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30 22:5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南京政府发表《告全国民众书》称:“政府现既以此次东北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此处《告全国民众书》发表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西安事变 D.一·二八事变
2.苏联前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这句话的依据是九一八事变(  )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1935年,日本特务机关幕后策划了五省(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独立于中华民国政府,投靠日本的运动。该“运动”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华北自治运动”
4.在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其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指(  )
A.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危机加深
B.日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C.日本制造华北危机,企图吞并华北
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灭亡中国
5.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在《中国的新生》一书中对1936年的某一事件评价说:“它不是几个将军私人的冲突,而是由于民族敌人无厌的侵略所激起的伟大政治斗争的焦点,是全中国反日运动,特别是西北军民反日运动之最尖锐的表现。”詹姆斯·贝特兰认为,“它”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国民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矛盾的加剧 B.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D. 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推动
6.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 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 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 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 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张少帅最大的历史性贡献在于( )
A. 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B. 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C. 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 D. 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历史
8.下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
A. 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9.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C.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D.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10.口述史料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下列研究抗日战争的史料中,属于口述史料的是(  )
A.《杨虎城西安事变谈话录音》 B.《伪满洲国档案》
C.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D.《地道战》与《地雷战》
11.“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材料反映的是哪年发生的什么事变(  )
A.1932年 一·二八事变 B.1935年 华北事变
C.1936年 西安事变 D.1937年 卢沟桥事变
12.西安事变发生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怀
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3.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的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这一边。”文中的“军事政变”( )
①是一次具有爱国主义的兵变
②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③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华北事变出现
C.七七事变爆发
D.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15.西安事变发生后应该怎样处置蒋介石?有人主张放蒋,也有人主张杀蒋。下列主张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的有( )
①英美等国和宋美龄等人:怕南京政府被亲日派控制,主张和平解决
②南京政府亲日派:以营救蒋为名,力主讨伐张扬
③日本支持亲日派:企图挑起中国内战,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
④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正确方针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一一民间小调
材料二: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调集嫡系军队约30个师准备从河南开入陕甘参加“剿共”。之后,蒋又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并囚禁了陈诚、卫立煌等国民党军政大员,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什么事件?几十万军队奉谁的命令让出沈阳城?此人对日军进攻采取什么政策?
(2)由于实行这一政策,导致了1936年12月12日(材料二)什么事件的发生?事件的组织者分别是谁?发动这一事件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派谁为全权代表前往参加谈判,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党积极努力下最后得到怎样的解决?
参考答案
1-5.AADCB 6-10.DBDDA 11-15.CBDDA
16. (1)①九一八事变;②蒋介石;③不抵抗政策。
(2)①西安事变;②张学良、杨虎城;③逼蒋抗日。
(3)①周恩来;②和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