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必修(上)历史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2-2023学年必修(上)历史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30 16:47:1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2022-2023学年必修(上)历史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高二上·哈尔滨期末)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项科技发明:“一版印刷,一版已布字。”这一技术是(  )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技术 D.指南针
【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材料“一版印刷,一版已布字”是对活体字印刷术的描述,B正确;
AC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一版印刷,一版已布字”进行分析即可。
2.(2022·浙江模拟)近代思想家马一浮先生指出:“濂(周敦颐)、洛(二程)、关(张载)、闽(朱熹)诸儒,深明义理之学,真是直接孔孟,远过汉唐。”在此,论者认为宋代理学(  )
A.建立了庞大严密的思想体系 B.完成了重建儒家信仰的任务
C.对先秦孔孟儒学的继承发展 D.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顶峰
【答案】C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直接孔”可知,马一浮认为宋代理学是对先秦孔孟儒学的继承发展,C项正确;
材料主旨强调的是理学对儒学的传承而非其体系本身的价值,排除A项;
B项错在“完成”,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
王夫之的思想代表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明理学,解答本题根据关键信息“ 深明义理之学,真是直接孔孟”进行分析,考查学生解读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该作品的文学形式属于(  )
A.词 B.诗 C.曲 D.民歌
【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该作品是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属于宋词,与诗、曲、民歌无关,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宋词,注意将材料与所学知识结合,扣住材料的信息,同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4.(2021·黄浦一模)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源 D.抗衡佛道
【答案】C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的思想体系,促进了理学的诞生,因此宋代,儒学家找到的新的角度是万物本原,C正确;
A错误,董仲舒提倡三纲五常;
B错误,是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的主张;
D错误,宋明理学是吸收佛道思想,不是抗衡佛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理学的产生,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的思想体系,促进了理学的诞生。
5.(2020高一上·大庆期末)少数民族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历史上以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有 (  )
①北魏 ②辽 ③金 ④元 ⑤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答案为D项;
北魏、辽河金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没有统一全国,故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备选项分析可知元、清使少数民族政权并完成统一的国家。
6.(2020高一上·唐山期末)宋元时期,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多方面成就。其中郭守敬的重大贡献是(  )
A.发明了泥质材料活字印刷术 B.设计了多种天文观测的仪器
C.用人工磁化方法造出指南针 D.对农业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
【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郭守敬以毕生精力在天文、水利、数学、测绘,以及仪器仪表制造等方面创造了许多奇迹,因此B正确;
A是毕昇的成就,排除;
CD与郭守敬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郭守敬以毕生精力在天文、水利、数学、测绘,以及仪器仪表制造等方面创造了许多奇迹,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7.(2020高一上·齐齐哈尔期末)理学因适应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备受推崇。其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开始于(  )
A.北宋初年 B.北宋后期 C.南宋后期 D.南宋初年
【答案】C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南宋是理学的成熟时期,南宋后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项正确;
AB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宋明理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理学在南宋时期趋向于成熟,在南宋后期成为官方哲学。
8.(2021高一下·淮北期末)宋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有一场“鹅湖之会”的著名学术辩论。读下表可知,他们的分歧在于(  )
学术人物 主张
朱熹 “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
陆九渊、陆九龄 “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A.世界本原之争 B.治学方法之争
C.唯物唯心之争 D.道统思想之争
【答案】B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A题干所给材料并未涉及世界本原之争;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朱熹“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与陆九渊兄弟“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可知二者的分歧主要在于治学方法,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兄弟主张“发明本心”;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都是唯心思想;
D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与道统之争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的主旨,并正确掌握朱熹、陆九渊的思想主张。考查了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9.(2021高一下·舒城开学考)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科技领域迈向新的台阶。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对我国和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下列具有与北斗定位系统功能相似的是(  )
A.造纸术的应用 B.指南针的应用
C.火药的应用 D.印刷术的应用
【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指南针具有辨别方向与定位的功能,B正确;
ACD项都没有这一功能,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指南针的理解,属于识记的内容。
10.(2020高一上·朝阳期末)元朝有一部农书,它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这部农书是(  )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授时历》 D.《农书》
【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祯的《农书》是元代著名的农学著作,故D正确。
A是北魏贾思勰的农学著作,B是北宋沈括的科技著作,C是元代郭守敬的历法,均不符合。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根据 “ 元朝有一部农书 ”结合所学王祯的《农书》是元代著名的农学著作进行分析即可。
11.(2022·大连模拟)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从家庭教育着手,着重阐发了儒家的家庭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要求父母应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教育孩子博学技能。材料表明,该《家训》的出现(  )
A.冲击了当时政府主导的教育 B.与封建社会的法治发生冲突
C.适应了私学开始兴起的需要 D.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
【答案】D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家庭教育既重视道德教育,也重视博学技能教育,体现了家庭教育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D项正确;
题干所给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教育受到冲击,而是强调家庭教育注重道德和博学技能,A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良好素质的民众,有利封建社会的法治,B项错误;
题干所给材料没有涉及私学的信息,得不出家庭教育适应了私学开始兴起的需要,且私学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要求父母应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教育孩子博学技能”及程朱理学的历史影响进行分析。
12.(2020高二上·兰州期末)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思想意在 (  )
A.宣扬“知行合一” B.否定孔子思想
C.反对“格物致知” D.强调主体意识
【答案】D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 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可以看出该言论主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内心的反省,强调主体意识,故D项正确;
A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B项说法错误,错在“否定”。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 “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 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进行分析即可。
