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1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1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1 21:1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便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学习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玩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多彩的内蕴,端正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3.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其教育的代表思想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诱导”“温故知新”等等。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是礼、乐的基础。礼的核心是秩序,乐的核心是和谐。
①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ti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
②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跏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④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并称“四书五经”。
语录体
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童结构,不讲篇与篇、段与段及内容之间的必然联系,故被称为“语录体”。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亦说乎(yuè)
吾日三省吾身(xǐng)
传不习乎(chuá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一瓢饮,在陋巷(lòu)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hào)
博学而笃志(dǔ)




箪(dān)一箪食
殚(dān)殚精竭虑
惮(dàn)肆无忌惮
殆(dài)殆尽
怡(yí)怡然自得
贻(yí)贻误
愠(yùn)愠色
瘟(wēn)瘟疫
温(wēn)温度
形近字
他最初做中都宰,一年之后,升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先是用外交手段收回了被齐国占领的鲁国城池,后又诛杀了乱臣少正卯。治理国家仅仅三个月,路不拾遗,四方之客都宾至如归。齐国害怕孔子执政会使鲁国强大,威胁自己,所以送了一些美女给鲁君,鲁君于是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孔子见自己的抱负难以施展,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国,开始了十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常遭困厄,都不受重用。最后只得返回鲁国,专心修订《诗》《书》《礼》《乐》,教授弟子。鲁哀公十年,孔子卒。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第一段总结:
第一句:学习的方法
第二句:交友的乐趣
第三句:做人的修养
第二段总结:强调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学而》里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第三句总结: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总结: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的重要性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总结:讲的是学习方法,学与思的关系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6.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
成语积累
1.三十而立:三十岁而能自立于社会。指人开始成熟。
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
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3.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4.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名句积累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古今异义
1.不亦君子乎 古义:有才德的人;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2.饭疏食,饮水 古义:粗疏,粗粝;今义:稀少;疏通。
3.饭疏食,饮水 古义:冷水 今义:
无色、无味、无臭
4.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男子,也泛指平民百姓;今义:泛指平常人或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5.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许可。
6.温故而知新 古义:学过的知识;今义:旧的。
1.省略句
(1)人不知而不愠。(“知”后省
略代词“我”;“不愠”前省略代词“我”)
(2)可以为师矣。(“以”后省略
代词“之”)
2.倒装句
贤哉,回也!(主谓倒装,应为:“回也,贤哉!”)
1[难点]“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三个句子能否颠倒位置 为什么
点拨:不能。因为这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先是“他人”,接着是“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到己的顺序,能更好地体现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已任的高尚情操,颠倒后就破坏了这种顺序,不能很好地体现曾子的高尚品格。
②[重点]《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今天学习它,有怎样的意义
点拨:首先,《论语》中包含着许多超越特定时代的内容,例如本课所选的各章,有的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的提出个人修养的要求,在今天都是可以借鉴的,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其次,《论语》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重要的位置,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阅读《论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
小结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本文主要阐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思想品德修养及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等方面的内容,告诫人们要谦虚好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诚实守信、重视友情、坚守情操、珍惜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