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物质的量 第二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共7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三节 物质的量 第二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共7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01 16: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0张PPT)
第二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课程标准要求】 
1.了解气体摩尔体积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新知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CONTENTS
///////
///////
课后巩固训练
///////
课堂达标训练
///////
一、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这三个因素。
2.1 mol任何物质中的粒子数目都是相同的,均为______,因此,在粒子数目相同时,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构成物质的粒子的______和粒子之间的______。
3.对于气体来说,粒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粒子本身的直径。当粒子数目相同时,气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气体________________。
4.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分子之间距离可看成是______的,因此,分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______。
NA
大小
距离
分子之间的距离
相等
体积
【微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相同条件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相同(  )
(2)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的体积取决于粒子大小和粒子的数目(  )
(3)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粒子数一定不同(  )
答案 (1)× (2)√ (3)×
二、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1.气体摩尔体积
(1)概念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______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用符号______表示,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_____ (或L·mol-1)。
(2)定义式:Vm=_______。
体积
Vm
L/mol
(3)影响因素
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取决于气体所处的______和______。
(4)特例
在标准状况(0 ℃和101 kPa)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____________。
温度
压强
22.4 L/mol
2.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______数目的粒子。
相同
【微自测】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气体摩尔体积适用范围是气体,必须为纯净气体(  )
(2)1 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  )
(3)当1 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 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
(4)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 L(  )
答案 (1)× (2)× (3)× (4)×
二、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及其应用
一、气体摩尔体积的判断和计算
一、气体摩尔体积的判断和计算
(1)感知22.4 L气体体积的大小:
(2)对一定量气体体积的探究。
已知1 mol不同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
化学式 条件 1 mol气体体积/L
H2 0 ℃,101 kPa 22.4
O2 0 ℃,101 kPa 22.4
CO 0 ℃,101 kPa 22.4
H2 0 ℃,202 kPa 11.2
CO2 0 ℃,202 kPa 11.2
N2 273 ℃,202 kPa 22.4
NH3 273 ℃,202 kPa 22.4
1.仔细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影响1 mol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温度和压强。
2.22.4 L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是1 mol吗?为什么?
提示 不一定是1 mol;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取决于温度和压强;若气体处于标准状况下,22.4 L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若气体处于其他温度和压强下,则22.4 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
3.标准状况下,1 mol水的体积是22.4 L吗?计算标准状况下,11.2 L H2和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所含的原子数是多少?
提示 不是22.4 L;原因是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0.5 mol;NA。
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1)1个条件:必须为标准状况。非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22.4 L。因此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一定要看清气体所处的状况。
(2)1种状态:必须为气体。如水、酒精、CCl4、苯等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3)2个数据:“1 mol”、“约22.4 L”。
2.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是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气体中气体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3.气体摩尔体积的相关计算
1.(2021·三亚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O2和1 mol N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B.标准状况下,H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1 mol H2和1 mol H2O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22.4 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约为2 mol
D
解析 A项未指明温度、压强;B项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1;C项标准状况下,水为非气态,不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22.4 L混合气体中分子总数为NA,N2和N2O每个分子都含有两个N,则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N原子的数目为2NA,物质的量为2 mol,D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 L CO2中含有NA个CO2分子