13.(2022·湖州二模)2022年春晚,脱胎于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右图)的舞剧《只此青绿》一骑绝尘,成为春晚最热的节目之一。《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宫廷画师王希孟18岁时创作的绢本设色画。下列对此画认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在此时最终成熟
B.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C.画面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
D.完全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千里江山图》意境深远,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C项正确;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成熟于隋唐时期,《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宫廷画师王希孟的作品,排除A项;
《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不属于传统文人画,排除B项;
“完全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的说法过于绝对,且《千里江山图》属于写意之作,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画成就,考生需要结合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来回答。考查了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4.(2021高二下·成都开学考)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要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  )
A.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 B.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
C.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 D.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分析可知:这种“新文化”是市民文化,体现了平民化的趋势,D正确;
A、B错误,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与材料不相符;
C错误,市民文学兴起于宋朝,当时没有产生“资产阶级”;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宋代市民文化的兴起,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宋代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催生了市民文化的产生。
15.(2021高二上·西昌月考)2013年,被誉为中国“第五发明”的珠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一:汉代徐岳撰《数术记遗》中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运算方法)
材料二: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店铺里绘有算盘。 关于材料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
A.珠算开始出现在汉代,普及于宋代
B.珠算在北宋开始使用于经济活动
C.珠算有其独特的运算方法和实际的运用价值
D.材料二是艺术品,不足为证
【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材料二中“《清明上河图》中的店铺里绘有算盘”只表明在宋代珠算已经用于商业,并不能证明此时是珠算用于经济的开始,故C项正确,B项错误。
汉代的史籍中有关于珠算的加载,并无法证明珠算就出现在汉代,所以A项错误;
材料二虽然是艺术品,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可以证明算盘应用于经济活动,所以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科技的进步,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古代科技往往服务于现实,带有实用性特点。
16.(2020高一上·招远期末)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相当于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确证的是 (  )
A.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 B.活字印刷术在西夏得到普及
C.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 D.西夏雕版印刷技术比较先进
【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可以推断应该是活字印刷,说明西夏应该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但不能说明活字印刷术得到普及,C正确,B错误;
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品,排除A;
材料不能反映西夏的印刷技术是否先进,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科技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17.(2022高一下·广州开学考)下图所示是元代建安虞氏刻印的《三国志平话》封面。该封面内容(  )
A.描绘了元代的日常生活状况 B.反映了小说创作的成熟
C.对研究印刷术具有史料价值 D.展示了活字印刷的优势
【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建安虞氏刻印的《三国志平话》封面是一个印刷的作品,可用于研究印刷术具有史料价值,C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日常生活,排除A;
《三国志平话》不是小说,排除B;
材料中的作品不能判断出是活字印刷品,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元代建安虞氏刻印的《三国志平话》封面”,结合印刷术的史料价值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8.(2021高二下·金台期末)如图为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部分情况。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
●文学 诗文选本蔚成风气,白话小说大量出现 ●书法 帖学兴起,碑帖印本广泛流通 ●绘画 版画和年画成为新画种,民众喜闻乐见
A.印刷技术发展 B.城市经济繁荣
C.科举制度完善 D.市民文艺兴起
【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白话小说大量出现”“民众喜闻乐见”等信息可知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部分情况折射出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并发展壮大,因此推动了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这种变化,故B正确;
印刷技术发展、科举制度完善有利于宋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但是对题干上所述的变化并不起直接作用,A、 C排除;
市民文艺兴起是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表现,而非因素,故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画成就,考生主要结合宋代的时代特征进行分析。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
19.(2022·绍兴二模)苏轼任徐州知府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石炭》一诗,诗中序言曰:“彭城(徐州)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由此可见,北宋时(  )
A.北方居民普遍以煤作为燃料 B.北宋开始用煤炭做燃料治铁
C.彭城成为当时的冶铁业中心 D.燃料的改进提高了冶炼质量
【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苏轼的说法,元丰元年开始,彭城开始使用白土镇的石炭(即煤)“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这反映了燃料的改进,使金属冶炼的质量得到了提高,D项正确;
只彭城用石炭冶铁,不能得出北宋百姓“普遍使用煤炭燃料”排除A项;
汉朝开始用煤炭做燃料治铁,排除B项;
材料无法体现彭城成为当时的冶铁业中心,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科技的进步,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石炭”指的是煤,“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反映了煤炭应用于冶铁业,提高了冶铁的质量。
20.(2021·蔡甸一模)董其昌是明朝文人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每朝起看云气变幻,绝近画中山……看得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他意在强调绘画应(  )
A.效仿古人 B.师法自然 C.以形写神 D.以心为本
【答案】D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根据“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每朝起看云气变幻,绝近画中山……看得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可得出这是文人山水画的风格,强调意境,以心为本,故D项符合题意;
A项材料没有涉及仿古,A不符合题意;
B项材料强调画家的内心,而不是自然,B不符合题意;
C项以形写神是指明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酷似,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文人画的内容,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1高二下·广东期中)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郭守敬,元代杰出的科学家。1231年生于河北邢台,青年时期便以“习知水利,巧思绝人”而名闻天下。1262年,忽必烈在上都召见他,他面陈水利六项建议,其第三项说到:“顺德(邢台地区)澧河东至古任城,失其故道,没民田千三百余顷。此水开修成河,其田即可耕种,自小王村经滹沱,合入御河,通行舟筏。”深为忽必烈赏识,任命他为“提举诸路河渠”。1264年,郭守敬行省西夏,修复大小河渠68条,灌溉农田9万余顷,“夏人共为立生祠于渠上”以表敬意。为考究黄河上源,曾乘船溯流而上,“自孟门以东,循河故道纵广数百里间,皆为测量地平,或可以分杀河势,或可以灌溉田土,具有图志。”后升任都水少监。1276年,都水监并入工部,任工部郎中。同年,受命巡视地方水利建设,亦同时率南北日官进行(历法)实测,并提出了“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建议。1279年,郭守敬向忽必烈提议进行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以编制新的历法。忽必烈接受了建议,派监候官在二十七个地方进行天文观测,称之为“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今天的黄岩岛。1280年,
《授时历》编纂而成。1292年,主持修复通惠河的工程。在研究大都地区的地理环境后,外于找到了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原有运河的途径,于1293年修通了这条运河。时人赞其为“公以纯德实学为世师法”。
