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荷 花 淀
孙犁
学习要点
知识:1.重点词语 2.白洋淀派 (荷花淀派)
能力:1.梳理情节 2.鉴赏景物描写 3.鉴赏细节
情感价值观:认识抗日军民战斗中成长的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走近作者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作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了解背景
荷花淀》是孙犁 1945年创作的。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听到从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讲过两个战斗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白洋淀青年组成雁翎队,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1945年,在延安便写成了《荷花淀》。
词语积累
[修长]“修”,长,高。这儿是长的意思。
[垛(duò)起垛(duò)来]第一个“垛”,动词,意思是整齐地堆积起来;第二个“垛”,名词,意思是整齐地堆积成的堆,如麦垛、草垛。
[吮(shǔn)] 聚拢嘴唇吸。
[拖尾巴]比喻拖累,加重别人负担,也说成拖后腿。
[打点]收拾,料理。
[藕断丝连] 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晌(shǎng)午)] 正午。
[娶新]娶新娘。
[落水鸡]形容浑身水淋淋的,不雅观。
[噘(juē)着嘴]“噘”同“撅”,翘起。
翘起嘴唇,表示生气。噘(骂)人
[搭理]理睬。
[横(hèng)样子]“横”,不讲理。
[ 凫(fú)水]“凫”,同“浮”。凫水,游泳。
梳理情节
送夫参军
月夜编席
夫妻夜话
送别亲人
探夫遇敌
探夫未遇
归途遇敌
机智避敌
助夫杀敌
看夫杀敌
归途说笑
配合作战
开端
发展
高潮
情节线索
小说的情节线索是什么?请加以梳理。
小说的情节线索是人物活动。一条是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们的活动,一条是水生为代表的地区队的活动,二者分分合合,共同谱写了英勇抗日保家卫国的乐章。开始是分,水生等去区上开会,水生嫂月夜编席。然后是合,水生被公推为代表,从区上归来,和家里人说一说。然后是分,水生等人与家人告别,开往马庄。接着是合,几位妇女藕断丝连,探夫未遇,无意间将敌人引进了水生等地区队的埋伏圈,见到了地区队伏击敌人。然后是分,水生等地区队转移,水生嫂等青年妇女回家,学会射击,警戒敌人,出入在芦苇的海里,配合子弟兵作战。
局部探究
一、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
1.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手法?有何作用?
2.第二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何表达作用?
3.文中的女人有何特点?
1.景物描写。描写编席情景,再现夜晚编席等夫时宁静、清爽、清新环境。2.烘托心理:淡雅宁静。3.烘托人物形象。表现 人物勤谨贤惠。4.渲染气氛。表现水乡月夜安宁美好氛围。暗示人物思想基础。5.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铺垫。引出下文水生归来。夫妻夜话。
2.设问;侧写。先用两个“不知道”来回答多少苇地和多少苇子的问题,然后又写苇子垛成
了苇子的长城来回答,从侧面说明苇地多,苇子多。不直接说编成了多少席,而用“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来回答编成了很多席。
3.勤谨,手巧,贤惠,形象美好。丈夫未归,编席等夫,勤谨贤惠;“缠绞”“跳跃”“不久”展现其手巧;”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以“雪地””云彩“映衬其形象美好。
二、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
将上段文字转换成一个单句。
参考答案:这位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身为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和党的负责人、女人的丈夫,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很晚才回来的年轻人,叫水生。
三、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这是女人听完丈夫对家里的安排的话之后的反应,属于什么表达技巧?有何作用?
