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张PPT)
第二单元
7 *兼爱
课程目标 学法指导
1.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课的说理方法和论证逻辑。 3.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
“当”“恶”“亡”等的读音和意义。
2.结合本文的语言和例子理解墨子的思想。
3.体会墨子的思想,辩证分析墨家文化在当时和现代的意义。
课前 自主学习
[资料助读]
作者简介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名翟(dí),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在先秦时期的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墨家的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写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大变革时期。在那个礼崩乐坏、王权衰败、诸侯争锋的时代,旧的政治、经济秩序乃至社会伦理秩序渐趋崩解,而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伦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切都处在剧烈的变革之中。广大劳动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极度渴望过上安定太平的生活。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积极的关注与思考,认为一切的灾难和邪恶都是人们不相爱带来的恶果,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坚决地维护劳动人民的生存与安全。
知识链接
《墨子》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根据《汉书》记载,《墨子》应有71篇,而当前通行本的《墨子》只有53篇,遗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墨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和他弟子的言行,阐述墨子的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是《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6篇,这主要是后期墨家的思想,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墨子》一书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之作。《墨子》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其中所反映的思想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基础梳理]
字音识记
(1)恶施( ) (2)慈亡( )
通假字
1.当察乱何自起( )
2.故不孝不慈亡( )
3.故盗贼有亡( )
wū
wú
同“尝”,尝试
同“无”,没
同“又”
连词,于是
疑问代词,哪里
兼词,于是,于此
形容词词尾,表状态
疑问副词,何,怎么
动词,仇恨,讨厌
名词,坏人
形容词,羞耻
动词,看待
动词,察看,视察
动词,看顾,照看
名词,眼睛,视线
动词,使受损失
动词,损耗,亏损
动词,治疗
动词,致力研究,专心从事
古今异义
1.虽至大夫之相乱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2.皆起不相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
卿大夫的封地。
家庭;人家。
互相亲爱、友好。
互相爱慕。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1)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
(2)犹有大夫之相乱家( )
(3)虽父之不慈子( )
2.形容词作名词
(1)恶施不孝( )
(2)恶施不慈( )
3.名词作动词
故贼人以利其身( )
使……得利
使……混乱
对……慈爱
孝顺的事情
仁慈的事情
偷窃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
(2)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
(3)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
2.省略句
皆起不相爱( )
“……也”表判断
“……者……也”表判断
“……者也”表判断
应为“皆起(于)不相爱”
3.倒装句
(1)子自爱,不爱父( )
(2)故亏弟而自利( )
(3)察此何自起( )
(4)盗贼无有( )
4.固定句式
犹有不孝者乎( )
宾语前置句,应为“子爱自,不爱父”
宾语前置句,应为“故亏弟而利自”
宾语前置句,应为“察此自何起”
主谓倒装句,应为“无有盗贼”
“犹有……者乎”,可译为“还有……的人吗”
课堂 思考探究
[整体感知]
结构图解
主旨探微
“兼爱”是墨家的核心主张之一。本文认为天下之乱起源于“不相爱”。父与子、兄与弟、君与臣,都是更加爱自己,亏人而自利的,因此天下混乱;盗贼自爱而不爱他人,因此行窃和残害别人;诸侯、大夫自爱其国与家,而不爱他人之国与家,故相互攻伐与侵害。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如己,则所有窃夺攻伐的现象都会消除,天下就会太平安定。
[任务探究]
任务一 理解
1.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答案】(1)用比喻论证,提出要治理好天下混乱的状况,就要知道发生混乱的原因,就像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样。
(2)用形象、易懂的比喻,说明治理天下“必知乱之所自起”的重要性,以此来引起下文。
2.本文逻辑严密,是非明辨,说一说墨子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
【答案】文章开篇首先提出要治理好天下的混乱,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源头,就像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样。接着指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文章的论述从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不相爱,到盗贼横行,再到大夫互相侵害、诸侯互相攻伐,分层论述乱起不相爱的观点。然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天下兼相爱”。最后归纳论点,肯定结论,总结全文。
任务二 赏析
3.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
【答案】意质而语显。文章质朴充实,不重文采。文辞不加修饰,能就近取譬,浅近通俗,重在以理服人。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论辩一气呵成,气势非凡。
任务三 探究
4.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有什么异同?