B.标准状况下,4.48 L CO含有0.2NA个原子
C.22.4 L Cl2中含有NA个Cl2分子
D.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1.12 L CO2均含0.1NA个氧原子
D
解析 A项,常温常压下,22.4 L CO2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B项,因CO为双原子分子应含有0.4NA个原子;C项未指明标准状况;D项,标准状况下,1.12 L气体物质的量为0.05 mol,一个O2和CO2分子中均含2个氧原子,则氧原子的个数均为0.1NA。
3.(1)标准状况下,33.6 L Cl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16 g O2所占体积是________ L。
(2)标准状况下,含有1 mol Cl2和1.5 mol O2的混合气体所占体积是________ 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答案 (1)1.5 11.2 (2)56 47.6
二、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及其应用
1.阿伏加德罗定律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条重要推论
4.如图为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原子数相等 B.密度相等
C.质量相等 D.摩尔质量相等
A
5.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SO3气体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之比为4∶5
B.物质的量之比为4∶5
C.体积之比为1∶1
D.原子数之比为3∶4
A
1.下列物质的体积约为22.4 L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 mol NaCl
B.20 ℃、101 kPa时36.5 g HCl
C.常温常压下17 g NH3
D.标准状况下0.4 mol H2和0.6 mol O2的混合气体
解析 A项中NaCl在标准状况下为固体, B、C中气体都为1 mol,但不处于标准状况下。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2 g 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 L
B.22.4 L 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质量约为18 g
D.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解析 A、B项都没有指明在标准状况下,因而是错误的;C项在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D项中22 g CO2的物质的量与标准状况下的11.2 L HCl的物质的量相等,所含分子数也相等。
D
3.(2021·徐州高一检测)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 L CO2所含的原子数为1.5NA
B.常温常压下,48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分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H2所含原子数为NA
B
解析 常温、常压(非标准状况)下,11.2 L CO2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所含原子数不是1.5NA;48 g O3的物质的量为1 mol,所含氧原子数为3NA;标准状况下H2O为液态,不能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22.4 L H2的物质的量为1 mol,所含氢原子数为2NA。
4.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4的是(  )
D
5.(1)标准状况下,0.5 mol H2占有的体积约为________ L。
(2)标准状况下,44.8 L H2的质量约为________ g。
(3)标准状况下,3.01×1023个氧气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________ L。
(4)标准状况下,33.6 L氧气所含的氧分子数约为________个。
(5)标准状况下,16 g氧气和42 g 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 L。
答案 (1)11.2 (2)4 (3)11.2 (4)9.03×1023 (5)44.8
1.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B
解析 A中气态物质体积与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无关;C中比较气体的体积一定要在相同状况下;D中未指明温度和压强,气体摩尔体积数值不确定。B正确。
2.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 mol C2H5OH的体积是22.4 L
B.22 g CO2的物质的量是0.5 mol,其体积为11.2 L
C.只有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22.4 L·mol-1,其他条件下一定不是该值
D.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
D
解析 标准状况下,C2H5OH是非气态,1 mol C2H5OH的体积远远小于22.4 L,A错误;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的温度与压强,不能确定CO2的体积,B错误;对于气体来说,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压强增大,体积缩小,如在273 ℃、202 kPa时,气体摩尔体积也是22.4 L·mol-1,C错误;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D正确。
3.同温同压下,甲、乙两容器分别盛有甲烷(CH4)和氧气(O2),已知它们所含原子数相同,则甲、乙两容器的体积比为(  )
A.2∶5 B.5∶2 C.2∶1 D.1∶1
解析 因CH4和O2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5∶2,若二者所含原子数相同,则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在同温同压下,甲、乙两容器的体积之比为2∶5。
A
4.(2021·临沂高一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等物质的量的甲烷(CH4)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前者大于后者
C.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
D.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和氮气,若气体体积相等,则质量也相等
D
解析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题中没有指明物质状态,A项错误;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B项错误;两种气体不一定是处于相同条件下,无法判断二者的物质的量,则无法比较二者的质量大小,C项错误;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和氮气,若气体体积相等,则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m=nM可知二者的质量也相等,D项正确。
5.有一份气体样品的质量是14.2 g,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28.4 g B.28.4 g·mol-1
C.71 g·mol-1 D.14.2 g·mol-1
解析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4.48 L÷22.4 L·mol-1=0.2 mol,其摩尔质量为14.2 g÷0.2 mol=71 g·mol-1。
C
6.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相等时,分子数之比为7∶11
B.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为7∶11
