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八上 第1章 2022国庆练习05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八上 第1章 2022国庆练习0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27 17:50:25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 八上 第1章 2022国庆练习05
一、单选题
1.(2019八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272克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拿掉铁块甲,用细线把铁块乙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则铁块乙的质量为(  )(ρ铁=7.8克/厘米3,ρ水=1.0克/厘米3)
A.312克 B.237克 C.318克 D.326克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
A.7N B.4N C.3N D.1N
3.已知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就越大,现将等体积90%和10%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50% B.=50% C.<50% D.不能确定
4.(2019八上·萧山月考)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此时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接着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这个过程中,弹簧弹力F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ρ木=0.7×103kg/m3,木块体积为V0,不计弹簧所受浮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弹簧处于原长
B.CD段弹簧被压缩
C.D点的横坐标d的值为0.3V0
D.点C与点E的纵坐标c、e的绝对值之比为2∶3
5.(2020八上·余杭月考)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6.(2020八上·柯桥开学考)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浸入水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B.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
C.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D.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同
7.(2020八上·嘉兴月考)如图所示,容器内有水,有一塑料试管下面挂一小铁块,浮在水面上,P为试管外壁上的点。现将小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仍浮在水面,则铁块放入试管内与挂在试管下相比(  )
A.液面将上升 B.试管受到的浮力大小将不变
C.P点受到水的压强将增大 D.总的排开水的体积将减小
8.(2020八上·绍兴月考)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不与水反应)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右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丁>甲>乙
C.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9.(2021八上·浙江月考)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 3/5 的体积露出水面, 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块的密度为 0.6×103kg/m3
B.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 5:2
C.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3:5
D.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10.(2019八上·义乌期中)如图所示,弹簧上端与物块m相连接,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当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物块的体积为100c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不计弹簧质量及体积)其中正确的是(  )
A.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对底部的拉力为0.2N
B.当弹簧脱离容器底部后静止时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块体积的1/9
C.物块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对物块的支持力是0.1N
D.物块的质量为0.9kg
二、解答题
11.(2020八上·兰溪期中)如图,将含有一空心铝球的冰块投入平底水槽中,冰块内空心铝球的体积V铝=10cm3,当冰块(含空心铝球)悬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45cm3.冰全部熔化后,浸没在水中的空心铝球沉入水底,已知冰的密度ρ冰=0.9×103kg/m3,求:
(1)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
(2)空心铝球最终对水槽底部的压力大小.
12.(2020八上·吴兴期末)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细线的一端跟木块底部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如图甲所示(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乙所示。用F浮表示木块受到的浮力,用h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则图丙可以正确描述F浮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g取10N/kg)
(1)请分别画出F浮=4N时,F浮=10N时,木块在容器中的状态示意图。
(2)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3)求细线的长度为多少?
13.(2019八上·义乌月考)体积为1000 cm3的正方体木块浮在水面上,其质量为500 g,求:
(1)木块的密度;
(2)木块受到的浮力;
(3)木块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
(4)用多大力才能使木块全部浸入水中。
14.(2019八上·天台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轻质弹簧的一端连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已知小球的体积是500cm3,小球静止时受到弹簧对它的作用力为4N。则:
