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人和动物的最根本的食物从何而来?
植物需要食物吗?
绿色植物每天需要一定的营养,它不仅能自己供给自己食物,而且还给地球上其它生物制造了食物,养活了我们。
绿色植物是怎样制造有机物的?
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呢?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一、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材料用具:
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滴管,火柴,清水
1、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h;
3、剪下遮光处理过的叶片,去掉黑纸片
4、把叶片浸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放在大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的绿色褪去;
5、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6、观察现象。
方法与步骤:
将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中:
叶片颜色的变化
遮光的部分 没有遮光的部分
放入酒精内隔水加热
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
褪色
褪色
不变色
变蓝
讨论与思考:
1、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答:绿色植物的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可以产生淀粉。
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能产生氧气
材料用具:
玻璃漏斗,烧杯,试管,金鱼藻,火柴,清水
方法与步骤:
1、取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再反扣玻璃漏斗。在漏斗颈上再反扣装满水的试管。
2、将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金鱼藻不断释放出小气泡。
3、待试管中的水下降一定高度后,移出并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4、用带火星的火柴杆迅速插入试管内,观察发生的现象。
带火星的火柴杆能重新燃烧起来。产生了氧气
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探究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
讨论:
在相同的时间内,甲和乙试管中产生的氧气量有何不同?
碳酸氢钠溶液
清水
甲
乙
提示:碳酸氢钠可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中产生了较多的氧气,乙中产生了较少的氧气。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在利用青菜来进行“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的试验中,正确的试验顺序是____________
(1)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2)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
(3)用清水漂洗
(4)观察颜色反应
(5)用酒精脱色
(6)暗处理一昼夜
2、在上述实验中( )。
A、没有对照实验 B、叶片未遮光的部分是对照实验
C、不需要对照实验 D、叶片遮光的部分是对照实验
课堂练习:
(6)(2)(5)(3)(1)(4)
D
光合作用公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光
叶绿体
为什么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1昼夜?
答:实验前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在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可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
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
答:是为了作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为什么把叶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因为不仅酒精蒸发太快,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太好,尤其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这一步是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起到脱色的作用,便于鉴定淀粉的颜色观察。
向叶片中滴加碘液是因为碘液遇淀粉可变成蓝色,故可用碘液来鉴定叶片中是否能生成有机物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