——摘编自冉苒《郭守敬治水的思维特征》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守敬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郭守敬科技创新活动的历史价值。
【答案】(1)特点:注重对水利的综合利用;重视调查研究(或注重测验);将继承传统与趋时创新相结合;具有明显的实学色彩(或重视实用;或与民生联系紧密);服务统治阶层的目的明显;将水利实践与天文探索相结合。
(2)历史价值:推动了农田水利及相关事业的发展;为后世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方法;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为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提供了史实依据;《授时历》被后世沿用,通惠河泽被后世。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中所给的“习知水利,巧思绝人”可知,重视农业灌溉,水利工程;根据“修复大小河渠68条,灌溉农田9万余顷”可知,重实践;根据“1280年,《授时历》编纂而成”可知,修编天文历法;根据“在研究大都地区的地理环境后,终于找到了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原有运河的途径,于1293年修通了这条运河”可知,重视环境因素,重注对实际地理地形的勘察,注重科学分析,科学治水。
(2)根据“修复大小河渠68条,灌溉农田9万余顷”可知,修建众多水利,灌溉工程;根据“在二十七个地方进行天文观测”、“1280年,《授时历》编纂而成”可知,天文学研究成果,领导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主持编修《授时历》,有利于编订精确的历法;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后人了解元朝的管辖范围。
故答案为:
(1) 特点:注重对水利的综合利用;重视调查研究(或注重测验);将继承传统与趋时创新相结合;具有明显的实学色彩(或重视实用;或与民生联系紧密);服务统治阶层的目的明显;将水利实践与天文探索相结合。
(2) 历史价值:推动了农田水利及相关事业的发展;为后世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方法;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为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提供了史实依据;《授时历》被后世沿用,通惠河泽被后世。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元代水利的内容, 郭守敬是中国元代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一部很精良的历法。王恂、郭守敬等人曾研究分析汉代以来的四十多家历法,吸取各历之长,力主制历应“明历之理”(王恂)和“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取得许多重要成就。
22.(2021高二上·赣州月考)儒家思想产生以后,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发展和演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此外,儒家的思想家们还提出了“众恶之,必察焉;众妤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缓也”“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
材料二: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概括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加强君主专制措施方面有何不同。并从它们创立时的思想来源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答案】(1)仁政;重民、富民。
(2)不同: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君权神授)来加强君主专制,朱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原因:董仲舒主要吸收阴阳家等具有神学(神秘)的学说,朱熹主要吸收的是具有思辨思维的佛家等学说。
【知识点】程朱理学;孔子及其思想主张;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两汉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1)答题语是“内容”,答题限制的时间是“先秦”,范围限制“儒家民本思想”,答案出处“结合材料一”,根据答案出处和时间的限制,所以我们对材料一信息进行分层概括,提取儒家民本思想的内容,例如“ 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可以得出:仁、德治;孟子“ 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 ”可以得出:仁政、贵民(重民);儒家还提出“ “众恶之,必察焉;众妤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缓也”“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可以得出:重民情、富民。
(2)答题语是“不同”,答案限制时间是“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对应我们所学的时间就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和“南宋时期”,答案限制的范围是“在加强君主专制措施方面”,答案的出处是“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根据答案出处和材料二信息的阅读,我们只能从所学知识中去调动知识来解答董仲舒和朱熹在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方面对儒家思想做出了哪些发展:这答案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知识才能作出解答。根据所学可以得出,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以此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朱熹吸收了佛、道思想,从“理”或“天理”的角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董仲舒从“神学”角度论证君主专制合理性,朱熹从“哲学”(思辨)角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点评】第(1)设问,主要考查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概括能力,第(2)设问考查汉武帝时期和南宋时期儒家思想如何适应统治者需求做出调整,考查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来解答,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021高二上·焦作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政思多门……三教(儒、佛、道)于是平可一矣。
——(隋)王通《中说》
材料二: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明)王守仁《王阳明集》
材料三:哲学家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及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理想。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根据材料一,指出“危机”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的儒家学者是怎样应对“危机”的。
(2)根据材料三,指出理学蕴涵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理想”。
【答案】(1)危机: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应对: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创立“理学”。
(2)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
【知识点】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1)危机:根据“三教(儒、佛、道)于是平可一矣”得出: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根据“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及所学知识可知: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创立“理学”。
(2)根据“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及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等分析可知: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
故答案为:
(1)危机: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应对: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创立“理学”。
(2)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儒学的危机与重建,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主要考查基础知识,难度一般。
24.(2022高三上·重庆市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官府是防治瘟疫 的核心力量,不仅将“疫灾”提升为“四大灾害”之首,而且建立了以各级官吏为主导、社会民众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采取了医疗统筹、民生安置、行政管控等措施加以应对。地方官吏是宋代防治瘟疫的基层力量,采取了赈济灾民、医疗救治和加强社会管理等措施。受官府的重视和引导,宋代社会对瘟疫的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认识到医药知识是防治疫病的根本和关键。同时宋代各级官府一方面继续采用传统的赈济措施,另一方面将新医药学知识应用于疫病防治,采取了派医诊治、施散药品、建立医院、隔离病人、掩埋尸体等措施。
——摘编自韩毅《宋代瘟疫防治及其特点》
材料二:近代医史学者谢观认为,中国历代政府重视医学者无过于宋。宋代皇帝重视医学,并将其与“仁政”思想结合起来。自唐安史之乱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长期分裂战乱的时期,各种疾病广泛流行。同时,两宋时期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灾害的发生引起疫情的暴发。宋虽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但依然长期受到辽、西夏、金、蒙古等政权的威胁,战事不断,士兵死伤无数,军营急需医疗救治。社会的不同需求,对当时的医学提出了尖锐的要求。古方不能治今病,一部分医者开始努力探求新的治病方法以应付迫切的现实需求,而这也正好为医家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临床能力和医疗理论水平。
——摘编自赵军斌《宋代的医学发展及其原因解析》
材料三:先秦时期已有医疗救济方面的事例,但是那时的医疗救济更多是一种临时性的或季节性的举措,并未形成固定的机构和救济体系。两汉以降,历代王朝在此领域也有一定的举措,但仍以临时性的或季节性的措施为主。到了唐朝曾建有功能更为专一的病院即乞丐病坊。后虽被政府接管仍委托僧人管理,显示出较强的民间特色,但其规模不大,受惠面也有限。与此相比,宋朝的医疗教济事业无疑有了巨大的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医疗体系和救济制度,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
