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2020-2021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一、填空(每题2分 共30分 )
1.(2020三上·通河期中)水在 ℃时开始沸腾,在环境温度和水温下降到 ℃开始结冰。
2.(2020三上·通河期中)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存在形式,分别是 态、 态、 态。
3.(2020三上·通河期中)水能溶解 、 、 等物质。
4.(2020三上·通河期中)我们通常使用 、 等方法加快食盐的溶解。
5.(2020三上·通河期中)我们要想把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可以使用 的方法。
6.(2020三上·通河期中)空气有 、 、 等特点。
7.(2020三上·通河期中)用温度计测水温时,手拿温度计的 。
二、判断(每空3分,共24分)
8.(2020三上·通河期中)同样多的水,溶解的食盐要比小苏打多。 ( )
9.(2020三上·通河期中)水能溶解一切物质。 ( )
10.(2020三上·通河期中)放在露天的空玻璃杯里,没有任何物质。 ( )
11.(2020三上·通河期中)自行车里经常用气筒打入压缩空气。 ( )
12.(2020三上·通河期中)水结冰以后,体积不会发生变化。 ( )
13.(2020三上·通河期中)酒精灯使用过后,不可以用嘴吹灭,要用盖子盖灭。 ( )
14.(2020三上·通河期中)煮饭时,锅上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 )
15.(2020三上·通河期中)剪纸、泥塑都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纸还是纸,泥还是泥。 ( )
三、谨慎选择区(每题4分 共24分 )
16.(2020三上·通河期中)同样大小的方糖,不搅拌,浸在( )的溶解的更快一些。
A.冷水中 B.常温的水 C.热水中
17.(2020三上·通河期中)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 )热量。
A.放出 B.吸收
18.(2020三上·通河期中)用湿抹布擦铝合金黑板,一会儿干了,是因为水分( )。
A.水分被铝合金吸收了 B.水分蒸发了
19.(2020三上·通河期中)下列属于空气和液体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
A.具有一定的形状 B.会流动 C.没有质量
20.(2020三上·通河期中)注射器空抽拉出一段后,堵住进气管,再轻轻向前推( )。
A.推不动 B.推一段 C.可以推到底
21.(2020三上·通河期中)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应该( )读取温度。
A.从水中拿出来 B.底部不离开水
四、科学探究室(共12分。)
22.(2020三上·通河期中)要想让冰融化得更快些,相同的温度下。下面哪个方法可行,在后面( )里打“√”号。
(1)像冰块吹热气。 ( )
(2)给冰块加棉被。 ( )
(3)向冰块里加盐。 ( )
(4)把冰块弄碎。 ( )
(5)把冰块放到保温杯里。 ( )
(6)把冰块试管放到里,再把试管放进热水里。 ( )
23.(2020三上·通河期中)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00;0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0℃的时候开始沸腾,水在0℃的时候开始结冰。
2.【答案】气态;液态;固态(无先后顺序)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的三种形态分别是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3.【答案】小苏打;食盐;味精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能溶解糖、醋、洗衣粉、洗衣液、小苏打、食盐、味精等物质。
4.【答案】搅拌;加热/研末/摇晃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增加温度和增加接触面积两种。我们通常使用搅拌、摇晃、将溶解物磨碎等方式来增加接触面积,用加热的方式来提高温度。
5.【答案】蒸发水分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要把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有蒸发结晶法、蒸馏法。也就是蒸发水分。
6.【答案】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可压缩、占据空间等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态、能够占据空间、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有重量。这些都是空气的特点。
7.【答案】上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下端在水中。
8.【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小苏打的溶解性比食盐强,所以同样多的水,溶解的食盐没有小苏打多。
9.【答案】(1)正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能够溶解一切物质,根据溶解在水中的程度,可以将物质分为易溶、难溶、微溶。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放在露天的空玻璃杯,里面有空气,空气具有流动性、能占据空间,会将空着的玻璃杯占据满。
11.【答案】(1)正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自行车的车胎是依靠空气支撑起来的。空气压缩到一定的程度,会具有压力,能够支撑物体。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以后,体积会变大。
