲肠 C.肛门 D.阑尾
8.下列结构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消化器官是(  )。
A.口腔 B.食管 C.唾液腺 D.小肠
9.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的是(  )。
A.唾液和胃液 B.胰液和肠液
C.胆汁和胰液 D.唾液和肠液
10.食物的消化主要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哪一个过程?(  )
A.氧化分解的过程
B.进入血液的过程
C.与消化液混合的过程
D.转化成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11.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液起始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
A.淀粉、脂肪、蛋白质 B.淀粉、蛋白质、脂肪
C.脂肪、淀粉、蛋白质 D.蛋白质、淀粉、脂肪
12.细嚼馒头有甜味,那是因为(  )。
A.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为麦芽糖
B.淀粉有甜味
C.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转变成葡萄糖
D.牙齿的咀嚼
13.经常酗酒的人,最直接受到伤害的消化器官是(  )。
A.胃 B.小肠 C.大肠 D.口腔
14.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
B.小肠长5~6 m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
15.食品安全事关人的健康,下列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是(  )。
A.购买方便面要看保质期
B.青菜买回时要清洗干净
C.购买经过检疫的猪肉
D.吃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
1.正确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1)图示
A、B、C、D分别表示消化、吸收、利用、排遗的过程。
(2)分析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消化是在消化道中进行的,吸收是指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营养物质被细胞利用才是吸收的最终目的。
②参与A过程的部位有口腔、胃和小肠,参与B过程的部位有胃、小肠和大肠。
③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直接被吸收。
【例1】医生从小王的消化道的某器官里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则该器官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解析:三大有机物的消化最终在小肠内完成,葡萄糖、氨基酸分别是淀粉、蛋白质的最终消化产物。
答案:C
消化酶受酸碱度的影响,口腔、胃、小肠中的酸碱度分别是中性、酸性和弱碱性,所以唾液只在口腔中起作用,胃液只在胃中起作用。把一些对胃刺激较大的药物用淀粉做胶囊皮包裹起来便是利用了胃液不能消化淀粉的特点。
2.正确解读“平衡膳食宝塔”
(1)宝塔共分五层,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2)第一层(底层):谷类。包括米、面、杂粮。主要提供能量、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第二层: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膳食纤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同种类各有特点,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第三层:鱼、肉、蛋类。主要提供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
第四层:奶、豆类。主要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天然钙和维生素,利于吸收。
第五层:油脂类。主要提供能量。
【例2】下列图中能代表合理膳食的各种食物配置比例的是(  )。
解析:人体需要的各类食物占总摄食量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是:谷类、蔬菜和水果、鱼肉蛋类、奶豆类、油脂类。
答案:A
①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大小不因它在食物中的含量大小或人体对它需求量的大小而定。②营养不合理不仅包括营养不良还包括营养过剩。
1.(2012·湖南湘潭中考,8)今年4月央视曝光了“毒胶囊”事件,某些不良企业利用皮革废料加工制成药用胶囊。但合格的药用胶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免受药物的刺激?(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2.(2012·湖南湘潭中考,9)某人患有夜盲症,一到傍晚就看不清东西,应多补充哪种食物?(  )
A.苹果 B.牛肉 C.胡萝卜 D.鱼
3.(2012·安徽巢湖中考,8)某4个月的男婴,由于出生后一直服用一种几乎不含蛋白质的劣质奶粉,现已出现了头大,嘴小,脸肿的症状。就此因果关系,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找出错误的选项(  )。
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B.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
C.组织细胞的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D.蛋白质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4.(2011·山东泰安中考,25)下面是张华为妈妈设计的几份午餐食谱,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大虾、牛肉、鸡蛋 B.芹菜、排骨、馒头
C.米饭、白菜、芹菜 D.肥肉、冬瓜、面包
5.(2011·山东新泰中考,19)将等量的唾液和清水分别滴入盛有等量馒头碎屑的试管A和试管B内,搅拌均匀,再将两只试管放在37 ℃的温水中10分钟,取出试管并滴入碘液,发现A不变蓝、B变蓝。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唾液不能使淀粉发生变化
B.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C.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葡萄糖
D.唾液将淀粉包围,形成保护层
6.(2011·福州中考,12)食品安全,关乎民生。购买食品时要关注包装上的(  )。
①保质期 ②添加剂的种类 ③生产日期 ④厂家厂址 ⑤质量安全标志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7.(2011·福建南安中考,7)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在正常情况下,糖类主要来自我们日常膳食中的(  )。
