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请用史实论证以上观点。
见练习精编41页
西欧
拜占庭
中国
印度
印加
玛雅
东欧
西非
北非
日本大化改新
阿拉伯帝国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一、大和政权的兴起
阅读课本52页,归纳5世纪前后的日本统治情况。
小国林立,接受中国册封,受到中国的影响
5世纪后:
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5世纪前:
倭王印
大王
贵族
贵族
部民
部民
最高统治者
支持王室,成为统治者,拥有私有领地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近似于奴隶
田部
海部
锦织、锻冶部
部民
奴隶社会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材料一:7世纪时,日本依处于奴隶社会,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部民,权势很大。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部民不堪遭受压迫,反抗不断。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①内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
②外因:中国文化直接影响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材料中反映了6世纪末日本发展的现状如何?
2.时间
3.人物
4.内容
646年
孝德天皇
5.影响
政治上
经济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①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②“班田收授法”;③统一赋税。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性质:中央统治者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变革。
大化改新有何特点?对此我们有何启示?
日本二官八省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日本
公地公民制
班田收授法(口分田2段)
租庸调制
(稻2束2把,承担力役及代纳物)
唐朝
封建土地所有制
均田制(丁男分得100亩)
租庸调制:
粟2石,服劳役20天或纳绢3尺/天
特点: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但也保留本民族的特色
启示:
(1)要善于学习他人的先进文化,要积极改革创新;
(2)文化交流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传统服饰
建筑风格
日本参照中国文字、货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与货币。
唐开元通宝与日本和同开珎
唐装
日本和服
知识拓展:唐朝文化还在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重要影响?
公元723年,日本政府颁布鼓励开垦荒地的法令:
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
1.背景
三、幕府统治
促进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开垦、
购买、兼并土地
形成封建庄园,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特权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为了保护庄园,形成武士集团,后发展为大武士集团
10-11世纪,武士团遂上升为一种政治势力。
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幕府与天皇并存,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国家政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三、幕府统治
2.标志:
12世纪晚期,源士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4.地位:
3.与天皇的关系:
5.影响:
1-2世纪 5世纪 646年(7世纪中期) 12世纪末
出现了
奴隶制
国家
大和统一了日本,
统治者称大王
大化改新
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奴隶社会
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