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课件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课件 (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30 23:1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2.7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义和团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撅。在民间兴起了以练拳习武为组织的义和团。
义和拳
多是农民、
手工业者
最初名称
主要成员
材料二:“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在哪里?发展状况如何?
材料一: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的起因与什么有关?
材料三:“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还。”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谁?由此可以判断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山东
发展迅猛
原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性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帝国主义(列强)
一、义和团运动
1900年夏,控制京津地区
表 现
②毁教堂、拆铁道、砍电线。
①张贴文告,揭露列强罪行;
一、义和团运动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发展
随着列强侵略的加深,义和团把斗争矛头逐渐转向外国侵略者,也由秘密转向公开,斗争口号是“扶清灭洋”清政府的态度也从“剿灭”到“招抚”。
口号 进步性 局限性
“扶清”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发展阻力
“灭洋”
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排斥一切洋人、洋物件,盲目排外。
义和团运动
材料:(义和团)他们把西方的一切都排斥掉了……从街上抓来一个长得像学生的人,搜搜包,如果发现里边有一张洋纸,那么那个人的脑袋就没了。有一支铅笔也不行,钢笔更不行……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经清政府考察后,义和团)团民就更加疯狂……公开表演这种所谓的刀枪不入法术……真的相信自己能够刀枪不入,真的就拿火枪往身上打……——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八国联军侵华(两个梯队)
第一梯队:1900年西摩率领从天津进犯北京
(在杨村、廊坊遭义和团狙击败退回天津)
第二梯队:八国联军主力
(大沽——天津——北京)
1、侵华借口:
2、过程:
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
称义和团运动是“内乱”,危及列强在华利益。
八国联军的入侵
1900年6月八国(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匈帝国)借口中国“内乱”,危及其在华利益,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6月21日,清政府下令向各国宣战。虽然义和团和部分清军英勇反抗,但最终天津和北京相继失守,慈溪仓皇出逃,为保全统治地位,慈禧由仇外变为媚外,下令痛剿义和团,并任命李鸿章和奕劻为全权大臣,与各国议和,义和团运动失败。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大沽登陆,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劫掠,中国人民遭受到空前的蹂躏。
八国联军
攻占紫禁城
大沽炮台战役
西摩尔率兵从天津进犯
义和团
廊坊大捷
天津保卫战
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战争过程
学生活动:下面几幅图片是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图片,请将照片按照先后顺序排好,并叙述经过。
1
2
3
4
5
6
列强侵华罪行
反侵略事件
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
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
听命于联军的巡捕将义和团团民押往刑场
八国联军犯下的罪行
1、据不完全统计,联军军北京之初,仅王公职官阵亡将校即达640人,阖家引火自焚、吞药自尽、投井而死者有1798人。至于平民百姓的死难者,不计其数。
2、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3、法国记者贝野罗蒂:“从非洲来的红裤兵,骚动的哥萨克兵,戴尖帽的德国兵,戴平顶帽的俄国兵,戴大毡帽的奥国兵和美国兵,穿西洋化服装的日本兵,插雄鸡羽毛的意大利兵,缠着大头的印度骑兵,他们如往古的野蛮人一样,贪婪地抢劫,发狂地毁坏,兴奋地杀戮,在他们狂野的喊声中撒下的是黑暗、静寂、裸体的死尸……”
各国公使纷纷进宫,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
八国联军在北京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美军抢劫的白银
八国联军为炫耀武力,在紫禁城举行阅兵式。
在八国联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
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员
法军抢来的耕牛
美军抢劫的白银
联军进入紫禁城,堆满珍宝文物的宫室苑囿被洗劫一空。
紫禁城内镏金防火大水缸上面至今留有当年八国联军所刮的痕迹。
被抢的翰林院藏书室
抢劫古观象台
1900年9月接任八国联军统帅的瓦德西,后来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北京珍贵图书文物,如著名的《永乐大典》等均被洗劫一空。户部银库的300万两存银全被日本劫掠。八国联军烧杀淫掠,犯下骇人听闻的累累暴行。当时的北京城到处残垣断壁,尸骸枕藉。
相关史事
时间:1901年
签订双方:
(李鸿章,庆亲王奕劻)同11个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另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
影响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方便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辛丑条约》是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议一议: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
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为什么?
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所以说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挟光绪皇帝自西安启程,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
慈禧回銮图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条约
完全沦为
大大加深
开始沦为
X
Y
O
沧桑回眸
总结
练习
1.帝国主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迫使清政府投降 B、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C、镇压义和团运动 D、打开中国门户
2.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下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中,攻入北京城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C
C
3、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接指向的是( )
A.英法联军 B.帝国主义列强
C.侵华日军 D.清政府
4、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B
D
5、阅读下列材料:
1901年在战略要地天津门户大沽口,清朝的官兵正在拆毁炮台,老百姓疑惑地问:“炮台拆毁了,来了敌人咋办?”清军无可奈何地说:“谁知道?这是皇上的旨意。”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皇上”是谁?他为什么下了这样一个糊涂的圣旨?
光绪帝;依据《辛丑条约》中“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一项的要求,不得不下令拆毁大沽炮台。
(2)这个皇帝执政期间,中国的哪些领土被列强占领?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3)材料中皇帝除了颁布有关于圣旨拆毁炮台外,他还有可能颁布有关于哪些内容的圣旨?请你代皇帝草拟其内容并说明理由。
加大对老百姓的税收以完成《辛丑条约》中“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的任务;不准人民组织团体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以达到《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一项的要求;不准中国人进入东交民巷,以达到《辛丑条约》中“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一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