(1)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如果剪断弹簧后,请分析小球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再次静止后小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15.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米3、重6牛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厘米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取10牛/千克)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由甲图可知木块和甲铁块漂浮,由乙图可知木块和乙铁块悬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得出等式,即可求出乙铁块的体积,再根据m=ρV求出铁块乙的质量。【解答】木块和甲铁块在水面漂浮,
那么F浮甲=G甲+G木;
即ρ水gV木=m甲g+G木 ①;
木块和乙铁块在水中悬浮,
那么F浮乙=G乙+G木;
即ρ水g(V木+V乙)=ρ铁gV乙+G木 ②;
②-①得到:ρ水gV乙=ρ铁gV乙-m甲g;
ρ水V乙=ρ铁V乙-m甲;
1kg/m3×V乙=7.8g/cm3×V乙-272kg
解得:V乙=40cm3;
铁块乙的质量:m乙=ρ铁V乙=7.8g/cm3×40cm3=312g。
故选A。
2.【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已知物体重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F浮=G-F′求出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本题考查了浮力的计算,关键是称重法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解答】解:已知G=4N,F′=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4N-3N=1N。
故答案为:D
3.【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分析。
【解答】知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就越大,现将等体积90%和10%的硫酸溶液混合,设体积为V,则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A。
4.【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C点时木块的状态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进而判断弹簧的所处的情况;
(2)由图象分析D点时木块的受力情况,再结合C点弹簧的情况来判断CD段弹簧是被压缩还是被拉伸;
(3)D点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根据F浮=G木,求出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即D点的横坐标d的值;
(4)根据C点木块的受力情况求出弹簧弹力F即为点C的纵坐标c的绝对值;
E点时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此时弹簧弹力F′等于木块的重力,即为点E的纵坐标e的绝对值,二者相比即可。【解答】A.由图乙可知,C点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
因为ρ水>ρ木,所以此时木块所受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即F浮>G木,
则弹簧对木块有竖直向下的拉力,弹簧被拉伸,处于伸长状态,故A错误;
B.在D点时,弹簧弹力F=0N,弹簧处于原长;因为C点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所以CD段弹簧被拉伸,故B错误;
C.在D点时,弹簧弹力F=0N,
此时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即F浮=G木,
ρ水gV排=ρ木gV0,
ρ水g(V0-V露)=ρ木gV0,
ρ水(V0-V露)=ρ木V0,
1.0×103kg/m3×(V0-V露)=0.7×103kg/m3×V0,
解得:V露=0.3V0,
即D点的横坐标d的值为0.3V0,故C正确;
D.在C点木块完全浸没时,
此时弹簧弹力F=F浮-G木=ρ水gV0-ρ木gV0=(ρ水-ρ木)gV0 ①;
在E点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弹簧被压缩,此时弹簧弹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即F′=G木=ρ木gV0 ②,
①÷②得到:;
解得:
即点C与点E的纵坐标c、e的绝对值之比为3:7,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当温度不变时,同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从①→②的过程中,溶质保持不变,而溶剂的质量减小,那么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A错误;
B.从②→③的过程中,②和③都是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B错误;
C.从③→④的过程中,二者都是饱和溶液,但是温度升高了,那么溶解度增大了,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增多大,故C错误;
D.综上所述,从②→④的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再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
(2)当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用密度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分解,即可得到木块密度;
(3)根据浮沉条件判断;
(4)分析水面高度的变化,再根据压强公式p=ρ液gh判断烧杯底部压强的变化。
【解答】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始终等于自身体积,即V排保持不变,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正确;
B.当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即F浮=G;
ρ液gV排=ρgV;
1g/cm3×=ρV;
解得:,故B错误;
C.在木块露出水面之前,它在水中呈上浮状态,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C错误;
D.木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那么前者时烧杯内水面深度较大,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前者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于后者,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C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漂浮条件判断小铁块放入试管前后受到的总浮力是否改变,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排开水的总体积是否改变,最后根据V排总=V试管排+V铁排判断试管底部深度的变化,最后根据p=ρ液gh分析P点压强的变化。
【解答】将试管和铁块看做一个整体,无论铁块在试管外还是在试管内,它们始终在水面漂浮,
那么它们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它们的总重力;
因此它们受到的总浮力不变;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们排开水的总体积保持不变,那么液面保持不变,故A错误;
