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时训练
选择题
1. “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是对两河流域的称谓。这里的“两河”指的是( )
①黄河流域 ②尼罗河流域 ③底格里斯河 ④幼发拉底河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该流域实现初步统一是在( )
A. 约公元前35世纪 B. 约公元前31世纪
C. 约公元前24世纪 D. 约公元前15世纪
3.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当地的黏土制成软泥板,在泥板上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秆压刻出文字。该文字被称为(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象形文字 D. 楔形文字
4. 发祥于西亚地区的文明古国是( )
A. 古代印度 B. 古巴比伦王国
C. 雅典城邦 D. 古埃及
5. 公元前18世纪,一位帝王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这个时代被认为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全盛时期,不仅因为其政治、军事的强盛,更因为一部人类法制史上的瑰宝。这位帝王是( )
A. 图特摩斯三世 B. 胡夫
C. 汉谟拉比 D. 阿育王
6. 颁布世界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是( )
A. 汉谟拉比 B. 法老胡夫
C. 伯里克利 D. 亚历山大
7.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诞生于( )
A. 古埃及 B. 古中国 C. 古印度 D. 古巴比伦
8、.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古代埃及文明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
A. 都位于亚洲 B. 都较早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C. 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 D. 都地处大河流域
9. 下面图片上的文字是苏美尔人用泥板通过图画的形式记录账目,渐渐形成的符号,这些符号演化为表意符号,把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由此可见文字的产生是为了( )
A. 生产生活
B. 传承文明
C. 记录历史
D. 传播知识
10.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下列属于这一地区文明成果的是( )
①楔形文字 ②司母戊鼎 ③《汉谟拉比法典》 ④金字塔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1. 汉谟拉比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把该地区的文明推向高峰。他的统治举措是( )
①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②修建金字塔显示威严
③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④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A. 内容全面 B. 思想落后
C. 传播广泛 D. 影响深远
13. 中国某法院前矗立着一组浮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汉谟拉比法典》、铭文刑鼎等37 幅图案,诠释了人类司法文明的历史进程。浮雕中选用《汉谟拉比法典》图案的原因是( )
A. 其制定者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
B. 此法典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
C. 此法典内容丰富,正文共有282条
D. 此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14.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标志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这项规定突出地说明( )
A. 该法典是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 理发师的地位极端低下
C. 理发师与奴隶地位相差无几
D. 该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15.两河流域文明源远流长,最早在此创造古老文化的是( )
A. 雅利安人 B. 苏美尔人 C. 巴比伦人 D. 埃及人
16.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B. 约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C. 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古巴比伦最强盛
D.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16进位制
17.关于古巴比伦王国,错误的是( )
A. 公元前19世纪统一了两河流域 B. 汉谟拉比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C. 古巴比伦王国是奴隶制国家 D. 由小国逐渐发展壮大
18.《圣经》将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那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代中国
19.“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所确立的惩罚方式,这部法典是( )
A. 《查士丁尼法典》 B. 《汉谟拉比法典》
C. 《拿破仑法典》 D. 《罗马法典》
20.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中下游统一在一位帝王手中,这个时代被认为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全盛时期,不仅因为政治军事,更因为一部人类法制史上的瑰宝。这位著名的帝王是()
A. 图特摩斯三世 B. 胡夫 C. 汉谟拉比 D. 阿育王
21.按《汉谟拉比法典》的规定,平民甲和乙在台上观看比赛时,甲因为一时兴奋,无意中把乙撞下看台,导致乙小腿骨折,那么甲应受到的判决是( )
A. 甲因为是无意的,不应受到惩罚 B. 甲应受到小腿骨折同等的惩罚
C. 甲可以赔钱了结此事 D. 甲应受到被斩去四肢的处罚
22.当你漫步于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
A. 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 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C. 两河流域,拉丁文字 D.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23.关于四大文明古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太阴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
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楔形文字是古代印度文明的一大成就
④古代中国文明产生于黄河、长江流域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
非选择题
24、右面是在伊拉克出土的石柱上的一幅浮雕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这个石柱上用古老的楔形文字刻着一部法典。写出该法典的名字。
2)请指出该法典的实质。
(3)该法典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价值?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第四十二条:自由民佃田以耕,而田不生谷,则彼应以未尽耕耘论,应依邻人之例,以谷物交付田主。
第一九六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二○○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二○五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1)请写出材料一图片中文字的名称和发明者。
(2)材料二出自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哪个国家的哪位国王制定的?
(3)这部法典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吗?你认为它的实质是什么?
(4)第一九六和第二○○条的内容可用哪个八字成语来概括?
26、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王国的崛起】
材料一 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蕞尔小邦一跃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的区域大国。
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是谁?结合史实说明他是“雄才大略的国君”
【文明的发掘】
材料二 1901年12月至1902年1月,J·摩尔根指导的法国考古队在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以阿卡德语镌刻的石碑。石碑由三块黑色玄武岩合成,高2.25公尺,上部周长1.65公尺,底部周长1.90公尺。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3 500行。
材料二中的“法典”指什么?这部法典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文明的真相】
材料三 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正文:第15至20条: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第203条、第205条: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第247条: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
结束:(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改,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3)根据材料三,判断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这部法典极力宣扬什么思想?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部法典?
答案
1-5BCDBC 6-10ADDAB 11-15DADDB 16-20DABBC 21-23BDA
(1)《汉谟拉比法典》
(2)《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的发现使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5、(1)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2)《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
(3)不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4)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26、(1)汉谟拉比。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2)《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3)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