——摘编自张文、 卢渝宁《宋代官办医疗教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瘟疫防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医学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先秦到宋代医疗救济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宋代医疗救济的意义。
【答案】(1)特点:宋代官府发挥核心作用;官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应对疫情;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重视医学知识在瘟疫防治中的应用;重视防疫方法的创新与运用。
(2)原因:皇帝对医学的推崇;长期战乱需要医疗支持;自然灾害频发对医学的要求;医药人才的涌现;儒学民本、仁政思想的要求。
(3)变化趋势:从临时性到固定性机构;规模由小变大,受惠面更广;从民间管理到政府主导。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公共卫生和健康,利于社会稳定;增强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维护统治秩序;推动宋代经济的恢复发展;超越前代,并开创了此后朝代医疗救济的基本格局。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1)根据“宋代官府是防治瘟疫 的核心力量”得出:宋代官府发挥核心作用;根据“建立了以各级官吏为主导、社会民众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得出:官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应对疫情;根据“宋代官府是防治瘟疫 的核心力量……地方官吏是宋代防治瘟疫的基层力量”得出: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根据“认识到医药知识是防治疫病的根本和关键”得出:重视医学知识在瘟疫防治中的应用;根据“同时宋代各级官府一方面继续采用传统的赈济措施,另一方面将新医药学知识应用于疫病防治,采取了派医诊治、施散药品、建立医院、隔离病人、掩埋尸体等措施”得出:重视防疫方法的创新与运用。
(2)根据“宋代皇帝重视医学”得出:皇帝对医学的推崇;根据“自唐安史之乱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长期分裂战乱的时期,各种疾病广泛流行”得出:长期战乱需要医疗支持;根据“同时,两宋时期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灾害的发生引起疫情的暴发”得出:自然灾害频发对医学的要求;根据“古方不能治今病,一部分医者开始努力探求新的治病方法以应付迫切的现实需求,而这也正好为医家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临床能力和医疗理论水平”得出:医药人才的涌现;结合“并将其与‘仁政’思想结合起来”及所学知识还可从儒学民本、仁政思想的要求。
(3)变化:根据“先秦时期已有医疗救济方面的事例,但是那时的医疗救济更多是一种临时性的或季节性的举措,并未形成固定的机构和救济体系……宋朝的医疗教济事业无疑有了巨大的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医疗体系和救济制度,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得出:从临时性到固定性机构;根据“但其规模不大,受惠面也有限……宋朝的医疗教济事业无疑有了巨大的发展”得出:规模由小变大,受惠面更广;根据“后虽被政府接管仍委托僧人管理,显示出较强的民间特色……宋朝……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医疗体系和救济制度”得出:从民间管理到政府主导。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从保障人们健康、利于社会稳定、维护统治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及开创后世医疗救济基本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故答案为:(1)特点:宋代官府发挥核心作用;官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应对疫情;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重视医学知识在瘟疫防治中的应用;重视防疫方法的创新与运用。
(2)原因:皇帝对医学的推崇;长期战乱需要医疗支持;自然灾害频发对医学的要求;医药人才的涌现;儒学民本、仁政思想的要求。
(3)变化趋势:从临时性到固定性机构;规模由小变大,受惠面更广;从民间管理到政府主导。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公共卫生和健康,利于社会稳定;增强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维护统治秩序;推动宋代经济的恢复发展;超越前代,并开创了此后朝代医疗救济的基本格局。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医疗救济事业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25.(2022高二下·张家口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认为先王因为有善心,所以才实行仁政,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他总结历史经验,发现桀纣之失民,实际上是失去了民心。反之,汤、武无敌于天下,就在于“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顺从了天下民心。因此认为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若君主不能以人民意志为意志,人民可以把君主当作仇敌,起来推翻他。孟子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广泛地招揽人才,达到“王天下”的目地。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
——摘编自李秋华《孟子仁政思想初探》
材料二:从唐立国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孟子的地位和以前一样处于不著不察之列,时人或言“周孔”或言“孔颜(颜回)”,孟子则少有人提及。韩愈是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的人,他认为孟子是唯一得到孔子“真传”的人。对于“杨、墨行,正道废”的乱局,孟子辞而辟之,开“辟异端”之先河,因此其功甚伟。因此,韩愈认为儒家的“道统”在孔子之后,则是由孟子来承继,孟子死后,则是“不得其传焉”。
——摘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孟子“王道”政治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孟子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答案】(1)内涵:王道政治立足于人心,合乎人性;王道政治要施仁政、以民为本,顺民心、合民意;王道政治要选贤任能;王道政治要关注民生;主张以教化来实现王道政治。
积极影响: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对后世国家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2)变化:由原先诸子中的一员变成仅次于孔子的圣人。
原因: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圣人之道,其思想内涵适应了时代需要;安史之乱后,亟待重构封建纲纪以维护统治;佛道冲击儒家地位,韩愈借孟子建立儒家道统以提升儒家地位等。
【知识点】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程朱理学;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1)内涵:根据材料“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可知,王道政治立足于人心,合乎人性;根据材料“因此认为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可知,王道政治要施仁政、以民为本,顺民心、合民意;王道政治要选贤任能;根据材料“孟子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可知,王道政治要关注民生;根据材料“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可知,孟子主张以教化来实现王道政治。积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根据材料“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若君主不能以人民意志为意志,人民可以把君主当作仇敌,起来推翻他”“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可知,孟子的王道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的思想对后世国家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2)变化:根据材料“ 从唐立国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孟子的地位和以前一样处于不著不察之列……孟子则少有人提及。韩愈是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的人,他认为孟子是唯一得到孔子‘真传’的人”可知,孟子由原先诸子中的一员变成仅次于孔子的圣人。原因:根据材料“韩愈是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的人,他认为孟子是唯一得到孔子‘真传’的人”可知,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圣人之道,其思想内涵适应了时代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亟待重构封建纲纪以维护统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道冲击儒家地位,韩愈借孟子建立儒家道统以提升儒家地位等。
故答案为:(1)内涵:王道政治立足于人心,合乎人性;王道政治要施仁政、以民为本,顺民心、合民意;王道政治要选贤任能;王道政治要关注民生;主张以教化来实现王道政治。
积极影响: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对后世国家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2)变化:由原先诸子中的一员变成仅次于孔子的圣人。
原因: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圣人之道,其思想内涵适应了时代需要;安史之乱后,亟待重构封建纲纪以维护统治;佛道冲击儒家地位,韩愈借孟子建立儒家道统以提升儒家地位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问,需根据材料材料“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因此认为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孟子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若君主不能以人民意志为意志,人民可以把君主当作仇敌,起来推翻他”“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及孟子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第二问,需根据材料“ 从唐立国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孟子的地位和以前一样处于不著不察之列……孟子则少有人提及。韩愈是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的人,他认为孟子是唯一得到孔子‘真传’的人”及儒学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2022-2023学年必修(上)历史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高二上·哈尔滨期末)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项科技发明:“一版印刷,一版已布字。”这一技术是(  )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技术 D.指南针
