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配套练习(现代文部分)
(一)
最有趣的灵魂—苏东坡
有句话说的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文学史上最有趣的灵魂,当属苏东坡。
豁达的乐天派
林语堂说:苏轼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公元1037年1月8日,也就是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苏轼出生了。一个有趣灵魂出世了,后来,他成了苏东坡,一直“活”到现在。
钱穆先生说: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
可是,我们印象里的苏东坡,却是豁达,有趣的代表,那些烦恼仿佛都不存在。
既然不能如愿,不如释然。
东坡肉
苏轼在任徐州知州时,带领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百姓纷纷杀猪宰羊上府慰劳,东坡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烧制红烧肉回赠予老百姓。大家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它为“回赠肉”。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没有实权,被人监视不说,一家人的生计也成了问题。
苏轼放下读书人的身段,挽起袖子,带着一家人开垦、种地,俨然一个农夫。活脱脱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要知道,在此之前,苏轼是差点考上状元的人,也是当过太守的人,也是见过世面的 。
到了黄州,苏轼没钱,可是,吃怎么办呢?
黄州猪肉便宜,穷人家不会做,富人家看不上,苏轼买来猪肉,自创了一套法子,有一次他食得兴起,即兴作了一首打油诗名曰《食猪肉诗》,诗中写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此诗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开始争相仿制,并把这道菜戏称为“东坡肉”。
苏东坡二任杭州知州时,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葑草湮没大半的西湖重新恢复昔日美景,杭州的老百姓非常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东坡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醇香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赞赏称奇,于是“东坡肉”的美名更传遍了全国。
你看,人家被贬哭爹喊娘,苏老夫子被贬却给我们创制出一道美食!
省钱有法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又说:人穷多苦难,家穷百事哀。
苏轼也穷过,而且常常穷过。但苏轼就是苏轼,他有他的妙招。
到黄州的第二年,苏轼生活费吃紧,他就规定生活费一天不超过150钱。
他想了个法子,每个月初一,他取4500钱,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天亮的时候,用叉取一份来用,用不完,就放在另一个桶里,收起来,用来招待朋友。
想像一下,走进苏轼的家,抬头看到一排排的钱,是不是有点喜感。
房梁上挂着苏轼一家的生活费,饭桌旁挂着一块用盐水浸泡过的咸猪肉。
大概受苏轼的熏陶,他的乳母任采莲更幽默。每每苏轼的儿子苏迨苏过想吃肉,她便叫他们望一会肉,扒两口饭,这叫“咸肉止馋法”。
有时,苏迨苏过望着猪肉不眨眼时,任采莲会说:快扒饭呀,不怕咸啦?苏过告发哥哥苏迨盯着咸猪肉看了好几眼,任采莲又说:不管他,咸死他。
一桌喷饭,一旁的苏轼,哈哈大笑。
这样的日子,还笑得这么开心。
这就是苏东坡!
自找他乐
遇到事情,庸人总喜欢怨天尤人,而智者自找他乐,自我排遣。
一次,苏轼晚上喝酒,回来得太晚了,家童鼾声如雷,怎么敲门都听不到,怎么办?
苏轼在倚着拐杖听江水声!
想象一下,苏东坡若继续捣门、甚至用脚踹门,然后,终于家僮醒了,来开门了,然后,苏轼生气,责骂,这不大煞风景吗。
还会有这么一首趣诗产生吗?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让我们来读一下,品一下,以后你遇到什么烦恼时,是不是可以先静一静,悠着一份心,去“听江水声”?
该笑放声笑
有人说,李白像天仙,东坡如地仙。李白,给人以潇洒飘渺的出尘之感,而苏轼则给人以豁达坚韧的踏实之感。
他是可以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学士,也是可以“躬耕于东坡”的东坡居士;他是挥毫写下《寒食帖》的学者;他也是一个亲自煮东坡肉吃的长者。
生活太辛苦,没事,下厨操弄,先吃一顿;
兜里没有钱,没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屡遭贬谪,没事,同朋友一起,乐一乐,笑一笑。
苏东坡活了六十多岁,离我们已有900多年。
900多年过去了,再也找不出一个人,如苏东坡这般,当我们想起他时,嘴角都会露出微笑。
有趣的灵魂,永远不老。
苏轼,我们爱称他“苏东坡”!
问题:
解释词语:
千篇一律
大煞风景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苏轼的有趣的灵魂的具体内涵。
说说文章题目的好处:
文章讲叙乳母任采莲的事,在写作上这是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文章写道“有人说,李白像天仙,东坡如地仙。”,对此说法你怎样看?
6.结尾句:“苏轼,我们爱称他“苏东坡”!”有什么作用?