A.米饭 B.蔬菜 C.肉类 D.豆制品
8.(2011·安徽巢湖中考,2)下列食物成分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9.(2011·湖南怀化中考,10)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胆汁 B.胃液
C.肠液 D.唾液
10.(2011·山东菏泽中考,5)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  )。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氨基酸 D.脂肪酸和甘油
11.(2011·江苏苏州中考,10)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健康成年人合理膳食中各种食物配置比例的是(  )。
12.(2011·江苏苏州中考,14)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一组消化终产物是(  )。
A.蛋白质、淀粉、脂肪
B.氨基酸、麦芽糖、甘油、脂肪酸
C.二氧化碳、水、尿素
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
13.(2011·湖南湘潭中考,12)小芳不爱吃蔬菜、水果,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这是由于体内缺少(  )。
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B D.维生素A
14.(2011·江苏苏州中考,40)食品安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果我们要购买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即绿色食品),需要关注的产品标志是(  )。
15.(2011·江苏苏州中考,13)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B.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16.(2011·福建南安中考,23)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其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1 B.2
C.4 D.5
17.(2011·福建南安中考,24)上题图中表示,同时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的器官是(  )。
A.1 B.2
C.3 D.4
18.(2011·山东德州中考,2)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药物经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目的是避免对图中[ ]______的刺激。
(2)产生胆汁的器官是图中[ ]______,胆汁在释放到小肠之前,储存在图中[ ]______内。
(3)图中[4]能分泌胰岛素。当人体内胰岛素______时,就会引发糖尿病。近年来,我国该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就糖尿病人来说,控制体内______的长期稳定是首要任务。
19.(2011·山东聊城中考,29)“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等话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下面是综合了新闻媒体对此类问题的相关报道,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期,我省部分地市发生蜱虫叮咬致人死亡事件,引起省卫生厅的高度重视,并发布防控措施。该病的症状是发热并伴血小板减少等,少数患者出现脏器衰竭而死亡。研究发现,该病与蜱虫体内存在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有关。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后再叮咬人时传播。
材料二:近几年,新闻媒体接连报道了“毒奶粉”“地沟油”“毒花椒”“健美猪”“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加大检测、加大处罚、净化食品市场的同时,提醒老百姓学会鉴别、学会自我保护。
材料三:近期,媒体报道的“超级细菌”(超级耐药性细菌)的出现,再次为我们敲响了“滥用抗生素”的警钟。加强药品管理,科学使用抗生素,是预防“超级细菌”出现的有效手段。
(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体是______,该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
(2)在购买包装食品时,首先要注意食品的______期和______期,其次要关注成分、厂名、地址、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对购买的水果、蔬菜可用______浸泡、冲洗,也可以削去外皮。
(3)“超级细菌”产生的内在原因是生物体具有______特性,滥用抗生素对“超级细菌”起到了______作用。
1.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  )。
A.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葡萄糖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葡萄糖能直接消灭病原体
D.葡萄糖能预防坏血病
2.关于我们常说的“垃圾”食品,请找出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  )。
A.是指被不法商贩回收的已遭污染的脏食品
B.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的食品
C.经不当加工后,原材料所含维生素等营养遭受严重破坏,却又被添加了色素等有害成分的食品
D.非绿色食品即“垃圾”食品
3.接受了胃切除手术的病人,他的消化能力在哪个方面受到的影响最大?(  )
A.对淀粉的消化能力
B.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
C.对脂肪的消化能力
D.对所有食物的消化能力
4.下列叙述中,疾病与病因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夜盲病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
B.脚气病与缺乏维生素B1有关
C.牙龈出血与缺乏维生素C有关
D.神经炎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
5.以下是小兰对人体消化和吸收机理的认识,其中合理的是(  )。
A.淀粉和蛋白质最早在口腔中被消化
B.消化腺中只有胃腺能分泌盐酸
C.胆汁中没有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
D.小肠能吸收麦芽糖、葡萄糖等,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6.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原因是(  )。
A.酶发挥催化作用只有一次