当铁块在试管外时,试管排开水的体积V试管排=V排-V铁排;
当铁块在试管内时,试管排开水的体积V试管排'=V排;
可见,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试管受到的浮力增大了,故B错误;
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根据V=Sh可知,试管底部的深度增大了;
那么P点的深度也增大了;
根据p=ρ液gh可知,P点水的压强增大了,故C正确;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总的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有未溶的固体存在,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否则,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剩余的越多,溶解的越少,溶解度越小;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分析比较;
(4)根据题目描述比较溶剂的质量大小。
【解答】A.甲、乙、丙中都有未溶的固体存在,它们都是饱和溶液;丙中没有未溶的固体存在,无法判断它是否饱和,故A错误;
B.剩余固体的质量大小顺序为:丁>甲>乙>丙,那么溶质的质量丁<甲<乙<丙,因此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丁<甲<乙<丙,故B错误;
CD.四种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都是50g,丙中溶质的质量最大,根据公式可知,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漂浮条件即可求出木块密度;
(2)根据F浮=ρ水gV排判断浮力的关系;
(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再计算与浮力之比;
(4)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解答】A.由乙图知,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则木块的重力等于浮力,
即;

解得:;
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甲图中,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甲=ρ水gV,
乙图中,木块受到的浮力:,
则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甲图中,木块受重力、浮力和细绳的拉力作用,
则拉力:;
则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为:,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甲、乙两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都等于容器、水和木块的总重力,因此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F浮=ρ水gV物 求得物块浸没在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然后对物块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列出等式首先求出物块的重力;
(1)根据力的平衡和力的相互作用即可求出弹簧对物块的支持力和弹簧对底部的拉力;
(2)当弹簧脱离容器底部后静止时物块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即可求出浸没的体积与物块的体积之比,然后求出露出水面的体积与物块体积的关系;
(3)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支持力即可;
(4)根据G=mg即可求出物块的质量。【解答】物块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时V排=V物=100cm3=1×10-4m3;
物块浸没在水中浮力F浮=ρ水gV物=1.0×103kg/m3×10N/kg×1×10-4m3=1N;
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浮力F浮′=ρ酒精gV物=0.8×103kg/m3×10N/kg×1×10-4m3=0.8N;
物块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力分析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图甲中:F浮=F拉+G,
即F拉=F浮-G=1N-G------------①
图乙中:F浮′+F支=G,
即F支=G-F浮′=G-0.8N---------②,
已知:当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
即:F拉=F支,
所以,1N-G=G-0.8N
解得:G=0.9N;
A.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会对物块的拉力为F拉=F浮-G=1N-0.9N=0.1N,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弹簧对底部的拉力F拉′=F拉=0.1N,故A错误;
B.当弹簧脱离容器底部后静止时物块处于漂浮,则:F浮″=G=0.9N,
这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
那么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露=V-V排''=1×10-4m3-9×10-5m3=1×10-5m3;
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块体积的:;
故B错误;
C.物块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对物块的支持力:F支=G-F浮′=0.9N-0.8N=0.1N,故C正确;
D.质量,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1)解:冰块(含空心铝球)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5×10﹣6m3=0.45N;
由于冰块(含空心铝球)处于悬浮,则冰块(含空心铝球)重力G=F浮=0.45N;
答: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为0.45N;
(2)解:冰的体积V=V排﹣V铝=45cm3﹣10cm3=35cm3=35×10﹣6m3,
由ρ=和G=mg得冰的重力:
G=mg=ρ冰Vg=0.9×103kg/m3×10N/kg×35×10﹣6m3=0.315N;
空心铝球的重力:G球=G﹣G冰=0.45N﹣0.315N=0.135N;
由于空心铝球沉在底部,则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铝=1.0×103kg/m3×10N/kg×10×10﹣6m3=0.1N;
对水槽底部的压力:F=G﹣F浮=0.135N﹣0.1N=0.035N.
答:空心铝球最终对水槽底部的压力大小为0.035N.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的浮力,根据悬浮条件即可知道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
(2)已知空心铝球的体积,即可求出冰的体积,利用G=mg=ρVg求出冰的重力,然后求出空心铝球的重力;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空心铝球在水中的浮力,最后根据力的平衡可知对水槽底部的压力.
【分析】(本题考查阿基米德、悬浮条件和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冰的体积的计算.