属于细节描写。表现了女人虽然感到将来不易但要强、自尊而又明大义的特点。
四、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上述文字写四位青年妇女商量探夫之事,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原因是语言显示出不同的个性。请你根据他们各自的话,推测各自性格特征。
第一位:聪明乖巧。没走,送衣裳,是理由;不拖尾巴,是避免别人说自己落后。
第二位:简单直率。还有要紧的话没有说,不说不行。
第三位:成熟稳重。也想去但是,不只考虑到去,还考虑到可能的危险。
第四位:羞涩可爱。自己想去,却不好意思说,推到婆婆身上。
深入探究
一、小说以青年妇女学会射击、来回警戒、配合子弟兵作战结尾,是否合乎情理?请说明理由。
合乎情理。⑴前文水生嫂深明大义的表现。虽然家里有难处,但是不拦丈夫参军。⑵商量探夫时,表示“不拖尾巴”。⑶见识了打仗,感觉没什么出奇。⑷不想让丈夫看不起自己,表明自己也不必丈夫落后多少。
二、孙犁创作小说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便是运用类似中国画写意的手法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不追求情节离奇曲折,也不刻意雕镂人物形象。请探究这种写意手法在《荷花淀》里是如何表现的。
《荷花淀》在情节构思及人物塑造上都是求神似而不求形肖的,体现了孙犁的写意风格。就选材而言,写的都是抗战时期的平凡生活,日常生活;就情节展开而言,围绕人物活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自然而然展开。就人物而言,本文主要人物是水生嫂等几位青年妇女,她们是那么平凡,作家的笔似乎又是那么漫不经意,没有描写她们的相貌,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介绍。勤劳淳朴是她们的本质。她们编席子,操持家务,眷恋自己的家,挚爱自己的丈夫。同时,她们识大体,明大义。长期残酷的斗争,使他们懂得怎样恨敌人,懂得只有打跑了敌人才有好日子。民族解放的使命感,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统一在她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意愿上;而崇高的民族气节,则与她们对丈夫的爱情水乳交融。文中其他地方对她们描写,比如记住丈夫的嘱托,成立自己的队伍,参加战斗等,也是以一种轻松自如的语言展示出来的,似乎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实际上,这种自然而然,体现的也是党的领导、教育(直接的或间接的)使她们走向成长,走进了人民战争的伟大事业。这实际上也是孙犁作品所要反映的按个伟大时代的风貌。
拓展阅读
一 《荷花淀》句式修辞例谈
《荷花淀》的语言质朴简明,内涵丰富。小说中有不少人物对话,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个性色彩。如果我们从句式的角度作一点分析,可以加深对课文语言特色的认识。如果我们要在记叙文中写进人物对话,也不能不学习运用这些句式。
(一)省略句。人物对话常用省略句,《荷花淀》也不例外。可以说,省略句是对话的常态。请看课文中的句子:
她问:“他们几个呢?”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睡了。”“小华呢?”“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这一段对话,几乎全是省略句。大凡问句省谓语,答句省主语。问者寻求答案,答案在谓语,省着让答者填。答者用谓语回答,而主语正可承前省。如果要求生活对话都用完全句,那是不可想象的。比如:水生嫂问:“他们几个在哪里?”水生说:“他们几个还在区上。”这就有点像外国人学汉语会话了。这段对话的内容是水生嫂探听游击队的消息,可是水生吞吞吐吐,他的答案显然不能满足水生嫂追根究底的心理。于是最后一个问话不但内容上有了变化,而且在形式上改用了完全句,可以看出这句话的份量不一样,显得郑重其事,不像一般生活对话那样随意、轻松,它给水生传递的信息是:你不要避重就轻、含糊其辞,这个问题你非得老实回答不行。
(二)倒装句。人物对话也常用倒装句,特别是主谓倒装。《荷花淀》中有两处经典倒装句:第一处是水生在上述水生嫂问话后,还想掩饰,于是笑了一下。水生嫂很敏感,知道笑里有文章,就问:“怎么了,你?”第二处是一场战斗之后,水生们从水里打捞了战利品,水生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这里,一个疑问句,一个祈使句,它们和感叹句一样,都是倒装句的常用句型。当然这只是一般的说。具体到课文,前一
句表达了水生嫂急切的心情,在这样的问句中,谓语远比主语重要,说者总是迫不及待地先说出谓语,然后再补上主语。后一句,课文上接着补充叙述:(水生)好像带着很大的气。大凡用倒装句总是有些特殊的语气的。如果我们在记录人物对话时适当用一些倒装句,可以再现生活,也能更好地表达出人物的心理、思想、性格等,甚至传达出某种环境气氛。
(三)超短句。李裕德的《新编实用修辞》中称其为“极端省略句”。这种句式的修辞意义主要不是节省语言,而是传达出某种情绪,如惶恐、愤怒、惊讶等。看课文中的例子:“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这是妇女们发现敌船后紧接着的两段对话。很明显,前一个妇女的语气还比较从容,她虽然有意外发现,但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她还可以相对平和地组织成一个完全句,她也许只是抱怨在风平浪静的晌午怎么会出现一只“船”呢?第二个妇女就不同了,她的敏锐的目光分明已经发现了敌船的标记(也许是膏药旗或大炮什么的),她的“唉呀”只是脱口而出,语速很快,“日本”二字就组成了一个超短句,不但以最快的速度报告了她的发现,而且真实地传达了她内心本能的惶恐、紧张(这不能说明她胆怯,这只是一种“下意识”)。如果把这个超短句换成:“那可不就是日本的船么?”就根本不能传达出原句丰富的内涵了。