B.胃蛋白酶被小肠稀释
C.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
D.小肠的酸碱度比胃内的酸碱度高
7.在人的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胃 B.大肠
C.小肠 D.口腔
8.小明常常牙龈出血,甚至皮肤出现小面积淤血,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久症状消失。请问小明患病的可能原因是(  )。
A.体内缺钙 B.体内缺铁
C.体内缺维生素C D.体内缺维生素D
9.前不久,网上出现一些“中、高考食谱”。据《重庆晨报》报道,一女士听说“吃猪脑能补人脑而增强记忆”,于是,她天天给即将参加考试的女儿做猪脑吃,结果,女儿吃得直拉肚子。你认为下列哪道菜符合均衡膳食的要求?(  )
A.皮蛋肉丸汤 B.豆腐白菜汤
C.青菜排骨汤 D.大骨鱼头汤
10.在下列4种营养成分不同的食品中,某同学若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易患佝偻病的是(  )。
11.下图为人体的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图中________(填标号)所示结构。
(2)图中①所示器官为________,它分泌的________对食物中脂肪的消化起重要作用。
(3)②分泌的胰液中含消化________的酶。
(4)营养物质被吸收后,可经血液循环送到身体各处。被吸收的营养物质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
12.某人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他准备了三支试管,其中所加物体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中,共组成______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支试管都要放在大约______℃的温水中进行恒温约10分钟。
(3)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碘液,变蓝的是______,不变蓝的是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此实验结论的依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的知识,可以知道,馒头变甜是因为其中的______转化成了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自主导学
自主测试
1.B 2.C 3.D 4.D 5.C 6.C 7.A 8.C 9.B 10.D 11.B 12.A 13.A 14.C 15.D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B 胃液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2.C 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3.D 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4.B 因为,A中缺乏维生素,C、D中缺乏蛋白质。
5.B 因为,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A中不变蓝说明淀粉被消化了,口腔中只能初步消化淀粉形成麦芽糖。
6.D
7.A 因为,糖类在食物中主要以淀粉的形式存在于谷类中。
8.D 因为三大供能物质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9.A 10.C
11.A 因为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蔬菜水果含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每天进食量应较多,蛋白质主要构建细胞,需求量较少,脂肪类作为备用能源在体内贮存,需求量最少。
12.D 因为,三大有机物的最终消化产物分别是:糖类→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13.B 因为,牙龈出血是坏血病。
14.A
15.A 因为,胆汁不含任何消化酶。
16.C 因为,图中1、2、3、4、5分别是:肝脏、胃、胰腺、小肠、大肠。
17.C 因为,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
18.答案:(1)5 胃 (2)1 肝脏 2 胆囊 (3)分泌不足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
解析: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肝脏分泌胆汁,胆囊贮存胆汁;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过高,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有一定限度,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的现象。
19.答案:(1)新型布尼亚病毒 吸血的节肢动物——蜱虫
(2)生产日期 保质期 清水(洗洁精或淡盐水) (3)变异 自然选择
解析:在蜱虫叮咬致人死亡事件中,蜱虫起到了携带病原体的作用,致病的微生物是新型布尼亚病毒;“超级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抗生素对“超级细菌”的抗药性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使“超级细菌”的抗药性向着“强”的方向进化。
模拟预测
1.A 因为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2.C 因为,“垃圾”食品主要是指非法使用添加剂,营养不合格,包装和外观漂亮的食品。
3.B 因为,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4.D 因为神经炎是由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
5.B 因为,口腔中只能消化淀粉,胆汁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麦芽糖必须进一步消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
6.D 因为酶的催化作用受酸碱度的影响。
7.C
8.C 因为,牙龈出血是患了坏血病,坏血病是由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这类维生素主要来自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9.C
10.D 因为佝偻病是缺乏维生素D和钙引起的。
11.答案:(1)④ (2)肝脏 胆汁 (3)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4)右心房
解析:营养物质吸收先进入体循环。
12.答案:(1)3 1号与2号 1号与3号
(2)37
(3)2号和3号 1号
(4)馒头的消化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都有关系 1号和2号对比,证明唾液的作用,1号和3号对比,证明牙齿和舌的作用
(5)淀粉 麦芽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