2.(2022·浙江模拟)近代思想家马一浮先生指出:“濂(周敦颐)、洛(二程)、关(张载)、闽(朱熹)诸儒,深明义理之学,真是直接孔孟,远过汉唐。”在此,论者认为宋代理学(  )
A.建立了庞大严密的思想体系 B.完成了重建儒家信仰的任务
C.对先秦孔孟儒学的继承发展 D.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顶峰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该作品的文学形式属于(  )
A.词 B.诗 C.曲 D.民歌
4.(2021·黄浦一模)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源 D.抗衡佛道
5.(2020高一上·大庆期末)少数民族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历史上以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有 (  )
①北魏 ②辽 ③金 ④元 ⑤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6.(2020高一上·唐山期末)宋元时期,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多方面成就。其中郭守敬的重大贡献是(  )
A.发明了泥质材料活字印刷术 B.设计了多种天文观测的仪器
C.用人工磁化方法造出指南针 D.对农业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
7.(2020高一上·齐齐哈尔期末)理学因适应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备受推崇。其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开始于(  )
A.北宋初年 B.北宋后期 C.南宋后期 D.南宋初年
8.(2021高一下·淮北期末)宋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有一场“鹅湖之会”的著名学术辩论。读下表可知,他们的分歧在于(  )
学术人物 主张
朱熹 “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
陆九渊、陆九龄 “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A.世界本原之争 B.治学方法之争
C.唯物唯心之争 D.道统思想之争
9.(2021高一下·舒城开学考)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科技领域迈向新的台阶。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对我国和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下列具有与北斗定位系统功能相似的是(  )
A.造纸术的应用 B.指南针的应用
C.火药的应用 D.印刷术的应用
10.(2020高一上·朝阳期末)元朝有一部农书,它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这部农书是(  )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授时历》 D.《农书》
11.(2022·大连模拟)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从家庭教育着手,着重阐发了儒家的家庭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要求父母应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教育孩子博学技能。材料表明,该《家训》的出现(  )
A.冲击了当时政府主导的教育 B.与封建社会的法治发生冲突
C.适应了私学开始兴起的需要 D.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
12.(2020高二上·兰州期末)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思想意在 (  )
A.宣扬“知行合一” B.否定孔子思想
C.反对“格物致知” D.强调主体意识
13.(2022·湖州二模)2022年春晚,脱胎于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右图)的舞剧《只此青绿》一骑绝尘,成为春晚最热的节目之一。《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宫廷画师王希孟18岁时创作的绢本设色画。下列对此画认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在此时最终成熟
B.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C.画面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
D.完全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14.(2021高二下·成都开学考)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要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  )
A.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 B.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
C.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 D.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15.(2021高二上·西昌月考)2013年,被誉为中国“第五发明”的珠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一:汉代徐岳撰《数术记遗》中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运算方法)
材料二: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店铺里绘有算盘。 关于材料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
A.珠算开始出现在汉代,普及于宋代
B.珠算在北宋开始使用于经济活动
C.珠算有其独特的运算方法和实际的运用价值
D.材料二是艺术品,不足为证
16.(2020高一上·招远期末)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相当于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确证的是 (  )
A.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 B.活字印刷术在西夏得到普及
C.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 D.西夏雕版印刷技术比较先进
17.(2022高一下·广州开学考)下图所示是元代建安虞氏刻印的《三国志平话》封面。该封面内容(  )
A.描绘了元代的日常生活状况 B.反映了小说创作的成熟
C.对研究印刷术具有史料价值 D.展示了活字印刷的优势
18.(2021高二下·金台期末)如图为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部分情况。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
●文学 诗文选本蔚成风气,白话小说大量出现 ●书法 帖学兴起,碑帖印本广泛流通 ●绘画 版画和年画成为新画种,民众喜闻乐见
A.印刷技术发展 B.城市经济繁荣
C.科举制度完善 D.市民文艺兴起
19.(2022·绍兴二模)苏轼任徐州知府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石炭》一诗,诗中序言曰:“彭城(徐州)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由此可见,北宋时(  )
A.北方居民普遍以煤作为燃料 B.北宋开始用煤炭做燃料治铁
C.彭城成为当时的冶铁业中心 D.燃料的改进提高了冶炼质量
20.(2021·蔡甸一模)董其昌是明朝文人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每朝起看云气变幻,绝近画中山……看得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他意在强调绘画应(  )
A.效仿古人 B.师法自然 C.以形写神 D.以心为本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1高二下·广东期中)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郭守敬,元代杰出的科学家。1231年生于河北邢台,青年时期便以“习知水利,巧思绝人”而名闻天下。1262年,忽必烈在上都召见他,他面陈水利六项建议,其第三项说到:“顺德(邢台地区)澧河东至古任城,失其故道,没民田千三百余顷。此水开修成河,其田即可耕种,自小王村经滹沱,合入御河,通行舟筏。”深为忽必烈赏识,任命他为“提举诸路河渠”。1264年,郭守敬行省西夏,修复大小河渠68条,灌溉农田9万余顷,“夏人共为立生祠于渠上”以表敬意。为考究黄河上源,曾乘船溯流而上,“自孟门以东,循河故道纵广数百里间,皆为测量地平,或可以分杀河势,或可以灌溉田土,具有图志。”后升任都水少监。1276年,都水监并入工部,任工部郎中。同年,受命巡视地方水利建设,亦同时率南北日官进行(历法)实测,并提出了“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建议。1279年,郭守敬向忽必烈提议进行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以编制新的历法。忽必烈接受了建议,派监候官在二十七个地方进行天文观测,称之为“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今天的黄岩岛。1280年,
《授时历》编纂而成。1292年,主持修复通惠河的工程。在研究大都地区的地理环境后,外于找到了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原有运河的途径,于1293年修通了这条运河。时人赞其为“公以纯德实学为世师法”。
——摘编自冉苒《郭守敬治水的思维特征》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守敬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郭守敬科技创新活动的历史价值。
22.(2021高二上·赣州月考)儒家思想产生以后,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发展和演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此外,儒家的思想家们还提出了“众恶之,必察焉;众妤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缓也”“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
材料二: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概括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加强君主专制措施方面有何不同。并从它们创立时的思想来源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23.(2021高二上·焦作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政思多门……三教(儒、佛、道)于是平可一矣。
——(隋)王通《中说》
材料二: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明)王守仁《王阳明集》
材料三:哲学家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及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理想。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根据材料一,指出“危机”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的儒家学者是怎样应对“危机”的。