13.【答案】(1)正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使用过后,不能够直接用嘴去吹灭,这样做不安全,要用盖子去将火焰盖灭。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煮饭时,锅上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5.【答案】(1)正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剪纸、泥塑等都是物质的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所以泥还是泥,纸还是纸。
16.【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升高温度,以及增大接触面积。在热水中方糖的溶解速度要比在冷水和常温水中的,所以此题选择C选项。
17.【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结冰是放热的过程。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18.【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用湿抹布擦铝合金黑板,一会儿干了,是因为水分吸收热量,蒸发了。
19.【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和液体一样,都具有流动性。
20.【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注射器抽空拉出一段后,堵住进气管,再轻轻向前推,可以推向前一段,之后就推不动了,因为空气压缩到一定的体积后就很难再压缩了。
21.【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最下的不能够离开水面。这样读取的数值才够准确。
22.【答案】(1)正
(2)错误
(3)正
(4)正
(5)错误
(6)正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的融化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要让冰融化得更快一些,在相同的温度下,可以用像冰吹热气提高周围温度,向冰块里加盐降低冰的凝结点,把冰块弄碎使各部分受热均匀,把冰块放进试管再放进热水环境提高温度。所以(1)(3)(4)(6)说法正确,其余说法错误。
23.【答案】①空杯底部放干纸,再垂直按入水中,没过杯底,竖直提起来,杯底部的纸没有湿。证明空气占据空间没有让水进入。
②玻璃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进气口,推管向上,推管不会下降,松开进气口,推管缓慢下降,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③5用塑料袋迎风一兜,扎进塑料袋口,空气占据塑料袋空间。
(以上几种方法均可,也可有其它方法。答对一条即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在纸杯底部塞入纸团,并倒扣放入接满水的水槽,看纸团是否湿掉。证明空气占据了空间。
(只要能够证明空气占据空间都可以)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2020-2021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一、填空(每题2分 共30分 )
1.(2020三上·通河期中)水在 ℃时开始沸腾,在环境温度和水温下降到 ℃开始结冰。
【答案】100;0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0℃的时候开始沸腾,水在0℃的时候开始结冰。
2.(2020三上·通河期中)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存在形式,分别是 态、 态、 态。
【答案】气态;液态;固态(无先后顺序)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的三种形态分别是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3.(2020三上·通河期中)水能溶解 、 、 等物质。
【答案】小苏打;食盐;味精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能溶解糖、醋、洗衣粉、洗衣液、小苏打、食盐、味精等物质。
4.(2020三上·通河期中)我们通常使用 、 等方法加快食盐的溶解。
【答案】搅拌;加热/研末/摇晃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增加温度和增加接触面积两种。我们通常使用搅拌、摇晃、将溶解物磨碎等方式来增加接触面积,用加热的方式来提高温度。
5.(2020三上·通河期中)我们要想把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可以使用 的方法。
【答案】蒸发水分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要把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有蒸发结晶法、蒸馏法。也就是蒸发水分。
6.(2020三上·通河期中)空气有 、 、 等特点。
【答案】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可压缩、占据空间等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态、能够占据空间、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有重量。这些都是空气的特点。
7.(2020三上·通河期中)用温度计测水温时,手拿温度计的 。
【答案】上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下端在水中。
二、判断(每空3分,共24分)
8.(2020三上·通河期中)同样多的水,溶解的食盐要比小苏打多。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小苏打的溶解性比食盐强,所以同样多的水,溶解的食盐没有小苏打多。
