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学会分析说明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判读、分析降水量分布图的技能。读“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了解我国干湿区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学会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读图分析,增强读图技能,养成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干湿地区的分布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传统民居图片,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不同,有的地区屋顶坡度大, 有的地区屋顶坡度小,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异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底。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展示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指导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题目。
学生合作探究:(1)在图中找出1 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5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2)在图中找出学校所在省区大致降水量。
(3)归纳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提示:(1)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要通过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兰州—拉萨一线,5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要经过西北内陆地区。
(2)学生合作探究。
(3)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教师讲述:受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因此降水逐渐减少,同学们可以阅读教材P34“阅读材料”,了解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和最少的地方。
教师过渡: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配是否均匀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2.读图讨论:读教材P35图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比较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降水量柱状图。请注意老师出示城市的顺序,分析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导读图,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提示:全国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教师提问:这是一年内降水的分布特点,那么不同的年份又是怎样的呢?读教材P35图2.21“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北京各年份的降水有何特点?
提示:从图中可看出北京降水各年份不同,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年际变化也很大。
教师总结:由于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集中在夏秋季,年际变化也很大,我国划分了干湿区。
3.读图讨论:读教材P36图2.22“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划分干湿区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我国划分干湿区的依据是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我国划分了几个干湿区?结合图中景观图及文字资料,讨论各干湿区的特点。把讨论的结果填在下列表格中。
提示:
干湿区分类 特点
半干旱区 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
干旱区 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湿润区 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
半湿润区 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耕地大多是旱地
4.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教材P37“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订正答案。
(1)甘肃夏河县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房屋修建成平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或其他农作物,节约材料,土墙平顶不易被风损坏;浙江绍兴市年降水量较大,斜顶屋利于排水。
(2)气候干湿程度会影响民居建筑的不同。例如,湿润区为了防潮,多住高层竹楼;黄土高原地区干旱,人们多就地取材建窑洞。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量时间分配不均,一年中夏秋季节降水较多,不同年份降水量变化较大。根据各地的干湿状况,我国共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等四个干湿地区,不同干湿地区内人们的生产、生活差异较大,植被类型也有明显的不同。
见课件
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前半部分为“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从落实课标的角度,学生可以使用等温线地图和等降水量地图总结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帮助学生提取地图信息,从而有效解决问题。从学生认知的角度看,教材中使用了不少城市景观图、建筑形式图、不同干湿地区景观图等直观影像,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气候条件导致的景观差异,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降水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