12.【答案】(1)解:F浮=4N时木块未离开烧杯底部
F浮=10N时绳子被拉直,水面达到木块上表面及以上
(2)解:分析图可知木块漂浮时浮力为6N
∵F浮=G物= m木g=ρ木gV木
∴ρ木=0.6×103Kg/m3
(3)解: 根据丙图可知,当水深达到25cm时,木块完全浸没,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此时细线被拉直,
那么细绳的长度:L=h-a=25cm-10cm=15cm。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丙图可知,开始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随着水面的上升,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大,受到的浮力不断增大,但是木块始终静止在容器底部。当浮力达到6N时,随着水面的上升,木块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即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此时木块应该漂浮在水面上,跟随水面一起上升,即浮力等于重力。当细线被拉直时,木块的位置再次保持不变,随着水面的上升,木块排开水的体积继续增大,它受到的浮力不断增大。当水的深度达到25cm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10N,此后水面继续上升,但是浮力并保持不变,即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因此木块已经完全浸没。
(1)根据上面的分析判断木块在容器中的状态并画图;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据此计算出木块的重力,再根据V=a3计算出木块的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木块的密度即可。
(3)根据丙图可知,当水深达到25cm时,木块完全浸没,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此时细线被拉直,那么水深等于木块的边长和细绳的长度之和,据此计算细绳的长度。
【解答】(1)根据丙图可知,在浮力达到6N之前,木块始终静止在容器底部。因为F浮力=4N<6N,所以木块没有离开烧杯底部。当浮力达到10N时,绳子被拉直,木块刚好完全浸没,如下图所示:
(2)根据丙图可知,木块漂浮时浮力为6N,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F浮=G物= m木g=ρ木gV木;
6N=ρ木×10N/kg×(0.1m)3;
解得:ρ木=0.6×103kg/m3。
(3)根据丙图可知,当水深达到25cm时,木块完全浸没,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此时细线被拉直,
那么细绳的长度:L=h-a=25cm-10cm=15cm。
13.【答案】(1) 木块的密度为:;
(2)木块在水面漂浮,那么它受到的浮力F=G=mg=0.5kg×10N/kg=5N;
(3)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4)当木块完全浸没水中时,
它受到的浮力:F浮=G+F;
ρ水gV排=G+F;
103kg/m3×10N/kg×1000×10-6m3=5N+F;
解得:F=5N。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已知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计算木块的密度;
(2)木块在水面漂浮,那么它受到的浮力F=G=mg;
(3)已知浮力根据公式计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4)当木块完全浸没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重力和压力的关系为:F浮=G+F,据此计算即可。
14.【答案】(1)解:∵小球完全浸没在水中 ∴V排=V物=500cm3=0.0005m3
F浮=ρ液g V排=1.0×103kg/m3×10N/kg×0.0005m3=5N
(2)解:小球静止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可分为二种情况如图所示
由图1可知,G=F浮+F弹=5N+4N=9N
剪断弹簧后,G>F浮,小球下沉至容器底部静止,此时F浮=5N
由图2可知,G=F浮-F弹=5N-4N=1N
剪断弹簧后,G<F浮,小球上浮至水面处于飘浮状态,此时F浮=G=1N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浸没时, V排=V物,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F浮=ρ液g V排求出 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2) 小球静止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可分为二种情况:一种情况是 小球下沉至容器底部静止,求出浮力;另一种情况是小球上浮至水面处于飘浮状态。
15.【答案】(1)解: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ρgV=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1.0×10-3米3=10牛
(2)解:因为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所以剪断细线后,木块会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漂浮,所以F浮′=G物=6牛,由F浮=ρ液gV排得:V排===6×10-4米3,则V露=V-V排=1.0×10-3米3-6×10-4米3=4×10-4米3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浮力的计算及受力情况分析;
【解答】(1)当物体浸没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即为木块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故答案为:F浮=ρgV=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1.0×10-3米3=10N;、
(2)木块的密度比水小,当绳子剪断后,木块一定会上浮至漂浮状态;这时浮力的变化量即时木块露出部分体积的浮力;故答案为:由于漂浮,所以F浮′=G物=6牛,由F浮=ρ液gV排得:V排===6×10-4米3,则V露=V-V排=1.0×10-3米3-6×10-4米3=4×10-4米3;
故答案为:(1)F浮=ρgV=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1.0×10-3米3=10N;(2)由于漂浮,所以F浮′=G物=6牛,由F浮=ρ液gV排得:V排===6×10-4米3,则V露=V-V排=1.0×10-3米3-6×10-4米3=4×10-4米3。
1 / 1浙教版科学 八上 第1章 2022国庆练习05
一、单选题
