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30 22:4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中世纪众生相
众生皆苦 浮生若梦
中世纪的人像雕塑,传达出的大多是悲苦、罪孽、绝望、麻木等情绪,这既是基督教「罪」文化的反映,亦是芸芸众生现实处境的写照。
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
下面哪些词汇可以反映中世纪人们主要的精神状态
随心所欲 禁欲苦行 无拘无束
压抑人性 张扬个性 麻木顺从
思想开放 愚昧迷信 以人为本
言论自由 神权至上 追求享乐
这样的状态是什么时候被打破的呢?又是谁打破的?他们做了什么?
禁欲苦行
压抑人性
麻木顺从
愚昧迷信
神权至上
神主宰一切,人是神的附属品
人性的呼唤——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
人性的光芒——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课堂小结
人性的呼唤
——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
01
阅读课本P65—66第一子目《文艺复兴》找出以下问题答案。
文艺复兴
兴起的时间:
兴起的地点:
核心思想:
方式:
14世纪中叶
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
人文主义
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但丁
米开朗琪罗
薄伽丘
达·芬奇
彼特拉克
拉斐尔
意大利
意大利
意大利
意大利
意大利
乌尔比诺人
探究文艺复兴
材料一:意大利,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新兴资产阶级——大商人、企业主、银行家为了增加财富,就需要扩大业务,改进经营,提高效率,因而也就需要……各种人才。他们要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就需要为他们服务的教师,医生,建筑师,艺术家等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增添乐趣。这客观上需要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产生并且发展起来,他们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 ——《简明世界通史》
①经济基础: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每个材料画出关键词、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角度回答)
学生活动1:史料探究(每个材料画出关键词、句)4min
材料二:中世纪(约395—1500年),在这一千多年中,欧洲社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神主宰一切,人是神的附属品。人类的一切都笼罩在神学的统治下。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布鲁诺因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被视为异端活活烧死。
③现实因素: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
材料三:从14世纪中叶起,欧洲经历了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危害最惨烈的致命瘟疫——黑死病,1347—1351年间,欧洲死亡人数约2500万,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黑死病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连上帝都不能依靠了,只能依靠人自己了,所以就重视人自己的价值 。
黑死病(Black Death or Great Dying)
约1347年开始爆发
④现实因素: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省
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每个材料画出关键词、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角度回答)
根据材料四,概括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材料四: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文化优势:意大利继承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①经济基础: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
③思想因素: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⑤意大利文化优势:意大利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④现实因素: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省
根本原因
小结: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人性的复苏
——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
02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代表人物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代表人物 国别 称谓/领域 代表作
但丁 意大利
达·芬奇 意大利
莎士比亚 英国
文艺复兴的先驱;
“文学三杰”之一
文艺复兴
“美术三杰”之一
著名文学艺术家
《神曲》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阅读课本P66——68,完成下表。
二、代表人物及作品:
学生活动2:人物介绍
向同组同学介绍
(每个人物1-2min)
但丁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就是意大利的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地位)
《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描写了诗人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经过。诗中通过隐喻的手法来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
代表作:
《神曲》
人生本来不是为了像野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美德和知识……克服惰性,因为坐在绒垫上或者睡在被窝里,是不会成名的……
——但丁:《神曲》
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彼特拉克
薄伽丘
但丁
以人为中心,批判教会
达·芬奇——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列奥纳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1452.4.15~1519.5.2
意大利佛罗伦萨芬奇镇
达·芬奇:意大利人,意大利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发明家,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最大的成就是绘画。
代表作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神态生动、活泼、表情丰富、复杂,充分展现人性美!
《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
“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以真人内在情感为表现内容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耶稣被自己的门徒犹大出卖而被揭发时的紧张画面。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
从人物的活动、性格、情感和心理反应等特征上,深化了故事的寓意性,通过耶稣与犹大的冲突反映出人类的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立。
米开朗基罗:
伟大的雕塑家、画家
《大卫像》、《创世纪》
拉斐尔:
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
《圣母像》,《雅典学院》
达·芬奇:
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英国著名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6)
(1)人物:
(2)出生地:
(3)地位:
(4)代表作:
莎士比亚
英国
文学巨匠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雷特》台词: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眼中的人有什么特征?
莎士比亚
赞美人、肯定人——人文主义






