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礼记》二则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文体常识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20卷49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
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合称为“四书”,是儒家主要经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虽有嘉肴
读准停顿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读准停顿
大道之行也
一、 初读明义 积累词汇
活动一、读课文 找朋友
1.诵读课文,为下列句子的加点词注音并解释,再按要求进行归纳。
(1)然后能自强也( ) (2)《兑命》曰( )
(3)学学半( ) (4)选贤与能( )
(5)矜、寡、孤、独( ) (6)男有分( )
(7)货恶其弃于地也( )
我发现:上面红色字中, , , , ,这四个字是通假字。
通常,通假字就是通哪个字,就读哪个字的音,解释为哪个字的义项。
兑
学
与
矜
qi ǎ ng
yuè
xi à o
j ǔ
gu ā n
f èn
w ù
一、 初读明义 积累词汇
活动一、读课文 找朋友
2.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古今异义不同。请参考示例,从文中再找出三例并解释。
【示例】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作乱、肇祸等危害国家的人 今义:偷东西的人 词义迁移
(1) 古义: 今义: .
(2) 古义: 今义: .
(3) 古义: 今义: .
不独子其子
子女
儿子
词义缩小
女有归
女子出嫁
归还,属于
词义引申
货恶其弃于地也
财物
货物
词义缩小
一、 初读明义 积累词汇
活动一、读课文 找朋友
3.词类活用。
在文中为下列词类活用的字词找到同类用法的例子
(1)选贤举能
(2)不独亲其亲
(3)老有所终
3.词类活用。
在文中为下列词类活用的字词找到同类用法的例子
(1)选贤举能
(2)不独亲其亲
(3)老有所终
形容词做名词 贤能的人 有才能的人
意动用法 以……为亲
动词做名词 终老的保障
4.结合注释与译文,整体把握文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嘉肴:美味的肉食。 弗:不 食:吃,品尝。 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善:好处。 是故:所以。 然后:这样以后 困:困惑。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文章疏通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自反:自我反思。 自强:自我勉励。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其:语气词 表示推测。 之:提宾标志 谓:说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尚书.兑命》中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行:施行。 为:是。 贤:品德高尚。 与:同“举”,推举。 能:才干出众。 修:培养。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文章疏通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亲其亲:敬爱自己的父母。 子其子:疼爱自己的子女。 有所终:能够善终。 有所用: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有所长:顺利成长。 矜:通“鳏”(guān),老而无妻。 寡:老而无夫。 孤:幼而无父。 独:老而无子。 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分:职分,职守。 归:女子出嫁。
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恶:憎恨。 藏:私藏。 是故:因此、所以。 谋:图谋之心。 闭:闭塞。 兴:兴起。 乱:作乱、造反。 贼:害人。 作:兴起。 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闭:用门闩插上。 是:这。 谓:叫作。 大同:理想社会。
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藏;力气,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样一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家家户户的)门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精读文本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类比,然后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证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议论,得出“教学相长”这个中心论点。最后引用《兑命》中的名言来进一步论证观点。
《虽有佳肴》
2.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一、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类比论证与比喻论证的本质区别在于,用作类比的主客体属于同类事物,而用作比喻论证的主客体则属于不同类事物。
二、引用论证 “《兑命》曰‘学学半’ ”
合作探究
3、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你怎样的启示?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在教别人时,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因为要想教懂别人,自己必须得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所以“教”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
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表明你理解透了;如果他仍有疑惑,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不足,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写作特色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文章结构
虽有嘉肴
类比引入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逐层论证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引用作结——学学半
教学能相长
实践出真知
拓展延伸
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精读文本
1.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大同”?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
2.找出表现“大同”社会特征的句子,并进行归纳。
(1)故人不独亲其亲,……废疾者皆有所养。
(2)男有分,女有归。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
人人都能各尽其责,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找出描绘“大同”社会景象的句子,这样写有何好处?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和平安宁,没有动乱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平等的世界。
这样结尾,能鼓舞人心,增强说服力,使人们能为这一美好的世界努力奋斗。
合作探究
4、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很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写作特色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本文语言气势强盛,一气贯注,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文章通过运用排比手法来做到这一点。如“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等语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
2.运用排比,突出气势。
文章结构
大道之行也
一(1、2句)
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二(3、4句)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三(5、6句)
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大同”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
孔子:大同
一词多义
学 亲
学学半 学学半
亲其亲 亲其亲
子
长
是
是谓大同 是故
子其子 子其子
教学相长 幼有所长
通“敩”,教导。
学习。
以……为亲。
父母。
以……为子。
子女。
促进。
成长。
这。
与“故”连用,即“故是”,因此。
通假字
①学学半
②兑命
③选贤与能
④矜、寡
通“敩”,教导。
通“说”,指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
通“举”,推举,选举 。
通“鳏”,老而无妻。
古今异义
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
味美
意义
达到极点
到
女子出嫁
返回
词类活用
选贤与能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谋闭而不兴。
盗窃贼乱而不作。
形作名,老年人、壮年人、幼童
动作名,盗窃、作乱害人的事。
动作名,图谋之心。
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
男有分,女有归。
形作名 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固定句式
特殊句式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其谓此乎!”,大概说的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