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了解大和政权基本统一了日本、武士集团的形成和幕府统治的发展;
2.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历史上日本和中国有何联系?
唐朝:
明朝:
清朝:
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遣唐使
倭寇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
1972年中日建交
情境引入
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日本
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1世纪-2世纪
3世纪
5世纪
出现上百个国家
(与中国发生过
通使关系)
奴隶制国家
“大和国”出现
大和政权 统一日本
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实现了首次统一。
一、6世纪前的日本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大和政权的统治
1.政治上: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2.经济上:
(1)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2)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3)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实质:
部民制
田部:从事农业
海部:从事海洋捕捞
最高统治者:“大王”
王室
贵族
部民:地位近似奴隶
部民制
一、6世纪前的日本
“田 部”
“海 部”
奴隶主贵族统治
1.背景:
(1)国内:
材料一: 当时一些较大的贵族极力想控制中央政权,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下中小贵族也在疯狂地兼并土地,残酷地剥削部民,许多平民的土地也被剥削,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日本大化改新》
材料二:唐太宗李世民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中外历史纲要》
(2)国外:
中国隋唐制度先进
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二、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
背景(原因)
时间:
推行者:
内容:
(1)政治上:
(2)经济上:
影响:
从646年开始
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班田收授法)
统一赋税。
大和 正式改称 日本国
孝德天皇
国内:
国际:
中国隋唐制度先进
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社会性质变化)
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影响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1、大化改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并说出中国历史上相类似的事件。
2、日本经过大化改新从奴隶社会迅速崛起为封建制强国,大化改新给我们的怎样的启示?
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类似事件:中国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①正视其他国家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学其所长,为我所用
②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应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日本文化中哪些是学习中国的?
货币
开元通宝
和同开珎
(始铸于621年)
(始铸708年)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文字
服饰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安京平面图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都城
唐风浸润奈良城—古代日
本
地方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装起来,
目的:
武士
武士团
追随更强大的首领
组成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
源氏
平氏
击败
Χ
幕府
1.武士和武士集团:
三、幕府统治
2.幕府统治:
时 间:
人 物:
地 点:
影响:
特点:
12世纪晚期
源氏首领源赖朝(征夷大将军)
镰仓
源赖朝
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三、幕府统治
①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②天皇大权旁落,成为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把持着国家大权
③逐渐形成武士道(效忠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主公) 。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武士道指以不惜命的觉悟为根本,为实现个人于集体、团体的价值,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为是切腹。
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
积极:为理想而不屈的精神,是武士道精神的扩展。
消极:经历了一次畸变,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
武士道精神的影响
古代
日本
统一:5世纪初 , 大和统一日本
大化改新
背景
时间
内容:政治上、经济上
意义
武士和武士集团
武士集团的形成
幕府统治的建立
武士道
人物
(社会性质变化)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封建统治秩序的确立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1、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公元646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 )
A.阿拉伯帝国 B.唐朝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B
2、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3. “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 的 (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影响
B
D
4、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大和统一 B.幕府统治建立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5、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
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
C
C
6. 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宣布实行国制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如果采用世纪纪年法来记载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应是( )
A.6世纪40年代 B.6世纪50年代
C.7世纪40年代 D.7世纪50年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