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眼睛和眼镜课件习题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4 眼睛和眼镜课件习题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01 08:4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 4 节 眼睛和眼镜
1.人的眼球像一架照相机,如图所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_透镜,物体在视网膜上会形成一个   、______的实像.

倒立
缩小
2.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是   眼(选填“近视”或者“远视”),应配戴    (选题“凹透镜”或者“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析: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方向距离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由题意和图示可知,小明看不清远处的帆船,所以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是近视眼;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应该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近视
凹透镜
知识归纳
1.眼球好像一架    ,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    .
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  ,对光的偏折能力  _,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__ ,对光的偏折能力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3.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是   ,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  处.
4.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    _____,折光能力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需配戴    矫正,利用凹透镜对光的_____作用,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照相机

光屏

变小

变大
25cm
10cm
太厚
太强
太长
前面
凹透镜
发散
5.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    ,折光能力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    .需配戴    矫正,利用凸透镜对光的    作用,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太薄
太弱
太短
凸透镜
后面
会聚
知识点1 眼睛
例1 某同学向窗外张望,再低下头来看书,晶状体形状(  )
A.不变 B.变薄 C.变厚 D.无法确定
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晶状体越厚,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强.
解析:向窗外张望,晶状体形状变薄;看书时书本离眼近,晶状体形状变厚,故C正确.
C
变式训练1 如图为人的眼睛视物原理的光路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凹透镜
B.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虚像
C.甲图是观察远处景物的光路图
D.人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薄
解析: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故A错误;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眼球的晶状体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的,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则甲图是观察远处景物的光路图,故C正确;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故D错误.
C
知识点2 近视眼及其矫正
例2 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D
解析:甲图,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因.乙图,眼睛看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因.丙图,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像推迟会聚在视网膜上,是远视眼,远视眼配戴凸透镜来矫正.丁图,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成的像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是近视眼,近视眼配戴凹透镜来矫正.综合分析近视眼原理图是乙,矫正图是丁.故D正确.
变式训练2 经常用眼睛长时间盯着近处的手机屏幕看,容易导致的后果是(  )
A.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B.晶状体变薄,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C.晶状体变薄,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D.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D
解析:经常用眼睛长时间盯着近处的手机屏幕看,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晶状体变厚,远处物体的光线会聚到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故D正确.
知识点3 远视眼及其矫正
例3 如图所示,这是一位同学将他家长的眼镜摆放在一张画“×”的纸上看到的情景.你认为这样的眼镜镜片应该是  透镜,这种眼镜可以用于矫正    眼.
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要矫正远视眼就要使用凸透镜让光线提前会聚.

远视
解析:由图可知,看到纸上的“×”变大了,即成正立、放大的像,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要想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故应配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于矫正远视眼.
变式训练3 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能矫正该眼睛视力的透镜.
如图所示
1.人们常说的“老眼昏花”通常是指( )
A.远视眼 B.青光眼 C.近视眼 D.白内障
解析:人们常说的“老眼昏花”是指物体经过人的眼睛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需要配戴凸透镜矫正,这是远视眼.故A正确.
A
2.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的实验中,相当于晶状体的是
( )
A.眼镜 B.光屏 C.凸透镜 D.烛焰
C
解析: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
3.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D
4.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
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想要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解析:焦距越小的凸透镜,焦点离凸透镜越近,偏折越明显,对光线会聚作用越明显,故A正确;校园里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和照相机的原理相同,是一个凸透镜,故B错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厚,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矫正近视眼要选择适当的凹透镜做镜片,故C错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折射光线不过焦点,故D错误.
A
5.盛夏的傍晚,在郊外散步的小勇同学,看到远处有一辆行驶的汽车,此时汽车在小勇的视网膜上成倒立、   的实像,当汽车朝他开来时,他感觉汽车逐渐变大了,是因为汽车离他越来越近,汽车在视网膜上的像逐渐    缘故.
解析: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车在小勇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汽车朝他开来时,他感觉汽车逐渐变大了,是因为汽车离他越来越近,物距减小,则像变大.
缩小
变大
6.据报道,湖北一位10岁男孩右眼因被激光笔灼伤而失明,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激光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    透镜(选填“凸”或“凹”),激光经过眼球    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甚至失明.

会聚
7.看物体时间较长而又不容易疲劳的距离为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某人眼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_ cm处最合适.
12.5
解析: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cm,若人用平面镜看自己的脸部,则人眼与镜中像的距离应该是25cm;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人眼到镜面的距离应该是25cm× =12.5cm.
8.小燕用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如图所示,图中甲表示正常的眼睛,在实验中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注水和抽水变成乙、丙的形状,并分别观察它们对光线的折射作用.
(1)通常远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    ;实验中模拟远视眼成因的是图    .
(2)若要矫正图乙所模拟的人眼的视力,应配戴  透镜(选填“凸”或“凹”).



解析:(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而远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使得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故丙可以模拟远视眼的成因;
(2)图乙中,晶状体较厚,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近视眼的成因,需要用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