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一、单选题
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气体是
A.N2 B.CO2 C.O2 D.稀有气体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关空气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做保护气
B.氮气: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
C.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一种污染物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稳定
3.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锌+硫酸铜→铜+硫酸锌
B.锌+稀盐酸→氯化锌+氢气
C.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B.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O2,生成固态的P2O5
C.装置内水位不会发生变化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5.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成四氧化三铁 B.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黑色固体
7.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酿酒是化学变化 B.红磷燃烧是化学变化
C.工业制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
8.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甲装置制取氧气 B.用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C.用丙装置收集氢气 D. 用丁装置收集氧气
9.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10.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
A.密度 B.可燃性 C.溶解性 D.能否与水反应
11.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2.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碳粉,A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碳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打开A止水夹,燃烧杯中的水可能进入( )
A.先进入甲瓶,再进入乙瓶
B.进入甲瓶,不会进入乙瓶
C.两瓶都不会进入
D.同时进入甲、乙瓶
1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中,其中一项的操作目的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该项操作是
A.加热前先将试管外壁擦干
B.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
C.加热高锰酸钾时先均匀预热,后固定药品部位加热
D.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后再用冷水洗涤
1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二、填空题
16.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的过程中,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_______;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收集时需等气泡_______放出时才能收集,因为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要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_____.
17.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存在的物质,请将物质名称填在横线内:
(1)天然气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
(2)空气可作为制造氮肥的原料,是因为空气中有_______;
(3)空气中可用作霓虹灯的是_______;
(4)长期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3)为使铁丝燃烧成功,最好采用____________收集氧气。
(4)点燃火柴后,伸入集气瓶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__。
19.海水、河水或湖水中,都溶解了一定量的氧气,但养鱼池中或长途运输活鱼常常由于鱼多而缺氧,因此要设法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材料一:已知过氧化钠(Na2O2)与水较快反应,反应方程式是,过氧化钙(CaO2)与Na2O2性质相似,与水缓慢反应放出氧气。
材料二:20℃时,NaOH的溶解度为109g,Ca(OH)2的溶解度为0.165g。
(1)试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现象_________;
(2)长途运输活鱼,人们选择CaO2而不选择Na2O2作增氧剂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
(2)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不作为反应物的是____。
①天然气燃烧 ②食物腐败 ③植物光合作用 ④钢铁生锈
(3)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液氮属于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4)氮气的用途:_____(写出一点)。
(5)二氧化碳是否为空气污染物?____(填“是”或“否”)
三、实验题
2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和仪器。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_______;b: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写出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
②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__;
③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其验满的操作是________;
④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收集前集气瓶中要装满水
B.为了避免浪费,加热前先将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口
C.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只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D.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22.O2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制取O2的方法很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分解法: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KClO3分解法: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填图中装置对应的字母)作发生装置;
(3)H2O2分解法:常温下H2O2分解缓慢,通常加入少量MnO2,则MnO2的作用为___________;
(4)可以用C所示装置来收集O2,体现了O2___________的性质;
(5)已知N2的沸点为-196℃,O2的沸点为-183℃。工业上在低温下加压,先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则O2为___________(填“先”或“后”)蒸发出来的气体。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C
6.A
7.C
8.C
9.B
10.B
11.A
12.A
13.D
14.B
15.C
16. (1) 防止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防止冷凝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 连续、均匀 (2) 刚开始放出的是空气 防止水槽中的水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17.(1)氧气
(2)氮气
(3)稀有气体
(4)二氧化碳
18. (1) 铁架台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2) 排水法 待火柴快燃尽时
19.(1)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合理即可)
20.(1) 21% ③ 78% 纯净物 (2) 可以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制作氮肥的原料(答案合理即可) 否
21.(1) 酒精灯 长颈漏斗
(2) A 密度比空气略大 带火星木条放瓶口 AD
22. (1) A 催化作用 (2) 不易溶于水 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