【答案】相同之处:①基本内涵一致。“仁爱”与“兼爱”,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孔子的“泛爱众”与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都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二者在主张人人相爱,关爱民众,反对以强凌弱上是相通的。②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墨子的“兼爱”思想都产生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混乱纷争的理想。
不同之处:①具体内涵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是有先后等级顺序的,是由“爱亲”到“爱人”,最后才是“泛爱众”。它要求按照宗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没有尊卑、亲疏、贵贱的差别,即“兼相爱”,借此达到利人如己、无私利他的“交相利”的目的。②爱的倾向性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责,不问自己的权利。墨家的“兼爱”思想则是站在功利的角度上,提出了对等互报的原则,即“兼相爱,交相利”。
总体看来,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差别和等级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展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而墨家的“兼爱”是一种无差别无等级的爱,它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差别和等级,不分厚薄亲疏,爱人如己。
[文白对译]
课后 巩固拓展
[素材积累]
1.兼爱之说不唯有利于他人,对于实行兼爱的人也有利。墨子极言战争之害。战争不唯对被征服者有害,对征服者也有害。即使偶尔有些国家能牺牲别国而获利,也仍然不足为训。他把战争比之于药。有一种药,如果一万人服用,只有四五人受益,就绝非良药。墨子深知人类自然本性并不完善。有些人太过短视,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看不到长远的利益。你对人们说,爱他人对自己有利,自私只有害处,人们不会相信。所以墨子看出需要权威,以调节人的行动。
【适用话题】“兼爱”“非攻”“爱好和平”“团结”“友爱”等。
2.“爱人”落实标准的差异性
尽管孔子、墨子二人都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各自的思想,但这两种思想在落实要求与标准上也具有明显差异。
孔子的“仁爱”更加注重个人内心的自觉,强调修身在己。“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告诫弟子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孔子对于修身并没有运用外部的强制手段,而是强调自律、自觉,这样才能发自内心去真正提高自身的品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两者有机统一于一体,从积极与消极两个角度为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准则。
孔子主张既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又要做到不强人所难,以不损人的忠恕之道来体现对他人尊重的“爱”。这表明,“仁”在主体意识中的确立有赖于主体的理性自觉和情感认同,唯有如此,“仁”才能真正凝为主体的内在德行。这种“爱”侧重于内心的情感动机,而缺少具体的衡量标准。
墨子的“爱人”对孔子的“仁爱”有所超越,他不仅强调在思想动机上要“兼相爱”,在实际行动上也要“交相利”。首先从动机上来说,“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将是否对他人有利看作衡量行动的标准,有利就实施,不利就停止,功利目的非常明显。
其次在行动上,倡导人们“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强调人人各尽其能、各尽其力,从物质上去帮助他人,并以“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作为外在强制手段,从而使人们将道德情感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这是一种心理动机与行为功效相统一的爱,也与墨子提出的“合其志功而观焉”不谋而合。
【适用话题】“兼相爱,交相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各尽其能、各尽其力”“团结协作”等。
[聚焦高考]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考点链接
分析综合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高考往往采用客观选择题(四选一)的形式,题干是“概括与分析”,且往往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角度进行设误,以考查对文意的综合理解等,是近年来新高考卷、全国卷持续考査的成熟题型。
典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原文见P61“典题在线”)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而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答案】C
【解析】“于是任命他……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错,据原文“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可知,是过了一段时间才任命他为梁怀王的太傅,且应是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后才任命贾谊为太傅。另外,“重新得到重用”也不准确,前后都是做地方王的太傅。
技法攻略
七比对,破解“七大陷阱”
1.比对时间,防“时序错乱”。
命题者常把事件发生的时间故意颠倒、弄错。考生作答时,要了解以时间、地点叙写的文言材料的顺序,要善于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注意敏感的时间顺序,注意“已然”的情况和“未然”的情况,识破“时序错乱”的陷阱。
2.比对地点,防“地点不合”。
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识破命题者所设“地点不合”的陷阱。
3.比对人物,防“张冠李戴”。
高考文言文所选的材料大都是记叙性的,除全文记叙的中心人物,还会写到另一些人物。这类命题陷阱往往将“彼”强接在“此”上,张冠李戴。辨析时应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等信息,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4.比对关键细节,防“曲解文意”。
命题者故意错解原文关键细节(关键词语)以迷惑考生。这种曲解文意的方式正成为设题的主要陷阱。因为错误极其细微,故要认真、细心比对。
5.比对添加内容,防“无中生有”。
“添加”就是通过“无中生有”的方式,在选项中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辨析时应将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从而识破“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的陷阱。
6.比对因果关系,防“因果混乱”。
这类干扰项往往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硬说成是因果关系,或者颠倒了“因”和“果”两者之间的关系。辨析时要注意选项中“因此”“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与原文中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因果关系是否恰当。
7.比对表范围、程度等的词语,防“以偏概全”(或“以全概偏”)。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故意缩小(或扩大)原文有关信息的范围、作用、程度等,或者断章取义,概括不完整。
[群文阅读]
导读: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文明作为世界上公认的古文明之一,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是至今为止从未间断传承,仍然在复兴和发展的文明。
探寻文明源流 传达中国精神
李东珅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现实的“生存之镜”。这面镜子最重要的功能不在于复制现实,而在于它映照了现实。正因为这一点,纪录片的表达常常比影视剧更有力量。
我们生活中还有一面镜子,那就是历史。中国人历来重视读史明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我很喜欢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的两句话:“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抱着对中国历史“应该略有所知”的态度以及对中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我和我的团队创作了纪录片《中国》第一季和第二季。
因为深知历史的浩瀚无边,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全面书写和穷尽讲述的野心,而是紧紧抓住这样的核心主题:我们从哪里来?是什么塑造和影响了今天的中国?