1.(2019八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272克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拿掉铁块甲,用细线把铁块乙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则铁块乙的质量为(  )(ρ铁=7.8克/厘米3,ρ水=1.0克/厘米3)
A.312克 B.237克 C.318克 D.326克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由甲图可知木块和甲铁块漂浮,由乙图可知木块和乙铁块悬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得出等式,即可求出乙铁块的体积,再根据m=ρV求出铁块乙的质量。【解答】木块和甲铁块在水面漂浮,
那么F浮甲=G甲+G木;
即ρ水gV木=m甲g+G木 ①;
木块和乙铁块在水中悬浮,
那么F浮乙=G乙+G木;
即ρ水g(V木+V乙)=ρ铁gV乙+G木 ②;
②-①得到:ρ水gV乙=ρ铁gV乙-m甲g;
ρ水V乙=ρ铁V乙-m甲;
1kg/m3×V乙=7.8g/cm3×V乙-272kg
解得:V乙=40cm3;
铁块乙的质量:m乙=ρ铁V乙=7.8g/cm3×40cm3=312g。
故选A。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
A.7N B.4N C.3N D.1N
【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已知物体重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F浮=G-F′求出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本题考查了浮力的计算,关键是称重法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解答】解:已知G=4N,F′=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4N-3N=1N。
故答案为:D
3.已知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就越大,现将等体积90%和10%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50% B.=50% C.<50% D.不能确定
【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分析。
【解答】知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就越大,现将等体积90%和10%的硫酸溶液混合,设体积为V,则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A。
4.(2019八上·萧山月考)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此时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接着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这个过程中,弹簧弹力F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ρ木=0.7×103kg/m3,木块体积为V0,不计弹簧所受浮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弹簧处于原长
B.CD段弹簧被压缩
C.D点的横坐标d的值为0.3V0
D.点C与点E的纵坐标c、e的绝对值之比为2∶3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C点时木块的状态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进而判断弹簧的所处的情况;
(2)由图象分析D点时木块的受力情况,再结合C点弹簧的情况来判断CD段弹簧是被压缩还是被拉伸;
(3)D点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根据F浮=G木,求出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即D点的横坐标d的值;
(4)根据C点木块的受力情况求出弹簧弹力F即为点C的纵坐标c的绝对值;
E点时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此时弹簧弹力F′等于木块的重力,即为点E的纵坐标e的绝对值,二者相比即可。【解答】A.由图乙可知,C点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
因为ρ水>ρ木,所以此时木块所受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即F浮>G木,
则弹簧对木块有竖直向下的拉力,弹簧被拉伸,处于伸长状态,故A错误;
B.在D点时,弹簧弹力F=0N,弹簧处于原长;因为C点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所以CD段弹簧被拉伸,故B错误;
C.在D点时,弹簧弹力F=0N,
此时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即F浮=G木,
ρ水gV排=ρ木gV0,
ρ水g(V0-V露)=ρ木gV0,
ρ水(V0-V露)=ρ木V0,
1.0×103kg/m3×(V0-V露)=0.7×103kg/m3×V0,
解得:V露=0.3V0,
即D点的横坐标d的值为0.3V0,故C正确;
D.在C点木块完全浸没时,
此时弹簧弹力F=F浮-G木=ρ水gV0-ρ木gV0=(ρ水-ρ木)gV0 ①;
在E点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弹簧被压缩,此时弹簧弹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即F′=G木=ρ木gV0 ②,
①÷②得到:;
解得:
即点C与点E的纵坐标c、e的绝对值之比为3:7,故D错误。
故选C。
5.(2020八上·余杭月考)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答案】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当温度不变时,同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从①→②的过程中,溶质保持不变,而溶剂的质量减小,那么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A错误;
B.从②→③的过程中,②和③都是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B错误;
C.从③→④的过程中,二者都是饱和溶液,但是温度升高了,那么溶解度增大了,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增多大,故C错误;
D.综上所述,从②→④的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再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6.(2020八上·柯桥开学考)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浸入水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B.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
