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1 11:3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同步练习
1.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法》 D.《查士丁尼法典》
2.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民法典》
B.《刑法典》
C.《商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3.关于古巴比伦王国,错误的是( )
A.公元前19世纪统一了两河流域
B.汉谟拉比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C.古巴比伦王国是奴隶制国家
D.由小国逐渐发展壮大
4.《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诞生于( )
A.古代尼罗河流域 B.古代印度河流域
C.古代两河流域 D.地中海地区
5.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下列文明古国中产生于西亚并与其母亲河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印度印度河 B.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C.古希腊爱琴海 D.古罗马地中海
6.当你漫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时,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对该法典表述错误的是( )
A.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B.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C.是图特摩斯三世颁布的 D.上面有楔形文字
7.表明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的典籍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8.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梵文 D.拉丁字母
9.世界上迄今已知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在其前言中宣称,颁布法典的目的是发扬正义于世,灭除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该法典用某种文字镌刻在黑色石柱上,这种文字是( )
A.阿拉伯文 B.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C.拉丁文 D.古埃及象形文字
10.如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下列有关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情况
B.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
D.反映了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1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货币)。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这表明法典( )
A.刑罚极其严酷 B.阶级歧视明显 C.全民民主平等 D.以牙还牙政策
12.巴比伦意即“神之门”,是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比伦王国分为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下列属于这一地区文明成就的是( )
A.泰姬陵 B.《汉漠拉比法典》
C.金字塔 D.长城
13.“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是古代某国一法典的条文。这部法典维护的是( )
A.地主阶级的利益 B.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资产阶级的利益 D.市民阶层的利益
14.如下所示知识结构图,①处的内容应为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天方夜谭》
15.《汉谟拉比法典》确定了基本商品的价格,保证度量衡的信誉,要求城市负责对未侦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作出赔偿。这些规定反映出该法典( )
A.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典 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对私有财产严格保护 D.偏袒城市居民的利益
16.公元前18世纪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是( )
A.图特摩斯三世 B.汉谟拉比 C.大流士三世 D.查理曼
17.《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涉及现代意义上的民事、刑事、诉讼等领域,意在调解自由民之间的财产占有、继承、转让、租赁、借贷、雇佣等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这说明当时古巴比伦王国( )
A.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B.商品经济活跃
C.社会等级森严 D.地跨欧亚非三洲
18.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古印度文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B.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盛行于各大小城邦
C.古埃及文明﹣﹣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楔形文字
D.古巴比伦文明﹣﹣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19.当你漫步法国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最初诞生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爱琴海地区
20.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各项搭配正确的是( )
A.古埃及——尼罗河流域——甲骨文
B.古印度——印度河流域——金字塔
C.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D.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种姓制度
2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反映了该法典( )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
C.促进古巴比伦经济发展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2.这里(下图)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是数千年来人类世界的中心地带,是世界的心脏。它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是
A.佛教
B.《汉谟拉比法典》
C.金字塔
D.《查士丁尼法典》
23.两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那里的古巴比伦王国诞生出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是( )
A.《拿破仑法典》 B.《权利法案》 C.《汉谟拉比法典》 D.《商法典》
24.如图是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据图判断,古代亚非文明都发祥于( )
A.沿海地带 B.大河流域 C.高寒山地 D.草原牧区
25.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中记载:“建筑房屋偷工减料,致使房屋倒塌,压死屋主,建筑工人必须以命赔偿。结婚是一件严肃的行为,必须依赖契约才有效。妻子久病在床,丈夫不得借故休妻,必须让她待在夫家。”通过材料可以了解哪一地区的社会状况(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雅典
26.观看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图二: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
(1)图二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从以上图片和解说文字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根据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27.古代文明呈现不同的特点,有起源大河流域、有发明了自己的文字、有神权信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巴比伦王国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范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公元前19世纪中期,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即位后,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汉谟拉比死后,古巴比伦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16世纪被赫梯王国吞并。
材料二:
太阳神、正义神沙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
安努与恩利尔(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的神灵)为人类福祉,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使我有如沙玛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选自《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三:王政时代的罗马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罗马的奴隶主贵族们不再满足于相对平等的民主制,进而想要获取特权,寡头政治应运而生。在共和时代,执政官不但拥有最高军事权、最高行政权力,实权由贵族掌握。由此可见,所谓的共和制实质上是少数贵族专政的寡头政体。罗马帝国建立后,一方面,罗马被卷入长达百年的内战,在内战中获胜的奥古斯都野心膨胀,企图确立个人的军事独裁。另一方面,帝国广阔的版图使共和时代的体制鞭长莫及,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管理。于是罗马的政体从共和制转变为军事独裁的君主制。
(1)根据材料一写出古巴比伦王国建立的时间和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国王?
(2)材料二反映怎样的思想?
(3)材料三反映罗马的政治制度经历了怎样的不断变化?
28.读图题
下图是一座石碑,上面用楔形文字刻着一部法典,下面这段材料就是法典的一部分。
“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志剃除,那理发师的手应该砍掉。”
请回答:
(1)这部法典是哪个国家的?它的名称是什么?是谁制订的?
(2)结合材料说出这部法典是维护什么人的利益?和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怎样?
29.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岁月流逝,历史永恒,两河流域的古老文明依然闪烁着不灭的智慧之光!
【古老神秘的文字】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
材料一
图1 图2
(1)请写出图1和图2两种古老文字的名称及使用地区。
【雄才大略的国王】
材料二 右图中的人物是阿摩利人建立的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任国王[约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中年表)或前1728年—前1686年(短年表)在位]。在一连串战争中,他击败邻国,将巴比伦的统治区域扩展至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米亚),从而使巴比伦第一王朝达到全盛。尽管他的巴比伦帝国掌控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他的继承者却无力维护他的伟业,帝国最终走向衰亡。
(2)材料二描述的这位国王是谁?他的主要功绩有哪些?(举出两点即可)
【流传千古的法典】
材料三 法典包含序言、正文与结语三部分。序言阐明立法的基本源则是公正与保护弱者:“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法典正文的282项条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些原则。
(3)材料三中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制定该法典的目的是什么?该法典的历史地位如何?
参考答案:
1.A2.D3.A4.C5.B6.C7.A8.B9.B10.B11.B12.B13.B14.A15.B16.B17.B18.D19.B20.C21.A22.B23.C24.B25.B
26.(1)A
(2)文字名称(法典名称)、文字发明者、文字地位、书写工具、文字载体、文字形状、文字(法典)地位、法典内容、颁布国家(颁布者)等。
(3)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27.(1)19世纪中期。汉谟拉比
(2)君权神授。
(3)军事民主制——共和制——军事独裁君主制。
28.(1)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2)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是古代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9.(1)象形文字,古埃及;楔形文字,两河流域;
(2)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巴比伦第一王朝达到全盛,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等
(3)《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