西

非 洲
西 班 牙
法 国
英 国
德 意 志
波 兰









那不勒斯
罗马
佛罗伦萨
热那亚
威尼斯
米兰
维也纳
巴黎
科隆
汉堡
里斯本
托莱多
文艺复兴发源地
文艺复兴活动中心
伦敦
莎士比亚
哈 维
培 根
开普勒
谷腾堡
哥白尼
布鲁诺
伽利略
但 丁
达·芬奇
塞万提斯
拉伯雷
韦 达
笛卡尔
从意大利到欧洲
从文学到多领域
地区 人物 领域
波兰 哥白尼 天文学家
德意志 开普勒 天文学家
英国 莎士比亚 戏剧家
哈维 近代生理学鼻祖
培根 科学家、思想家
法国 拉伯雷 作家
笛卡尔 数学家
韦达 数学家
意大利 布鲁诺 思想家
伽利略 天文、物理学家
西班牙 塞万提斯 作家
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思考:和14世纪相比,文艺复兴从地域和领域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4分)
人性的光芒
——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和影响
03
文艺复兴时期作品
中世纪时期作品
圣母像


人文主义精神
核心思想
以   为中心

以   为中心

文艺复兴被称为“人”被发现的时代
顺从人的本性
歌颂人的感情以及外在的美
追求人的尊严和价值
提升人格
刻画人性
发现人性
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刘祚昌、王觉非分卷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表面上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
实质: 阶级反 的 运动
资产
封建反神学
思想解放
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学生活动3:探究
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掩护?
人文主义
因为当时封建教会势力庞大;刚刚诞生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材料一: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奠定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后出现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使欧洲冲破了中世纪巨大束缚,为西欧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做了前期准备。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
3.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请阅读以上两则材料,结合课文P66分析文艺复兴的影响。
学生活动4:问题探究
1.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 ,地点: 。
2.一些城市出现了 。 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
控制,要求建立一种 的哲学。他们提倡发扬 ,这种思潮被称为 。
3.文艺复兴采用复兴 文化的方式。
4. 是文艺复兴的先驱,长篇诗作 。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
、 。
5. (时间)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___________是其中的代表。他的代表作品 、 。
检测
14世纪中叶
意大利
资本主义萌芽
资产阶级
以人为中心
人的个性
人文主义
古代希腊罗马
但丁
《神曲》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15、16世纪
莎士比亚
1.“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人,也不会风度翩翩。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是自己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人利己,凭自己熟练的技艺增加财富的人世值得称赞的。”你认为这一观点最早形成于( )
A.文艺复兴时期 B.古希腊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A
2.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是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否定了天主教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A
中考小练
肯定了人的价值,追求现世生活
表达人性、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
(2019山西)【解放思想一传承精神文明】
(1)下面的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概括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4分)
(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2)共同影响:都抨击了封建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都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都推动社会进步等。
学生活动5:真题演练之论述题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材料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8 分)
参考论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2分)
论述:①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②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旧道德旧文化,宣扬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4分)
结论:综上所述,思想解放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2分)
西欧封建社会末期(14~17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中世纪的欧洲
33.(12分)纵观人类历史,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思想解放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对“仁”作了充分的阐发,把它上升至伦理学的高度……“兼爱”是墨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总原则,是对西周以来宗法礼制、贵贱等差的否定……
材料二 学者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历史事件?(1分)材料二中所说的“这层纱幕”指的是什么?(1分)在意大利,什么思想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1分)请列举此事件中绘画方面的一个代表作品。(1分)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材料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8 分)
(2019·江苏泰州·43)《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以最富幻想色彩和浪漫情调,展现出人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该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主主义
(2019·山东烟台·16)正如对上帝的崇拜开创了中世纪,对人的自身的崇拜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一个崭新的时代——“近代”。开启“对人的自身的崇拜”的先驱是( )
A.但丁 B.莎士比亚 C.达·芬奇 D.哥伦布
(2019·湖南长沙·20)《巨人传》写到:巨人国国王卡冈都亚诞生后,期初接受说教式的经院教育,他成了书呆子;后来改用新的学习方法,每天阅读、讨论、运动、实验,把书本知识、实际生活、体育锻炼、品德修养结合起来,结果他变成了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人。这反映了( )
A.人文主义精神渗透到教育领域 B.经院教育完全被摒弃
C.基督教改革者的要求 D.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B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