我们以文明源流、国家制度以及文化发展为主线,选取了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转折性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重要节点进行表现,讲述一个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这背后,我们探寻的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国精神。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基本思想理念,从儒家的“民为邦本”到道家的“天人合一”,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到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它们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从历史深处提炼出来,让电视机和电脑前面的观众看到文明的筋骨与脊梁。
除了通过精妙凝练的解说、新奇多元的叙事,在内容上着力呈现中国的历史之美和文化之美,我们还尽可能地通过电影级的画面和构图来展示中国的山河之美。剧组辗转浙江、内蒙古、湖北、甘肃等省、自治区的数十个外景地,片中汇聚了雪山、沙漠、草原、森林、湖泊、大海等中国几乎所有的地质地貌类型,每一帧截图都堪称电脑屏保,让海内外观众充分感受中国山河之壮阔。
影像方面,我们打破了纪录片与影视剧的视听语言壁垒,融汇戏剧舞台的假定性和象征性手法,比如用一堵高墙来象征一座城池,用一扇屏风来隐喻一个时代。其中最大胆的尝试,是大量采用五十格拍摄,让画面慢下来,让时光慢下来。这种脱胎于中国画的写意和留白,也是我们带给观众的中华文化之美。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今天,纪录片凭借跨文化、跨时空的媒介形态,成为人们记录时代、对话文明、认知世界的重要载体。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纪录片,无疑是对国家形象的一次影像建构。对内,它提升的是文化自信;对外,它传达的是民族精神。
为了让《中国》兼具国际表达,我们邀请了日本音乐家梅林茂及意大利作曲家斯蒂法诺·伦蒂尼参与主题音乐创作。与国际知名团队的合作,在保证视听效果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我们相信,通过精良的制作、国际化的创意表达和专业化的传播手段,《中国》将会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以及蕴含其中的、历千年而不衰的中国精神。
[选自2022年3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赏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每个时代都对今日中国有着深远影响。纪录片《中国》聚焦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挖掘对今日中国最具深远影响的人和故事,看历史如何影响了今天。在《中国》中,我们看到了汉字文化的精致化,看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如信仰一般的共识……历史中国的演进,就是中国文明的发展;中国文明的发展,就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不变与变。
吟出文化自信与盛世华章
胡智锋
诗词之美,不止彰显了“气自华”的雍容气度,更可以载梦、传情、咏志、聚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诗词在当下仍能让我们从中汲取能量。近年来,文艺节目以诗词入题,在弘扬诗词文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新的时代旋律下,诗词类节目也需要推陈出新,从传承、普及向夯实认同基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转变。
走到第七年的《中国诗词大会》在这个层面上交出了答卷。《2022中国诗词大会》以人民为“纲”,以现实生活为“目”,以诗词为“索引”,讲述时代、世情和社会百业百态。节目分为江山、少年、燃、稻香、韵、遇见、天地、味道、飒、出发10个主题,首期即以“江山”为题,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创作团队深入剖析诗词与人民之间的内在联系,用诗词回应人民的需求。其中,既有“忆往昔”,如第二期节目中两道“身临其境题”,分别从《觉醒年代》《长津湖》经典片段中取材出题,点评嘉宾郦波、康震围绕当下青年与先烈建立的情感关联来解析题目,让观众更深切地体会到诗词蕴含的蓬勃之力;
也有“照当下”,节目创新性推出“带诗词上太空”的环节,邀请杨利伟带领观众与身处太空的3位宇航员连线,并致以诗词问候……建党百年的风云际会、英雄戍边的慷慨无畏、全民抗疫的人间温情、浩瀚宇宙的昂扬征途、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都在节目中与诗词文化进行了碰撞。
《2022中国诗词大会》还在电视节目形态方面进行了创新。譬如,首期节目融入点评嘉宾康震赴新疆采风时的片段,将目之所及与诗词文化融合在一起,既表达了诗词与生活密切关联的主旨,也丰富了节目的趣味性。
第二期节目,一段李清照与侍女的剧情演绎,不仅为选手提供了两道妙趣横生的题目,也衍生出《如梦令》写作背景的探讨。无论是在“文化+旅游”中探索诗词类节目的表达边界,还是在出题环节加入情景化、剧情化呈现,都投射出文艺节目创作与诗词创作一样,“诗有恒裁,思无定位”。
潜下心与观众沟通是一档节目的必由之路。当诗词的触角伸向浩瀚苍穹和神州大地,伸向奋斗一线和田间地头;当谈诗歌的景象不仅出现于少长咸集、高朋满座的文化雅集,也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景观,诗词文化真正做到了“诗入百姓家”。只有充分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情境,诗词文化才能得到更纵深的发展,文艺节目才能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不仅仅是对于《2022中国诗词大会》而言,对整个题材、类型节目亦然。
[选自2022年3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赏析】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化的感性表达,是中华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宋诗词,高度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文化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古典诗词聚焦诗词所承载的忠孝、仁义、爱国、勤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内容,激活深藏于大众血脉里的中国文化基因,屡屡击中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心,成为百姓休闲文化大餐的一道“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