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燃烧
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1:5 B.5:1 C.4:5 D.4:1
4.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 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 河水
C.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D.净化后的空气, 受污染的空气
6.(典型例题)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供人呼吸 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C.氮气——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
7.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空气、氧气
8.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燃烧放热
B.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C.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9.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11.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1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1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成液体或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D.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和氮气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14.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1% B.19% C.25% D.78%
15.图是小明整理的与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部分笔记,他归纳了以下四点,其中不合理的是
硫+氧气二氧化硫 碳+氧气二氧化碳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A.都会放出热量 B.都是氧化反应
C.都是化合反应 D.都生成了气体
16.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制取时,始终收集不到较纯的——装置漏气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二、填空题
17.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经常发生雾霾天气,所以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你认为下列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____。
A 焚烧秸秆 B 汽车尾气排放 C 太阳能发电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_
A 节约纸张 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 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 少乘私家车,尽量乘坐公交车
18.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后广口瓶中剩余的气体;③充分加热高锰酸钾后试管内剩余固体;④氧气;⑤稀有气体;⑥五氧化二磷;⑦呼出的气体;⑧液氧;⑨氮气;⑩二氧化碳。其中是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是混合物的是_______。
19.实验室提供以下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
(1)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晶体制取氧气时,其发生装置必需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填写序号)。
(2)过氧化氢在土豆块的催化作用下也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若实验室采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双氧水,上述仪器中必需使用的有__________(填名称),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装置是洗气瓶,在化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洗气(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等。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端通入。
②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先装满水,氧气从_______端通入。
③瓶中储存氧气,用水将氧气排出时,水从______端通入。
④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瓶中放约半瓶蒸馏水,这时氧气从_______端通入。
20.现有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氦气④氢气⑤氮气,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可代替氢气作为探空气球的气体是_______;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可以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可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是______;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
21.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_____;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_____;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三、实验题
22.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______;b______。
(2)B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_。
(3)C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
(4)小明按C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未填)
①表中“未填”部分的内容应为______;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3.如图所示的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⑥的名称是________。
(2)欲使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择的仪器组合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在集气瓶底留一些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仪器组合是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
24.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
【进行实验】下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
(1)中A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5%H2O2 5%H2O2
催化剂 1g 水泥块 1g MnO2
时 间 165s 46 s
【结论】
(3)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4)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改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C
6.B
7.D
8.B
9.B
10.D
11.A
12.B
13.B
14.B
15.D
16.C
17. AB ACD
18. ④⑥⑧⑨⑩ ①②③⑤⑦
19. ①③④ 长颈漏斗 过氧化氢 水+氧气 b a b b
20. ③ ② ④ ⑤ ①
21. 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氧气
22.(1) 长颈漏斗 锥形瓶
(2) 不燃烧 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灭火
(3)引燃铁丝
(4)燃着的铁丝碰到集气瓶内壁
(5) 剧烈燃烧,大量火星 铁丝中含有的碳引起的
23.(1)铁架台
(2) ①③④⑤⑥⑨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3) ①②⑦⑧或①②⑥⑧⑨ 分解反应
24.(1)锥形瓶
(2)排水法
(3)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水泥块好
(4)质量和化学性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