9.(2020三上·通河期中)水能溶解一切物质。 ( )
【答案】(1)正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能够溶解一切物质,根据溶解在水中的程度,可以将物质分为易溶、难溶、微溶。
10.(2020三上·通河期中)放在露天的空玻璃杯里,没有任何物质。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放在露天的空玻璃杯,里面有空气,空气具有流动性、能占据空间,会将空着的玻璃杯占据满。
11.(2020三上·通河期中)自行车里经常用气筒打入压缩空气。 ( )
【答案】(1)正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自行车的车胎是依靠空气支撑起来的。空气压缩到一定的程度,会具有压力,能够支撑物体。
12.(2020三上·通河期中)水结冰以后,体积不会发生变化。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以后,体积会变大。
13.(2020三上·通河期中)酒精灯使用过后,不可以用嘴吹灭,要用盖子盖灭。 ( )
【答案】(1)正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使用过后,不能够直接用嘴去吹灭,这样做不安全,要用盖子去将火焰盖灭。
14.(2020三上·通河期中)煮饭时,锅上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煮饭时,锅上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5.(2020三上·通河期中)剪纸、泥塑都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纸还是纸,泥还是泥。 ( )
【答案】(1)正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剪纸、泥塑等都是物质的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所以泥还是泥,纸还是纸。
三、谨慎选择区(每题4分 共24分 )
16.(2020三上·通河期中)同样大小的方糖,不搅拌,浸在( )的溶解的更快一些。
A.冷水中 B.常温的水 C.热水中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升高温度,以及增大接触面积。在热水中方糖的溶解速度要比在冷水和常温水中的,所以此题选择C选项。
17.(2020三上·通河期中)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 )热量。
A.放出 B.吸收
【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结冰是放热的过程。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18.(2020三上·通河期中)用湿抹布擦铝合金黑板,一会儿干了,是因为水分( )。
A.水分被铝合金吸收了 B.水分蒸发了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用湿抹布擦铝合金黑板,一会儿干了,是因为水分吸收热量,蒸发了。
19.(2020三上·通河期中)下列属于空气和液体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
A.具有一定的形状 B.会流动 C.没有质量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和液体一样,都具有流动性。
20.(2020三上·通河期中)注射器空抽拉出一段后,堵住进气管,再轻轻向前推( )。
A.推不动 B.推一段 C.可以推到底
【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注射器抽空拉出一段后,堵住进气管,再轻轻向前推,可以推向前一段,之后就推不动了,因为空气压缩到一定的体积后就很难再压缩了。
21.(2020三上·通河期中)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应该( )读取温度。
A.从水中拿出来 B.底部不离开水
【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最下的不能够离开水面。这样读取的数值才够准确。
四、科学探究室(共12分。)
22.(2020三上·通河期中)要想让冰融化得更快些,相同的温度下。下面哪个方法可行,在后面( )里打“√”号。
(1)像冰块吹热气。 ( )
(2)给冰块加棉被。 ( )
(3)向冰块里加盐。 ( )
(4)把冰块弄碎。 ( )
(5)把冰块放到保温杯里。 ( )
(6)把冰块试管放到里,再把试管放进热水里。 ( )
【答案】(1)正
(2)错误
(3)正
(4)正
(5)错误
(6)正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的融化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要让冰融化得更快一些,在相同的温度下,可以用像冰吹热气提高周围温度,向冰块里加盐降低冰的凝结点,把冰块弄碎使各部分受热均匀,把冰块放进试管再放进热水环境提高温度。所以(1)(3)(4)(6)说法正确,其余说法错误。
23.(2020三上·通河期中)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答案】①空杯底部放干纸,再垂直按入水中,没过杯底,竖直提起来,杯底部的纸没有湿。证明空气占据空间没有让水进入。
②玻璃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进气口,推管向上,推管不会下降,松开进气口,推管缓慢下降,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③5用塑料袋迎风一兜,扎进塑料袋口,空气占据塑料袋空间。
(以上几种方法均可,也可有其它方法。答对一条即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在纸杯底部塞入纸团,并倒扣放入接满水的水槽,看纸团是否湿掉。证明空气占据了空间。
(只要能够证明空气占据空间都可以)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