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古诗词诵读
锦 瑟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了解诗歌中的典故,鉴赏比兴和用典的手法。
3.体会本诗哀婉的基调,分析概括诗歌的主旨。
4.背诵全诗。
导入新课
“一篇《锦瑟》解人难”。《锦瑟》这首诗历来有多样的解释。可以这样解读:锦瑟本有五十弦却说“无端”,流露了诗人心底的嗔怨。这一嗔怨,关联着他对青春年华的怀想。回顾平生,有多少情、多少事,早已迷离惝恍,如“庄周梦蝶”的故事一样,真实与梦境无法分辨,唯有曾经的感受,既如月光中带泪的珍珠带着伤感,又如蓝田美玉的温润引人怀恋。但究竟如何,却又难以说清。诵读这首诗,当仔细体会诗人如何传达往事如烟的独特感受。
E r
壹
预读先学
作 者 介 绍
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
作 者 介 绍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题 解
锦瑟:有花纹的瑟。《世本》:“瑟,庖牺(伏羲)作,五十弦。”《汉书.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作此诗时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写作背景
明确典故
①庄周梦蝶: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明确典故
②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③珠月交辉:民间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在月明海静之时,蚌就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之光华,才显得分外晶莹。
④鲛人泣泪:《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
⑤暖玉生烟: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E r
贰
精读研习
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研读课文
【鉴赏首联】(1)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中“无端五十弦”又喻指什么?
明确: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无端五十弦”喻往事繁多,也可说是喻已逝的年华,慨叹自己年已半百,忆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
研读课文
【鉴赏首联】(2)首联的“华年”有何含义?它与诗的主题是何关系?
明确:华年,正如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本诗的主题是追忆华年所感,因此可以理解为是主题的由头,或是主题的发轫。
研读课文
【鉴赏首联】(3)作者强调“一弦一柱”有何用意?
明确:“弦”“柱”与“华年”相联系,又与上文的“五十”相呼应,表明心中情感的强烈浓重。锦瑟弦多而音繁,则华年事多而情浓。强调“一弦一柱”,则表明每一件事都很值得回忆,每一件事都会引起强烈的感触。
研读课文
【鉴赏典故】典丽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
庄周梦蝶:意为曾经有过梦想,曾经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
望帝魂化杜鹃:意为曾经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
鲛人泣珠:意在说梦想和相思都破灭后所得只是满眼的泪水;
蓝田玉烟:意在说梦想和思情破灭后的迷惘。
研读课文
【鉴赏典故】典丽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殷切的思念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而落泪,为什么而迷惘,都难以知晓,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这恰恰给了人们无穷无尽,异彩纷呈的想象空间。
研读课文
【品味“炼字”】理解诗歌颔联的含义,并说明句中“迷”“托”二词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明确:含义:对美好的情景却又是飘渺的梦境感到迷惑,只能将伤感思念之情托付给杜鹃。(我曾经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
“迷” “托”二词刻画出诗人无端陷入困境,又无力自拔寻求寄托的真实心态。
研读课文
【鉴赏尾联】最后一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明确: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互呼应。“此情可待成追忆”,是说上面说的那种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现在再来回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后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说“当时”的感受,可联系上文看,这种惘然之情现在更甚。
艺术特色
①抒情含蓄。中间两联追怀往昔,并没有指实年月日期和涉及具体的人事内容,而是化用了四个典故,营造出“庄生梦蝶”“杜鹃伤春”“明珠落泪”“良玉生烟”四个静谧、清丽、迷离而含带凄伤的画面,以象征自己的遭际,寓托自己的心境,从而让读者去揣测、体会寄寓其中的心情意绪,去寻味、把握隐伏其下的情感内涵。情感内容虽隐约不明,感伤情调却明显无疑。
艺术特色
②意境朦胧。此诗营造的四个画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清丽、静谧,而又如梦似幻,似雾中看花,水中望月。“庄生”句本就是描绘梦境,“望帝”句则是一个近似神话的虚幻传说,颈联两句虽有日月映照,但同时有烟雾弥漫、水汽蒸腾。画面的虚幻迷离,抒情的含蓄婉约,典故、象征、暗喻手法的兼举并用,使诗呈现出一种隐约朦胧、云裹雾障的意境。
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明晰主旨
名家点评
刘攽《中山诗话》: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
黄朝英《缃素杂记》: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案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
王世贞《艺苑卮言》:中二联是丽语,作“适、怨、清、和”解甚通。然不解则涉无谓,既解则意味都尽,以此知诗之难也。
杨士弘、顾璘《批点唐音》:此诗自是闺情,恐不泥在锦瑟耳。
S an
叁
自读检测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 ”。
(2)《锦瑟》中,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缥缈虚幻”的千古名句是“ , ”。
(3)《锦瑟》一诗中,“ , ”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在当时就已经怅然若失了。
锦瑟
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4)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因其啼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有这样两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锦瑟》也有一联提到杜鹃,即“________
_______, ”。
(5)《锦瑟》中,“ , ”两句运用典故,描绘了美好、虚渺的梦境,也把人生的恍惚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
庄生晓梦
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