(2)根据材料三,指出理学蕴涵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理想”。
24.(2022高三上·重庆市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官府是防治瘟疫 的核心力量,不仅将“疫灾”提升为“四大灾害”之首,而且建立了以各级官吏为主导、社会民众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采取了医疗统筹、民生安置、行政管控等措施加以应对。地方官吏是宋代防治瘟疫的基层力量,采取了赈济灾民、医疗救治和加强社会管理等措施。受官府的重视和引导,宋代社会对瘟疫的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认识到医药知识是防治疫病的根本和关键。同时宋代各级官府一方面继续采用传统的赈济措施,另一方面将新医药学知识应用于疫病防治,采取了派医诊治、施散药品、建立医院、隔离病人、掩埋尸体等措施。
——摘编自韩毅《宋代瘟疫防治及其特点》
材料二:近代医史学者谢观认为,中国历代政府重视医学者无过于宋。宋代皇帝重视医学,并将其与“仁政”思想结合起来。自唐安史之乱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长期分裂战乱的时期,各种疾病广泛流行。同时,两宋时期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灾害的发生引起疫情的暴发。宋虽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但依然长期受到辽、西夏、金、蒙古等政权的威胁,战事不断,士兵死伤无数,军营急需医疗救治。社会的不同需求,对当时的医学提出了尖锐的要求。古方不能治今病,一部分医者开始努力探求新的治病方法以应付迫切的现实需求,而这也正好为医家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临床能力和医疗理论水平。
——摘编自赵军斌《宋代的医学发展及其原因解析》
材料三:先秦时期已有医疗救济方面的事例,但是那时的医疗救济更多是一种临时性的或季节性的举措,并未形成固定的机构和救济体系。两汉以降,历代王朝在此领域也有一定的举措,但仍以临时性的或季节性的措施为主。到了唐朝曾建有功能更为专一的病院即乞丐病坊。后虽被政府接管仍委托僧人管理,显示出较强的民间特色,但其规模不大,受惠面也有限。与此相比,宋朝的医疗教济事业无疑有了巨大的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医疗体系和救济制度,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
——摘编自张文、 卢渝宁《宋代官办医疗教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瘟疫防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医学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先秦到宋代医疗救济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宋代医疗救济的意义。
25.(2022高二下·张家口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认为先王因为有善心,所以才实行仁政,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他总结历史经验,发现桀纣之失民,实际上是失去了民心。反之,汤、武无敌于天下,就在于“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顺从了天下民心。因此认为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若君主不能以人民意志为意志,人民可以把君主当作仇敌,起来推翻他。孟子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广泛地招揽人才,达到“王天下”的目地。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
——摘编自李秋华《孟子仁政思想初探》
材料二:从唐立国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孟子的地位和以前一样处于不著不察之列,时人或言“周孔”或言“孔颜(颜回)”,孟子则少有人提及。韩愈是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的人,他认为孟子是唯一得到孔子“真传”的人。对于“杨、墨行,正道废”的乱局,孟子辞而辟之,开“辟异端”之先河,因此其功甚伟。因此,韩愈认为儒家的“道统”在孔子之后,则是由孟子来承继,孟子死后,则是“不得其传焉”。
——摘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孟子“王道”政治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孟子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材料“一版印刷,一版已布字”是对活体字印刷术的描述,B正确;
AC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一版印刷,一版已布字”进行分析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直接孔”可知,马一浮认为宋代理学是对先秦孔孟儒学的继承发展,C项正确;
材料主旨强调的是理学对儒学的传承而非其体系本身的价值,排除A项;
B项错在“完成”,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
王夫之的思想代表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明理学,解答本题根据关键信息“ 深明义理之学,真是直接孔孟”进行分析,考查学生解读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3.【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该作品是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属于宋词,与诗、曲、民歌无关,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宋词,注意将材料与所学知识结合,扣住材料的信息,同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4.【答案】C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的思想体系,促进了理学的诞生,因此宋代,儒学家找到的新的角度是万物本原,C正确;
A错误,董仲舒提倡三纲五常;
B错误,是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的主张;
D错误,宋明理学是吸收佛道思想,不是抗衡佛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理学的产生,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的思想体系,促进了理学的诞生。
5.【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答案为D项;
北魏、辽河金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没有统一全国,故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备选项分析可知元、清使少数民族政权并完成统一的国家。
6.【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郭守敬以毕生精力在天文、水利、数学、测绘,以及仪器仪表制造等方面创造了许多奇迹,因此B正确;
A是毕昇的成就,排除;
CD与郭守敬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郭守敬以毕生精力在天文、水利、数学、测绘,以及仪器仪表制造等方面创造了许多奇迹,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7.【答案】C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南宋是理学的成熟时期,南宋后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项正确;
AB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宋明理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理学在南宋时期趋向于成熟,在南宋后期成为官方哲学。
8.【答案】B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A题干所给材料并未涉及世界本原之争;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朱熹“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与陆九渊兄弟“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可知二者的分歧主要在于治学方法,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兄弟主张“发明本心”;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都是唯心思想;
D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与道统之争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的主旨,并正确掌握朱熹、陆九渊的思想主张。考查了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9.【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指南针具有辨别方向与定位的功能,B正确;
ACD项都没有这一功能,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指南针的理解,属于识记的内容。
10.【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祯的《农书》是元代著名的农学著作,故D正确。
A是北魏贾思勰的农学著作,B是北宋沈括的科技著作,C是元代郭守敬的历法,均不符合。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根据 “ 元朝有一部农书 ”结合所学王祯的《农书》是元代著名的农学著作进行分析即可。
11.【答案】D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家庭教育既重视道德教育,也重视博学技能教育,体现了家庭教育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D项正确;
题干所给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教育受到冲击,而是强调家庭教育注重道德和博学技能,A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良好素质的民众,有利封建社会的法治,B项错误;
题干所给材料没有涉及私学的信息,得不出家庭教育适应了私学开始兴起的需要,且私学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要求父母应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教育孩子博学技能”及程朱理学的历史影响进行分析。
12.【答案】D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 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可以看出该言论主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内心的反省,强调主体意识,故D项正确;
A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B项说法错误,错在“否定”。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 “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 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进行分析即可。
