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习题课件
1.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 产生的,钟声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
振动
空气
2.电影中有这样一段场景:太阳异常活跃,不断向外喷射火焰,如图所示。同时我们可以听到它不停发出的爆破声。上述加点语句中有违背科学的地方,原因是 .
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一切的 、 、 都可以传声; 不能传声;
介质
固体
气体
液体
真空
4.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需要 。
振动
5.考试时,考生翻动试卷发出的声音是由试卷 产生的,这声音通过 传入监考老师的耳朵。
振动
空气
6.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这是因为 不能传声。
真空
7.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说法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振动停止,我们就听不到该声源发出的声音了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A
8.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
D
9.在敲响大钟后,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音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D
10.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
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A
11.如果你和你的朋友是在月球上,你就不能直接听到他的说话声,这是因为( )
A.在月球上说话的人的声带不会振动
B.在月球上没有空气来传播声音
C.在月球上说话要比在地球上大些才能听到
D.声音被月球上的障碍物挡住了
B
12.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声音会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
A.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小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大了 D.声音传到人体中去了
B
13.人都长有两只耳朵,下列有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人长两耳是为了左右对称的美
B.若没有两只耳朵人就不能听到声音
C.人长两只耳朵可以辨别声音传来的方位
D.人长两只耳朵可以增大听觉范围
C
14.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它说明了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1)乒乓球被弹开;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3)空气;不能
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做的两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此实验现象说明 ;乒乓球的作用是 ;
(2)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由此进一步推理可知: ;
实验时还是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是: 。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2)真空不能传声;钟罩内的空气没有抽净,或者是底座的固体传声
16.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该金属中的声速.
17.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波信号。
(1)海洋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2)这种办法能不能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什么?
(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由s=vt得,海洋深度:s=vt=1500m/s×3s=4500m;答: 海洋深度是 4500;
(2)月亮周围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答: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