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习题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习题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01 15:3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习题课件
1.声音是靠物体的   振动产生的,靠___传播,   不能传声。
振动
介质
真空
2.下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表.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空气(0℃) 331 煤油(25℃) 1324 冰 3230
空气(15℃) 340 水(常温) 1500 铜(棒) 375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大理石 3810
请你从上表中总结出两条规律:
①   ;
②   .
声速与温度有关
液体中的声速大于气体中的声速
3.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鞭炮时的响度明显大,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   造成的.
反射
4.声音的传播需要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   .
介质
340m/s
5.如图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是通过_____传入人耳的。    
振动
空气
6.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泡沫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泡沫球会被    ,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    

弹起
振动
7.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由下述物质传播的顺序是(  )
A.钢、空气、水 B.钢、水、空气
C.水、空气、钢 D.空气、水、钢
B
8.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B
9.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声
B.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C.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C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一样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空气是一种能传播声音的介质
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11.我们曾体验过以下一些声现象,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明显变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
C.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次敲击声
B
12.弹奏吉他时,琴弦振动发出美妙的乐音,用手掌按住琴弦就听不到琴音了,这是因为(  )
A.琴弦发出的声音全被手吸收了
B.琴弦发出的声音被手掌挡住无法听到
C.琴弦被按住之后停止振动不再发出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C
1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所示的几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在月球上做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被弹起;
(3)在如图丙所示的“探究真空能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闹铃发声并将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使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   (选填“增加”或“减少”),发现闹铃的声音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发现声音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
(1)振动
(2)空气;不能
(3)减少;变小;变大
14.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是:______.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1)能
(2)越来越小
(3)真空不能传声
15.在平直的路面上,一辆轿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6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20m/s,则汽车鸣笛处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解:在t=6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20m/s×6s=120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6s=2040m,设汽车鸣笛处距离高山为s,则:2s=s2+s1,∴
.答:汽车鸣笛处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1080m.
16.现有一根长为8.5m的铁管,小琳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小明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人耳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请解答如下问题:
(1)求敲击声由空气传入小琳的耳朵需要多长时间?
(2)请简要分析说明,小琳会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
(1)因为管长s=8.5m,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则由v=
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
=
(2)由于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所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一定小于0.025s,则两次声音的间隔一定小于0.1s.此时人耳无法分辨两次声音,故只能听到一次敲打声.
答:
(1)敲击声由空气传入小琳的耳朵需要的时间为0.025s;
(2)声音在空气和铁管中的传播时间间隔小于0.1s,故只能听到一次敲打声.
=0.0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