13.【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千里江山图》意境深远,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C项正确;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成熟于隋唐时期,《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宫廷画师王希孟的作品,排除A项;
《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不属于传统文人画,排除B项;
“完全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的说法过于绝对,且《千里江山图》属于写意之作,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画成就,考生需要结合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来回答。考查了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4.【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分析可知:这种“新文化”是市民文化,体现了平民化的趋势,D正确;
A、B错误,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与材料不相符;
C错误,市民文学兴起于宋朝,当时没有产生“资产阶级”;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宋代市民文化的兴起,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宋代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催生了市民文化的产生。
15.【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材料二中“《清明上河图》中的店铺里绘有算盘”只表明在宋代珠算已经用于商业,并不能证明此时是珠算用于经济的开始,故C项正确,B项错误。
汉代的史籍中有关于珠算的加载,并无法证明珠算就出现在汉代,所以A项错误;
材料二虽然是艺术品,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可以证明算盘应用于经济活动,所以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科技的进步,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古代科技往往服务于现实,带有实用性特点。
16.【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可以推断应该是活字印刷,说明西夏应该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但不能说明活字印刷术得到普及,C正确,B错误;
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品,排除A;
材料不能反映西夏的印刷技术是否先进,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科技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17.【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建安虞氏刻印的《三国志平话》封面是一个印刷的作品,可用于研究印刷术具有史料价值,C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日常生活,排除A;
《三国志平话》不是小说,排除B;
材料中的作品不能判断出是活字印刷品,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元代建安虞氏刻印的《三国志平话》封面”,结合印刷术的史料价值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8.【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白话小说大量出现”“民众喜闻乐见”等信息可知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部分情况折射出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并发展壮大,因此推动了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这种变化,故B正确;
印刷技术发展、科举制度完善有利于宋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但是对题干上所述的变化并不起直接作用,A、 C排除;
市民文艺兴起是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表现,而非因素,故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画成就,考生主要结合宋代的时代特征进行分析。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
19.【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苏轼的说法,元丰元年开始,彭城开始使用白土镇的石炭(即煤)“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这反映了燃料的改进,使金属冶炼的质量得到了提高,D项正确;
只彭城用石炭冶铁,不能得出北宋百姓“普遍使用煤炭燃料”排除A项;
汉朝开始用煤炭做燃料治铁,排除B项;
材料无法体现彭城成为当时的冶铁业中心,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科技的进步,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石炭”指的是煤,“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反映了煤炭应用于冶铁业,提高了冶铁的质量。
20.【答案】D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根据“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每朝起看云气变幻,绝近画中山……看得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可得出这是文人山水画的风格,强调意境,以心为本,故D项符合题意;
A项材料没有涉及仿古,A不符合题意;
B项材料强调画家的内心,而不是自然,B不符合题意;
C项以形写神是指明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酷似,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文人画的内容,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答案】(1)特点:注重对水利的综合利用;重视调查研究(或注重测验);将继承传统与趋时创新相结合;具有明显的实学色彩(或重视实用;或与民生联系紧密);服务统治阶层的目的明显;将水利实践与天文探索相结合。
(2)历史价值:推动了农田水利及相关事业的发展;为后世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方法;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为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提供了史实依据;《授时历》被后世沿用,通惠河泽被后世。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中所给的“习知水利,巧思绝人”可知,重视农业灌溉,水利工程;根据“修复大小河渠68条,灌溉农田9万余顷”可知,重实践;根据“1280年,《授时历》编纂而成”可知,修编天文历法;根据“在研究大都地区的地理环境后,终于找到了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原有运河的途径,于1293年修通了这条运河”可知,重视环境因素,重注对实际地理地形的勘察,注重科学分析,科学治水。
(2)根据“修复大小河渠68条,灌溉农田9万余顷”可知,修建众多水利,灌溉工程;根据“在二十七个地方进行天文观测”、“1280年,《授时历》编纂而成”可知,天文学研究成果,领导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主持编修《授时历》,有利于编订精确的历法;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后人了解元朝的管辖范围。
故答案为:
(1) 特点:注重对水利的综合利用;重视调查研究(或注重测验);将继承传统与趋时创新相结合;具有明显的实学色彩(或重视实用;或与民生联系紧密);服务统治阶层的目的明显;将水利实践与天文探索相结合。
(2) 历史价值:推动了农田水利及相关事业的发展;为后世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方法;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为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提供了史实依据;《授时历》被后世沿用,通惠河泽被后世。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元代水利的内容, 郭守敬是中国元代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一部很精良的历法。王恂、郭守敬等人曾研究分析汉代以来的四十多家历法,吸取各历之长,力主制历应“明历之理”(王恂)和“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取得许多重要成就。
22.【答案】(1)仁政;重民、富民。
(2)不同: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君权神授)来加强君主专制,朱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原因:董仲舒主要吸收阴阳家等具有神学(神秘)的学说,朱熹主要吸收的是具有思辨思维的佛家等学说。
【知识点】程朱理学;孔子及其思想主张;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两汉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1)答题语是“内容”,答题限制的时间是“先秦”,范围限制“儒家民本思想”,答案出处“结合材料一”,根据答案出处和时间的限制,所以我们对材料一信息进行分层概括,提取儒家民本思想的内容,例如“ 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可以得出:仁、德治;孟子“ 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 ”可以得出:仁政、贵民(重民);儒家还提出“ “众恶之,必察焉;众妤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缓也”“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可以得出:重民情、富民。
(2)答题语是“不同”,答案限制时间是“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对应我们所学的时间就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和“南宋时期”,答案限制的范围是“在加强君主专制措施方面”,答案的出处是“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根据答案出处和材料二信息的阅读,我们只能从所学知识中去调动知识来解答董仲舒和朱熹在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方面对儒家思想做出了哪些发展:这答案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知识才能作出解答。根据所学可以得出,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以此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朱熹吸收了佛、道思想,从“理”或“天理”的角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董仲舒从“神学”角度论证君主专制合理性,朱熹从“哲学”(思辨)角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点评】第(1)设问,主要考查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概括能力,第(2)设问考查汉武帝时期和南宋时期儒家思想如何适应统治者需求做出调整,考查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来解答,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答案】(1)危机: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应对: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创立“理学”。