C.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D.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同
【答案】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
(2)当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用密度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分解,即可得到木块密度;
(3)根据浮沉条件判断;
(4)分析水面高度的变化,再根据压强公式p=ρ液gh判断烧杯底部压强的变化。
【解答】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始终等于自身体积,即V排保持不变,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正确;
B.当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即F浮=G;
ρ液gV排=ρgV;
1g/cm3×=ρV;
解得:,故B错误;
C.在木块露出水面之前,它在水中呈上浮状态,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C错误;
D.木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那么前者时烧杯内水面深度较大,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前者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于后者,故D错误。
故选A。
7.(2020八上·嘉兴月考)如图所示,容器内有水,有一塑料试管下面挂一小铁块,浮在水面上,P为试管外壁上的点。现将小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仍浮在水面,则铁块放入试管内与挂在试管下相比(  )
A.液面将上升 B.试管受到的浮力大小将不变
C.P点受到水的压强将增大 D.总的排开水的体积将减小
【答案】C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漂浮条件判断小铁块放入试管前后受到的总浮力是否改变,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排开水的总体积是否改变,最后根据V排总=V试管排+V铁排判断试管底部深度的变化,最后根据p=ρ液gh分析P点压强的变化。
【解答】将试管和铁块看做一个整体,无论铁块在试管外还是在试管内,它们始终在水面漂浮,
那么它们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它们的总重力;
因此它们受到的总浮力不变;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们排开水的总体积保持不变,那么液面保持不变,故A错误;
当铁块在试管外时,试管排开水的体积V试管排=V排-V铁排;
当铁块在试管内时,试管排开水的体积V试管排'=V排;
可见,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试管受到的浮力增大了,故B错误;
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根据V=Sh可知,试管底部的深度增大了;
那么P点的深度也增大了;
根据p=ρ液gh可知,P点水的压强增大了,故C正确;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总的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8.(2020八上·绍兴月考)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不与水反应)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右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丁>甲>乙
C.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有未溶的固体存在,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否则,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剩余的越多,溶解的越少,溶解度越小;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分析比较;
(4)根据题目描述比较溶剂的质量大小。
【解答】A.甲、乙、丙中都有未溶的固体存在,它们都是饱和溶液;丙中没有未溶的固体存在,无法判断它是否饱和,故A错误;
B.剩余固体的质量大小顺序为:丁>甲>乙>丙,那么溶质的质量丁<甲<乙<丙,因此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丁<甲<乙<丙,故B错误;
CD.四种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都是50g,丙中溶质的质量最大,根据公式可知,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2021八上·浙江月考)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 3/5 的体积露出水面, 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块的密度为 0.6×103kg/m3
B.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 5:2
C.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3:5
D.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漂浮条件即可求出木块密度;
(2)根据F浮=ρ水gV排判断浮力的关系;
(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再计算与浮力之比;
(4)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解答】A.由乙图知,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则木块的重力等于浮力,
即;

解得:;
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甲图中,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甲=ρ水gV,
乙图中,木块受到的浮力:,
则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甲图中,木块受重力、浮力和细绳的拉力作用,
则拉力:;
