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四中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梯级强化训练月考试题
(人民教育)高二生物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B D B A C C D C B A D B B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C D B D A D C B B D D C B A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注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31.(8分)
(1) 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环
(2) 神经—体液—免疫
(3) 5
(4) 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2分)
32.(8分)
(1) 下丘脑 卵巢 A
(2) 促性腺激素 mRNA
(3) 自由扩散 糖蛋白(蛋白质) 决定不同受体的基因不同
33.(8分)
(1) AC
(2) 拮抗 ①
(3) 运动后,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量从 0.10OD 增加到 0.28OD,说明运动可以增加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量,使脂肪转化为葡萄糖速度加快;增加了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快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并氧化分解为运动供能(合理即可,3分)
(4) 研究高糖高脂饮食对体重、血糖指标和脂肪细胞瘦素受体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 合理膳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动,合理即可)
(6分)
(1) 体温调节 ② 增加
(2) 减少 反馈(负反馈)
(3) 丁
35.(10分)
I、(1) 效应器的一部分(效应器) 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2) a和激素c
II、(3) 下丘脑神经细胞 增加(大) 降低
(4) ADH分泌量不足 (2分) 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ADHR(ADH受体),而使ADH不能发挥作用(2分)针发生了两次偏转,其中第一次发生的偏转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梯级强化训练月考试题
7.下列关于体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确的是
A.体液就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B.人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内液中
A.据图分析,刺激位点位于b点右侧
高二生物试题(一)
C.人体大约1U3的体液存在于细胞内液
D,人的体液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8.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B.电流表第二次偏转的方向与第一次相同
必修3第一章一第二章第3节
C.若提高溶液中K*浓度,相同刺激后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增大
A.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
B.血浆和淋巴液都是免疫细胞生存环境
D.刺激、b之间任意一点,依据电流表偏转情况均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镇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18,某人下楼梯时脚下一滑,突然后仰导致头部着地,致使呼吸和心跳停止,经抢救无
D.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
效死亡。结合所学生物知识,你认为受伤部位可能是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A,小脑
9.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脑干
C.下丘脑
D.大脑
19.关于促胰液素发现的科学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r食物
①
B.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主要为养料和
A.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发现了促胰液素
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02
外界环境
B,促胰液素能够调节胰腺分泌胰液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C.②只通过肺就能完成
C。促胰液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A.氨基酸
B.胃蛋白酶
C.激
D.递质
D.⑥可表述为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
D,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2.如图为人体某组织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行物质交换
20,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a、b、c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人体的体液,内含水、
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高能化合物
细内就
10.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离子和其他化合物
A.使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B.红细胞中的O,要进入骨骼肌细胞中参与有机物氧化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D.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
分解,至少需要穿过6层生物膜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C.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A.“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时,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的pH变化不明显
21.下列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D,某人长期茶不良,可能导致人体组织中蛋白质大
B.
“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说明生物材料含有缓冲物质,能维持pH的稳
A.夜盲症和侏儒症B.血友病和巨人症
C.佝偻病和呆小症D,呆小症和侏儒症
量分解,使c处渗透压上升
22.学习与记忆、情绪等都是大脑的高级功能。此外,学习和记忆还涉及脑内神经递质
3.某同学连续几天发热,并且咳嗽愈加严重,经检查是细菌性咽炎和扁桃体发炎,需要
C.“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时,HC1有腐蚀性,避免它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进行抗生素治疗。如果采用肌内注射的方式,药物到达患病部位经历的途径是
D.“探究生物体雏持pH稳定的机制”时,级冲液的pH变化与自来水相同
A.边听课边做笔记依赖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A.组织液→淋巴液→组织液
B.组织液→血浆→组织液
12.动物和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B、突触后膜上受体数量的减少会影响神经递质作用的发挥
C.血浆一→组织液一→淋巴液→组织液
D.淋巴液→血浆→组织液
A.反射弧
B.反射
C.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C.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4.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1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通过突触来完成,下列不属于突触组成部分的是
D,情绪激动、焦虑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率加速
A.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可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A,宽触前膜
B.突独小泡
C,突触后膜
D.突触间隙
23,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14.人可以通过特定的感受器获取外界信息,以下能获取光信息的是
A.①是肾脏,能形成尿液
C.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A.人的皮肤
B.人的鼻腔
C.人的视网膜
D.人的味蕾
B②是肾小管,能输送尿液
D,细胞外液的量少于细胞内液的量
15,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C.③是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5,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D.④是尿道,能将尿液排出体外
4
C.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D.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24.2022年7月下旬开始,多地最高气温突破39度,多地多人出现热射病。热射病通俗
A.细胞合成的一些物质释放到内环境中,可使内环境的成分发生变化
16.如图为反射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的解释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晷,常见症状有高热、昏迷、头痛、恶心、呼吸急促、心率
B,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可改变内环境中的离子含量
A.①代表效应器
加快等。下列关于热射病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C,细胞代谢产生的酸会显著降低内环境的pH
B,②代表神经中枢
A.呼吸急促、心草加快是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细胞合成的一些物质释放到内环境中,可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③中突触处兴奋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B,热射病病人体温调节中枢为大脑皮层
6,人的血浆渗透压维持在770kPa左右,主要源于血浆中的
D,④兴奋时,膜两侧电位呈外正内负
C,热射病病人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而失调
A.K和C
B.Ca2*和CI
C.Na*和CI
D.HCO,和HPO42
17,将电流表的两极置于离体神经上、b两点,在某一位点给予适宜电刺激,观察到指
D,避免高温环境作业可以有效预防热射病
(人民教育)商二生物月考试题(一)第1页(共6页)
(人民牧育)高二生物月考试题(一)第2页(共6页
(人民救育)高二生物月考诚题(一)第3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