(2)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
【知识点】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1)危机:根据“三教(儒、佛、道)于是平可一矣”得出: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根据“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及所学知识可知: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创立“理学”。
(2)根据“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及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等分析可知: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
故答案为:
(1)危机: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应对: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创立“理学”。
(2)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儒学的危机与重建,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主要考查基础知识,难度一般。
24.【答案】(1)特点:宋代官府发挥核心作用;官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应对疫情;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重视医学知识在瘟疫防治中的应用;重视防疫方法的创新与运用。
(2)原因:皇帝对医学的推崇;长期战乱需要医疗支持;自然灾害频发对医学的要求;医药人才的涌现;儒学民本、仁政思想的要求。
(3)变化趋势:从临时性到固定性机构;规模由小变大,受惠面更广;从民间管理到政府主导。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公共卫生和健康,利于社会稳定;增强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维护统治秩序;推动宋代经济的恢复发展;超越前代,并开创了此后朝代医疗救济的基本格局。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解析】【分析】(1)根据“宋代官府是防治瘟疫 的核心力量”得出:宋代官府发挥核心作用;根据“建立了以各级官吏为主导、社会民众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得出:官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应对疫情;根据“宋代官府是防治瘟疫 的核心力量……地方官吏是宋代防治瘟疫的基层力量”得出: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根据“认识到医药知识是防治疫病的根本和关键”得出:重视医学知识在瘟疫防治中的应用;根据“同时宋代各级官府一方面继续采用传统的赈济措施,另一方面将新医药学知识应用于疫病防治,采取了派医诊治、施散药品、建立医院、隔离病人、掩埋尸体等措施”得出:重视防疫方法的创新与运用。
(2)根据“宋代皇帝重视医学”得出:皇帝对医学的推崇;根据“自唐安史之乱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长期分裂战乱的时期,各种疾病广泛流行”得出:长期战乱需要医疗支持;根据“同时,两宋时期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灾害的发生引起疫情的暴发”得出:自然灾害频发对医学的要求;根据“古方不能治今病,一部分医者开始努力探求新的治病方法以应付迫切的现实需求,而这也正好为医家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临床能力和医疗理论水平”得出:医药人才的涌现;结合“并将其与‘仁政’思想结合起来”及所学知识还可从儒学民本、仁政思想的要求。
(3)变化:根据“先秦时期已有医疗救济方面的事例,但是那时的医疗救济更多是一种临时性的或季节性的举措,并未形成固定的机构和救济体系……宋朝的医疗教济事业无疑有了巨大的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医疗体系和救济制度,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得出:从临时性到固定性机构;根据“但其规模不大,受惠面也有限……宋朝的医疗教济事业无疑有了巨大的发展”得出:规模由小变大,受惠面更广;根据“后虽被政府接管仍委托僧人管理,显示出较强的民间特色……宋朝……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医疗体系和救济制度”得出:从民间管理到政府主导。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从保障人们健康、利于社会稳定、维护统治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及开创后世医疗救济基本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故答案为:(1)特点:宋代官府发挥核心作用;官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应对疫情;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重视医学知识在瘟疫防治中的应用;重视防疫方法的创新与运用。
(2)原因:皇帝对医学的推崇;长期战乱需要医疗支持;自然灾害频发对医学的要求;医药人才的涌现;儒学民本、仁政思想的要求。
(3)变化趋势:从临时性到固定性机构;规模由小变大,受惠面更广;从民间管理到政府主导。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公共卫生和健康,利于社会稳定;增强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维护统治秩序;推动宋代经济的恢复发展;超越前代,并开创了此后朝代医疗救济的基本格局。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医疗救济事业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25.【答案】(1)内涵:王道政治立足于人心,合乎人性;王道政治要施仁政、以民为本,顺民心、合民意;王道政治要选贤任能;王道政治要关注民生;主张以教化来实现王道政治。
积极影响: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对后世国家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2)变化:由原先诸子中的一员变成仅次于孔子的圣人。
原因: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圣人之道,其思想内涵适应了时代需要;安史之乱后,亟待重构封建纲纪以维护统治;佛道冲击儒家地位,韩愈借孟子建立儒家道统以提升儒家地位等。
【知识点】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程朱理学;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1)内涵:根据材料“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可知,王道政治立足于人心,合乎人性;根据材料“因此认为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可知,王道政治要施仁政、以民为本,顺民心、合民意;王道政治要选贤任能;根据材料“孟子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可知,王道政治要关注民生;根据材料“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可知,孟子主张以教化来实现王道政治。积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根据材料“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若君主不能以人民意志为意志,人民可以把君主当作仇敌,起来推翻他”“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可知,孟子的王道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的思想对后世国家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2)变化:根据材料“ 从唐立国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孟子的地位和以前一样处于不著不察之列……孟子则少有人提及。韩愈是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的人,他认为孟子是唯一得到孔子‘真传’的人”可知,孟子由原先诸子中的一员变成仅次于孔子的圣人。原因:根据材料“韩愈是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的人,他认为孟子是唯一得到孔子‘真传’的人”可知,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圣人之道,其思想内涵适应了时代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亟待重构封建纲纪以维护统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道冲击儒家地位,韩愈借孟子建立儒家道统以提升儒家地位等。
故答案为:(1)内涵:王道政治立足于人心,合乎人性;王道政治要施仁政、以民为本,顺民心、合民意;王道政治要选贤任能;王道政治要关注民生;主张以教化来实现王道政治。
积极影响: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对后世国家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2)变化:由原先诸子中的一员变成仅次于孔子的圣人。
原因: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圣人之道,其思想内涵适应了时代需要;安史之乱后,亟待重构封建纲纪以维护统治;佛道冲击儒家地位,韩愈借孟子建立儒家道统以提升儒家地位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问,需根据材料材料“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因此认为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孟子希望国君能‘贵德而尊士’,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若君主不能以人民意志为意志,人民可以把君主当作仇敌,起来推翻他”“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及孟子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第二问,需根据材料“ 从唐立国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孟子的地位和以前一样处于不著不察之列……孟子则少有人提及。韩愈是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的人,他认为孟子是唯一得到孔子‘真传’的人”及儒学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