则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为:,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甲、乙两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都等于容器、水和木块的总重力,因此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0.(2019八上·义乌期中)如图所示,弹簧上端与物块m相连接,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当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物块的体积为100c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不计弹簧质量及体积)其中正确的是(  )
A.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对底部的拉力为0.2N
B.当弹簧脱离容器底部后静止时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块体积的1/9
C.物块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对物块的支持力是0.1N
D.物块的质量为0.9kg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F浮=ρ水gV物 求得物块浸没在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然后对物块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列出等式首先求出物块的重力;
(1)根据力的平衡和力的相互作用即可求出弹簧对物块的支持力和弹簧对底部的拉力;
(2)当弹簧脱离容器底部后静止时物块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即可求出浸没的体积与物块的体积之比,然后求出露出水面的体积与物块体积的关系;
(3)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支持力即可;
(4)根据G=mg即可求出物块的质量。【解答】物块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时V排=V物=100cm3=1×10-4m3;
物块浸没在水中浮力F浮=ρ水gV物=1.0×103kg/m3×10N/kg×1×10-4m3=1N;
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浮力F浮′=ρ酒精gV物=0.8×103kg/m3×10N/kg×1×10-4m3=0.8N;
物块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力分析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图甲中:F浮=F拉+G,
即F拉=F浮-G=1N-G------------①
图乙中:F浮′+F支=G,
即F支=G-F浮′=G-0.8N---------②,
已知:当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
即:F拉=F支,
所以,1N-G=G-0.8N
解得:G=0.9N;
A.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会对物块的拉力为F拉=F浮-G=1N-0.9N=0.1N,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弹簧对底部的拉力F拉′=F拉=0.1N,故A错误;
B.当弹簧脱离容器底部后静止时物块处于漂浮,则:F浮″=G=0.9N,
这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
那么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露=V-V排''=1×10-4m3-9×10-5m3=1×10-5m3;
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块体积的:;
故B错误;
C.物块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对物块的支持力:F支=G-F浮′=0.9N-0.8N=0.1N,故C正确;
D.质量,故D错误。
故选C。
二、解答题
11.(2020八上·兰溪期中)如图,将含有一空心铝球的冰块投入平底水槽中,冰块内空心铝球的体积V铝=10cm3,当冰块(含空心铝球)悬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45cm3.冰全部熔化后,浸没在水中的空心铝球沉入水底,已知冰的密度ρ冰=0.9×103kg/m3,求:
(1)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
(2)空心铝球最终对水槽底部的压力大小.
【答案】(1)解:冰块(含空心铝球)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5×10﹣6m3=0.45N;
由于冰块(含空心铝球)处于悬浮,则冰块(含空心铝球)重力G=F浮=0.45N;
答: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为0.45N;
(2)解:冰的体积V=V排﹣V铝=45cm3﹣10cm3=35cm3=35×10﹣6m3,
由ρ=和G=mg得冰的重力:
G=mg=ρ冰Vg=0.9×103kg/m3×10N/kg×35×10﹣6m3=0.315N;
空心铝球的重力:G球=G﹣G冰=0.45N﹣0.315N=0.135N;
由于空心铝球沉在底部,则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铝=1.0×103kg/m3×10N/kg×10×10﹣6m3=0.1N;
对水槽底部的压力:F=G﹣F浮=0.135N﹣0.1N=0.035N.
答:空心铝球最终对水槽底部的压力大小为0.035N.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的浮力,根据悬浮条件即可知道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
(2)已知空心铝球的体积,即可求出冰的体积,利用G=mg=ρVg求出冰的重力,然后求出空心铝球的重力;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空心铝球在水中的浮力,最后根据力的平衡可知对水槽底部的压力.
【分析】(本题考查阿基米德、悬浮条件和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冰的体积的计算.
12.(2020八上·吴兴期末)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细线的一端跟木块底部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如图甲所示(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乙所示。用F浮表示木块受到的浮力,用h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则图丙可以正确描述F浮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g取10N/kg)
(1)请分别画出F浮=4N时,F浮=10N时,木块在容器中的状态示意图。
(2)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3)求细线的长度为多少?
