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针对性训练 九(上)第二章(2.1-2.3)(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针对性训练 九(上)第二章(2.1-2.3)(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08 09:3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针对性训练 九(上)第二章(2.1-2.3)(1)
一、选择题
1. (2022 常德)常德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主要材料由金属制成的是( )
A、临澧民间纸扎 B、桃源铜器制作 C、澧县糖画技艺 D、石门红茶工艺
2. (2022·北京)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包装纸 D、金饰品
3. (2022·丽水)一般地说,金属越活泼,冶炼越困难,人类使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迟。如图为铁、铜、钠、锌四种金属的最早冶炼历史年代,则甲代表的金属是( )
A、铁 B、铜 C、钠 D、锌
4.(2022 张家界)金和黄铜(铜锌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将其区分的是( )
A、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观察颜色 D、灼烧
5.(2022·南通)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的前面
B、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弱
C、M可能是铝
D、反应前后M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6. 如图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得出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则丙试管中的金属A和溶液B可能的组合是( )
A、铁和硝酸银溶液 B、银和稀盐酸 C、铁和硫酸铜溶液 D、锌和硝酸铜溶液
7. (2022 临沂)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常用作导线,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D、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
8. 小明在清理完厨房后未将铁锅中的水渍擦干(如图),放置过程中最先生锈的部位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9. (2022 恩施州)现有X、Y、Z三种金属,常温下只有X能和稀硫酸反应,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只有Y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Y>X>Z B、Y>Z>X C、X>Y>Z D、X>Z>Y
10.金属钛是最好的人造骨材料,被称为“亲生物金属”。工业上常用Mg在高温条件下还原TiCl4冶炼金属钛,化学方程式为:2Mg + TiCl4 2MgCl2 + Ti,该反应属于(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1.(2022 云南)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HCO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反应价值看:可减少CO2的排放
B、从守恒关系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从价态变化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从表示方法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H2O2HCOOH+O2
12.(2022·杭州)2008年北京奥运会“样云”火炬、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和燃料如表所示。奥运火炬的迭代,体现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下列有关两火炬的说法错误的是( )
“祥云”火炬 “飞扬”火炬
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 铝合金 碳纤维复合材料
燃料 丙烷(C3H4) 氢气(H2)
A、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都属于非金属单质 B、燃料都具有可燃性
C、燃料燃烧时,助燃物都是氧气 D、燃料燃烧时,都有水生成
13.(2022 株洲)《人民日报》2022年4月29日以“二氧化碳能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为标题,报道了我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我国科学家在全世界首次取得的这项重大突破,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技术。在上述物质(二氧化碳、乙酸、葡萄糖、脂肪酸)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B、乙酸 C、葡萄糖 D、脂肪酸
14.(2022 衡阳)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溶质Cu(NO3)2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
B、b点时,溶液为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
C、c点时,溶液呈无色
D、d点时,过滤所得滤渣为Cu和Ag的混合物
15.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Mg
B、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MgCl2和CuCl2
C、本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镁的活动性顺序
D、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二、填空题
16.(2022·北京)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金属的性质。
(1)①中有气体生成,生成的气体为________。
(2)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下列实验组合中,能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__(填序号)。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
17.(2022 天津)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该薄膜是   (填化学式)。
(2)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铜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18.据报道,科学家研制一种太阳能反应器,利用新型催化剂二氧化铈,集中太阳的热量产生高温,将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转化,产物可供燃烧发电。转化示意图如下:
(1)转化①的反应原理,可以表示为:CO2+H2OCO+H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2)在转化③中,体现了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具有_______,所以可用作燃料。
(3)某同学设想利用铁、铜等常见金属从可溶性铈盐中置换出金属铈,用于制备二氧化铈。他在实验室利用金属与酸在相同条件下反应,记录现象如下:
金属 Ce(铈) Fe Cu
与稀盐酸反应 放出气泡速率很快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无明显现象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他的设想能否实现?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
请回答下面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_______元素。(填写元素符号)
(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了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CuSO4=Cu + FeSO4,反应生成物中盐的中文名称为 。
20.(2022 海南)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该方法由自然界合成淀粉所需60多步反应缩减为11步反应,合成速率是玉米的8.5倍。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1)关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能够消耗二氧化碳,将有助于减少温室效应
B、能够合成淀粉,将有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C、可以节约耕地,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甲醇(CH3OH)转化为甲醛(HCHO)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菜刀是厨房里常见的切菜工具,如图。
(1)菜刀一般由钢铁锻造而成,这是因为钢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
(2)某些菜刀的刀柄由塑料做成,塑料属于_______。(填“有机合成材料”或“新型金属材料”)
(3)钢铁制成的菜刀容易生锈,请写出一种防止菜刀生锈简单易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22.人类对金属活动性的顺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我国晋代炼丹家葛洪用铁勺盛满曾青(硫酸铜溶液),几天后,铁勺表面红光闪闪,记载为“点铁成金"的故事,后来演变成湿法炼铜法。
