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3学年化学人教九上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分层优习题含答案
人教九上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
A.扇灭——隔绝氧气 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
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如图是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B.只有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引发爆炸,可燃性粉尘不会引发爆炸
C.爆炸的条件之一是急剧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
D.实验中蜡烛的作用是点燃粉尘
3、2020年2月12日,澳洲一场燃烧了210天的大火终于熄灭。数月以来,澳大利亚多地遭大火肆虐,造成至少33人死亡。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B.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D.消防员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4、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 )
A.一氧化碳 B.甲烷 C.氧气 D.氢气
5、下列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物质中,不属于污染物的是( )
A.一氧化碳 B.水C.二氧化硫 D.炭粒、尘粒
6、“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③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
④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
⑤焚烧废旧塑料可解决“白色污染”中符合该主题的有效措施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以下是根据--些反应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加热氯酸钾至熔化才有氧气放出,加入二氧化锰稍加热就放出氧气 催化剂
B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C 用酒精灯加热小煤块不能被点燃,小木块能被点燃 着火点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能燃烧 反应物种类
A.A B.B C.C D.D
*8、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沼气 B.氮气 C.汽油 D.面粉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向两份相等质量的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 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A.A B.B C.C D.D
10、实验室用高锰钾制取氧气,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用同一套气体发生装置 B.可以用同一种气体收集方法
C.属于同种基本反应类型 D.反应条件相同
11、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中的水沸腾起来,而纸船却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分解 B.纸船不是可燃物
C.纸船没有和氧气接触 D.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12、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
B.为减少“白色污染”,自带购物布袋
C.用水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
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13、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后,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B.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等
C.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14、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15、野炊时,小华发现簧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方便添加木柴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16、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是混合物,天然气是纯净物 B.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
C.完全燃烧时都会生成二氧化碳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7、某小组同学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装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
二、填空题。
18、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若在导管a处通入可燃性气体,在导管b处连上尖嘴管并松开止水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乙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不会使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成功,该发动机用甲烷作燃料。
(1)甲烷(CH4)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2)用甲烷作燃料,具有清洁无毒的特点,其原因是 。
20、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1、21世纪初某年的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火箭空间站阶段首飞成功,YF﹣75D氢氧发动机为其提供部分动力,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节约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
(写出一条即可);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________________的接触面积。
(2)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家庭中使用天然气,曾经出现下列情景:
①某人深夜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查找泄漏原因并进行处理时,天然气因某种原因突然发生爆炸。
②某人在封闭的阳台上使用天然气做饭,结果中毒死亡。
根据你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天然气(主要含有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请分析情景①中发生爆炸的可能原因: 。(写一条)
(3)情景②中使人中毒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家庭使用天然气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写两条)
。
24、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C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
(4)实验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实验E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三、简答题。
25、根据实验活动“燃烧的条件”回答:
(1)分别用坩埚钳夹住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其目的是什么?
(2)如图所示取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把它们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实验中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四、实验探究题。
26、如图是一些探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正极与负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 ;
(2)B实验中导致测量结果小于的原因可能是 (答一点即可)
(3)C实验可验证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
(4)B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五、计算题。
27、为了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我国研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促进CO2转化为清洁燃料CH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理论上22gCO2可以转化为多少gCH4?
2022—203学年化学人教九上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分层优习题含答案
人教九上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
A.扇灭——隔绝氧气 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
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答案】A
2、如图是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B.只有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引发爆炸,可燃性粉尘不会引发爆炸
C.爆炸的条件之一是急剧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
D.实验中蜡烛的作用是点燃粉尘
【答案】B
3、2020年2月12日,澳洲一场燃烧了210天的大火终于熄灭。数月以来,澳大利亚多地遭大火肆虐,造成至少33人死亡。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B.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D.消防员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B
4、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 )
A.一氧化碳 B.甲烷 C.氧气 D.氢气
【答案】B
5、下列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物质中,不属于污染物的是( )
A.一氧化碳 B.水C.二氧化硫 D.炭粒、尘粒
【答案】B
6、“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③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
④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
⑤焚烧废旧塑料可解决“白色污染”中符合该主题的有效措施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7、以下是根据--些反应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加热氯酸钾至熔化才有氧气放出,加入二氧化锰稍加热就放出氧气 催化剂
B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C 用酒精灯加热小煤块不能被点燃,小木块能被点燃 着火点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能燃烧 反应物种类
A.A B.B C.C D.D
【答案】D
*8、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沼气 B.氮气 C.汽油 D.面粉
【答案】B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向两份相等质量的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 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A.A B.B C.C D.D
【答案】B
10、实验室用高锰钾制取氧气,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用同一套气体发生装置 B.可以用同一种气体收集方法
C.属于同种基本反应类型 D.反应条件相同
【答案】B
11、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中的水沸腾起来,而纸船却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分解 B.纸船不是可燃物
C.纸船没有和氧气接触 D.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答案】D
12、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
B.为减少“白色污染”,自带购物布袋
C.用水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
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答案】C
13、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后,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B.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等
C.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答案】A
14、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答案】C、
15、野炊时,小华发现簧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方便添加木柴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答案】C
16、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是混合物,天然气是纯净物 B.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
C.完全燃烧时都会生成二氧化碳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答案】A
17、某小组同学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装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
【答案】D、
二、填空题。
18、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若在导管a处通入可燃性气体,在导管b处连上尖嘴管并松开止水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乙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不会使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阻断燃烧
(2)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合理即可)
19、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成功,该发动机用甲烷作燃料。
(1)甲烷(CH4)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2)用甲烷作燃料,具有清洁无毒的特点,其原因是 。
【答案】(1)C (2)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20、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答案】C 温度达到着火点
21、21世纪初某年的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火箭空间站阶段首飞成功,YF﹣75D氢氧发动机为其提供部分动力,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节约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
(写出一条即可);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2H2+O22H2O;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或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CH4+2O2CO2+2H2O。
22、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________________的接触面积。
(2)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面粉与空气 (2)氧气不足
23、家庭中使用天然气,曾经出现下列情景:
①某人深夜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查找泄漏原因并进行处理时,天然气因某种原因突然发生爆炸。
②某人在封闭的阳台上使用天然气做饭,结果中毒死亡。
根据你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天然气(主要含有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请分析情景①中发生爆炸的可能原因: 。(写一条)
(3)情景②中使人中毒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家庭使用天然气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写两条)
。
【答案】(1)CH4+2O2 CO2+2H2O
(2)打开电灯时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在空气中的天然气(或点蜡烛时,引燃混在空气中的天然气等合理答案)
(3)CO
(4)要注意通风,并把废气排到室外;要经常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答案合理即可)
24、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C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
(4)实验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实验E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隔绝氧气 4P+5O22P2O5 2KMnO4K2MnO4+MnO2+O2↑
三、简答题。
25、根据实验活动“燃烧的条件”回答:
(1)分别用坩埚钳夹住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其目的是什么?
(2)如图所示取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把它们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实验中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1)证明乒乓球碎片和滤纸都是可燃物
(2)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才能燃烧
(3)用湿布盖灭
四、实验探究题。
26、如图是一些探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正极与负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 ;
(2)B实验中导致测量结果小于的原因可能是 (答一点即可)
(3)C实验可验证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
(4)B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答案】(1)1:2; (2)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等);
(3)密度比空气大; (4)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五、计算题。
27、为了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我国研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促进CO2转化为清洁燃料CH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理论上22gCO2可以转化为多少gCH4?
【答案】8g。
【详解】设生成甲烷的质量为x。
CO2+4H2CH4+2H2O
44 16
22g x
x=8g
答:生成甲烷的质量为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