【答案】(1)解:F浮=4N时木块未离开烧杯底部
F浮=10N时绳子被拉直,水面达到木块上表面及以上
(2)解:分析图可知木块漂浮时浮力为6N
∵F浮=G物= m木g=ρ木gV木
∴ρ木=0.6×103Kg/m3
(3)解: 根据丙图可知,当水深达到25cm时,木块完全浸没,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此时细线被拉直,
那么细绳的长度:L=h-a=25cm-10cm=15cm。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丙图可知,开始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随着水面的上升,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大,受到的浮力不断增大,但是木块始终静止在容器底部。当浮力达到6N时,随着水面的上升,木块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即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此时木块应该漂浮在水面上,跟随水面一起上升,即浮力等于重力。当细线被拉直时,木块的位置再次保持不变,随着水面的上升,木块排开水的体积继续增大,它受到的浮力不断增大。当水的深度达到25cm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10N,此后水面继续上升,但是浮力并保持不变,即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因此木块已经完全浸没。
(1)根据上面的分析判断木块在容器中的状态并画图;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据此计算出木块的重力,再根据V=a3计算出木块的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木块的密度即可。
(3)根据丙图可知,当水深达到25cm时,木块完全浸没,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此时细线被拉直,那么水深等于木块的边长和细绳的长度之和,据此计算细绳的长度。
【解答】(1)根据丙图可知,在浮力达到6N之前,木块始终静止在容器底部。因为F浮力=4N<6N,所以木块没有离开烧杯底部。当浮力达到10N时,绳子被拉直,木块刚好完全浸没,如下图所示:
(2)根据丙图可知,木块漂浮时浮力为6N,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F浮=G物= m木g=ρ木gV木;
6N=ρ木×10N/kg×(0.1m)3;
解得:ρ木=0.6×103kg/m3。
(3)根据丙图可知,当水深达到25cm时,木块完全浸没,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此时细线被拉直,
那么细绳的长度:L=h-a=25cm-10cm=15cm。
13.(2019八上·义乌月考)体积为1000 cm3的正方体木块浮在水面上,其质量为500 g,求:
(1)木块的密度;
(2)木块受到的浮力;
(3)木块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
(4)用多大力才能使木块全部浸入水中。
【答案】(1) 木块的密度为:;
(2)木块在水面漂浮,那么它受到的浮力F=G=mg=0.5kg×10N/kg=5N;
(3)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4)当木块完全浸没水中时,
它受到的浮力:F浮=G+F;
ρ水gV排=G+F;
103kg/m3×10N/kg×1000×10-6m3=5N+F;
解得:F=5N。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已知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计算木块的密度;
(2)木块在水面漂浮,那么它受到的浮力F=G=mg;
(3)已知浮力根据公式计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4)当木块完全浸没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重力和压力的关系为:F浮=G+F,据此计算即可。
14.(2019八上·天台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轻质弹簧的一端连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已知小球的体积是500cm3,小球静止时受到弹簧对它的作用力为4N。则:
(1)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如果剪断弹簧后,请分析小球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再次静止后小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答案】(1)解:∵小球完全浸没在水中 ∴V排=V物=500cm3=0.0005m3
F浮=ρ液g V排=1.0×103kg/m3×10N/kg×0.0005m3=5N
(2)解:小球静止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可分为二种情况如图所示
由图1可知,G=F浮+F弹=5N+4N=9N
剪断弹簧后,G>F浮,小球下沉至容器底部静止,此时F浮=5N
由图2可知,G=F浮-F弹=5N-4N=1N
剪断弹簧后,G<F浮,小球上浮至水面处于飘浮状态,此时F浮=G=1N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浸没时, V排=V物,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F浮=ρ液g V排求出 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2) 小球静止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可分为二种情况:一种情况是 小球下沉至容器底部静止,求出浮力;另一种情况是小球上浮至水面处于飘浮状态。
15.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米3、重6牛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厘米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取10牛/千克)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大。
【答案】(1)解: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ρgV=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1.0×10-3米3=10牛
(2)解:因为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所以剪断细线后,木块会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漂浮,所以F浮′=G物=6牛,由F浮=ρ液gV排得:V排===6×10-4米3,则V露=V-V排=1.0×10-3米3-6×10-4米3=4×10-4米3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浮力的计算及受力情况分析;
【解答】(1)当物体浸没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即为木块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故答案为:F浮=ρgV=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1.0×10-3米3=10N;、
(2)木块的密度比水小,当绳子剪断后,木块一定会上浮至漂浮状态;这时浮力的变化量即时木块露出部分体积的浮力;故答案为:由于漂浮,所以F浮′=G物=6牛,由F浮=ρ液gV排得:V排===6×10-4米3,则V露=V-V排=1.0×10-3米3-6×10-4米3=4×10-4米3;
故答案为:(1)F浮=ρgV=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1.0×10-3米3=10N;(2)由于漂浮,所以F浮′=G物=6牛,由F浮=ρ液gV排得:V排===6×10-4米3,则V露=V-V排=1.0×10-3米3-6×10-4米3=4×10-4米3。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