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2.3.3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2.3.3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1 13:2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知识与能力:
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辩证的认识;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导入新课
出示黄河流域景观图片及三门峡、龙羊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图片,在气势磅礡的《黄河大合唱》背景音乐中,用雄奇秀丽的景观图激发学生了解我国黄河知识的热情。提出问题:
(1)你曾经游览过黄河吗?
(2)你能背诵哪些与黄河相关的诗句?
(3)我们家乡的生活与黄河相关吗?
二、探究新知
(一)黄河的概况
学生分组合作,阅读中国地形图(教材P23图2.2)、教材P50图2.41、P51图2.42、图2.43,结合文字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源头 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
注入海洋 渤海
干流流经省区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流经干湿区 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小,含沙量大
主要支流 湟水、洮河、渭河、汾河
上、中、下游分界点 河口、桃花峪
大型水利工程 三门峡、万家寨、小浪底
各河段特征 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穿行,水能丰富;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下游泥沙淤积,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上、下游部分河段初春形成凌汛
  教师过渡:我们经常称呼黄河为“母亲河”,说明黄河对中华民族有巨大的贡献,下面我们一起了解“母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二)黄河的贡献
教师提问: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联系所学知识,讨论一下黄河的贡献有哪些。
提示:①黄河塑造了一些平原。如上游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下游的华北平原。②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因为黄河上中游流经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在黄河上建成了三门峡、小浪底等水电站。③黄河为沿岸提供丰富的水源,引水灌溉历史悠久。
教师过渡:是啊,黄河确实贡献很大!这是它的“利”。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多次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它是中国的忧患,也是世界的忧患。那么,黄河的忧患指的是哪些呢?
(三)黄河的忧患
1.教师提供资料:黄河的“化验报告”——“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图”。
问题1:黄河各河段泥沙含量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读图中年平均含沙量和年平均输沙量的数据,讨论分析数据的变化,认识黄河各河段的泥沙有“上游较小、中游剧增、下游略减”的特点。
问题2:黄河下游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继续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图”,仔细观察,认识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窄,无大支流汇入”。
2.教师提供有关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资料和下游“地上河”的视频、“中国地形的分布图”。
问题1: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下游为什么流域面积狭窄,并无大支流汇入?
学生活动:从黄河下游地形特点入手,探究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正因为下游形成“地上河”,所以流域面积狭窄,无大支流汇入。
问题2: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学生活动:读教材P52“阅读材料”并结合“活动”,认识黄河水灾危害之大,明确“地上河”与下游水患之间的关系。
教师归纳:黄河主要的“病症”是下游水患,其“病根”在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3.教师提问:黄河“母亲”还有哪些“病症”?
学生活动:读图2.45“黄河的忧患”及教材P52~53“活动”中的相关资料,简单了解黄河沿途的土地荒漠化、凌汛、断流等问题。
教师过渡:面对黄河的种种忧患,我们并不惧怕,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加上科学的治理措施,就能将黄河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但如何合理地摆脱黄河的这些忧患,一直困扰着黄河流域的人民。同学们,假如你是水利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呢?
(四)黄河的治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1~53图文内容,分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上游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治理出现的问题?
(2)怎样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
(3)对于下游地区“地上河”问题应该怎样治理?
提示:(1)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如植树造林等。
(2)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3)在下游地区加固大堤,也可利用大型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来减少黄河河道中的泥沙。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黄河的概况和治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加深了对黄河的“利”和“害”的认识。让“母亲河”焕发美好的容颜,拥有健美的身姿。靠你、靠我、靠大家!我坚信,只要大家从自我做起,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天会更蓝,水会更清,人会更美!母亲河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见课件
学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两节课的河流知识的学习基础和经历。在前面的学习中,老师也渗透了学习方法,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为主,老师点拨,答疑解惑。这种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地理读图技能和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