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论语》十二章
知人论世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创作背景
春秋末期,正值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周朝的礼制日渐崩坏,名存实亡,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野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
在生活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
孔子思想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仁——伦理道德范畴
孔子的“仁”就是“爱人”,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
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礼——实现“仁”的重要手段
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孔子思想
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也注重身教,要求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在政治上,孔子提出实行德政,反对统治者无节制地剥削人民。
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论语简介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属于语录体,共二十篇,492章,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子曰:“君子食(名作动,吃饭)无求饱,居无求安,敏(勤勉)于事而慎于言,就(靠近)有道而正(匡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人而(假设连词,如果)不仁,如礼何(宾语前置,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朝闻(听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知晓,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形作名,贤人)思齐(形作动,看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反省)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粗野,鄙俗),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文质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任重而道远。仁(以“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用土堆山),未成一篑(装土用的竹筐),止,吾止也。譬如平地(填平洼地),虽覆(倒)一篑,进,吾往也。”子曰:“知(通“智”,智慧)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约束)己复礼为仁。一日(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赞,称许)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条目,细则)?”子曰:“非礼(名动,符合礼制)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聪明),请事(实践、从事)斯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字)而可以终身行(奉行)之者乎?”子曰:“其(大概)‘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何莫(不)学夫《诗》?《诗》可以兴(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怨(讽刺时政)。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好学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思考:孔子认为好学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条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
第二条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
第三条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
重在排除干扰
重在实践锻炼
重在虚心请教
拓展阅读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试简要分析“仁”和“礼”“乐”的关系。
①礼、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的仁德。同时,乐是表达人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它也是礼的一部分。因此,礼与乐都是仁的外在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②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仁是礼、乐的根本。礼讲究谦让敬人,乐需要八音和谐。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不会真正遵守礼乐,也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
拓展阅读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孟子·公孙丑上》)
子贡说:“看见一国的礼制,就知道它的政治;听到一国的音乐,就知道它的德教。
这里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运用对偶、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见贤思齐、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方法。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学习,努力向他靠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已哪些地方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已。
经常反省自已,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 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孔子认为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从精神状态的角度出发,点明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当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坚毅刚强,为此奋斗终生。运用双重否定和反问句的形式,增强语气。
士毕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蕴含了哪些做事和学习的道理?
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个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做成任何一件大事,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除了有明确的目标以外,都应自觉自愿地坚持下去。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积土成山,最终达于成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留下终身遗憾。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知:同“智”
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那就是仁爱,智慧和勇敢。
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 因为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大;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招人感激,人我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是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之来,淡然处之,这这才是大勇,故言“勇者不惧”。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仁”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对内,复礼对外,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也是孔子的毕生追求。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仁”的这一回答?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这也是孔子对践行仁的原则的表述:恕道。
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而“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它是“仁”的内涵之一,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人活于世,要学会相互理解,要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多替别人考虑,别人才会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这样做了,人际关系才会和谐。
“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何关系,这段话与孔子的“仁”又有何关系?
儒家仁学体系
仁德
仁
仁爱
仁政
完美的个人修养
理想的人际关系
完善的政治统治
仁之纲:忠恕
《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朱熹《论语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里仁》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忠:尽己心以待人 恕:推己心以及人
仁之纲:忠恕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
子曰:“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 可以算是仁人了吗 ”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仁之体: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中“礼”所阐释的道德要求真实质朴,是从真情挚感中对个人行为举止进行规范,将抽象的道德伦理具象为日常的行为举止方式。“礼”中所包含的道德意蕴,是个人道德精神、内心情感与外在行为的统一,所谓德之所依,情之所现,礼的坚守需要道德的辅助和情感的自省。
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研读文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何莫:为什么不
夫:那
兴:指激发人的感情
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指讽刺时政
迩:近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诗》,可以兴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
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 ”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学《诗》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思考
《诗》,可以观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悲伤。”
《诗》,可以群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
《诗》,可以怨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露水中劳作!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泥浆中劳作!
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
(3)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勉。
5.A
句意为:盲人摇晃着要倒下却不去扶持,颤颤巍巍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么何必要用那个搀扶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6.D “这里代指国家”错。这里代指宫廷。
7.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错误,没有“心态、表情”刻画。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刻画的,如“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所以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应完善文教德化而使他们归顺,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
9.结合对于文章的理解,指出“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一句用来比喻何事,并说明其作用。
以“虎兕出于柙”喻季氏对颛臾动武,以“龟玉毁于椟中”喻颛臾将要被毁灭。孔子引经据典,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责备弟子,批判两位弟子没有尽到辅佐季氏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