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8、气体的体积和质量 课时 1课时
备课人 单位
教学目标 1.知道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 2.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会充满各处。 3.能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重点 知道并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质量。
教学难点 设计多种方法证明空气有质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排球、打气筒、注射器、橡皮、天平、实验记录单、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气球、装有空气的塑料袋 课下实践活动:气球、塑料瓶(体验空气的动力原理)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各式充气玩具:跳跳球、气垫床、充气青蛙、充气长颈鹿等,提问:这些充气玩具里面都充满了空气,他们是什么样的?可以改变他们的形状吗? 师生交流后导入新课。 2.出示活动准备。 二、学习新知 活动一:探究空气体积是否可以改变。 1.用塑料袋、气球充上空气,说一说空气是什么形状的? 2.学生分组活动。 3.学生交流,总结:空气被装在不同的物体里,随着物体的形状而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说明空气的形状可以改变。 4.空气的形状可以改变,如果按压气球,气球里面的空气体积会变化吗? 5.学生分组讨论。 6.交流:按压气球,可以看出气球能被压成各种样子,但是,气球是不是变小了,看的不是很明显。 7.教师提示: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空气可以被压缩,我们可以用注射器来研究。 8.学生探究:把注射器装上一定体积的水,按压、抽拉,观察水的体积变化。把注射器装上一定体积的空气,按压、抽拉注射器活塞。观察空气体积的变化。 9.师生总结:把注射器装上一定体积的水,按压、抽拉,注射器活塞不能使水的体积发生任何变化。 把注射器装上一定体积的空气,按压、抽拉注射器活塞。明显看出空气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按压时,空气体积变小。抽拉注射器活塞,空气体积变大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空气没有确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活动二:探究空气是否有确定的质量 1.提出问题:空气有质量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如果证明空气有没有质量,测量一下是可以的,但是怎样测量空气的质量呢? 2.学生分组研讨:如何测量空气的质量? 3.研讨后,交流研讨结果。把空气装在气球中、塑料袋中,直接测量。测量后,减掉塑料袋等的质量。 4.学生分组活动,交流活动结果。 5.反思:根据测量数据,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去掉塑料袋、气球的质量后,空气的质量没有了,或者很小很小。难道空气没有质量吗? 6.重点研讨上面环节发现的问题,得出解决的办法。有的小组发现空气是有质量的,只不过测得的质量数据太小,是不是我们称量的空气太少造成的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多称量一些空气。 7.称量排球中空气的质量。先称量空排球(几乎没充空气的瘪排球)的质量,然后往排球里尽量充气,称量充足了空气的排球。 8.学生分组活动。 9.交流、总结:经过这一次测量,明显看出,充足了气的排球质量明显增多,这说明空气还是有质量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气体有确定的质量。 三、拓展活动 了解“空气炮”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个“空气炮”。 1.玩过哪些空气玩具?说一说玩具利用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2.学生交流,教师评价。 3.教师展示制作好的“空气炮”,演示使用方法。 4.播放“空气炮”制作视频。 5.师生共同研究制作方法。 6.布置学生课下完成制作。
板 书 设 计 8.气体的体积和质量 体积(占据空间) 质量
教 学 反 思
8.气体的体积和质量 一、判断 1.固体有体积,气体没有体积。( ) 2.只有固体和液体有质量,气体没有质量。( ) 3.气体没有占据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 ) 4.空气炮就是根据空气被压缩做成的。( ) 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当堂达标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