材料二:贝采利乌斯是最早为金属活动性排序的科学家,他依靠定性的推测,对元素的电化次序排序为:Ag,Cu,Zn,Mg,Na。Na的电正性最强,Ag的电负性最强,但是设备落后无法定量实验,因此难以准确描述,他自己也认为排序不够准确。
材料三:贝开托夫设想找到一种参比物使金属与之发生作用,看反应的难易程度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他以水为参比物,镁跟水反应非常缓慢,铁常温下不跟水反应,得出镁金属的活动性比铁强,从而得出大部分金属活动性强弱。现代科学家发现,金属活动性排序还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1)请写出材料一中葛洪记载的“点铁成金”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能比较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参比物还可以是_________(写出一种物质名称)。
(3)分析以上材料,下列关于金属活动性发现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可多选)
A、“点铁成金”是迷信故事,炼丹家的发现对科学发展没有贡献
B、由材料二可推测金属元素的电正性越强,金属活动性也越强
C、定性的推测不属于科学研究,定量实验才属于科学研究
D、现代科学家总结出来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规律今后还会不断完善
23.小温学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后,知道镁比铜活泼。他准备通过实验来比较镁和铜的活动性。他取来试管、硫酸铜溶液和打磨光亮的镁条等,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镁条放入硫酸铜溶液时,哪些现象能作为支持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证据: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在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镁条质量为m克,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仍然为m克,则生成的气体与铜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4.不锈钢锅一般不会生锈, 但小明发现如果有菜汤残留时, 不锈钢锅与菜汤接触的部位也会生锈, 而普通铁锅只要沾水就会生锈。于是他猜想金属生锈的快慢可能与材料和盐水浓度都有一定的关系。
(1)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如图实验装置若干,蒸馏水,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水,直径为0.15毫米的不锈钢丝和铁丝若干,烧杯等器材。
(2)实验中,小明发现注射器活塞从50毫升刻度处逐渐移动到40毫升处就静止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5.(2022·烟台)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查阅资料】硝酸铜溶液呈蓝色,硝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硝酸锌溶液呈无色。
【实验一】同学们进行如图一所示的实验,验证铁、锌、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1)试管①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你认为通过上述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能否验证铁、锌、铜、银四种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强弱 (填“能”或“不能”)。
【实验二】在完成实验一的过程中,同学们将试管①②③内反应后的物质都倒入废液缸中(如图二)。小组同学对废液缸中混合物的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待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3)小明将铁丝放入浅绿色滤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判断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4)探究滤渣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渣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明的猜想:银、铜、铁、锌
你的猜想:猜想Ⅰ:  ;
猜想Ⅱ:银、铜、铁
【分析思考】同学们认为小明的猜想不正确,结合上述的实验现象分析,小明的猜想不正确的原因是  。
【进行实验】实验证明猜想Ⅱ正确,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渣样品,   。   猜想Ⅱ正确
【反思交流】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
四、简答题
26.(2022 赤峰)根据图示实验过程和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g。
(2)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7.LPG是指经高压或低温液化的石油气,简称“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物质,其燃烧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1) LPG有轻微麻醉性,过量吸入,会使人缺氧窒息甚至死亡。家庭瓶装LPG常添加适量的乙硫醇,使气体泄漏时变得极易察觉。乙硫醇作为瓶装液化石油气的添加剂应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可多选) 。
A、有臭味 B、助燃性 C、可燃性 D、易溶于水 E、不与液化石油气反应
(2)中国已向全球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小明家平均每月用2瓶液化石油气,每瓶液化石油气的净含量为14.5千克,若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由阔叶林吸收,平均1平方米阔叶林每月能吸收3千克二氧化碳,试计算小明家由液化石油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需要多少面积的阔叶林才能实现碳中和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以丁烷代替液化石油气计算,化学方程式为: 2C4H10+13O2 8CO2+10H2O)
(3)瑞安市部分小区已启动燃气置换工作,用天然气替换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1千克液化石油气和1千克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CO2的质量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表分析燃气置工作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C D C D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A C B
二、填空题
16.(1)氢气 (2)Fe+CuSO4=FeSO4+Cu (3)BC
17.(1)Al2O3 (2)FeSO4
18.(1)O2 (2)可燃性
(3)不能,铈的金属活动性比铁、铜强,无法利用铁、铜从可溶性铈盐中置换出金属铈
19.(1)Hg (2)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 硫酸亚铁
20.(1)ABC (2)2CH3OH+O22HCHO+2H2O
21.(1)延展性 (2)有机合成材料 (3)干燥保存
22.(1)Fe+CuSO4=FeSO4+Cu
(2)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锌、氯化锌、硫酸铝、氯化铝等(酸或者可溶性铝盐和锌盐等皆可)
(3)BD
23.(1)镁条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或硫酸铜溶液蓝色逐渐变淡)
(2)5:96
三、实验探究题
24.(1)①用蒸馏水和20%的盐水,配制处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的盐水;②取相同长度的不锈钢丝和铁丝各4根,绕成相同的形状,并分别在5%、10%、15%和20%的盐水中充分润湿;③检查装置气密性,将不锈钢丝和铁丝放入装置中,活塞开始都位于50毫升刻度处,保持外界气压、温度等相同④每隔半小时记录各装置内活塞移动的距离(或者观察相同时间内金属丝的锈蚀程度);⑤重复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2)金属生锈消耗氧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五分之一,50毫升空气中氧气耗尽时,活塞停在40毫升刻度处不再移动。
25.(1)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Cu+2AgNO3=Cu(NO3)2+2Ag
(2)能
(3)Zn(NO3)2、Fe(NO3)2
(4)【作出猜想】银、铜
【分析思考】锌与硝酸亚铁不能共存
【进行实验】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
【反思交流】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四、简答题
26.(1))0.2
(2)解:设Cu-Zn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2g
= x=6.5g
Cu%=╳100%=75%
答: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75%。
27.(1) ACE (2) 29.3
(3)燃烧相同质量的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天然气放出的热量较多,且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小,有利于碳中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