(四)残缺句。残缺句是相对于完整句的。完全句与省略句是根据成分是否省略划分的。省略句虽然省略了某一种或某几种成分,但它还是完整句,因为它在观念上是存在着被省略的成分的。残缺句就不同了,它是说话人出于某种忌讳或特殊环境的需要而有意“造”出来的(少数时候由于说话人的语言或知识修养不足也会无意识地制造出“残缺句”)。它不仅是语法上的“残缺”,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残缺”。这种句式在语法上说是不规范的(在这一点与省略句也不同),我们在正常说写活动中是不能随便制造“残缺句”的,文章和对话中存在不合理的“残缺句”,是语言修养欠缺的表现。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人们又可能甚至只能说出“残缺句”来。例如鲁迅的《祝福》中鲁四老
爷说的话“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就是一个出于忌讳的心理而制造的“残缺句”。《荷花淀》一文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残缺句”。当几个女人去探夫时,一路上说说笑笑,一会儿埋怨起丈夫来,一个妇女说:“可慌哩!比什么都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慌”是方言“高兴”的意思。这个年青妇女大概新婚不久,还有点害羞和腼腆,想说“娶新娘(或新嫂)”都说不出口,讲到“新”字就跳过去了,结果留下了一个半截子句。正因为这样,才更有生活气息,更好地反映人物的性格,乃至于一定的时代特征。
二 关于《荷花淀》的写作
孙犁
《荷花淀》最初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的副刊上,是一九四五年春天,那时我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
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的心。
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冀中平原的抗战,以其所处的形势,所起的作用,所经受的考验,早已为全国人民所瞩目。
但是,这里的人民的觉醒,也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一带地方,自从“九一八”事变以来,就屡屡感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芦沟桥事变不久,敌人的铁蹄就踏进了这个地区。这是敌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大灾难。而在这个紧急的时刻,国民党放弃了这一带国土,仓皇南逃。
农民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是非常强烈的。他们面对的现实是:强敌压境,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家园,自己的妻子儿女,都没有了保障。他们要求保家卫国,他们要求武装抗日。
共产党和八路军及时领导了这一带广大农民的抗日运动。这是风起云涌的民族革命战争,每一个人都在这场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抗日的旗帜下,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了,面对的是最残暴的敌人。不抵抗政策,早已被人们唾弃。他们知道:凡是敌人,如果你对他抱有幻想,不去抵抗,其后果,都是要不堪设想,无法补偿的。
这是全民战争。那时的动员口号是:有人出人,有枪出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农民的乡土观念是很重的。热土难离,更何况抛妻别子。
但是青年农民,在各个村庄,都成群结队地走上抗日前线。那时,我们的武装组织有区小队、县大队、地区支队、纵队。党照顾农民的家乡观念,逐步逐级地引导他们成为野战军。
农民抗日,完全出于自愿。他们热爱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妻子。他们当兵打仗,正是为了保卫他们。暂时的分别,正是为了将来的团聚。父母妻子也是这样想。
当时,一个老太太喂着一只心爱的母鸡,她就会想到:如果儿子不去打仗,不只她自己活不成,她手里的这只母鸡也活不成。一个小男孩放牧着一只小山羊,他也会想到:如果父亲不去打仗,不只他自己不能活,他牵着的这只小山羊也不能活。
至于那些青年妇女,我已经屡次声言,她们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
《荷花淀》所写的,就是这一时代,我的家乡,家家户户的平常故事。它不是传奇故事,我是按照生活的顺序写下来的,事先并没有什么情节安排。
白洋淀属于冀中区,但距离我的故乡,还有很远的路。一九三六年到一九三七年,我在白洋淀附近,教了一年小学。清晨黄昏,我有机会熟悉这一带的风土和人民的劳动、生活。
抗日战争时期,我主要是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从冀中平原来的同志,曾向我讲了两个战斗故事:一个是关于地道的,一个是关于水淀的。前者,我写成一篇《第一个洞》,后者就是《荷花淀》。
我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这篇小说。我离开家乡、父母、妻子,已经八年了。我很想念他们,也很想念冀中。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是坚定的,但还难预料哪年哪月,才能重返故乡。
可以自信,我在写作这篇作品时的思想、感情,和我所处的时代,或人民对作者的要求,不会有任何不符拍节之处,完全是一致的。
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儿子、丈夫的人们的感情。我表现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每个和我生活经历相同的人,就会受到感动。
文学必须取信于当时,方能传信于后世。如在当代被公认为是诳言,它的寿命是不能长久的。时间检验了这篇五千字上下的小作品,使它得以流传到现在。过去的一些争论,一些责难,现在好像也不存在了。
冀中区的人民,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忍受重大灾难,蒙受重大损失。他们的事迹,必然要在文学上得到辉煌的反映,流传后世。《荷花淀》所反映的,只是生活的一鳞半爪。关于白洋淀的创作,正在方兴未艾,后来者应该居上。
1978年11月5日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