C.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之比为1∶1
D.原子数相同时,物质的量之比为2∶3
解析 A项,质量相等时,分子数之比为11∶7,错误;C项,未指明温度和压强,错误;D项,原子数相同,物质的量之比为3∶2,错误。
B
7.下列条件中,两种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6和NO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A
解析 N2和CO具有相同的摩尔质量,所以两者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也相同,分子个数应相同,又因两者都是双原子分子,故原子个数也相等,分子数、原子数多少与密度无关,A项正确;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而选项中没有提到压强,所以分子个数不一定相等,B项错误;体积相同、密度相等,所以质量相等,C2H6和NO的摩尔质量也相等,所以分子个数相等,但由于它们的分子组成不同,所以原子个数不相等,C项错误;同压强、同体积时,由于没有说明温度,所以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故原子个数不一定相等,D项错误。
8.如图表示某条件下H2S气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则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  )
A.22.0 L·mol-1 B.22.4 L·mol-1 C.22.8 L·mol-1 D.23.2 L·mol-1
C
9.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可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
解析 等质量的H2与He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n(H2)∶n(He)=2∶1,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其体积关系为V(H2)∶V(He)=2∶1,C、D均错误;B中氦气应为单原子分子。
A
10.(2021·湛江高一检测)同温同压下,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
B.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C.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
D.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为1∶1
D
11.(1)质量之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SO2、CO、NO,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
(2)某气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答案 (1)5∶5∶4 10∶5∶4 5∶5∶4
(2)64 g·mol-1 32
12.(1)在标准状况下,1.7 g氨气所占的体积为________ L,它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_ L硫化氢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2)已知CO、CO2的混合气体质量共16.0 g,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 L,则可推知该混合气体中含CO________ g,所含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L。
(3)同温同压下,SO2与氦气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若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
答案 (1)2.24 3.36 (2)2.80 6.72 (3)16∶1 1∶16
13.同温同压下,有关等体积的CH4和NH3两种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含分子数目相同
B.质量之比为16∶17
C.密度之比为17∶16
D.所含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4∶3
C
解析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H4和NH3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含分子数目相同;等物质的量的CH4和NH3的质量之比为16∶17;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则CH4和NH3的密度之比为16∶17;1个CH4分子和1个NH3分子含有的氢原子数分别为4、3,则等物质的量的CH4和NH3含有的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14.同温同压下,质量忽略不计的两个气球A和B,分别充入NO气体和N2、O2的混合气体,且两气球的体积相同。若相同条件下,B气球放在空气中缓慢下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气球内分子数小于B气球
B.A气球和B气球质量可能相同
C.A气球和B气球内分子中所含电子数不相同
D.相同条件下,A气球放在空气中静止不动
B
解析 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两气球体积相同,故气体的物质的量也相同,分子个数相同,A错误;A气球中有NO,N和O的原子数为1∶1,当B气球中N2和O2的体积比为1∶1时,与A气球中N和O的物质的量相同,故质量相同,B正确;每个NO分子含电子数为15,每个N2分子含电子数为14,每个O2分子含电子数为16,当B气球中N2和O2的体积比为1∶1时,与A气球中N和O的物质的量相同,故所含电子数相同,C错误;A气球中NO的摩尔质量为30 g/mol,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9 g/mol,相同条件下,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因此A气球的密度比空气大,放在空气中会缓慢下沉,D错误。
15.在“测定1 mol气体体积”的实验中,我们通常选择的测量气体是氢气,反应是镁和稀硫酸反应。下图中的A、B、C三部分能组成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
(1)C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A、B、C装置接口的连续顺序是________。
液体量瓶
1324
解析 (1)C装置的名称是液体量瓶;(2)A为气体发生器用来制备氢气,B为储液瓶,用来盛放所排液体,C为液体量瓶,用来量取液体体积,要通过排液法测量氢气体积,应先产生气体,然后通过储液瓶,再利用液体量瓶量取液体体积,所以正确的顺序为1324;
(3)每次做实验时,用注射器在A瓶加料口抽气,使B瓶导管内液体持平(B瓶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注意注射器拔出时要将针头拔出,此时进入测定起始状态;再次抽气调压,用注射器在A瓶加料口处抽气,使B瓶中液面持平,与起始状态相同,读出注射器中抽出气体的体积,本实验中有两次针筒抽气,需要记录的是第________次抽出气体的体积。
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温度:25 ℃,气压:101.3 kPa
实验次数 镁带质量(g) 硫酸体积(mL) C瓶读数(mL) 抽出气体的体积(mL)
1 0.115 10.0 124.8 7.0
2 0.110 10.0 120.7 6.2
2
解析 (3)每次做实验时,用注射器在A瓶加料口抽气,使B瓶导管内液体持平(B瓶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注意注射器拔出时要将针头拔出,此时进入测定起始状态;再次抽气调压,用注射器在A瓶加料口处抽气,使B瓶中液面持平,与起始状态相同,读出注射器中抽出气体的体积,记录数值;
(4)计算两次实验1 mol氢气的体积的平均值=________L(保留一位小数,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
(5)已知实验温度下,1 mol氢气的体积的理论值为24.5 L,实验误差=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5.8
5.31
Thanks!
本讲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