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二课时)课件 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二课时)课件 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01 10:5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学习目标
时间的测量
一、时间的单位
1.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秒(s)。
2. 其他常用单位:
分(min )、小时(h) 毫秒(ms)、 微秒(us)
3.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h=60min 1min=60s 1h=3600s
1s=103ms 1ms=103 us
一、时间的单位
时间的单位
时间的测量
(1)计时工具
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计时仪器来测量时间。
机械停表
石英钟
电子手表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是实验室常用的计时工具
(2)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石英钟、机械表,电子手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的机械停表、电子停表。
(3)停表的构造
A.启动、停止按钮
C.回零按钮
B.发条螺丝
D.秒钟刻度盘
E.分钟刻度盘
(4)停表的读法
大盘一圈___
每一小格___
小盘一圈___
每一小格___
此时时间为:
______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30s
0.1s
15min
0.5min
9min38.4s
取一块机械停表,仔细观察:
练一练
分(小圈)的最小分度值:
秒(大圈)的最小分度值:
停表使用时注意事项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9min47.2s
练一练
7min8.3s
1min41s
3min11s
活动:时间的测量
1.采用数脉搏跳动的次数的方法来估测一段时间:
某同学从教室一段走到另一端大约需多少秒
跑100米所用时间大约是多少秒
2.用停表或手表测量一段时间。(从教室一端走到另外一端)
(一)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二)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2.仪器本身不准确 。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测量误差
2.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三)减小误差的办法: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
1.误差不是错误:
1、校准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注意:
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1.41厘米,1.52厘米,1.42厘米,1.44厘米,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 , 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_______厘米,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
1mm
1.52
1.42
练一练
课堂小结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测量单位
测量活动
测量误差
国际单位制
长度单位
时间单位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s、h、min等
用表测量时间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减小误差的方法
m、mm、nm等
单位换算
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A
课堂练习
2、测量1枚硬币厚度,为了减小误差,下列方法中能减小估读误差最佳的是( )
A.用刻度仔细地测量硬币厚度 。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枚硬币叠加起来总厚度,再除以 10,求出1枚厚度。
D.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硬币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
3、
4、
5、
6、某人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的一方桌每条边长为0.960米,后来把此米尺与标准尺对比,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为1.102米,则小方桌每边真实长度为( )
A 0.982米
D 0.978米
C 1.020米
B 1.058米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