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6.1《 芣苢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6.1《 芣苢 》(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1 19:1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荡漾在诗歌中的劳动之美
《诗经·国风·周南》
今天,让我们走进历史长河中的劳作场景,体验周南的妇女们的劳作。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高尔基
人类离不开劳动,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芣苢——车前草
芣苢,古书上指车前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遍布于荒野路边,全体光滑或稍有短毛。
根茎短而肥厚,着生多数须根。其嫩叶可食,
叶和种子可入药。这首诗作,就是当时的妇女
在劳动过程中即兴口唱的一首有着浓厚生活气息
的劳动之歌。
文题解说
周代设有采诗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duó)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诗经》是谁写的?
一、 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诗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补充:儒家奉有“四书”、“五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 加上《乐》为六经 )
《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所配曲调不同(内容)分为:“风”、 “雅”、“颂”
(-)风 (160)分 十五国风
1.《周南》2.《召南》3.《邶风》 4.《鄘风》 5《卫风》6.《王风》7.《郑风》8.《齐风》9.《魏风》 10.《唐风》11.《秦风》12《陈风》 13.《桧风》 14.《曹风》 15.《豳风》。十五国风大多都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是《诗经》中最优秀的部分。
“风” 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来引申出①、举止轻佻放荡;②、借指文采、才情
后代用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
(二)雅(105)分二部:①《小雅》和②《大雅》 “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 。
(三)颂(40)分三部:①《周颂》②《商颂》③《鲁颂》
“颂”是国王用于宗庙祭祀的乐章, 旨在歌颂祖先的丰功伟绩和鬼神的巨大威灵,包括祭歌、赞美诗等, 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南宋的朱熹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
比,即比喻。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 “羊群要有领头的羊, 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 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魏风 硕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 关雎》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卫风 氓》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陌上桑》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
B、诗经的语言形式:
以四言诗为主,也有一字到九字一句的杂言诗。
一言:《郑风·缁zī衣》云:“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接子之粲兮。”“敝”和“还”是一言的。
二言:《小雅·祈父》云:“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是二言的。
三言:《召南·江有汜》云:“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前四句都是三言的。
五言:《召南·行露》云:“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都是五言的。
六七言《周南·卷耳》的“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兄觥”,是六言的;
八言:《小雅·十月之交》的“我不敢效我友自逸”,是八言的。
但以全部《诗经》而论,终以四言诗占绝对多数。《诗经》时代是四言诗的全盛时代。
C、诗经的内容:
1、对苦难生活的倾诉和悲叹,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和不平。
《国风·邶风·击鼓》典型的战争诗。这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2、描述劳动情景的农歌和牧歌感情真挚、格调清新的恋歌
《国风·周南·芣苢(fú yǐ)》
《国风·邶风·静女》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歌,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

C、诗经的内容:
3、接露社会矛盾和政治黑暗的讽喻诗
《国风·鄘风·相鼠》此诗明则描述老鼠,实则是统治者用虚伪的礼节以欺骗人民,人民深恶痛绝,比之为鼠,给予辛辣的讽刺。
《国风·魏风·硕鼠》是人民反对剥削,向往乐土的。纯用比体,以硕鼠喻剥削者,比喻精当,寓意较直。
4、反映周族发展的史诗
《国风·王风·黍离》这是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是一首有感于家国兴亡的诗歌。蕴含着主人公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和凄怆无已之情。
《国风·豳风·七月》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
采采苯莒,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苯莒,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桔之。采采芣苢,薄言纈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苯莒,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芣 苢
一层:前四句概略地叙述采集芣苢的劳动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茂盛的车前草,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茂盛的车前草采呀采呀采到了
采采:生动地描摹出
芣苢茂盛的样子
暗含着妇女们劳动时
的愉悦心情,富有感染力
“采”与“有”两个动词,叙述妇女采集行为,流露出妇女们
将要采到芣苢的愉悦心情,这是对采集劳动的概述
第二层:具体描写采集芣苢的动作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茂盛的车前草,一片一片摘下来
茂盛的车前草,一把一把捋下来
掇捋:写出了妇女们劳动时动作
的轻快与娴熟
第三层:写妇女们兜取芣苢满载而归的情景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芣苢,薄言/襭之。
茂盛的车前草,提起衣襟兜起来
茂盛的车前草,掖起衣襟兜起来
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顺序能够更换吗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开始采摘时是一叶一叶地掐取,接着是大把大把地捋采,最后是提起衣襟兜装。这由“掐”到“捋”再到“兜”的过程,生动地表明她们愈采愈多、愈采愈快,劳动热情也愈来愈高涨。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的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越采越快,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
明确:不能。

1.《芣苢》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全诗只有“采”“有”“掇”“捋”“桔”“纈”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其余文字均无改变,全诗重章复沓,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更好地表达了情绪与情感。
问题探究
1.《芣苢》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2.《芣苢》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1.《芣苢》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全诗只“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其余文字均无改变,全诗重章复沓,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更好地表达了情绪与情感。
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
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这种看似单调的重叠,却又有特殊的效果
①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②诗中完全没有写采摘芣苢的妇女,读起来却能感受到
她们采摘时欢快的心情和她们对劳动的热爱,情绪就在诗歌反复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2.《芣苢》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使用的手法是赋。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此诗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的动作写出了采集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
艺术特色
①运用赋的手法,铺陈造势,重章叠句;
②四言句式,节奏感强;
③动词细腻且富于变化。
主旨归纳
本诗通过六个动词的变化,表现了古代女子采芣苢时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也从侧面烘托出了采芣苢的女子朴素、自然之美。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方玉润《诗经原始》
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元吴师道
对比阅读第一组
无衣《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思考:《芣苢》与《无衣》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 手法:复沓(反复、重章叠唱)。
效果:(1)层层递进,突出描写内容。《无衣》通过反复,突出了大敌当前,战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气概。《芣苢》通过反复,突出了采芣苢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
(2)反复咏唱,增强感染力,强化对主题的表达。《无衣》表达了战士们团结友爱和同仇敌忾的爱国主题。《芣苢》则表达了劳动的欢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