(二)
苏轼传略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十岁时,他的父亲苏洵外出四处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程氏在读到东汉《范滂传》时,不禁感慨叹息。苏轼问母亲:“如果苏轼将来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 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
到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陆贽的文集。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
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当时文章支离分裂和诡异奇怪的弊病很严重,欧阳修正思索有什么方法能救治这种弊病。当他得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又惊又喜,就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但是凭借“《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参加殿试,中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说:“我的文章比这个人要逊色一大截啊!”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苏轼调到徐州任知州。黄河在曹村这个地方决口,泛滥于梁山泊和南清河等地,最后洪水汇集到徐州城下。暴涨的洪水没有被及时疏导,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城里的富裕人家都争着出城躲避洪水。苏轼说:“富人们出城,老百姓都动摇了,我还与谁守卫这座城池呢?我在这里,就决不允许洪水危及城池。”于是,将逃出城外的富人们又赶回城里。苏轼拜访守卫徐州城的军队,叫出士兵头目说:“黄河水将危害到徐州城,事态非常紧急,即使你们是禁军,也要听从我的命令为我效力。”士兵头目说:“您太守大人尚且不躲避洪水和污泥,我们都是小人,理应为您效命。”于是带领手下人拿着畚锸等走出军营,修筑起东南长堤。雨日夜不停,城墙仅有三版没有淹没到洪水里。苏轼在城墙上过夜,路过家门时也没有进去。他让各级官员分别堵住各自防守的地方,最后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当初,宋太祖时实行差役制度,时间长了,产生了弊病。王安石担任宋神宗的宰相时改为免役制。司马光担任宰相,觉得免役害处大,却不知道它的好处,想要恢复差役制。苏轼说:“差役制和免役制各有利弊。免役的害处是官吏聚敛民财,钱财聚集在朝廷而百姓闹钱荒。差役的害处是百姓长时间服役,不能专心全力在农事上,此时那些贪婪狡猾的官吏就趁机做一些不法的事情。这两种害处的程度,大概是相等的。”司马光并不认为苏轼说得正确。苏轼又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观点,司马光很愤怒。苏轼说:“当年宰相韩魏公(指韩琦,是宋朝时辅佐过三任皇帝的宰相)指责陕西省的义勇军,您当时是谏官,努力和他争执,韩公不高兴了,您也不顾。苏轼以前听您详细说过这件事,难道今天您做了宰相,就不许我苏轼把话说完吗?”司马光听完笑了起来。
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在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去世,享年66岁。
苏轼和弟弟苏辙,随父亲苏洵学习文章,后来得力于天赋。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言语,也都能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文章产生以来,这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
苏轼自从成为举人到后来出入皇帝身边做侍从,都一定是以爱戴君王为根本,忠心耿直的言论,正直无畏的节操,都远远在众大臣之上。只是他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使得他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注释:1.范滂:东汉人,字盂博,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后因刚直受迫害而死。2.贾谊: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3.陆贽:唐代贤相之一。
问题:
第一段,苏轼母亲的话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说:“我的文章比这个人要逊色一大截啊!”这句话一方面表现欧阳修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另一方面表现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概述苏轼调到徐州任职的事:(1)_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5)__________
苏轼任职徐州之事,表现苏轼的什么性格特点
文中哪句是对高度评价苏轼的文章的高度评价: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因司马光废除免疫法和司马光进行争辩,这是什么写法?这表现苏轼的什么精神品质?(用文中的八个字来回答)
参考答案
(一)
1.(1)全都一样(2)把美好的风景破坏了,这里指破坏了整个做诗的情趣
2.性情豁达/心灵手巧/幽默有趣/自得其乐/达观自在
3.(1)结构方面,点明文章的线索(2)内容方面: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中心,表现作者对苏东坡的赞美之情(3)写法效果方面:以小见大制造悬念,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也引发人们的深思。
4.这对于苏轼而言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乳母的幽默有趣,衬托出苏轼的幽默有趣。
5.两个人都是人间极品,文学才华举世罕见,是神仙般的人物;李白给人以潇洒飘渺的出尘之感,如天上的神仙,而苏轼则给人以豁达坚韧的踏实之感,是接地气的人间神仙。
6.(1)结构方面:首尾呼应,总结全文(2)内容方面:强调苏轼就是我们爱称的“苏东坡”,深化主题,也突出人们对苏轼的喜爱之情(3)效果方面:采用感叹句,加强语气,令人回味。
(二)1.我支持你成为像范滂一样为国为民的英雄
2善于识人 谦逊 才华非凡
3.(1)禁止富人出逃(2)劝禁军参与抗洪(3)亲自带人修筑堤坝(4)城墙上过夜不回家(5)分门防堵 4.(1)忧国忧民(2)临危不惧(3)身先士卒(4)敢于担当(5)富有才干 5. 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文章产生以来,这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6.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忠心耿直 正直无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