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沿、答、渴、话、弄、错、际、哪、抬”10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井、观、沿、答、渴、话、际”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并体会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4.理解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突破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分角色朗读。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识字,通过形近字比较等方法识记字形,并试着用生字组词。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培养语感。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看问题要全面的道理”。
突破方法:运用多媒体等创设小青蛙与小鸟的对话场景,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交流、说话、感受青蛙眼界的狭小、小鸟眼界的开阔,从而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法和学法:
1.教法: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编排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寓言这一文学体裁,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情境创设法、谈话法、角色朗读法等教学方法,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明理,掌握道理。
2.学法:学生对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比较难掌握,因此,在学习时,首先通过自主预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运用诵读感悟法,自由阅读,自由表达,结合对情境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其中的道理。
教具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自主预习课文,田字格练写本
教学过程:
一课时
1.课时目标:认识“沿、答、渴、话、弄、错、际、哪、抬”10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井、观、沿、答、渴、话、际”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青蛙坐井观天的图片。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生答)
2.问题导入:一只青蛙坐在井底,抬头看着井口的天,它遇到了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板书:坐井观天
读课题,指导读准“井”,写好“观”。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生圈出生字词。
2.学生初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3.检查自读情况。师相机指导。
4.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师正音。
5.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名读,教读。
天不过井口大,还用飞那么久吗?
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哪!
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识记生字。
2.指导其他字的写法。
3.课件出示每个生字,学生观察范字,间架结构,说说怎样写好。
4.学生描红,师及时纠正。
5.作业展示。
四、课堂小结
板书: 12.坐井观天
观 又+见 际 阝+示
渴 喝
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会用”无边无际“说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3.体会青蛙与小鸟说法的不同,帮助学生明白“天外有天,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全面,不能只看小部分就满足”的 道理。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谈话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过渡: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争论吧。
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自读,交流故事的两个关键人物:青蛙和小鸟。
2.学习二、三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读中体会:小鸟的话;青蛙的不相信。
3.同样的方法学习四、五自然段。指导朗读。
4.学习六、七自然段。说说青蛙和小鸟是怎样说服对方的。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谈体会。
五、回顾全文,加深理解
师过渡,感受深刻道理。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自己或身边人谈体会,教师及时引导和鼓励。
板书: 12.坐井观天
青蛙 井口那么大
天的大小
小鸟 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